第五章 主動與老板同事溝通
職場新人要特別注重和上級領導的溝通,要有主動性,表達你的意圖,說出你的疑問,
領會領導的意思,爭取得到領導的認同和幫助,把事幹得更漂亮。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看似不公平的現象,能說會道但不怎麽實幹的家夥比能幹但不善言辭的仁兄獲得更好的職業展機會。問題往往出在溝通方麵。職場新人要特別注重和上級領導的溝通,要有主動性,表達你的意圖,說出你的疑問,領會領導的意思,爭取得到領導的認同和幫助,把事幹得更漂亮,
及時地與老板同事溝通,對工作的推進有巨大幫助,職場新人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在溝通中,可以讓領導了解你的進度,如果你的進度與領導要求有出入會很快暴露出來,不至於等到工期快結束了措手不及。
在與領導同事交流的過程中可以讓你的思路更清晰,你隻有自己很清楚的況下,才可以清楚地闡述給別人。你可以把自己的解決思路說出來,讓領導同事一起幫你推敲一下是否可行。即使是複雜的一時很難想到解決方法的問題,經大家討論後,會讓領導了解你的難處,也可以起到集思廣益的結果。
另外,溝通本身就是一種工作能力,如果領導覺得與你溝通起來很有效率,也看到了你辦事的能力,就會在很多方麵朝你傾斜。他會讓你做最可能耀眼的業務,配備最優質的資源,這樣你的成功就指日可待。
勤請示,多匯報。職場新人要敢於和老板溝通,主動和老板溝通。
一名職場新人的主動溝通行為通常是老板所希望和喜歡的,老板大都讚賞自己的下屬具有主動溝通的意識。
工作中的溝通包括多個方麵,其中,與老板的溝通、與同事的溝通、與客戶的溝通等;其中對職場新人起最關鍵影響的溝通內容就是與老板的溝通。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對很多職場新人來說,與和自己平級的同事溝通尚還可以,然而一旦遇到要跟老板溝通的況,就成了“軟肋”或“瓶頸”問題。
職場新人怯於與老板溝通的原因,分析起來不外乎是:在與老板的溝通經驗中,自己感覺更多的是被老板批評或者訓斥,逐漸產生了畏懼;感覺老板是領導,某些等級觀念作祟使得自己寧可憋在心裏,也不原意跟老板去溝通;自己認為某些事很小,根本沒必要去麻煩繁忙的老板;跟老板溝通過某些事,卻根本沒有任何結果,漸漸地也就很少再去溝通了;自己內心害怕與老板溝通,也不知道該怎麽跟老板溝通。正是由於這些所謂的原因,逐漸開始有意避免與老板進行直接溝通。在本來需要與老板溝通的時候,猶猶豫豫、瞻前顧後,甚至是膽戰心驚,結果呢?跟老板之間的鴻溝更寬、更深。太多的職場教訓告誡我們,這並非危言聳聽。
尤其是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意外的狀況時,職場新人更應該及時地與老板進行溝通。溝通可分別主動和被動兩種,職場新人應該注意培養自己主動溝通的習慣。
主動與老板進行溝通是快的。一名職場新人的主動溝通行為是老板所希望和喜歡的,老板都讚賞自己的下屬具有主動溝通的意識,在眾多的下屬中,具有主動態度和精神的往往是少數人。其次,即便下屬出了某種狀況或是犯了某種錯誤,跑來跟老板主動溝通,承認錯誤並表示承擔責任,麵對這種況,老板其實也很難拉下臉,來場劈頭蓋臉的暴風驟雨。最後,老板很少會打擊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事實上,此時老板所給予的更多是必要而真誠的指導。
與主動溝通相反,被動的溝通是痛苦的。一來,被動會被老板認為,在生問題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隱藏和逃避責任,而這種態度是任何老板所不能容忍的;二來,老板通常也不喜歡主動溝通,除非某種狀況累積到一定程度,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老板才會像火山一樣爆出來結果也就不好控製。
職場新人也需要及時地與同事進行溝通,並且這也是工作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溝通組成部分。
同事做的工作,要麽是與自己所做工作相同,要麽就是與自己所做工作需要進行銜接,實際上,兩種況通常是交叉的,也就是同事之間一起構成一個團隊,唯有團隊成員之間進行精誠合作,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這個過程中,溝通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職場新人與同事進行溝通,需要克服畏懼心理,這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其一是處於自尊心的緣故,覺得這麽簡單的問題也要去和同事溝通,顯得自己很沒水平,因此一個人蒙在那裏“研究”,結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才搞懂同事可能隻需要一句話就說明的事,最糟糕的況是,縱使花費了大量時間,依然沒有得到結果,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別人的指導。其二是覺得同事都有自己的事,為自己的事麻煩同事,覺得是不合適的,怕麻煩同事或是害怕被拒絕。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完全必要的,既然是對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交流,就都是為了將工作做好,目的在於將整體工作推向前進。
職場新人與同事進行溝通的時候要開誠布公,相互尊重。如果雖有溝通,但不是敞開心扉,而是藏著掖著,話到嘴邊留半句,那還是無法達到溝通的效果。
溝通需要共同的語境、相同的語言、相似的表達方式,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
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所溝通的問題。
工作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達成某種共識,而共識達成的道路,是荊棘叢生、溝壑縱橫、泥濘不堪的。溝通中,人們的利益關注點不同,結果導向各異,加之語言習慣不同,溝通方式不同,甚至還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觀,這些都構成了現實或潛在的障礙。
如果溝通者始終站在自己的立場,使用自己的語言,用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來進行溝通;而對方也以同樣的方式,那麽就很難達成共識,甚至可能會引衝突。溝通需要共同的語境、相同的語言、相似的表達方式,以及共同的利益追求。也就是說,跟誰溝通就用誰的語言。
跟誰溝通就用誰的語言,是最優秀的溝通策略,不僅包括在溝通中使用相同的語氣、語調、口頭禪、方言等,而且還要嚐試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和需求。由此所創造的共同語境、共同心態和利益,將使得我們大幅度節約磨合的時間和成本。比如跟一個比較隨和、愛開玩笑的人溝通,你應該表現得輕鬆一點,開朗一點;而和一個循規蹈矩、不苟言笑的人溝通,你不妨表現得嚴肅一點,認真一點。這樣,你和對方的緒是同步的,會讓對方產生一種被理解、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覺。相反,如果緒不同步,將使交流雙方的心理距離拉大。
跟誰溝通用誰的語言,代表你的心態、你真誠的態度。隻有這樣才是更好的溝通方式,也才可能得到更有效的溝通效果。跟誰溝通用誰的語言,另一層意思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所溝通的問題。所以,如果想跟別人能夠順利、和諧地溝通,就要注意:跟誰溝通就用誰的語言。
溝通要有人味。如果我們以強硬的、蠻橫的態度去跟同事溝通,結果必然是遭到同事的當麵對質或者其他方式的對抗;但是,如果我們用平和的心態,采用協商的方式去跟同事溝通,對方也會以禮相待,很快找到共識點。
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可能看到過這樣的況:有些人在溝通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強勢,態度強硬,毫無退讓;有些人在溝通過程中,總是站在責難或挑剔的立場,把溝通氣氛搞得非常差;有些人則利用溝通機會,相互抱怨,互相推卸責任;更有甚者,會生在溝通中吵架的現象……
上麵提及的這些結果都是溝通中應該避免的,這就需要掌握合適的溝通方式,要講究溝通中的人味。態度決定溝通方式,持有什麽樣的態度去跟別人溝通,就會產生什麽樣的結果。例如,如果我們持有強硬的、蠻橫的態度去跟同事溝通,結果必然是遭到同事的當麵對質或者其他方式的對抗;但是,如果我們用平和的心態,采用協商的方式去跟同事溝通,對方也會以禮相待,很快找到共識點。
作為一名職場新人,尤其需要知道的是,盡管大家在公司裏相互共事,但並不見得大家喜歡跟你共事。因此,就必然隱藏著風險和危機。假如我們希望同事都非常願意跟我們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減少溝通中的問題與摩擦,能夠盡快達成雙方期望的共識,就應該用協商的方式進行溝通。假如不是以協商的方式進行溝通,那麽結果將可能變得非常糟。用協商的方式溝通或協調,便於激每個人的參與感,貢獻自己的智慧。抱著協商的姿態就是把自己的心態放低,因為我們不僅需要他人的協助,也需要其他人的建議和貢獻。
職場新人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學會提問,通過利用提問,可以誘對方的興趣,引導對方產生正麵的反饋。比如當你需要去和領導或是同事談話,而又沒有提前約定好。這時你問他:“你不會討厭我這個不速之客吧?”這讓對方很難回答,沒準他心裏正討厭得要命,隻是不便說出口而已。如果你這麽問他:“我想耽誤你一點點時間,問一件工作中很重要的事,你不會拒絕吧?”這樣,對方會回答說:“當然不會。”
職場新人在溝通中,容易走一種極端,要麽是一個勁兒地提問,需要對方不斷地回答自己的各種問題;要麽是一味被動地接受,對於別人的話語隻進不出。這都是不正常的,溝通不能隻行單向地信息傳遞與接收,而應該在消除距離障礙的基礎上進行雙向互動地交往和溝通,即“互動零距離”地進行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把自己的觀點有效傳達給對方,使雙方的觀點能夠有所交集且達到共識,而且能夠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以自己獨特的原則和方法,與他人進行互動。
要注重溝通的職業化,職業化的溝通是快速有效的。
但職業化的溝通並不意味著隨時都板著麵孔,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職業化的溝通講究效率,你要想清楚了再說,準確地表達你的意思,同時也讓對方能明白你的意思,這和平時生活中那種隨意的交流不一樣,要能抓住事的關鍵點,節約你的時間,也節約對方的時間。在任何溝通開始之前,先問自己,我的點是什麽,努力思考讓我的點明確在先,我的溝通在後。
職業化的一些習慣有時顯得違反人們的自然屬性,有些冷酷,但這確實是我們需要接受的職業化的現實。如果你不認同職業化的文化核心是價值與實效,你就無需考慮是否簡單到點了。職業化的溝通並不意味著隨時都板著麵孔,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故事:貝聿銘是著名的華裔建築設計師。在一次正式的宴會中,他遇到過這樣一件事:當時的宴會嘉賓雲集,在他鄰桌坐著一位美國百萬富翁。在宴會中,這個百萬富翁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現在的建築師不行,都是蒙錢的,他們老騙我,根本沒有水準。我要建一個正方形的房子,很簡單嘛,可是他們做不出來,他們不能滿足我的要求,都是騙錢的。”
貝聿銘聽到後,沒有直接地反駁這位百萬富翁,他問:“那你提出的是什麽要求呢?”百萬富翁回答:“我要求這個房子是正方形的,房子的四麵牆全都朝南!”貝聿銘麵帶微笑地說:“我就是一個建築設計師,你提出的這個要求我可以滿足,但是我建出來這個房子你一定不敢住。”這個百萬富翁說:“不可能,你隻要能建出來,我肯定住。”
貝聿銘說:“好,那我告訴你我的建築方案,是建在北極。在北極的極點上建這座房子,因為在極點上,各個方向牆都是朝南的。”百萬富翁聽了,無話可說。
貝聿銘的這次溝通有兩個特點,一是專業化,讓專門挑刺的對方聽了再也挑不出毛病;而是委婉的表達,因為他這是在和潛在的客戶進行溝通,即便知道不可能進行合作,也要講禮儀。職業化程度高的人是指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也就是做到了訓練有素。而這些也都可以通過隨和的方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