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晚,有十幾名感染者來到中央,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尋找人類的蹤跡。

他們臉色青白,麵部的血管清晰可見,手上印著人們看不懂的紋路,詭異神秘。

感染者們經過帳篷的時候,幾位考生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死死捂住嘴,生怕自己出了點動靜就能吸引到這群感染者。

有幾個頭鐵的想要攥緊帳篷,觸碰到帳篷的那一瞬間,雙手瞬間燃燒起來,火焰越來越大,最後直接把感染者吞噬,燒成了灰燼。

與此同時,庇佑那座帳篷的黃紙也變得漆黑,從頂上掉落下來。

預示著這張符籙已經失效。

然而還有部分感染者未曾離開。

蘇小瑩透過影子看到被圍起來的是喬慈和李歸的帳篷,於是想要出聲提醒。

眼疾手快的千雪立馬捂住她的嘴,並低聲告訴她,“附近還有感染者,我們也隻有一張符籙。”

蘇小瑩急切地望著她,眼神透露出一個訊息——那怎麽辦?

他們總不能袖手旁觀,坐以待斃吧?!

千雪指了指顧望秋的帳篷,語氣堅定道:“先等等。”

蘇小瑩瞬間明白了。

顧望秋此刻在耐心等待最後幾個感染者踏入陣營。

他買的符籙有兩種,一種是效果比較好的,貼在帳篷裏的。

另一種則是利用聲波攻擊的。

火符有限量,聲符沒有。

但是聲符的效果遠遠不如火符,他隻能買多點貼在一起,這樣感染者來的時候才會讓聲符的攻擊加倍。

聲符還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它攻擊的範圍特別有限,必須在特定的距離裏。

因此顧望秋選擇把陣營外全部用聲符圍起來,隻要等感染者全部進來,他就可以發動聲符。

最後一名感染者踏入陣營。

顧望秋就知道時機到了。

隻聽清脆的一聲響指。

所有聲符躁動起來,散發出白色的光芒,在眾人的帳篷外炸開。

“嗡嗡嗡!!”

嘈雜的噪音讓考生們不得不捂住耳朵。

好在聲符的威力對他們不過十分之一。

此刻被聲符攻擊的感染者在幾秒內就七竅出血,神誌不清,甚至開始抓狂,見到同胞就開撕。

“吼!!”

感染者們彼此打了起來。

顧望秋見狀,把樹上掛著的聲符也全部發動。

“啊啊啊!!!”

幾重聲波的攻擊下,感染者們徹底崩潰,他們抱頭蹲在地上,痛苦地掙紮起來。

他們受到聲符的影響,紛紛朝指中央城走去。

而中央城裏也同樣被顧望秋布下了陷阱。

隻要感染者踏入,在地上被落葉遮住的火符就會燃起。

而感染者們已經失了神智,無法自主逃離火場,隻能任由火焰在自己的身上燃燒。

最後……

自己也成為一堆灰燼。

風一吹,便飄散於天地間。

這一夜,過得驚險又刺激。

淩晨之即,遊戲帶著熟悉的話語降臨。

“考場最新通知,已有考生找到線索。”

“考生選擇公布提示,本條提示不會進行重複,請眾考生仔細聆聽。”

顧望秋盤腿坐了起來。

“考場提示四:七步八叉。所有提示已被找齊。”

“第五日起,所有考生可自主轉換陣營。”

“考場內將投放50名進階感染者,他們的力量與速度更甚,是博士精心研發的作品。請各位考生謹慎對待!”

“同時,五個陣營技能全部解鎖。”

顧望秋之前在花店拿到的箱子是個空殼。

所以他目前知道的線索隻有三個。

一是“才高八鬥”。

二是“考生技能會隨天數變化而增強或減弱”。

三就是剛才遊戲播報的“七步八叉”。

結合之前在草房子裏看到的數字——192-232、12-27。

顧望秋忽然有個猜測。

這串數字會不會是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或者他生平……

對。

沒錯!

顧望秋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起來。

12月27,是那個人的出生日。

192是那個人的誕生的年份。

那麽顯而易見,232就是他的死亡時間。

這個在192年12月27日出生,死於232年。

“才高八鬥”說明這此人的文采極高,才華橫溢,且聰慧過人。

那麽極有可能是古代的詩人。

至於七步八叉……

顧望秋的思緒停頓在此處。

他不是很了解這一方麵的知識。

看來第三個提示極為重要,想必得知那個提示的考生已經猜出來這些成語形容的人是誰了。

隻是顧望秋有些疑慮的是,為什麽考題的提示會和古代的詩人有關?

難道說,不是詩人,而是詩人所作的詩極為重要?

七步八叉……

七步……

在他的記憶裏,有兩個人和數字七、八是有關聯的。

那些人存在於曆史典故中。

三國時期,一位少年聰慧,便可誦讀詩和辭,甚至還能七步成詩。

另一位,唐初宰相溫彥博後裔,此人才思敏捷,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

因此常用成語“七步八叉”來形容他們。

那邊是——曹植、溫庭筠。

但是根據古籍上的那串數字,顧望秋可以判斷重要人物是曹植,而非後者。

曹植有首極為經典的詩叫做《七步詩》。

曹丕稱帝後,對曹植耿耿於懷,總想著各種法子要除掉自己的兄弟。

曹植知道此事後,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七步成詩。

這才有了《七步詩》裏廣為流傳的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過。

即便顧望秋解出了這道複雜的謎題,也清楚其背景故事所表達的含義。

但他無法將器官與其聯係在一起。

是想告訴他們,器官之間不該針鋒相對?顯然不對。

那或者,考題是想通過這句詩告訴眾人,每個陣營代表的器官都是一同生存,因此要保持人數一致?

這也不太對。

如果是這樣,考場沒必要來回強調,考生可以轉換陣營,無論是被迫還是自主,至少考場不會阻止考生轉換。

那麽……

到底想表達什麽意思?

顧望秋苦思冥想許久,終是未得果。

況且夜已深。

他必須放下心中憂慮,等休息好後再做思考。

不然一直鑽牛角尖去思考問題,很容易越想越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