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

概況

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現總占地麵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麵積49611平方米,展廳麵積13427平方米。2001年6月,該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湖北省博物館目前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九連墩紀事》、《盤龍城》、《書寫曆史》、《屈家嶺》、《曾侯乙墓》、《秦漢漆器藝術》、《梁莊王墓》、《古代瓷器專題展》等十多個展覽,從不同的方麵展示了湖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

《楚文化展》陳列於楚文化館,分為八個部分,湖北地區出土的楚文物精華在這裏集中展出。展品中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還有複原的2002年在湖北棗陽九連墩發掘的楚國車馬坑中的部分車馬。

《鄖縣人》、《九連墩紀事》、《盤龍城》、《書寫曆史》分別展示了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墓葬發掘的過程和楚國高級貴族墓的墓葬文化、商代“南土”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現、湖北省出土的戰國秦漢簡牘和書寫工具實物。

《屈家嶺》昭示了5100年~4500年前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這一時期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現,《屈家嶺》作為代表,展示了當時的人們生活麵貌和精神世界。

《曾侯乙墓》展現了2400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

漆器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秦漢時期的漆器達到鼎盛期。《秦漢漆器藝術》集中展示了館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漢漆器。

《梁莊王墓》展示了明梁莊王墓出土的文物,墓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子朱瞻垍與魏妃的合葬墓。展覽品包

括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貴文物5300件。其中,一個金錠來自“西洋”,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見證。

《古代瓷器專題展》展覽分為兩個專題,第一專題以出土瓷器為主,介紹元代以前湖北地區的單色釉瓷器的發展脈絡;第二專題以館藏傳世瓷器為重點,展示元代以後瓷器的發展麵貌。

館藏寶物

湖北省博物館有四大鎮館之寶,分別是: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係春秋晚期文物。此劍千年不鏽,由許多小暗格組成,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劍上用鳥篆銘文刻“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這八個字的解讀,最終認定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曾侯乙編鍾,於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此編鍾是戰國時期文物,鍾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噸左右。出土後的編鍾是由65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分為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

鄖縣人1號頭骨化石,舊石器時代文物,大致距今80萬年至90萬年。1989年,出土於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頭骨化石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根據頭骨特征,考古學家認為此人屬於直立人類型,所以定名為“鄖縣直立人”,簡稱鄖縣人。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於2006年在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瓶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以這“四愛圖”作為青花裝飾瓶子腹部;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

脆豔麗,是罕見的元青花精品。

越劍楚出

“寶劍配英雄”為世所公認。越王勾踐無疑是那個時代的英雄,那麽他的寶劍是什麽呢?越王勾踐劍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中,經專家鑒定,確係勾踐劍。但是,為什麽越王的劍會出現在楚國的墳墓中呢?

相傳,越王勾踐為打敗吳王夫差,一方麵采取各種富國強兵的措施,另一方麵討好吳王,用美人計迷惑吳王,霍亂吳國內政。

在富國強兵之時,越王勾踐深深感到,滅吳國的缺憾是缺少一把絕世好劍,於是下令找人鑄造寶劍。當時,越國最好的工匠是鄭勤。為了幫勾踐鑄好寶劍,鄭勤和兒子鄭剛竭盡心力,將平生所學的知識都用在了鑄劍上。待到49天後,寶劍橫空出世。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個道理,鄭勤深諳於心,他不僅造出了越王所要之劍,還造出了另一把與之抗衡的寶劍,兩把寶劍——“一雌一雄”。鄭勤知道越王勾踐心胸狹隘,自己獻寶劍的日子,就是自己的死期。於是,鄭勤把兒子鄭剛叫來,讓其帶著雄劍趕緊逃離,投奔楚國。父子告別,相擁而泣。

第二天,鄭勤將寶劍獻給越王。寶劍光芒四射、鋒利無比,勾踐十分滿意,連連誇讚。忽然間,他臉色陰鬱、眉頭緊皺,命人將鄭勤拖出去斬首了。

鄭剛將雄劍埋到雁蕩山中,自己逃到楚國,再不提自己的身世和“雄劍”。之後,他被楚王賞識,封為冶煉吏。在鄭剛的領導下,楚國精良兵器層出不窮。多年後,楚國興兵伐越,打敗勾踐。勾踐自刎而亡。

楚王從勾踐手中得到“雌劍”,欣喜無比,但看到它還沾有勾踐的血跡,心中有所顧忌,就把它賞給了身邊的武官。武官死後,“雌劍”就成了他的殉葬品,再也沒有出世,直到1965年冬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被發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