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

概況

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灣鎮,共有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9處,其中革命舊址35處,遺址4處,它們大部分集中於瞿家灣鎮紅軍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兩邊。2005年11月,舊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又稱“湘鄂西蘇區”位於湖南、湖北兩省西部邊界地區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割據範圍最大的三塊紅色根據地之一。1928年,賀龍、周逸群、鄧中夏、段德昌、賀錦齋等在湘鄂邊領導進行了遊擊戰爭,並開創了湘鄂邊革命根據地,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後改為河鄴軍)。1930年工農紅軍又在這裏開創了洪湖革命根據地,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7月,河鄴軍、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孫德清任參謀長,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從此,湘鄂邊、洪湖兩個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並建立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省革命軍事委員會等機關。

1931年7月至1932年4月,湖北監利縣周老嘴成為湘鄂

西蘇區的首府,後遷至洪湖瞿家灣,相繼成為根據地的中心。鼎盛時期,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曾覆蓋58個縣市,擁有2萬正規紅軍和近5萬地方武裝。

舊址主要包括湘鄂西省軍委、省委舊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宣傳部、《工農日報》社、《紅旗日報》社舊址、紅軍被服廠舊址、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同時,還建立了洪湖革命曆史博物館瞿家灣陳列室。

踏入湘鄂西蘇維埃政府舊址,就能看出牌坊式門麵的高大建築原來是個祠堂。走過天井小院,來到中庭,展櫃上賀龍、周逸群等用過的印章、土茶壺,湘鄂西農民銀行發行的各種紙幣,銅幣和銀幣,還有當年的擁軍鞋、配章及《紅旗報》等報刊和《國民黨十大罪狀》等傳單並列展覽著。

“叛逆”的賀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啊啊

四處野鴨和菱藕

秋收滿帆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啊啊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嘛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

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

一年更比一年強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把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深深印刻在了全國人民的記憶裏。歌劇中,賀英的角色來自真實生活中的人物。她原名賀民英,乳名香姑,後改名賀英,是共和國元帥賀龍的大姐,1886年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1933年,因叛徒出賣,賀英遊擊隊駐地被包圍。在突圍中,賀英中彈壯烈犧牲,時年47歲。

賀英小的時候沒有機會讀書,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對於進步思想的見解。舊社會時,農村封建思想很濃重,女孩子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要裹腳。當時,賀英已經到了裹腳的年齡,卻不願意裹腳,族裏的嬸嬸們都責備她:“這個時候不裹腳,再大一些就沒有辦法裹小了。如果不裹腳,你長大後怎麽嫁得出去。”同鄉的其他姐妹都裹了腳,也開始笑話起賀英。

賀英年齡雖小,但堅決抵抗這種惡習,堅決不裹腳。父母實在是擔心她的未來,就勸說她裹腳:“香姑,你還是裹腳吧,要不然,讓別人笑話你。”賀英回答:“隻要腰板挺得直,走的路正,才不在乎腳小不小。再說,小腳怎麽幹活,怎麽走路?”

這種敢於反抗的精神,也注定賀英日後會走上革命的道路。長大後,她加入中國共產黨,支持賀龍革命,為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