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概況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燕山餘脈歪坨山下,距市區60公裏(現屬龍灣屯鎮的一個自然村)。2001年6月,該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占地麵積47700平方米。現分為三個參觀區,即展館參觀區、地道參觀區、抗戰民居參觀區。

展館參觀區采用中國北方農村傳統的四合院設計風格,以青色為主色調,占地近9000平方米,建築麵積2000餘平方米。展覽內容共分為冀東抗戰燃烽火、人民戰爭建奇功、今日順義更美好三個部分。陳列以照片、圖片和實物為主,還修建了大型立體三維沙盤。

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毛澤東的半身塑像和徐向前元帥的親筆題詞:“民兵是黨領導下的群眾武裝組織,在曆次革命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進一步加強民兵建設是我黨我軍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展廳左側中央位置立有焦莊戶民兵組織的創始人、第一任村長馬福的人頭塑像。展廳右側中央是一個全村概貌沙盤。上麵標示著焦莊戶地道示意圖。沙盤旁邊的地麵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順著洞口向下,就是已經修葺一新的地道。

焦莊戶地道是焦莊戶人民在與敵人鬥爭的戰爭實踐中逐步完善起來的,全長11.5千米。他們把初期簡單的隱蔽單口洞連接起來,在地道內設計和安裝了單人掩體、會議室、水缸存放處、陷阱、翻板、碾盤射擊孔、地道射擊孔、豬圈射擊孔等生活設施和戰鬥設施,最後挖成戶戶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形成了南到龍灣屯、唐洞、北到大北塢的長達11.5千米的地道網。

為更好地展示當年的戰爭曆史場景,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恢複了30米原始地道。該段地道平均高度1.49米,最低處僅高60厘米,再現了當時地道的原始風貌,並采用聲光電等現代化高科技手段真實反映曆史。此段地道采用國內首創的玻璃鋼與環保粘合劑技術,既起到保護地道的作用,又可以讓遊客看到當時地道的曆史痕跡。

焦莊戶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區公所、十四軍分區司令部和衛生處第二衛生所等曆史遺跡的所在地。為展示當年的曆史風貌,從2003年開始,北京市政府對這幾處有紀念意義的抗戰民居進行了重新修複。

地下長城

焦莊戶村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據地的必經之路,在戰爭年代隸屬於冀東抗日根據地領導。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日軍在占領區建立偽政權,並經常出動日偽軍到焦莊戶村抓壯丁、搶糧食,無惡不作。

1938年秋開始,共產黨領導焦莊戶人民同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焦莊戶人民同日軍開展地道戰鬥是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

當時,村民們隻是簡單挖幾個隱蔽洞。這種洞隻能藏一兩個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發現隻有束手就擒。為了應付日軍的侵略和掃蕩,焦莊戶人民不斷改進地道,開始了一場開挖地道的戰爭。地道從村裏挖到了村外,在山坡、墳墓等有利地形開了口,還修了暗堡。村裏的地道各家相通,村外地道往南通到了鄰村。

但是這樣的地道也還是有缺點。敵人發現洞口後,可以把點著的柴火扔到地道口,向地道裏灌煙,也可以在地上,向下挖到地道後,拚命往裏灌水,以此來殘害藏在地道裏的百姓。

1944年冬,冀東抗日根據地教育科長徐進到焦莊戶村指導工作。徐進幫助大家在地道中裝上了翻板,即在地道中的各個出入口處,擱一塊木板,墊上黃土,灑上水,把地道截斷,能防煙、防水、防毒氣。

除此之外,地道裏還裝上了單人掩體、陷阱、瞭望孔、射擊孔等輔助設施。地道中修建了十幾處指揮所和休息室,民兵和群眾能較長時間在地道中進行戰鬥和生活。

到1946年,焦莊戶共挖了11.5千米長的地道,村內縱橫交錯,並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戰鬥型地道,一座真正的“地下長城”。

焦莊戶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利用地道、地雷同敵人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由於戰功卓著,順義區人民政府於1947年10月授予焦莊戶“人民第一堡壘”錦旗。

從1943年到1948年間,焦莊戶人民利用地道共戰鬥150餘次,擊斃擊傷敵人130多人,俘虜敵人100多人,擊毀軍車1輛,繳獲武器100多支,子彈3500多發和電台1部。

馬福瓜地除奸

1939年5月,在中共河北省委領導和發動了冀東20萬人抗日大暴動後,八路軍來到焦莊戶。焦莊戶一帶成為抗日遊擊區。焦莊戶村長馬福擔任秘密辦事員,積極為八路軍籌糧籌款,買武器送情報。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焦莊戶最早的黨員。

1941年秋後,冀東地區的抗日鬥爭有了新的發展。為了鞏固抗日遊擊根據地,保證抗日軍民的安全,焦莊戶人民開展了除奸反特鬥爭。

在焦莊戶附近的唐洞村,有個惡棍叫張士祥,小名五衣子。他依仗姐夫馮德臣在龍灣屯據點當小隊長,當起了日寇的情報員,經常給日本人通風報信,還乘機欺壓百姓。遊擊區領導早就想除掉他,隻是沒有機會。

1942年8月11日清晨,馬福吃完早飯,正在院子裏整理東西。民兵張敬賢風風火火地跑來,喘著粗氣報告說發現了五衣子的蹤跡,就在瓜農姚老三的地裏。

瓜田裏,姚老三坐在瓜棚裏,搖著破蒲扇,心喜地看著田地裏即將成熟的西瓜。

五衣子歪戴著特務帽,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歪歪趔趔地向瓜地走來。他走進瓜棚,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像大爺似的吆喝道:“姚老三,快給來個西瓜!”

姚老三雖然不情願,還是趕忙把西瓜遞過去。五衣子接過瓜掂了掂,又拍兩下,就摔到地上:“你這小子,不識好歹。弄個生瓜,打發孩子呢?”

姚老三看著滿地紅紅的瓜瓤,心疼地賠著笑臉說:“張大哥,我再給您換。”

“不用了!”五衣子站起來,走進瓜地,這邊摘下一個打開啃兩口,那邊用腳踢瓜當球玩。一會兒功夫,他就把瓜地糟蹋得一片狼藉。

姚老三跟在後麵,心如刀絞,又不敢發作,隻得拉著五衣子的衣服央求他不要這樣糟蹋西瓜。

五衣子一甩手,踐踏得更加瘋狂,還不住地叫罵著:“這塊瓜地我包了,想怎麽糟蹋就怎麽糟蹋!不服上炮樓裏說去!”

五衣子走到瓜棚門口時,突然一根套豬的鉤杆子伸過來。他一看是馬福,心裏一驚,扭頭就跑。張敬賢用鉤杆子把他套住,大聲喝道:“你到瓜園吃瓜,一不問價,二不給錢,怎麽還如此霸道?”

五衣子嚇得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欠賬!”

馬福兩眼一瞪,大聲斥責道:“欠帳?你欠的賬太多了!你欠八路軍的賬,你欠了抗日政府的賬,你欠了鄉親的賬。今天是時候清算了!”

五衣子趕忙跪在地上,雞啄米似地磕頭求饒。

馬福冷笑了兩聲,說:“饒命?警告你很多次了,你都當成耳旁風。現在求饒已經太晚了!”……

五衣子被除掉後,焦莊戶人民拍手稱快。

馬福憑著一顆赤膽忠心,滿腔熱血,在敵人眼皮底下,展開了機智勇敢的鬥爭。1943年村政權公開化,他被選舉為第一任村長。解放後,人們還習慣地稱他為“老村長”。紀念館籌建時,人們一致讚同在館內為他立一個塑像,寄托對這位老前輩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