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探索思考

學問是什麽?在這個人人崇尚學問、追求學問的時代,做學問似乎不再高不可攀。但做學問真的那麽隨意、那麽簡單?不,它需要精益求精的嚴謹、日複一日的堅持,更需要淵博豐富的知識、廣闊深刻的思維。對此問題,早在1928年中山大學哲學係的講堂上,梁漱溟先生已作過富於哲學性的演講。

閱讀批注

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1

1 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什麽是學問?一開篇,作者就直截了當地點明論題,不贅言不囉嗦,而此論題正好與文章標題相吻合。在議論文中,有的論點就是標題,有的論點在開頭,也有的在結尾。此外,還有一種文章的論點不會直接點明,需要讀者通過閱讀去提煉與總結。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於沒有。因為大多數人的頭腦雜亂無章,人雲亦雲,對於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都點頭稱是,等於沒有想法。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學問,走上現在這條路,隻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大約從十四歲開始,總有問題占據在我的心裏,從一個問題轉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一路走了下來。

提得出問題,然後想要解決它,這大概是做學問的起點吧。2

2 舉例論證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例,來解釋自己是如何走上“做學問”這條路的,那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借此說明,要想做真正的學問,就得有一顆不斷發問與求證的心。

以下分八層來說明我走的一條路:3

3 總括性語句

短短的一句話,承上啟下,銜接自然,使文章結構條理清晰,層層深入。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

說是主見,稱之為偏見亦可。我們的主見也許是很淺薄的,但即使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行了,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因為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而親切有味。所以說出來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4

4 舉例論證

用胡適之先生的事例為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作注解,來論證想做學問,首先要有自己的判斷,即使很淺薄,也親切有味,能打動人。

第二層境界: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這時候,你感覺到種種衝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於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麵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從此以後,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你不會輕易放過,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這點萌芽,你才可以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5

5 比喻論證

此處,作者把“做學問”比作樹木生根發芽。有了最初的一點主見,即“萌芽”,學問才能做得越深,樹也才能長得繁密茂盛。這樣的比喻形象生動,淺顯易懂,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征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自己當初一點見解之浮淺,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有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煉得精密了,心氣態度鍛煉得謙虛了。

心虛思密是求學的必要條件。

對於前人之學,總不要說自己都懂。因為自己覺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我總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樣判斷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於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第五層境界:以簡禦繁

你見到的意見越多,專研得愈深,這時候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裏全是一貫的係統,整個的組織。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禦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係統的思想,在心裏都很簡單,仿佛隻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裏是異常輕鬆的——所謂舉重若輕。6

6 富有創新

為了論證“以簡禦繁”的境界,作者極具創意地把“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置於大哲學家“手心裏”,兩相對比,一大一小,一輕一重。想象獨到,標新立異,創意十足。

學問家如說肩背上負著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說當初覺得有什麽,現在才曉得原來沒有什麽,那就對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甚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心裏明白,口裏講不出來。

反過來說,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讓一個沒有學問的人看見,真要把他嚇壞了!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第六層境界:運用自如

如果外麵或裏麵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沒有問題。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運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裏完全不會用。7

7 對比論證

至此,學問的境界已經達到了第六層。是真學問,還是假學問?作者隻用一個標準來對比判斷,那就是“自己是否會運用手裏的學問”。二者對比,論點更加突出,讓人印象深刻。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裏麵的甘苦都嚐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出來。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麽分數,那個是什麽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也是這樣,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裏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8

8 自然收尾

八層境界逐一分析完後,作者自然而然地結束了全文。與開頭一樣,不贅言不囉嗦,卻又給讀者回味無窮之感。

閱讀賞析

在我國近現代史上,若論做學問的高深程度,有著“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的梁漱溟先生一定可以排得上名。正如他在中山大學哲學係的這篇演講,篇幅不長但哲理很深。

怎樣才算做學問?做學問會經過幾重境界?梁漱溟先生如是說: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這與林語堂先生在《怎樣才是真正的受過教育》一文中的觀點不謀而合。一個人若想從“受教育”上升到“做學問”的高度,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能提得出問題,亦能融會別人的主張,層層遞進,直至達到通透的境界。

此外,本文的行文也是一大亮點。分點論析、分層遞進的行文風格清晰明了,讓人讀後一目了然。這樣的文章布局構思巧妙,隨意自然,不拘一格,可謂演講文的範例佳作。

閱讀延伸

1.比喻論證是立論的論證方法之一,它的作用是什麽?

2.有人說,如果做學問還有第九層境界,應該是“知行合一”。對此,你如何理解呢?

3.在學習學科知識時,你有沒有體會過“以簡禦繁”的境界,即書本越讀越薄,知識從零散到係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