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897.第897章 募兵製的困擾(二)

雖然說遼東半島軍隊屬於李燁,但是也屬於遼東半島,準確的來說李燁是擁有著遼東半島軍隊的統治權,而不是李燁個人的私兵,所以遼東半島軍隊的費用不可能有李燁個人支付。

這裏麵存在一個很明顯的悖論,遼東半島軍隊到底屬私還是屬公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然都沒有人去觸及,但是每一個官吏心裏都很清楚,遼東半島軍隊必須屬於遼東半島。要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的話,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李燁統治的合法性的問題,如果遼東半島軍隊屬於李燁個人所有,那麽李燁的統治地位到底是什麽,法理依據就顯然站不住腳。

李燁不是占山為王的草寇,隻有草寇和亂匪的軍隊才屬於個人,並且依個人的意誌為轉移,這顯然不符合遼東半島和官吏的利益。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叛逆草寇,隻有在法理上站住腳,遼東半島的統治地位才順理成章,但是現在遼東半島的處境十分微妙,沒有人現在站出來指出這個敏感的關節所在,遼東半島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權,所以問題又返回了起點,遼東半島軍隊本質上還是李燁的私軍。

所以,官吏從心裏上講,都希望從李燁手中分享這支軍隊的指揮權,可是這支軍隊大部分的軍費都是李燁私人掏腰包的,誰出錢誰獲利,當然這支軍隊就屬於李燁一個人所有。這點並不難理解,老板給員工發工資,沒有那個員工說自己是在給國家打工,公務員拿著國家的薪金,也沒用人說自己是給個人在打工,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可就是這麽簡單的道理,到了遼東半島卻行不通了,因為遼東半島不是一個國家或者政權,而且還拿不出這筆錢供養這支軍隊,所以遼東半島官吏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很糾結。

李燁倒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軍隊就是屬於國家或者政權的,這點不可能有什麽含糊,自己隻是組建了這支軍隊,最終這支軍隊的控製權還是要交給國家或者政權。李燁不急,可是遼東半島的官吏們著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旦確立了這支軍隊的性質後,接下來就是要建立一個國家或者政權,這兩件事情是一為二、二為一的事情,不可能建立了國家或者政權後,發現這支軍隊竟然是私軍,這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其實現在遼東半島並不是供養不了一支軍隊,問題是供養多少軍隊的問題,還有就是遼東半島中不應該有一支私人的武裝,唐軍和李家軍不是軍隊的問題,而是名字上的差別,誰會講美軍和美國雇傭軍是一回事,一支是國家軍隊,另外一支是私人武裝,戰鬥力和人員上可能沒有任何差別,但是性質上卻是天壤之別。

名不正言不順,就是說的這個道理,聯合****屬於聯合國,雖然指揮權可能在美國手中,但是名義上這支軍隊是代表的聯合國執行任務,並沒有美國什麽事情。

又好像後世的朝鮮戰爭,人民誌願軍不是人民解放軍,敵人也不是我們認為的美軍,而是聯合國軍隊,可能有人認為差不多,但是卻有本質上的區別,聯合國軍隊代表的正義,不管中國人怎麽認為,至少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中國才不可能派出什麽解放軍參戰,而是把自己塑造成誌願軍的形象加入朝鮮戰場,從這一點上說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是朝鮮的雇傭軍,而不是什麽中國軍隊。

這些例子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麽事情都要合理合法,退一步說至少要表麵上說的通才行,現在遼東半島軍隊就是在這一點上說不通,但是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支軍隊的存在。

什麽事情都要有一個規矩,就算殺人也是這樣,經過審判判處死刑就是合法,私自處決就是違法,可能被處決的人的確是罪大惡極之徒,但是也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個說法就是審判。

敬翔的意思,李燁不是不明白,就算是李燁當麵表示這支軍隊屬於遼東半島,那也是李燁的個人決定,隻要國家不供養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就不屬於遼東半島。

李燁不同意敬翔的兵役條例,但是並不表示李燁就不願意交出這支軍隊的控製權,兩人的矛盾焦點在敬翔提出的衛所製度上,其他的內容李燁還是相當滿意的。建立完整的民兵製度,將軍隊的駐防地點固定下來,完善軍隊的獎懲製度,還有征兵和動員令的細節,這些都已經在遼東半島推行了很久,隻是繼續完善罷了。

不管敬翔高不高興,李燁堅持募兵製,這是一個國家兵源素質的保障,不可能因為節約一點軍費開支,搞出什麽府兵製、衛所製,這些都是一時之需的政策,最終無法長久。既然不能長久,李燁為什麽還要推行呢?“敬兄不妨把兵役條例刊登在《遼東半島周報》上,讓所有的人都來討論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問題,我們不能開曆史的倒車,搞出一個府兵製的翻版衛所製,最終同樣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還有,不管是現在的八萬五千軍隊,還是以後的十萬軍隊,軍費的開支問題必須要提前考慮,哪怕現在不能推行,總好過有病亂投醫,未雨綢繆難道不是王府幕僚們應該做的事情嗎”

“現在軍隊每年的開支需要將近一百萬緡,以後將會達到一百五十萬緡,這些錢從什麽地方來,難道以為從土地上就可以獲取嗎?遼東半島現在有三百萬多萬畝土地,每年稅收達到六十萬石,這些能養活十萬遼東半島軍隊嗎?這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隻有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不要總是把眼光盯在土地上,土地上的產出都是有定數的,不可能長出金子”

李燁有些搞不明白,曆史的慣性為什麽如此的強大,遼東半島發展已經有四五年了,可是一些官吏的眼光還是盯在土地上,希望李燁能夠增長一些農業稅,來彌補財政上的缺口。

敬翔尷尬的笑了笑,李燁明著在講的是遼東半島官吏,暗地裏也是在指責敬翔,敬翔的兵役條例不正是把眼光盯在了土地上麵嗎?

李燁好像沒有看見敬翔尷尬的笑容,“去年遼東半島的商稅稅收達到了三十六萬緡,如果不是去年的戰爭,這個數字恐怕會達到四十萬緡以上。我們剛剛占領遼東半島的時候,那時的稅收才一年不到萬緡,這才幾年,稅收的增長幅度每年都在以三四倍的速度增長,到了明年、後年,遼東半島的稅賦就可以達到百萬緡以上,加上糧稅可以超過二百萬緡”

“這兩年我們還要繼續開荒,在三年之內,耕種麵積要達到七百萬畝,十稅一就是一百四十萬石,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每石二緡計算,三年後的糧稅就達到近三百萬緡,如果按照糧稅和商稅同等的增長計算,商稅也將達到三百萬緡,你說我們到時候還會擔心稅收不足嗎”

“土地開墾是有極限的,七百萬畝可能就是遼東半島的極限,可是商稅呢?按照新城現在商稅和糧稅之比五倍計算,遼東半島商稅可以達到一千萬緡到一千五百萬緡之間,遼東半島的軍費不就解決了嗎”

李燁的計算當然是按照新城的情況來推測,但是新城的情況是不可能被複製的,遼東半島有自己的優勢,東北的毛皮、山貨等等都需要從遼東半島送往大唐各地,而東北需要的物資也會經過遼東半島中轉,加上倭國、新羅國的貿易來往,遼東半島經濟發展不可能比新城差。

現在關鍵是怎麽樣度過這段時間,三年還是五年,才能達到李燁的預期目的,遼東半島的形勢也不可能讓遼東半島慢慢的發展,所以眼前的問題,依然困擾著敬翔。

李燁不準備讓敬翔繼續糾結下去,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如果非要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某知道這些官吏心裏想著什麽,不過有些什麽必須要變通才行”。

敬翔知道李燁有辦法,不把李燁逼上絕路李燁是不可能說出來的:“郡王殿下是什麽辦法”,敬翔心中暗喜,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後,接下來就可以慢慢的籌劃建國的事情了。

華夏銀行的資金一直比較緊張,如果不是這次呂泰新和嚴力從倭國帶回大批的金銀,加上李燁從佐渡島帶回來的金銀,估計華夏銀行就要快破產了。

李燁從抽屜中拿出一疊花花綠綠的紙片來,推到敬翔的麵前,笑嘻嘻的看著敬翔,好像一個討賬鬼似的,不懷好意的看著敬翔。

“遼東半島債券……,這是什麽東西”

敬翔把手中遼東半島債券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好像想到了什麽,但是有些不敢確定這是真的,“天啊!國家和政權還可以向百姓借錢,是不是自己理解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