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895.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
在敬翔看來,也許屠殺和高壓政策才是統治遼東半島少數部落最好的手段,因為以前的經驗告訴敬翔,懷柔隻能一時穩定少數部落,時間一長等到漢人勢力衰弱的時候,這些少數部落就會重新崛起攻打漢人,這已經是千古不滅的真理。
敬翔根本無法理解李燁口中的軟實力是什麽,軍事強大、政治清明,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強大富足的表現,文化侵略、思想影響、安定的生活有多少誘惑力,敬翔真的不清楚。
萬國來朝是因為國家的強大,可是在李燁的口中卻變成了對中原的富庶向往,敬翔很難理解一個文化如何去影響另外一個國家和民族,更加無法想像經濟和思想怎麽能侵略一個國家和民族,這的確是敬翔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不過,現在敬翔並沒有更好的理由去反駁李燁的話,至少李燁現在做的事情,並沒有出現什麽問題。奚人的確受到了遼東半島的影響,才會很順利的歸附遼東半島的統治,並沒有出現叛亂的跡象。但是靺鞨人呢?新羅人呢?還有契丹人,草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少數部落,難道李燁就想用這樣的辦法去統治他們嗎?敬翔真的沒有想過這樣的可能性,也許真的可以試一試。
既然李燁考慮的比自己一樣的多,甚至更加長遠,敬翔也沒用話好說,什麽事情隻有等到最後的結果出來,才知道是對是錯。
敬翔把話題轉到萬俊身上,“郡王殿下,這次因為萬成的事情,大行城有一百二十一名官吏受到牽連,郡王殿下準備如何處理此事”。
因為萬成的事情,李燁把萬俊派到了夷洲當刺史,這當然是因為萬俊牽扯到萬成的案件中的原因,除了有保護萬俊的意思外,還因為萬俊有建設大連城的經驗,而夷洲處於蠻荒之地,遼東半島上的官吏都不願意去夷洲,李燁隻有利用這次機會派萬俊前往夷洲,這叫做使功不如使過。
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當年新朝後期,民眾受不了王莽的壓榨,爆發了全國性的大起義,擁立劉玄為更始帝。更始帝上台後想樹立好的形象,並派人去查處東郡太守貪贓枉法的事,屬官索盧放前去向使者求情,認為國家需要穩定,隻有遵照使功不如使過,讓他們戴罪立功。
這個辦法李淵和李隆基當年都使用過,萬俊犯了失察之罪,萬成的案件不能不說中間有萬俊的包庇縱容原因,雖然萬俊並沒有因為萬成的事情撈到什麽好處,但是如果不是萬俊身處高位,萬成的案件怎麽會被下層官吏隱瞞不報。
對於萬俊的處罰,說輕不輕、說重不重,隻是想讓萬俊從這件事情上吸取一個教訓,也是給遼東半島的官吏敲響一個警鍾,遼東半島不是唐末王朝腐敗不堪的朝廷,李燁眼裏容不下沙子。
對於徇私舞弊的官吏,李燁一貫都是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沒有什麽好商量的,把他們開除官吏的隊伍已經是輕的,至於那些受牽連的官吏,李燁另外有安排。
“遼東半島一貫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在這一百二十一名官吏中,有一些官吏隻是知道這件事情,沒有作為罷了,這些人某準備給他們一個機會。至於剩下的官吏,全部按照當初頒布的行政條例執行,行政條例可不是一紙空文,如果不按照條例執行的話,以後誰還會把條例當成一回事情”
遼東半島現在並沒有什麽法律,法律是一個國家的象征,遼東半島現在還不是一個國家,自然不存在什麽法律一說,但是遼東半島將《大唐律》修改後,加上特有的一些條例發布執行,有著跟條例相同的法律效果,隻是現在對外不成為法律罷了。
按照行政條例規定,徇私舞弊罪一旦被認定之後,官吏開除永不敘用,而且官吏的所有福利都將收回,變成一個遼東半島普通百姓。
永不敘用可比貶官厲害多了,做錯事情的官員,如果是明智錯誤擅自行事,將會開除官職永不敘用。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犯錯,官吏會貶官從頭做起,當然也可以辭職不當官,不過以後想當官還是有機會的,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所以判斷官吏是否主觀犯錯的難度相當的大,一般李燁都是采用貶官加以警戒,畢竟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官吏就是知錯犯錯的,這也是李燁推行無罪推論的重要手段。
權力這東西一旦掌握在手中,便很容易上癮,從皇帝到大臣,曆史上沒有幾個人會將到手的權力放棄,尤其是在一言九鼎的封建王朝中,這種權力的欲望會被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就像一個不受控製的野獸從籠子裏跑出來,肆意的吞噬者周圍的一切。
在皇權還相對薄弱的唐代,相權和皇權經常在博弈之中,相互製約、相互牽製,敬翔當然也不希望李燁大權獨攬,肆無忌憚的使用手中的權力。
“不知郡王殿下,準備對那些不作為的官吏如何處理。”
既然李燁不準備將不作為的官吏全部開除,敬翔也放下心來,生怕李燁一怒之下會將這些官吏全部開除。
李燁本來就不是一個權力欲望強烈的人,法治社會的思想已經在李燁的腦海裏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子可以轉變的。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擁有絕對的權力同時也要負擔同等的責任,秦始皇每天批閱三百多進的竹簡,李世民要每天批閱奏章到深夜,所以才會有盛世昌盛。如果隻有權力沒有責任,最後隻會淪落到昏君、亡國之君的地步,隻知道享受權力的快感,而絲毫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如果李燁把權力緊緊的抓在手中不放,也許小小的遼東半島事務,李燁可能不會感覺什麽,一旦有一天管轄的範圍更大,李燁真的可以做到事事親力親為嗎?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李燁隻想抓住最基本的權力,其他的權力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李燁用手指著桌子上的地圖道:“這些地方還沒有官吏去治理,受到萬成案件牽連的官吏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們隻是因為以前的利弊和官場的潛規則,才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某想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讓他們待罪立功,敬兄你看這麽樣”。
敬翔倒吸了一口冷氣,沒有想到李燁真狠,一下子把幾十名官吏全部流放到偏遠之地,濟州還算是近的,五島列島、佐渡島、東澤島已經是天邊了,這跟發配到夷洲沒有什麽區別了,敬翔在心裏為這些人默哀。
敬翔還能說什麽,按照李燁的話使功不如使過,既然這些官吏因為有失職之罪,讓他們去苦寒之地戴罪立功,總比永不敘用好的多,如果能將蠻荒之地治理好,升官調任到大連城還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再說了,遼東半島當年不就是苦寒蠻荒之地,當時的條件還不如現在呢?現在有了治理蠻荒之地的經驗,又有遼東半島的大力支持,把蠻荒之地建設成和遼東半島一樣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郡王殿下所言極是,如今這些地方正是用人之時,正好讓他們戴罪立功。”
其實敬翔心裏也很高興,當初在劃分州縣的時候,這些地方沒有人願意去,自己也沒用什麽好的辦法,總不能用槍逼著他們吧,現在好了一下子幾十個官吏被派往那裏,想不幹好都不可能。
李燁也沒用辦法,這些地方實在有些遠了,不派人治理必然不可能長期的占有這些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對於李燁來說太重要了,都是為子孫後代打下的江山,不能在自己的手中丟掉,那真的對不起祖宗了。
敬翔當然不了解李燁為什麽對這些地方如此的看中,遠離中原不說,治理起來也極度的不便,要說為了貿易的方便,這種說法顯然十分的牽強,這個時代可沒有後世的領土疆域劃分,隻要是海上航行停靠在什麽地方還不是一樣,為什麽非要占領下來,還要勞命傷財的去管理。
現在當然不用擔心西方的船艦大炮,唐代又占據了貿易上的優勢,根本就不用擔心別的國家對唐朝進行海上封鎖,就算再過一千年,如果沒有西方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依然頑強固執的在小農經濟社會中發展徘徊,永遠沉迷與泱泱大國的美夢之中不能自拔。
李燁當然不想等到自己的子孫,看見西方艦船大炮的時候再想起海洋,海洋文明對於一直死抱著小富則安的中國人來說太重要了,雖然李燁不知道自己打下的江山,傳到子孫手中能不能守住。但是,有一點李燁必須要做,那就是讓自己的子孫知道了解海洋,隻要能走出去這一步,不管以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子,李燁都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