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是漢武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政治生涯中最顯赫的事業,對曆史有著深遠的影響。漢武帝征伐主要是征匈奴。他征大宛、平兩越、開通西南夷等戰爭都是圍繞征匈奴進行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和是非,在漢武帝當世就引起了爭論,至今仍是史學界爭論的一個重大問題。司馬遷是“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實錄史家,載述史事不虛美,不隱惡。他又是目睹了這場戰爭事勢發展的見證人。《匈奴列傳》著重寫的就是漢匈戰爭。他是什麽態度,抱著什麽目的,寫了些什麽內容,讀一讀《匈奴列傳》很有意義。梁啟超認為《匈奴列傳》是《史記》中十大名篇之一,頗具慧眼。

【語譯】

匈奴的始祖是夏後氏的後代,叫淳維。唐堯、虞舜以前有山戎、獫狁、葷粥,生活在北方蠻荒之地,隨著畜牧地點而遷徙。他們那裏的牲畜,成群的是馬、牛、羊,特異的牲畜則是駱駝、驢、騾、駚騠、騊駼、彈騱。他們追尋水草遷徙,沒有城郭等固定住處和農耕之業,但也各有分占的牧地。沒有文字書籍,以語言為約束人們的行為。兒童能騎羊,拉弓射鳥鼠;稍長大些則射狐狸、兔子充當食物。男子的力氣能彎弓,都當騎兵。匈奴的習俗,平常無戰事,就隨著牲口遊牧,以射獵飛禽走獸為謀生手段,遇到有緊急情況,就人人練習攻戰的本領,侵掠攻取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的長兵器是弓箭,短兵器是刀矛。打仗時,戰事順利就前進,不利就後退,不以逃跑為恥。隻要有利可圖,他們就不顧禮義。從君王以下,人人都吃牲畜的肉,穿皮革,蓋氈裘。青壯年吃肥美的食物,老年人吃剩餘的。他們看重壯健的人,輕視老弱。父親死後,兒子娶後母為妻;兄弟死後,活著的兄弟就娶死者的妻為妻。他們的習俗是每人有名,呼叫不必避諱,沒有姓氏和字。

當夏朝國運衰微的時候,後稷的後裔公劉失去了世襲的農官,改用西戎的習俗,在豳地建立聚邑。三百多年後,戎狄進攻周太王古公亶父,古公亶父逃奔岐山之下,而豳地人都跟隨古公亶父到岐山聚居,興建了周邑。這以後的一百多年,周君西伯姬昌攻打畎夷氏。十多年後,周武王伐紂而營建洛邑,卻又回到酆、鎬,把戎夷驅逐到涇河、洛河的北麵,令他們按時進獻貢物,命名為“荒服”。這以後的兩百多年,周朝國運衰落,周穆王攻打犬戎,獲得四白狼和四白鹿而歸。從此以後,荒服的戎狄不來朝貢了。當時周朝便製定了《甫刑》的法律。穆王之後二百多年,周幽王為了寵姬褒姒,與申侯有了矛盾。申侯一怒之下聯合犬戎攻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奪取了周朝的焦獲之地,進駐到了涇河、渭河之間,侵犯華夏。秦襄公護救周朝,於是周平王離開酆、鎬而東遷洛邑。這時,秦襄公討伐戎人一直到岐山,開始列為諸侯。過了六十五年後,山戎越過燕國進攻齊國,齊釐公在齊國的城郊應戰。之後又過了四十四年,山戎進攻燕國。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北伐山戎,山戎戰敗逃走。這以後二十多年,戎狄來到洛邑,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鄭國的氾邑。當初,周襄王打算討伐鄭國,所以娶了戎狄之女作王後,與戎狄兵共同攻伐鄭國。不久,廢黜了狄後,狄後心懷怨恨。襄王的後母叫惠後,有兒子名叫子帶,惠後想立他為王。於是,惠後、狄後與子帶做內應,給戎狄大開方便之門,戎狄因此得以進城,打敗並趕跑了周襄王,立子帶為周天子。當時,戎狄有的居住在陸渾,向東擴張到衛國,侵掠中原各國。中原各國痛恨他們,因而詩人作詩說“抗擊戎狄”“討伐獫狁,到了大原”“戰車出動,聲勢浩大,修築城邑在那北方”。周襄王在外寄居了四年,才派使者到晉國告急。晉文公剛剛登位,想要建立霸業,便興兵討伐,驅逐戎狄,誅殺王子帶,迎回周襄王,讓他住進洛邑。

這時,秦國、晉國是強國。晉文公排斥戎狄,讓他們居住在河西地區的圁水、洛河之間,稱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餘的輔佐,西戎八國歸順秦國,所以從隴山以西有綿諸、緄戎、狄、等戎族,在岐山、梁山、涇水、漆河的北邊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各支戎族。而晉國的北邊有林胡、樓煩各支戎族,燕國的北邊有東胡、山戎。這些戎狄各自分散居住在溪穀裏,都有自己的君長,常常相聚居住的有一百多個戎族部落,卻不能統一。

從此以後一百多年,晉悼公派魏絳去同戎狄講和修好,戎狄朝見晉君。又一百多年以後,趙襄子越過了句注山,攻破並且吞並了代國,臨近了胡、貉地區。後來趙襄子又和韓、魏兩家共滅智伯,分占了晉國的土地,這樣,趙擁有代地和句注山以北的領土,魏國占有河西、上郡,跟戎人鄰境。後來,義渠戎建築城郭以自衛,而秦國逐漸蠶食它的領地,到秦惠王時,便奪取了義渠二十五座城邑。秦惠王進攻魏國,魏國獻出了河西和上郡的全部領土。秦昭王時,義渠戎王和秦昭王之母宣太後私通,生了兩個兒子。宣太後用欺詐手段在甘泉山殺死義渠戎王,接著發兵攻破義渠。這時,秦國占有隴西、北地、上郡,修築長城以防禦胡人。而趙武靈王也改革趙國的習俗,穿胡人服裝,學習騎馬射箭的本領,向北打敗了林胡、樓煩。修築長城,從代地沿陰山山麓延伸,直到高闕,都修築了關塞。同時又設置了雲中郡、雁門郡和代郡。後來燕國有一位賢能的將軍秦開,在胡人那裏做人質,胡人很信任他。他回國後,率兵襲擊東胡,打敗並且趕走了東胡,東胡退卻了一千多裏。跟隨荊軻去行刺秦王的那個秦舞陽便是秦開的孫子。燕國也修築了長城,從造陽到襄平。設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各郡以防禦胡人。在這個時候,具有文明禮俗而互相攻戰的中原國家有七個,其中有三個靠近匈奴。後來,在趙將李牧鎮守邊塞時,匈奴不敢入侵趙國邊境。再後來秦滅六國,秦始皇派蒙恬率領十萬大軍北擊匈奴,盡收黃河河套以南土地。秦憑借黃河為塞,修築四十四座縣城靠近黃河,遷徙被罰戍邊的人去充實那些縣城。又修通直道,北起九原直抵雲陽,沿著山嶺、險溝、溪穀等地勢修築長城,從臨洮到遼東連綿一萬餘裏。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北假地區。

當時,東胡強大而月氏興盛。匈奴單於名叫頭曼,頭曼敵不過秦朝,向北遷徙。十幾年後,蒙恬死了,原六國貴族反叛秦朝,中原地區擾攘動**,那些被秦朝打發去戍邊的人又都離開了,於是匈奴擺脫了困境,又漸漸地渡過黃河,來到南岸,與中原原有的關塞接界。

頭曼單於立有太子,名叫冒頓。後來受頭曼寵愛的閼氏生了一個小兒子,頭曼打算廢冒頓改立小兒子,便讓冒頓到月氏那裏當人質。冒頓已經在月氏當人質,而頭曼急攻月氏。月氏想殺害冒頓,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騎著逃歸匈奴。頭曼認為冒頓勇猛,讓他率領一萬騎兵。冒頓製造了一種響箭,用來訓練部隊騎馬射箭。他下令說:“我的響箭射向什麽目標而不跟著盡力發射的,就殺他的頭。”冒頓射獵鳥獸,發現有不射向響箭所射目標的人,就殺掉他。不久,冒頓用響箭射自己的良馬,部下有不敢跟著發射的,冒頓馬上殺了他們。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自己的愛妻,手下人有的很害怕,不跟著射,冒頓又將他們殺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冒頓出去打獵,用響箭射單於的良馬,手下人都跟著發射。這時冒頓知道他的部下都可以利用了。一次,冒頓跟隨父親頭曼單於打獵,他用響箭射頭曼,他的部下也都跟著響箭發射的目標,射殺了頭曼單於。於是他殺盡後母、弟弟以及不聽命於他的大臣們,自立為單於。

冒頓繼位的時候,東胡很強盛,聽說冒頓殺死父親自立為單於,便派使者對冒頓說,東胡想要得到頭曼騎的千裏馬。冒頓詢問大臣們,大臣們都說:“千裏馬是匈奴的寶馬,不要給他。”冒頓說:“怎能和人家國境毗連卻吝惜一匹馬呢?”於是把千裏馬送給了東胡。過了一些日子,東胡認為冒頓怕他,便又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得到單於的一位閼氏。冒頓又問左右大臣,大臣們都憤怒地說:“東胡人沒有道義,竟然索要閼氏!讓我們發兵攻打他們。”冒頓說:“怎能和人家國境毗連卻吝惜一個女子呢?”就把自己寵愛的閼氏給了東胡。東胡王越發驕橫起來,向西侵掠。東胡跟匈奴交界的中間地帶,有一條隔離的荒地沒人居住,長一千多裏,雙方隻是在各自的地緣設立守備的哨卡。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匈奴同我們邊界哨卡以外的荒棄地區,匈奴到不了那裏,我們想占有它。”冒頓垂詢大臣們,大臣中有人說:“這是荒棄地區,給他們也行,不給也行。”當時冒頓非常憤怒地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麽可以送給他們!”那些主張把土地奉送給東胡的臣僚都被殺頭。冒頓騎上馬,命令說國中有後退的就殺頭,便向東襲擊東胡。東胡當初輕視冒頓,並未防備。等到冒頓率兵來到,發起衝擊,一戰大敗東胡,消滅了東胡王,擄掠了他的人民和牲畜財產。冒頓征服東胡回來後,向西打跑了月氏,向南吞並了樓煩和白羊河南王。又全部收回了秦朝派遣蒙恬奪取的匈奴土地,與漢朝原有的河南塞為界,到達朝那、膚施兩地,進而侵擾燕地、代地。這時漢軍與項羽相持不下,中原被戰火弄得疲憊不堪,因此冒頓得以自強,掌握著能彎弓射箭的強兵三十多萬。

從淳維到頭曼一千多年,匈奴的勢力時大時小,別散分離,由來已久了,它的傳代世係無法依次排列出來。但是到冒頓時匈奴最為強大,使所有北方部族都服從他的統治,同時在南方與中原王朝為敵國,它的世係傳承、職官稱謂才能加以記述。

匈奴職官設有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左右大將軍、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人稱賢能為“屠耆”,所以常由太子擔任左屠耆王。從左右賢王以下到當戶,大者有部眾萬騎,小者有部眾數千,共有二十四個首領,名號叫“萬騎”。各大臣的官職都是世襲的。呼衍氏、蘭氏,後來有須卜氏,這三姓是匈奴的顯貴家族。各位左方的王、將領居住在東方,正對上穀以東地區,東接穢貉、朝鮮;右方的王、將領居住在西方,直到上郡以西地區,和月氏、氐族、羌族接壤;而單於王庭正對代郡、雲中地區。他們各有自己分管的土地,尋求水草而遷移。而左右賢王、左右穀蠡王最大,左右骨都侯輔政。二十四個首領也各自設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之類職官。

每年正月,各位首領在單於王庭小型聚會,舉行春祭。五月,在蘢城舉行盛大的集會,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秋天,馬長肥了,在林舉行大規模集會,核算人口、牲畜數目。匈奴的律法規定:拔刀出鞘一尺者,為意向殺人罪,要處死,犯盜竊罪者罰沒其家屬並沒收其家產;有輕罪者用刀刺麵,有重罪者處死。坐牢時間長的不過十天,一國的囚犯不過幾人。單於早晨走出營房,敬拜初升的旭日,夜晚敬拜月亮。他們坐的規矩是以左為尊,正位坐北而南向。日子中推崇戊日、己日。他們的喪葬習俗有棺槨、金銀、衣裘,不起墳墓,不在葬地種樹,不穿喪服;單於死了,他的近臣、愛妾殉葬者多達幾千幾百人。興兵打仗要觀測星月,月圓的日子就攻戰,月虧的日子便退兵。在戰鬥中,斬殺一個敵人得到一壺酒的賞賜,而所得的戰利品就歸給他,俘虜了敵人可以帶回去作為奴婢。所以他們一旦參加作戰,人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利益,善於運用誘敵設伏的手段攻擊敵軍。所以他們看見敵軍便逐利而至,好像鳥雀飛集一般;他們受圍困挫敗,便土崩瓦解、風流雲散了。戰時誰能把戰死的同伴屍體運送回來,誰就可以得到死者的全部財產。

後來冒頓單於向北又降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對此,匈奴的貴族和大臣們都非常佩服,認為冒頓單於賢能。

這時,漢朝剛剛平定中原,把韓王信遷到代國,建都馬邑。匈奴大舉進攻並包圍馬邑,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匈奴得了韓王信,便率軍南進,越過句注山,進攻太原,打到晉陽城下。漢高祖親自統率軍隊前去抗擊匈奴。遇上冬天大寒、雨雪交加,士兵中十分之二三凍掉手指這時冒頓假裝敗逃,引誘漢兵。漢兵追擊冒頓,冒頓埋伏精兵在後麵等待,前麵隻用老弱兵挑戰,引誘漢兵,漢兵全部出動,中了冒頓之計。漢全軍三十二萬人,主要是步兵,向北追擊匈奴。高皇帝先到平城,漢兵沒有全部跟進,冒頓派出精銳部隊四十萬騎兵,把高皇帝圍困於白登山,前後七天,漢軍內外不能互相接濟軍糧。匈奴的騎兵,西方全騎白馬,東方全騎青馬,北方全騎黑馬,南方全騎紅馬。高皇帝便派使者暗中給閼氏送去厚禮,閼氏就對冒頓說:“兩方君主不要互相圍困。如今即使占領漢朝土地,單於終究也不能住在那裏。何況漢王也有神靈保佑,請單於明察。”冒頓與韓王信的部將王黃、趙利約定日期會合,而王黃、趙利的兵馬沒有到,於是懷疑他們與漢軍有密謀,也就聽從了閼氏的話,解開包圍圈的一角。於是高皇帝命令士兵全部拉滿弓,搭上箭,麵朝外,從解圍的一角直衝而出,終於跟大軍會合,而冒頓也就率軍撤退。漢朝也收兵停戰,派劉敬前去締結和親的盟約。

此後韓王信充當匈奴將領,其部將趙利、王黃等多次違背漢匈和約,侵掠代郡、雲中郡。過了不久,陳豨叛漢,又跟韓王信合謀進攻代郡。漢朝派樊噲前去攻打他們,又奪取了代郡、雁門、雲中各郡縣,未出邊塞。當時,匈奴因有漢朝的將領們去投降,所以冒頓經常來來回回侵掠代地。對此,漢朝甚為憂慮,高皇帝便委派劉敬奉送皇族女兒以公主身份去做單於的閼氏,每年奉送匈奴絲綿、綢絹、酒、米、食物各有一定的數額,相約結為兄弟之國,實行和親政策,冒頓的侵擾才稍有收斂。後來燕王盧綰叛漢,率領他的黨羽幾千人投降匈奴,往來劫掠上穀以東地區。

漢高祖逝世後,在孝惠帝、呂太後執政時,漢朝因剛剛安定下來,因此匈奴很驕橫。冒頓竟寫信給呂太後,大發狂言。呂太後想要反擊匈奴,將軍們勸阻說:“以高祖的賢能英武,尚且還在平城被圍困。”呂太後這才作罷,仍然跟匈奴和親。

到漢文帝登皇位之初,繼續奉行和親政策。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進占黃河河套以南地區,侵擾上郡歸服漢朝的各部族,屠殺劫掠人民。當時,漢文帝指令丞相灌嬰出動戰車和騎兵八萬五千人,進軍高奴,攻打右賢王。右賢王逃出邊塞。文帝到了太原。這時濟北王反叛,文帝回京,停止了丞相反擊匈奴的軍事行動。

第二年,單於寫給漢朝的信中說:“天所立匈奴大單於敬問皇帝平安。前些日子皇帝所言和親之事,跟來信的意思一致,雙方皆大歡喜。漢朝邊境將吏侵侮右賢王,右賢王未向我請示,而聽從後義盧侯難氏等人的主意,與漢朝將吏相對抗,斷絕了兩國君王的盟約,離間了漢匈兄弟的情誼。皇帝兩次送來責備我們的書信,我派出使者帶著書信前往漢朝回複,使者卻沒有回來,而漢朝的使者又沒有到來,漢朝因為這個緣故不同我們和解,我們作為鄰國也不得歸附。現在因為小吏破壞和約的緣故,我懲罰了右賢王,派他到西方尋找月氏並打擊它。托天之福,將士精良,戰馬強壯,因此消滅了月氏,把反抗不服的全部斬殺,並降服了一般百姓。平定了樓蘭、烏孫、呼揭及其附近的二十六國,它們都已歸屬匈奴統轄。各遊牧民族合為一家。北方已經平定,我願意停止戰爭,休養士兵,牧養馬匹,消除先前的誤會,恢複過去的和約,用以安定邊民,用以順應自古以來的友好傳統,讓少年得以成長,老年人能夠安居,世世代代和平安樂。未知皇帝意下如何,所以委派郎中係雩淺呈送國書請安,進獻駱駝一匹、坐騎二匹、駕車之馬八匹。皇帝如不願意讓匈奴靠近邊塞,那就姑且詔令官吏百姓遠離邊塞居住。使者抵達後,請即刻打發他們回來。”匈奴使者於六月中旬來到邊塞薪望這個地方。國書送到朝廷,漢朝計議攻戰與和親哪種政策有利。公卿大臣都說:“單於新近打敗了月氏,處在勝勢,不可攻打。況且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那裏都是鹽堿不毛之地,不是可以居住的地方。和親很有利。”漢朝答應了單於的請求。

漢文帝前元六年,漢朝給匈奴的回書中寫道:“皇帝敬問匈奴大單於平安。您委派郎中係雩淺送給我的書裏說:‘右賢王未經請示,聽從後義盧侯難氏等人的主意,斷絕了兩國君的盟約,離間了漢匈兄弟的情誼,漢朝因此不同我們和解,我們作為鄰國也不得歸附。現在因為小官吏破壞和約,所以懲罰右賢王讓他西擊月氏,已全部平定了。希望停止戰爭,休養士兵、牧養馬匹,消除從前的誤會,恢複過去的和約,以安定邊民,讓少年人得以成長,老年人能夠安居,世世代代和平安樂。’我對此十分讚賞,這是當代聖王的意願。漢朝與匈奴相約為兄弟,所以贈送給單於的禮物非常豐厚。背棄和約,破壞兄弟情誼的,多在匈奴方麵。至於右賢王那回事發生在大赦之前,單於就不要過分地責備。單於如能按照來書所說的意思去辦,那就明確地告誡大小官吏,讓他們不要背棄和約,遵守信用,我將鄭重地按照給單於的回書中所表達的意願來做。使者談及單於親自率軍攻伐敵國頗費功夫,打仗很辛苦,特將皇帝服裝繡表綺裏的夾衣、繡夾長襖、錦夾袍各一件,精製梳子一把,黃金裝飾的腰帶一條,黃金帶鉤一枚,彩綢十匹,錦緞三十匹,赤綈、綠繒各四十匹,委派中大夫意、謁者令肩贈送單於。”後來不久,冒頓死,他的兒子稽粥繼位,稱為老上單於。

老上稽粥單於剛登位,文帝又派送皇族女兒以公主名分去做單於閼氏,並派宦官燕地人中行說輔佐公主。中行說不願意去,漢朝強迫他去。中行說便說:“一定要我去的話,我將要成為漢朝的禍根。”中行說到了匈奴那裏,就投降了單於,單於很寵信他。

當初,匈奴喜歡漢朝的綢絹絲棉和食物,中行說說:“匈奴人口抵不上漢朝的一個郡,然而所以強大的原因,是因為衣食和漢人不同,沒有什麽要依賴漢朝的。現在單於改變習俗,愛好漢朝的東西,漢朝隻要拿出十分之二的東西,那麽匈奴就全歸屬於漢朝了。請把那些來自漢朝的綢絹絲棉,用來製成衣著,馳騁於野草荊棘之中,衣服褲子都開裂破敗,說明漢人的絲綢不如匈奴氈裘之完美。把來自漢朝的食物都扔掉,以表明它們不如乳酪方便味美。”當時,中行說又教給單於身邊的人員文字書記的方法,以統計他們的人口牲畜。

漢朝給單於的國書,木牘用一尺一寸長,開頭的言辭是“皇帝敬問匈奴大單於平安”,接著寫明所贈送的禮物和要說的話等等。中行說教單於給漢朝的國書,木牘用一尺二寸的規格,印章、封泥都做得又大又寬又長,開頭的言辭要傲慢自大地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敬問漢皇帝平安”,接著也寫贈送的禮物和要說的話等等。

漢朝使者有的說:“匈奴風俗輕視老年人。”中行說詰難漢朝使者說:“你們漢人的風俗,對於那些參軍戍邊奉命出發的人,他們的年老雙親難道不是拿出自己享用的暖衣美食來送給他們上路嗎?”漢朝使者說:“是這樣。”中行說說:“匈奴人十分明確以打仗為大事,那些老弱者不能參加戰鬥,所以把家裏的肥美飲食給壯健者,就是為了保衛自己,這樣父子各得長久相保,怎麽能說匈奴輕視老年人呢?”漢使者說:“匈奴的父母子女竟然同在一個氈帳裏睡覺。父親死了,兒子娶他的後母為妻;兄弟死了,活著的兄弟都娶死者之妻為妻。沒有戴冠衣帶的服飾,缺少朝廷的禮儀。”中行說說:“匈奴的習俗,是人人吃牲畜肉,喝它的奶汁,穿它的皮等;牲畜吃草飲水,隨時轉移。所以他們緊急時期就人人訓練騎馬射箭,和平時期便人人安樂無事,他們的約束簡便,容易做到。君臣關係簡便,一國的政務好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父子兄弟死了,娶死者的妻為妻,這是怕族姓沒有後代。所以匈奴的倫常雖亂,卻一定要保住他們的宗嗣種族。現在中國雖然假正經,不娶自己父兄的遺孀為妻,但親屬逐漸疏遠且互相殘殺,直到改朝換代,卻是由這類假正經造成的。況且禮義所產生的弊端,導致上下互相怨恨,而且追求宮室的高大華美,必然耗盡民力。既要致力於耕田種桑來獲得衣食的需要,又要修築城郭保衛自己,過著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你們的百姓緊急時不熟習戰爭,和平時疲於生產。唉!你們這些住土石房屋的漢人,不要再多費口舌了,即使你們喋喋不休,沾沾自喜,衣冠高貴,又有什麽了不起?”

從此以後,漢朝使者還想要辯論的,中行說就說:“漢朝使者不要多言多語,隻要管好漢朝所送給匈奴的綢絹絲棉、精米酒曲,保證數量足夠,質量要好就行了,何必多費口舌呢?況且,你們所給的東西保質保量也就罷了;如果數量不足質量又差,那就等到秋收季節,瞧我們用鐵騎馳騁來踐踏你們的莊稼吧。”中行說時刻教單於窺伺有利於入侵的要害之處。

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單於率領十四萬騎兵攻入朝那、蕭關,殺死北地郡都尉孫卬,擄掠了很多的漢人和牲畜財產,進而打到彭陽。單於派突襲部隊焚燒回中宮,偵騎深入甘泉宮。當時文帝任用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出動戰車千輛、騎兵十萬,駐紮在長安附近,以防備匈奴的侵擾。又任命昌侯盧卿擔任上郡將軍,寧侯魏遬擔任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擔任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擔任大將軍,成侯董赤擔任前將軍,大量出動戰車和騎兵前去迎擊匈奴。單於留在邊塞內一個多月才離去,漢軍追出邊塞便回師,沒能大量斬殺敵人。匈奴驕悍日甚一日,歲歲侵入邊塞,殺掠許多漢人和牲畜,雲中、遼東兩郡受害尤為嚴重,連同代郡達萬餘人。漢朝對此感到憂慮,便派使者給匈奴送去國書。單於也派當戶回話答謝,再談和親之事。

文帝後元二年,漢朝派使者送給匈奴的國書說:

皇帝敬問匈奴大單於平安。您委派當戶且居雕渠難、郎中韓遼送給我兩匹馬,已送到,敬受。先帝規定:長城以北,彎弓射箭的國家,受單於管轄;長城以內,戴冠束帶的國家,由我來加以統治。要讓萬民耕織射獵以取得衣食,父子不離散,君臣得安居,都不要暴虐橫逆。現在聽說邪惡不軌之徒貪圖掠奪之利,背棄信義,破壞和約,不顧萬民的性命,離間兩國君王的友誼,然而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來書說:“我們兩國已經和親,兩主歡悅,停止戰爭,休兵養馬,世世代代昌盛安樂,祥和友好的局麵重新開始。”我非常讚賞單於的這些話。聖明的君主言行道德天天都有長進,有了過失改弦更張,使老年人得以安息,少年人得以成長,各人都能保持身家性命而享天年。我和單於都本著這種精神,順應天意,體恤民情,世代相傳,延續無窮,天下人無不稱便。漢朝和匈奴是勢均力敵的鄰國,匈奴地處北方,天寒地凍,一年之中肅殺的陰氣來得早,因此我命令官吏每年送給單於定額的糧食、酒漿、金帛、絲絮和其他物資。眼下天下太平,萬民和樂,我和單於都做了百姓的父母。我回憶往事,不過是因為一些微末小事鬧誤會,是謀臣們計議失策,發生摩擦,都不足以離間兄弟的情誼。我聽說過“天地無私,上天不會隻覆蓋一方,大地不會隻承載一處”。我和單於都應當捐棄前嫌,不去計較小是小非,都遵循天下大道,消除以往的怨恨,以圖長久和好,讓兩國之民如同一家兒女。千千萬萬善良的人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所有爬行、喘息、蠕動的走獸昆蟲,無不趨向平安有利而躲避危險災難。所以隻要來歸順的就不加阻止,此乃天道。我們一同化解以往的恩恩怨怨:我寬赦逃往匈奴的人民,單於也不要再提章尼等人的事。我聽說古代帝王訂約分明,從不背棄諾言。單於要留心記住和約,天下太平,實行和親之後,漢朝絕不先背約。請單於仔細考慮。

單於已經締約和親,文帝便下達詔書給禦史,說:“匈奴大單於給我送來國書,說和親已定,收留逃亡的人不足以增加人口擴大土地,今後匈奴人不準入塞,漢朝人不準出塞,違犯現有和約的殺頭,這樣才能長久和親,以後臣民再不要挑起邊境事端,對漢匈兩國都有好處。我已經答應了單於。將這件事布告天下,讓舉國上下明確知道。”

又過了四年,老上稽粥單於死去,兒子軍臣繼位為單於。他繼位之後,文帝又跟匈奴和親。而中行說又侍奉新單於。

軍臣單於登位四年多,匈奴又斷絕了與漢朝和親的盟約,大舉侵入上郡、雲中,分別出動三萬騎兵,殺了許多人、劫掠了很多財物才離去。當時漢朝派張武、蘇意、令免三將軍率軍分別駐防北地郡、代郡的句注山和趙國的飛狐口,沿著邊境地帶,漢朝也部署了堅固的守衛,以防備匈奴的入侵。又設置周亞夫、徐厲、劉禮三將軍,分別駐紮在長安城西細柳、渭河北岸棘門和霸上,形成兩道防線,以防備匈奴入侵。匈奴的騎兵入侵了代郡句注的邊界,烽火傳到甘泉、長安。過了幾個月,漢朝軍隊抵達邊塞,匈奴的軍隊就遠離邊塞而去,漢軍也就停止了軍事行動。一年多以後,孝文帝死,孝景帝立,趙王劉遂就暗地裏派人去和匈奴勾結。吳、楚等七國反叛時,匈奴想跟趙王合謀入侵邊境。漢軍圍攻趙國,把趙國打敗,匈奴也停止了入侵行動。從這以後,景帝又跟匈奴和親,開放邊境互市市場,贈送財物給匈奴,嫁公主給單於,比照從前的盟約行事。整個景帝時期,雖然有時有小股匈奴侵入邊境劫掠,但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入侵。

當今皇帝繼位,重新明確和親的有關規定,給匈奴優厚的待遇,開放邊境互市市場,贈送豐盛的物資。匈奴從單於以下無不親近漢朝,往來於長城下。

漢朝派馬邑縣民聶翁壹犯禁私運貨物出塞跟匈奴交易,詐稱要出賣馬邑城來引誘單於。單於相信了他的話,由於貪圖馬邑的財物,就率領十萬騎兵侵入武州塞。漢朝埋伏了三十多萬軍隊於馬邑城附近,禦史大夫韓安國擔任護軍將軍,節製四位將軍去伏擊單於。單於已經進入漢朝邊塞,離馬邑還有一百多裏,看見牲畜散布於四野,卻沒有人在放牧,感到情況異常,就攻打漢朝的一座亭障哨所。這時雁門郡的一個尉史巡行邊塞,發現敵情,便去保衛這座亭障,他是知道漢軍的計謀的。單於活捉了他,想要殺他,這個尉史就把漢軍埋伏地點告訴單於。單於大吃一驚,說道:“我本來就有所懷疑。”便撤兵回去。單於出塞以後,說道:“我能得到尉史,真是天意,老天爺讓你說出實情。”於是封漢尉史為“天王”。漢軍計劃等單於進入馬邑城的伏擊圈後,圍殲匈奴,但單於沒有進入圈套,因此漢軍一無所得。漢將軍王恢部隊出代郡襲擊匈奴輜重部隊,聽說單於回師,軍隊眾多,不敢出擊。漢朝認為王恢是當初策劃馬邑伏兵計謀的人而自己卻不進軍,就斬了王恢。從這以後,匈奴斷絕了與漢朝的和親,攻擊要道上的邊塞,常常侵入漢朝邊境搶劫,不可勝數。可是匈奴貪心,還是喜歡互市市場,喜愛漢朝財物,漢朝也還是不關閉互市市場,不加拒絕,以投其所好。

馬邑軍事行動後第五年秋天,漢朝派遣四位將軍各率一萬騎兵到關市附近攻打匈奴。將軍衛青出上穀郡,到蘢城,斬殺和俘虜匈奴七百人。公孫賀出雲中,無所斬獲。公孫敖出代郡,被匈奴打敗,損失七千多人。李廣出雁門,被匈奴打敗,且匈奴生擒李廣,李廣後來得以逃回。漢朝拘押公孫敖和李廣,兩人出錢贖罪免職為庶人。這年冬天,匈奴屢次侵入邊境搶劫,漁陽郡受害尤其嚴重。漢朝派將軍韓安國駐軍漁陽防備匈奴。第二年秋天,匈奴兩萬騎兵侵入漢朝地界,殺了遼西太守,擄走兩千多人。匈奴又入侵打敗漁陽太守的軍隊一千多人,圍困漢將軍韓安國,韓安國當時的一千多騎兵幾乎全部消耗殆盡,恰好燕國救兵趕到,匈奴才撤兵。匈奴又侵入雁門,殺掠一千多人。於是,漢朝派將軍衛青統率三萬騎兵出雁門,李息出代郡,抗擊匈奴。漢軍斬殺、俘虜匈奴數千人。第二年,衛青又出雲中以西直抵隴西,在黃河河套以南地區攻打匈奴所屬的樓煩、白羊王,斬殺俘虜敵人數千人,捕獲牛羊一百多萬頭。於是,漢朝便占領了河套以南地區,修築朔方城,重新修整原先秦將蒙恬所修要塞,憑借黃河鞏固關防。漢朝也放棄了上穀郡中犬牙交錯的突出部分,把孤懸而偏遠的造陽地方讓給匈奴。這一年是漢朝的元朔二年。

這一年的冬天,匈奴軍臣單於死。軍臣單於的弟弟左穀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於,打敗軍臣單於的太子於單。於單流亡,投降了漢朝,漢朝封於單為涉安侯,過了幾個月他死了。

伊稚斜單於登位後的當年夏天,匈奴騎兵幾萬人入侵代郡,殺害太守恭友,劫掠千餘人。當年秋天,匈奴又入侵雁門,殺掠一千多人。第二年,匈奴又侵入代郡、定襄、上郡,每路出動三萬騎兵,殺掠數千人。匈奴右賢王怨恨漢朝奪回了他們侵占的河套以南地區,並修築朔方城,就屢次入寇,在邊境線上擄掠,深入河套以南腹地,侵擾朔方,殺掠官民甚多。

第二年春天,漢朝任命衛青為大將軍,統率六將軍共十餘萬人,出朔方、高闕攻打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不能到達,喝醉了酒,漢軍出塞六七百裏,趁夜圍攻右賢王。右賢王大驚失色,脫身逃走,所有精銳騎兵紛紛跟隨而逃。漢軍俘獲右賢王部眾男女一萬五千人,裨小王十幾人。這年秋天,匈奴一萬騎兵侵入代郡殺死都尉朱英,劫掠一千多人。

後一年春天,漢朝又派大將軍衛青統率六將軍和十幾萬騎兵,再次出定襄幾百裏攻打匈奴,前後斬殺、俘虜共一萬九千餘人,而漢朝也損失兩位將軍和三千多騎兵。右將軍蘇建隻身逃回,而前將軍翕侯趙信出師不利,投降了匈奴。趙信這個人,本是匈奴的一個小王,投降了漢朝,被漢朝封為翕侯,他作為前將軍與右將軍兩軍合在一起,與大部隊分道而出,趙信軍獨遇匈奴單於大軍,所以全軍覆沒。單於得到了翕侯,封他為自次王,將自己的姐姐嫁給他,和他一起謀劃對付漢朝,趙信教單於更加向北退避在絕遠的沙漠後麵,以引誘拖垮漢軍,使漢軍疲憊已極而後攻取他們,自己不要靠近邊塞。單於聽從了他的計謀。又後一年,匈奴騎兵一萬人侵入上穀,殺死數百人。

再後一年春天,漢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一萬騎兵出隴西,越過焉支山一千多裏,攻打匈奴,斬殺、俘虜敵人一萬八千多人,攻破休屠王並奪得祭天金人。這年夏天,驃騎將軍又與合騎侯率領幾萬騎兵出隴西、北地兩千裏,攻打匈奴。漢軍經過居延攻擊祁連山,斬殺、俘虜匈奴三萬多人,其中裨小王以下七十餘人。這時,匈奴也打過來侵入代郡、雁門,殺掠幾百人。漢朝派遣博望侯張騫和李廣將軍出右北平,攻打匈奴左賢王。左賢王包圍李將軍大約四千人,漢軍傷亡將盡,但斬殺的敵軍也超過了自己的損失。正好博望侯救兵來到,李將軍得以脫圍。漢軍損失數千人,合騎侯公孫敖延誤了與驃騎將軍約定的軍期,他與博望侯張騫都犯了死罪,出錢贖罪,免職為平民。

這年秋天,單於對渾邪王、休屠王駐紮在西方而被漢朝斬殺俘虜了幾萬人這件事怒不可遏,打算把他們召來處死。渾邪王與休屠王害怕了,商議投降漢朝,漢朝委派驃騎將軍前去迎降。渾邪王殺了休屠王,兼領其部眾投降漢朝。總計四萬人,號稱十萬。漢朝得到了渾邪王,因此隴西、北地、河西大大減少了匈奴的侵擾,便遷徙關東地區貧民到所奪得的匈奴河南、新秦中地區居住,用以充實邊防,並且將北地以西的駐防士兵減少了一半。下一年,匈奴向右北平、定襄兩郡各派幾萬騎兵入侵,殺死和劫掠一千多人而去。

再下一年春天,漢朝君臣計議說:“翕侯趙信為單於出謀獻策,讓匈奴住在漠北,以為漢軍不可能打到那兒去。”於是用粟養馬,出動十萬騎兵,加上自備衣糧馬匹隨軍出征的自願軍四萬騎,共十四萬騎,負責後勤糧草輜重的人馬還不在計算之內。命令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一半部隊,大將軍出定襄,驃騎將軍出代郡,並約定兩軍同時穿過大沙漠攻打匈奴。單於聽到這一情報,把軍需品運到遠方,調集精兵在漠北迎戰。單於跟漢大將軍交戰一天,恰逢夜幕降臨,大風狂作,漢軍突然出動左右兩翼部隊包圍了單於。單於自料打不過漢軍,便獨身與幾百名精壯騎兵突圍向西北逃跑。漢軍趁夜追擊單於,未能抓獲。他們一路前進,斬殺、俘獲匈奴一萬九千人,北抵闐顏山的趙信城而還。

單於逃走時,他的士兵往往與漢兵互相混雜設法尾隨追趕單於。單於長時間沒有跟他的大隊人馬會合,他的右穀蠡王以為單於死了,便自立為單於。真單於重新收集了他的部眾,右穀蠡王才去掉單於稱號,恢複右穀蠡王身份。

漢朝驃騎將軍出代郡兩千餘裏,與匈奴左賢王交戰,漢軍斬殺俘虜匈奴共七萬多人,左賢王和部將都逃走了。驃騎將軍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到了翰海才回師。

此後,匈奴逃到很遠的地方去了,而大漠以南沒有了單於王庭。漢朝勢力越過黃河,從朔方以西直到令居,到處修通水渠,開墾耕地,有官吏、士兵五六萬人,漸漸向北蠶食,國境接匈奴漠南舊地以北。

起初,漢朝兩將軍大舉出兵圍攻單於,斬殺、俘虜八九萬人,而漢朝士兵死亡也有幾萬人,戰馬死掉十餘萬匹。匈奴雖然疲憊遠逃,而漢朝也缺少馬匹,無力再往北追擊。匈奴采用趙信的計策,派遣使者到漢朝來,好言善語請求和親。天子將此事下交群臣討論,有人主張和親,有人主張幹脆讓匈奴稱臣。丞相長史任敞說:“匈奴剛被打敗,走投無路,應當讓他們做外臣,到邊塞上朝拜。”漢朝派遣任敞為使者出使單於。單於聽到了任敞的這個計劃,大發怒火,扣留他不準回漢。早先,漢朝也收留了一些投降的匈奴使者,單於也總以扣留同等數量的漢朝使者相抵償。漢朝正在組建新的騎兵部隊,趕上驃騎將軍霍去病死了,沒有驍將,於是漢朝很長時間沒有北上攻擊匈奴。

過了幾年,伊稚斜單於繼位十三年後死去,他的兒子烏維繼立為單於。這一年是漢朝元鼎三年。烏維單於登位時,漢天子開始出京巡視各郡縣。這以後漢朝忙於向南討伐南越和東越,沒有出擊匈奴,匈奴也不入侵邊境。

烏維單於登位三年,漢朝已經滅了南越,便派遣前太仆公孫賀統率一萬五千騎兵出九原兩千餘裏,抵達浮苴井才回師,沒有看見一個匈奴人。漢朝又派遣前從驃侯趙破奴統率一萬多騎兵出令居數千裏,直到匈河水才回師,也沒有看見一個匈奴人。

漢朝派王烏等人出使匈奴窺探虛實。匈奴規定,漢朝使者不放下符節並用墨塗臉的,不得進入氈帳。王烏是北地郡的人,熟悉匈奴習俗,他去掉符節,用墨塗臉,所以進入氈帳。單於喜歡王烏,假裝著用好聽的話做出許諾,說是看在王烏的麵子上特派他的太子到漢朝做人質,以求和親。

漢朝又派遣楊信出使匈奴。這時漢朝在東方攻下了穢貉、朝鮮,並在那兒設置了郡縣,在西方設置酒泉郡用以隔絕匈奴和羌人交往的通路。漢朝向西溝通了大月氏和大夏,將公主嫁給烏孫王,以分化匈奴的西方援國。在北方擴大屯墾農田直至烏孫北之胘雷,設置關塞,而匈奴始終不敢提出異議。這一年翕侯趙信死去,漢朝主政大臣認為匈奴已經衰弱到可以讓它臣服。楊信為人剛直倔強,又不是顯貴大臣,單於不太親近他。單於要在穹廬裏召見他,因為他不肯去掉節符,單於隻好坐在氈帳外麵接見。楊信見到了單於勸說道:“如果單於真心和親,就派太子到漢朝做人質。”單於說:“這不是從前盟約的精神。按照從前的盟約和規定,漢朝經常派遣公主,送給我們一定數額的綢絹、絲棉、食物,用這樣的方式保持和親關係,而匈奴也不擾亂漢朝邊境。現在你們竟要一反以往的做法,要我的太子做人質,這是沒有希望的。”匈奴的習慣,看到漢朝使者不是皇帝寵信的內官,如果是儒生,便認為他是想要遊說,就駁倒他的辯詞;如果是年輕人,便認為他是想要行刺,就折殺他的銳氣。每次漢朝使者來到匈奴地,匈奴總要回訪。漢朝扣留匈奴使者,匈奴也扣留漢朝使者,一定要達到對等才肯罷休。

楊信回來後,漢朝再派王烏出使,而單於仍然用甜言蜜語奉承王烏,想多得到一些漢朝的財物,哄騙王烏說:“我想到漢朝會見天子,當麵定約結成兄弟。”王烏回報朝廷,漢朝在長安特地給單於修建了驛館。匈奴方麵說:“非得漢朝顯貴人物出任使者,不然我不給你們說實話。”匈奴派遣他們的貴人到漢朝,貴人病了,漢朝給他藥物,想治好他的病,但不幸死去。漢朝派遣路充國佩帶二千石印信前往出使匈奴,以這個高層身份護送匈奴貴人的靈柩,豐厚的喪葬費用價值數千金。路充國對匈奴說:“我就是漢朝的貴人。”單於認為漢朝殺死了匈奴的尊貴使者,便扣留了路充國,不讓回歸。單於所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空言蒙騙王烏,根本沒有誠意到漢朝來,以及派遣太子來做人質。這時,匈奴多次派騎兵侵犯邊境。漢朝便任命郭昌擔任拔胡將軍,同浞野侯駐防朔方以東,防備匈奴。路充國被扣留在匈奴三年時,單於死。

兒單於登位,漢朝派遣兩名使者,一個去慰問單於,一個去慰問右賢王,想以這種做法離間匈奴君臣。使者抵達,匈奴把他們都送到單於那裏。單於生氣了,把使者全都扣留了。漢朝使者被扣留在匈奴的前後有十餘批,而匈奴使者來到,漢朝也總是扣留對等數量以相抵。

這一年,漢朝派遣貳師將軍李廣利西攻大宛,又派遣因杅將軍公孫敖修築受降城。這年冬天,匈奴境內下大雪,牲畜多受饑寒而死。兒單於年輕氣盛,好殺人打仗,國內的人多不安定。左大都尉想殺掉單於,派人暗中告知漢朝說:“我想要殺掉單於,投降漢朝,但漢朝離得遠,如果派兵來接應,我就發難。”當初,漢朝聽了這一番話,所以修築受降城,但仍然認為受降城離匈奴太遠。

第二年春天,漢朝派遣浞野侯趙破奴率領騎兵二萬多人出了朔方西北二千餘裏,約定到浚稽山才回師。浞野侯按照預期的時間到達浚稽山回師了,左大都尉想要發難而被發覺,單於把他殺了,出動左方軍隊攻打浞野侯。浞野侯在行進中捕獲和斬殺了匈奴幾千人。往回走到離受降城四百裏的地方,匈奴調動八萬騎兵包圍了他們。浞野侯夜裏私自外出找水,匈奴的偵緝活捉了浞野侯,於是趁機急攻漢軍。漢軍中,郭縱任護軍,維王是渠帥,兩人計議說:“趁著校尉們都在害怕因丟失了將軍朝廷會誅殺他們,不要相勸回歸漢朝。”有了投降的意念,漢軍於是投降了匈奴。匈奴兒單於非常高興,於是派遣突襲部隊攻打受降城。未能攻克,就侵入邊塞劫掠一番而離去。第二年,單於想要親自攻克受降城,還沒到達目的地,發病死去。

兒單於在位三年死去。兒子年紀小,匈奴就擁立他的叔父烏維單於的弟弟右賢王呴犁湖為單於。這一年是太初三年。

呴犁湖單於繼位後,漢朝派遣光祿勳徐自為出五原塞深入匈奴,近者幾百裏,遠者千餘裏,修築城堡哨所直至廬朐,同時派遊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駐防在沿線一帶,派強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澤邊修築城堡。

這年秋天,匈奴大規模入侵定襄、雲中郡,殺掠數千人,打敗了幾名二千石級的將吏才離去,一邊走一邊破壞了光祿勳徐自為修築的城堡哨所。又派遣右賢王侵入酒泉、張掖二郡,擄掠數千人。恰好遇到漢將任文截擊而來,救出被虜漢人,右賢王又失去了全部戰利品而退去。這一年,貳師將軍攻破大宛,斬殺大宛的國王然後還師。匈奴想攔截他,軍隊未能趕到。這年冬天,匈奴想攻打受降城,碰巧單於得病死去。

漢朝征服了大宛,聲威震撼外國。天子想趁機圍困匈奴,就下詔書說:“高皇帝留給我平城被圍的曆史憂患,高後時單於來書所言極其荒謬悖逆。從前齊襄公報了九代祖先的仇,《春秋》大力表彰這件事。”這一年是太初四年。

且鞮侯單於繼位以後,全部釋放了漢朝使者中被扣留而沒有投降的人。路充國等得以回歸。單於新近登位,怕漢朝發兵襲擊他,便自己聲稱:“我這個小孩子,怎敢和漢朝天子相比!漢天子是我的長輩。”漢朝派遣中郎將蘇武送厚禮給單於。單於更加驕傲,禮節上倨傲怠慢,不是漢朝所期望的態度。第二年,浞野侯趙破奴從匈奴逃亡,回到漢朝。

第二年,漢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出酒泉,攻打右賢王於天山,斬殺匈奴一萬餘人而回。匈奴用大軍圍困貳師將軍,貳師將軍差點全軍覆沒脫不了身。漢兵戰死十分之六七。漢朝又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出西河郡,和強弩都尉路博德在涿塗山會合,沒有什麽虜獲。漢朝又派騎都尉李陵率領步騎五千人,出居延海北一千餘裏,與匈奴單於打了一場遭遇戰。雙方交戰,李陵軍殺傷敵人一萬多人,兵少食盡,想脫離戰鬥回歸。匈奴圍困李陵,李陵投降了匈奴,漢軍全軍覆沒,逃回來的散兵有四百多人。單於為了尊寵李陵,把女兒嫁給他為妻。

過了兩年,漢朝再次派遣貳師將軍率領六萬騎兵、步兵十萬,出朔方打擊匈奴。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領一萬餘人,跟貳師將軍會師。遊擊將軍韓說率領步兵和騎兵共三萬人出五原。因杅將軍公孫敖率領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出雁門。匈奴聽到了消息,就把他們那些累贅的家口和繁重的東西遠遠地遷徙到餘吾水以北,而單於帶著十萬騎兵集結於餘吾水南,等候與貳師將軍接戰。貳師將軍就脫離接觸引兵回師。其間,與單於連戰十餘日。貳師將軍聽說他們一家因巫蠱之罪被誅殺盡,便收集部隊投降了匈奴,得以回歸的將士,隻有千分之一二。遊擊將軍韓說沒有什麽收獲。因杅將軍公孫敖與左賢王交戰,不順利,撤兵回來了。這一年,漢兵出擊匈奴的都沒有多少功勞,功不當罪。皇帝下詔逮捕太醫令隨但,因為他透露了貳師將軍一家人被朝廷殺盡的消息,致使李廣利投降了匈奴。

太史公說:孔子著《春秋》,記魯隱公、桓公時期的曆史彰明顯著,寫到魯定公、哀公時期的事情則隱諱含糊,這是因為它們涉及當代的事不便於直切記載,也沒有鮮明的褒貶,因而文字不能不有所忌諱。用世俗觀點談論對付匈奴的謀臣,隻想求得一時的天子寵信,就醉心於阿順上意而高談闊論,以達到有利於自己片麵意見的目的,不去驗核雙方的形勢;而征伐匈奴的將帥們又憑借中國廣大,意氣激發,皇上就依靠這些人來決定對抗匈奴的政策,因此建立的功業不深厚。堯盡管很賢明,沒有好的助手也完不成治水的事業,直到得到了禹的輔佐,天下才安寧了。如果想要建立太平盛世,一定要選擇任用好的將相啊!一定要選擇任用好的將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