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雨夜聊佛

雨勢漸大的同時,扶蘇的談興也隨之漸濃。

完全迥異於中原的風土人情,在主持妙語連珠的描述下,如長篇畫卷在眾人麵前展開。

而理所當然的,主持將描述的重點放在了佛教上。

還有以佛教為國教後,孔雀王朝的輝煌,人民的幸福生活上。

孔雀王朝的確輝煌,但至於說人民的幸福嗎……

扶蘇在心中默默打了個問號。

印度的種姓製度是一種遠比中原要嚴酷深刻的血緣製度,低種姓人民的幸福,根本隻能去期待來世。

通過聊天,扶蘇了解到印度此時的大乘佛教與日後先行在中原地區流傳開來的小乘佛教區別很大。

雖然兩者均以“戒、定、慧”三法為基,但大乘佛法立意在渡人,而小乘佛法隻關注在渡己。

在隋唐盛世之前,中國的佛學者更關注於,或者說隻能關注於渡己,他們沒有能力也去渡別人,於是隻能渡己。

而在盛唐,尤其是在玄奘法師帶回佛經經典之後,大乘佛法最終才成為更為流行的趨勢。

到底說來,人們的選擇,還是與時代的特征密不可分的。

不過扶蘇並不通佛法,他關注的重點也不在教義的分別,對於密宗禪宗之爭更是聞所未聞,凡夫俗子的他敏銳地注意到了一點。

“聽主持所說,你在印度是有妻子的,到了中原又娶了一位?”

老和尚一臉正經地點了點頭,絲毫沒覺得身為出家人娶妻生子有多令人驚疑。

怪不得鄭袖入廟毫無阻滯,看來這個時期的和尚們並無對女性有什麽防備與排斥。

也不知後麵是怎麽出現的。

是教義在漫長的時光和旅途中被認為曲解了?

還是在融入到中原之後,佛教也難免受到了原生的道教和儒教的感染?

這些就都不得而知了。

除了扶蘇之外,其餘眾人大多對於佛教的興趣都隻停留在了和尚的裝束上,對身邊和尚們的光頭和衣著議論紛紛。

對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中原人而言,剃發之事本就帶有著強烈的侮辱性質,大昭及其之前的王朝都甚至因此將其列為了國家正式的刑罰。

除了顯眼的大光頭以外,令人提起興趣來的,還有他們的僧衣。

不同於中原人整齊的穿戴,此時的和尚都袒露著右肩,如同後來的僧人隻穿著袈裟,而沒有穿著內襯一般。

這顯然是出自於印度的習俗。

對於中原人而言,隻有蠻族才會袒露出肩膀,甚至軀幹來。

當然,是南蠻。

因為南邊實在太熱了。

這種裝束上的區別,或許也是佛教在中原難以盛行起來的原因之一。

在中原人的思想中,除了自己所在的中州中心之外,其餘的蠻族都是沒有文化的野獸。

而野獸的思想和宗教,又有什麽值得去探究的呢?

佛教想要在中原生根發芽,還有很長的本土化進程要走。

而樗裏偲對於佛教的興趣,還似乎並不止於如此。

作為場間唯一一個於書架上拿下佛經來看的人,樗裏偲臉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主持也注意到了這位手捧佛經陷入深思的年輕人。

在主持看來,作為跟隨在扶蘇之後第一位進門的隨從,這位年輕人顯然同樣是大貴族階級。

“檀越所舉的,乃是《長阿含經》,我佛家最根本的經典之一。”主持為樗裏偲,也是為眾人解釋道:“因為隻有我翻譯,所以隻譯了一部分。”

扶蘇點點頭,沒有問為什麽寺中這麽多和尚,卻隻有主持在翻譯。

這並非是因為和尚們的懶惰,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資格。

佛教對於經典的繼承與解讀都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一字都不允許更改。

這也是為何雖然佛教派係繁雜,卻從來沒有出現過不同版本經書的原因,古代的經書是怎麽寫的,今文也是同樣,完全不會有任何不同。

而對於翻譯經書這樣對於傳教極為重要,且有著誤譯風險的行為,當然不能交給隨便的人。

除了要精通當地語言,更重要的還是要佛法精深,確保不會將佛經的涵義弄混。

樗裏偲聞言看向主持和尚,試探著問道:“佛經內容雖短,但其中內涵頗為深妙難懂,可否請主持準許,借閱些時日參詳?”

主持笑道:“檀越感興趣,是極好的。”

答應之後,主持對一旁站著的,看年紀應該是其弟子的中年和尚用梵語吩咐了一句。

弟子答應了一句,搬來了一個大箱子,將包括樗裏偲手中的經文在內的數十卷竹簡全部裝進了箱中。

看著弟子勞作,主持笑著道:“這裏麵隻是翻譯好的上半部分,先贈予檀越,若此後有意,可以再來取下半部分。”

“多謝主持。”

不單是主持爽快答應,一邊的老少和尚們聽聞有大昭貴族對佛法感興趣,俱都麵露喜色。

佛教在中原,尤其是崇尚法家,對於各家學說都各種限製的大昭,傳播實在是太困難了。

扶蘇便曾聽聞過,在始皇統一前後,還曾親自下詔嚴禁修建寺廟。

這也讓扶蘇有些好奇,佛教其實對於統治者而言是有著很好的作用的,它宣揚的因果論,明顯飽含著勸人向善的意圖。

而且對於今生的苦難,佛教以來世的享受為誘惑,鼓勵他們對於身上的壓迫和重擔進行盡可能的忍受。

並且不同於日後不利於增加人口的現象,如今的佛教是完全允許結婚生子的。

而對於征稅,大昭從來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你的宗教性質就放過一馬。

“主持應該知道,如今中原並非隻有大昭一國。”

聽聞扶蘇的問題,主持和尚笑著點頭,顯然明白扶蘇在說什麽,“原本我等是想去洛陽的,隻是沒有成行。”

這是合理的。

畢竟在外國人看來,如今理論上還是屬於周王室的統治時代,這從他們決定學習的語言是以洛陽官話(河南話)為主,而非昭國的語言(陝西話)就可以看出來一二。

“為何沒有成行?”

主持笑容尷尬苦澀,“因為昭王不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