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龐大帥攻城在即,尚老賊轉憂為喜

武昌城中,羅繡錦如坐針氈。荊州城下,湖廣鎮進攻在即。

經過細致的籌劃和準備,對明軍一方來說,攻城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又因著大破城北喀喀木營寨的緣故,全軍士氣高昂,隻等龐嶽一聲令下便再立新功。

雖有周密的計劃,可就目前的情形來看,若要真正拿下城池,卻也是取不得多少巧。一旦開戰,必定又會是傷亡陡增、流血漂櫓。而像上次攻破廣州的那種成功範例,卻不是時時都能適用。

考慮到昨日方才擊退喀喀木、軍中主力多有疲憊,龐嶽斟酌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再休整半日,等明日拂曉再行攻打。

暫不攻城,也並不意味著毫無作為。下午,龐嶽特意挑選了數百身形魁梧的士卒,衣甲鮮明、刀兵鋥亮,押送著昨日與喀喀木的交戰中俘虜的清兵在城外來回遊行。

攻城之前先攻心,龐嶽此舉正是為了如此。若是能讓城中清軍在開展之前便軍心浮動,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先前在城北的一戰中,湖廣鎮俘虜的清軍有喀喀木麾下的滿洲兵,有沈誌祥部的遼東漢八旗兵,也有鄭四維部的綠營兵。但在此次被押送著遊行的俘虜中,卻以滿洲兵為主。這倒並非因為滿洲兵的俘虜比漢軍綠營還多,而是其中又有龐嶽的另一層考慮在內。

現今的城中守軍全為綠營以及漢軍八旗,若是押送著大批的綠營或漢八旗俘虜來回遊行。最後再當場斬殺,多少會令城中清軍產生一些兔死狐悲甚至是同仇敵愾之感,如此一來豈不與攻心的初衷相悖?

而若換了滿洲兵卻又會有不同的效果。一來。滿洲兵向來驕橫跋扈、頤氣指使,與綠營漢軍頗有離心。麵對滿洲兵俘虜被斬殺,城中清軍隻會心驚震撼,而難有同仇敵愾之感。二來,也正因為滿洲兵凶名遠揚,“滿萬不可戰”雲雲,首先拿滿洲兵開刀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等同於告訴城內清軍:你家惡名遠揚、不可一世的主子都淪落到了這般下場。就你們還能掀起多大風浪?

此番被俘的滿洲兵不多,不足百人,可在龐嶽看來。卻也夠用了。

果不其然,遊行一開始,荊州城頭便是一片嘩然。

城下,遊行隊伍中的滿洲俘虜兵們奮力掙紮、大吼大叫。但每一番掙紮反抗都會招來雨點似的棍棒。吼叫也紛紛隨之變為哀嚎。

其中,一名分得撥什庫打扮的滿洲俘虜反抗得最厲害,被多次打到在地、頭破血流,卻又多次重新掙紮著站起、操著滿語屋裏哇啦地破口大罵。

負責押送的湖廣鎮千總臉色一沉,馬鞭一指,立刻有幾名士卒上前,將那分得撥什庫拉出隊伍,按在地上一刀兩截。

其他的滿洲俘虜見狀。或收斂氣焰,或大吼著掙紮上前來拚命、而後再被一陣雨點般的拳腳、棍棒打倒。再有不服的。立馬被砍個屍首異處。遊行尚未持續多久,鮮血便淌了一路。

城上那些見此一幕的清軍,不過是陝甘綠營也好,還是尚可喜部的遼東漢軍八旗也好,他們隻見過滿洲老爺們耀武揚威的雄姿、聽過百戰百勝的威名,又何曾見過被明軍這幫摧殘羞辱,如同豬狗一般?膽色平常者,麵麵相覷。膽氣不足者,臉色蒼白。

城下,押送俘虜的湖廣鎮官兵們卻在發出陣陣歡呼呐喊。

“城頭上的奴才們,瞧見了吧?這邊是你們驍勇善戰的主子們!”

“滿萬不可戰?誠然如此!不過這個戰得換成站立之站!”

“尚可喜,尚可喜,見此一幕可歡喜?”

一陣陣充滿挑釁意味的戲謔叫罵傳上城頭。尚可喜聞言,氣得臉色發青。

旁邊的一員親將趕緊道:“王爺,要不要把那些斬獲的偽明賊軍首級再掛出來,滅一滅賊軍的氣焰?”

“放屁!”尚可喜罵道,“你長的是豬腦子嗎?!你是要滅他們的氣焰還是要鼓舞他們的士氣?”

挨了罵的親將一頭霧水,莫名其妙。尚可喜卻不再過多理會,簡短地交代幾句便帶著親隨離開了,眼不見為淨。

城外的遊行仍在熱熱鬧鬧地進行,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方才結束。到此時,被押著遊行的滿洲俘虜兵已經被折騰死了一小半,其餘的也悉數被按住朝城頭跪下。隨著刀斧手手起刀落,幾十顆蠻夷人頭滾滾而下,又一陣歡呼聲洶湧而起。

夜幕降臨,湖廣鎮中軍帳內,龐嶽用過晚飯、又處理了幾件呈報上來的軍中緊要事務,心裏邊難得地放鬆了下來

明日的攻城戰固然非同尋常,但戰前的準備均已就緒,過多的擔憂反倒是多餘。即便有什麽一時沒有考慮到的環節,也有參謀司負責安排。身為一軍統帥,若是事必躬親,絕非明智。

經過長期的領兵,且不說指揮藝術提升得如何,僅就心態而已,龐嶽自認為已改進了不少,這也算得上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若要放鬆,便徹底地放鬆,也正是出於這個習慣,龐嶽暫時不再看軍報,甚至連與行軍打仗沾邊的兵書也全都放在了一邊,而是翻開置於案上的一本空白文冊奮筆疾書了起來。

他寫的不是奏折、不是命令,更不是私人書信。說出去,難免會令人嗔目結舌,是小說。堂堂侯爵、數萬大軍的統帥,大戰在即卻在悠閑地撰寫小說,不僅是大明,恐怕自古至今,龐嶽也是僅有的一位了。

一邊寫,他一邊整理著思路:按照接下來的情節,郭靖與黃蓉大鬧中都趙王府之後,結伴南下,在長江邊上遇上了洪七公。也正是在這段時期,洪七公收了郭靖、黃蓉為徒,並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這一係列情節倒是了然於心,一清二楚,隻是這降龍十八掌究竟是哪十八掌?

想來想去,龐嶽也隻記得其中的十二掌,剩下的六掌卻是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了。無奈,隻好自己創作。雖苦思冥想,他心中卻也有幾分得意。因為再等過個幾十年,當後世之人評論起這部武俠經典之作時,也定少不了有這麽一句:此書便是龐公慕遠在征戰之餘所著,雖時間倉促卻也不失為經典,實在難得。

龐嶽的創造能力也不算差,寫不得多時,剩餘的六掌便隻剩了最後一掌。想的累了,便暫且放下筆,飲幾口濃茶,端的是清閑非常。正欲提筆再寫,忽聽帳外腳步急促。

“大帥,情報司急報!”衛遠急匆匆地入得帳內。

“拿過來吧!”龐嶽放下筆,雖有些不詳的預感,但還是不動聲色道。

衛遠急趨幾步,將情報送上。

展開後隻掃了一眼,龐嶽便驀地站起了身,適才的悠閑立時煙消雲散。紙上的文字令他背脊發涼:......襄陽城破,王光泰、王昌兄弟率殘部向西突圍而去,暫不知所蹤。清開歸總兵高第率軍留駐襄陽,湖廣提督孫定遼、河南總兵張應祥已率主力南下支援荊州,馬步軍合計一萬有餘......

“消息是何人傳回?讓他進來!”

“是!”

不一會兒,一名情報司百總入內:“參見大帥!”

根本沒有心思顧及其它,龐嶽直截了當地問:“襄陽究竟是如何破的?想當初,尚可喜、喀喀木諸軍尚在時,尤且不得而破城。那王家兄弟為何偏偏會在此時功虧一匱?”

“王光泰麾下一部將被清虜收買,獻了城門。”

正所謂家賊難防,出了這事,估計王光泰又沒有防備,被取了城池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孫定遼、張應祥之軍預計何時會到達荊州?”

“最遲後天下午。”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繼續留意這支敵軍的動向。沒有我的許可,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若情況有變,務必隨時上報。”

“是,大帥。”

那名百總轉身出帳,龐嶽雖麵色未改,心中的震驚與惱怒卻久久未能消去。王光泰的這一敗,可真是會挑時候。如今荊州尚未拿下,襄陽方向清軍卻已經幾乎沒有了牽製,一旦等其南下與喀喀木會合,敵我力量對比無疑將發生逆轉。

現如今擺在麵前的也隻有兩條路,趕在清軍援兵到來之前撤軍,或趕在這之前拿下荊州,重創尚可喜、喀喀木軍。前者等同於無功而返,枉費了之前的全盤謀劃,實乃成大事者不甘為之,可後者又談何容易?

該何去何從?龐嶽心中矛盾萬分,想了想,對衛遠吩咐道:“你去通知張副總兵他們來一趟。”

“是,”衛遠應下了,卻並未立即離去,“大帥,還有一事,先前營外來了一位書生,說是要見大帥。我安排他歇下了腳,正準備來稟報時,恰好情報司有急報送到,因此未曾來得及說明。”

“讓他先住下吧,明日有空再說。”此時的龐嶽可沒有心思去見一個陌生人。

“是。”

……

一家歡喜一家愁,稍晚些時候,荊州城中的尚可喜也獲悉了襄陽方向的最新情況。一時間難以置信,抓住報信之人,連續問了好幾遍“是否屬實”。多次確認無誤之後,終於仰天大笑,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真是天助我也!龐賊啊龐賊,此番怕是又要弄巧成拙了!”

未幾,班誌富、許爾顯等人奉命趕來,得知這一消息也是無不欣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