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百官彈劾巡捕營和厲王處事不力的劄子,便如雪片一般,飛到了皇上的案桌上。

皇帝知道, 此事不是閉門思過就可以了結的,可是他心中總是有些疑影, 要等周顯暘回來再定奪。

永安侯爺也拖著“病體”, 在大殿上,替次子張傾請罪。

陛下依然沒有遷怒老侯爺,隻說:“不指望兒孫個個爭氣。終究是自己的孩子, 再犯錯也隻能養著他們了。”

這話,大有深意。

朝中人不免揣測一番,說陛下是念舊仁善之君。

隨後陛下以守衛京都有功為由,將慶王的親王頭銜再加一等,賜七珠寶冠。

至此,慶王的身份已經與厲王一樣尊貴。

考慮到厲王是皇後養子,慶王卻是皇貴妃的親子, 朝中人對於未來王儲的人選,更多了不確定。

那夜煜王府的驚險, 英國公等三人皆閉口不提。

外界都道煜王府那夜的紛亂,也是因為匪徒作亂。

這日一早,煜王府負責采買的人從外頭回來, 說外頭傳言:“最近京城不太平,那天晚上, 不單有匪徒作亂,鳳仙池上的花船也起了火, 說是降雲軒的戲雲落水, 一直沒撈起來。一直到今天早上, 才撈起了一具女屍。”

這話傳進榮相見耳朵裏,臉色有些發白。

煜王說他會安排人救走餘湘宜的,叫她不用管。那女屍是怎麽回事?

……

周顯暘回京後,直奔皇宮,向皇帝複命。

這次科舉罷考事件已經查明,概因主考官貪汙舞弊。皇帝大怒,嚴懲嚴辦,點名國子監講師,國朝考生中聲望極高的禮部侍郎王冕親自作為主考官,前去負責,讓考生們安心待考。

一個地方的考試,如此重視,考生們放了心。

皇帝誇周顯暘事辦得好,當場恩賞。看他風塵仆仆,想讓他回家先休息。誰知他倒率先問起餘湘宜的事。

“父皇日理萬機,不知降雲軒的事可有空著人調查?”

皇帝看著他一臉期待,頗為不忍,最後還是讓段飛替他說了。

段首領麵有哀色:“煜王殿下,那戲雲姑娘,在鳳仙池落水,已經溺斃了。”

周顯暘一臉不信:“什麽?”

段飛歎了口氣:“下官親眼去看了。屍體泡得麵目全非,但著裝據降雲軒的人指認,的確是戲雲的衣衫。而且,那具女屍……足部是六趾。”

皇帝不經意歎了口氣。

他還記得,顯暘小時候不懂事,經常嘲笑這個表妹是怪物,有六根腳趾。

餘氏為此懲罰他不是一兩次了。

周顯暘聽到這裏,震驚得麵色蒼白:“那個女子……真的是她?”

皇帝沉吟道:“這世上六趾罕見,長得相像,穿一樣的衣衫,哪有那麽多巧合?”

周顯暘沉默片刻,苦笑出聲:“早知是這樣,寧願她當初和她父母死在流放之地,也好過受這麽多年苦楚淩|辱,最後還是落得這樣的下場!”

皇帝也是這樣想。雖然心中憤怒餘家敢在流放之地,瞞天過海,但餘湘宜一個小孩子家,如今人沒了,也無心去計較了。

他正色道:“餘家在和談之時裏通外國,朕賜他們流放已是格外開恩。餘昌受不了流放之苦,在漠河舉家自盡,是他自己選的路。顯暘,他們不值得你向朕求恩典。”

周顯暘搖頭:“兒臣並不敢要父皇寬恕,隻是不想看湘宜淪落風塵。如今人沒了,兒臣無話可說。可兒臣疑惑,若不是我發現了她,她會這麽快就沒命嗎?”

皇帝神色微變:“你覺得她的死不是意外?”

“兒臣隻是覺得太過巧合。餘湘宜好不容易從流放之地逃出來,為什麽偏偏被人賣到金陵。在金陵見過她的人不少,這不是明擺著要讓她被發現嗎?她本有機會脫離那裏,卻在我離京之後送了命。早知道,兒臣就不該去降雲軒,是我害死了她!”

皇帝看他神色自責,勸了他兩句,周顯暘強打起精神,又問段飛:“她的屍骨現在何處?我想給她買一塊地,安葬了。”

段飛悄悄瞧了一眼皇帝的神色,這才說:“已經葬在西山了,殿下不必操心。”

周顯暘這才罷休,辭了皇帝,去給太後、皇後及皇貴妃請安。

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皇帝問段飛:“你覺得,顯暘剛才的樣子,是真的,還是裝出來的?”

段飛斟酌著說:“恕臣眼拙,剛才殿下分明是震驚、傷心、自責的神情。”

“他對餘家倒是有情有義。”

“臣覺得,若殿下泰然自若,反倒不正常了。畢竟是親人,小時候坤寧宮一起長大。如今知道對方死而複生,還沒來得及相認,又死了,這大起大落,怎能平靜啊?”

皇帝深歎了一口氣。

當初餘皇後把侄女接到宮裏常住,皇帝心中猜想,她是想為顯暘未來的親事鋪路。

餘家已經有了她這個皇後,餘皇後尤不知足,想要餘湘宜能成為下一代皇後,這是皇帝無法容忍,沒有寬恕餘湘宜的原因。

如今這個孩子,真的沒了,沒得蹊蹺,他又生出些許憐憫。

周顯暘進了慈寧宮,剛到正殿外,就聽見太後在裏頭大發雷霆,當著皇貴妃的麵斥責皇後。外頭的宮人大氣不敢出,也沒有通報他來了。

隻聽太後中氣十足:“後宮不得幹政,皇後是把這些事兒都忘了?哀家和皇帝可憐你無法生養,把老三放在你膝下教養,結果你就是這麽教孩子的?那日若不是慶王和小榮將軍,皇帝的安危若有差池,你的性命還要不要了!現在你還有臉,來借著皇帝生辰,要哀家去跟皇帝說情?”

皇後被狠狠說了一頓,憋了一肚子氣。出殿門時,正好見到周顯暘,冷笑一聲:“你別得意,好戲在後頭呢!”

周顯暘聽得雲裏霧裏,進去請了安,聽了太後和皇貴妃描述,才知道那夜竟然發生了那麽多事。

陪太後用膳之後,周顯暘便回到崇政殿去求見陛下。

皇帝以為他是在後宮聽到消息,要來請求追究厲王,沒想到他開口就說:“請父皇允準,讓兒臣舉家遷去秦州。”

“你胡說什麽?”皇帝一臉不悅。

周顯暘怒意難平:“父皇,秦州是兒臣的蕃地,雖艱苦,兒臣願意去為父皇守邊地國門,至少能過安生日子。”

“你不想待在金陵?”

“金陵城的波雲詭譎,兒臣實在已經厭煩疲倦,王妃也屢屢受到牽連,和離又未被允準。兒臣怕將來,想帶王妃去秦州過幾天安生日子,都沒這個機會。”

皇帝沒好氣地斥責:“太後年事已高,好不容易把你盼回來了,你有沒有一點孝心?”

周顯暘無言。

皇帝走到殿中,勸慰道:“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你三哥犯的錯大,你看怎麽處理?”

周顯暘冷冷道:“我要他當眾給煜王妃賠罪認錯。”

“賠罪認錯?”皇上不敢相信,“這就是你的處置?”

“處置他,是父皇聖裁,不容兒臣置喙。兒臣隻要他把王妃受的委屈還回來。”

皇帝不置可否:“朕打算削去他的親王尊位,降為郡王,你怎麽看?”

周顯暘垂眸:“但憑父皇做主,反正不管他是親王還是郡王,都得當眾給王妃謝罪!”

皇帝深吸了一口氣:“朕心中有數了,會讓他當麵給煜王妃致歉。”

周顯暘這才稍微平息了一些怒氣,又道:“剛才在慈寧宮,與皇後娘娘打了個照麵。她說讓我別得意,好戲在後頭。父皇,我不知道原來皇後這麽恨我,連麵子上的功夫都不屑去做。將來,我也不知還有多少冷槍暗箭要防。”

皇帝擺擺手:“她這個脾氣,你別跟她較真。她把顯晗養大,少不得關心則亂。雖然一時情急,牙尖嘴利,卻做不出什麽壞事來。”

“是嗎?”周顯暘淡漠地看著父親,經曆王妃在壽康宮的遭遇,他怎麽還能說得出這種話。

皇帝說完才猛然想起這一節,竟然被問得啞口無言。

“皇後娘娘好端端給兒臣和五弟賜側妃做什麽?”

中秋夜,太後就提醒過皇上,皇後給幾位皇子府中都賜了側妃,似乎別有用心。

見皇上猶豫,周顯暘立即躬身請求:“父皇,後宮之中,女子相爭之慘烈,不亞於朝堂。兒臣不願自己的家裏也變成這樣,隻想要一位妻子,相伴一生,簡單度日。”

皇帝居高臨下審視顯暘無比認真的身影,似是難以相信:“你的意思是不納側妃,一個都不要?”

“是,兒臣並不想忤逆父皇和皇後的好意,隻是兒臣想要一個清淨的家,請父皇成全。”

崇政殿裏,靜了很久。終於,皇帝歎了口氣:“罷了,武家的姑娘,朕會依你請旨,給她們賜婚予秦州二位將軍。”

“多謝父皇體諒。”

“隻是以後太後要給你府裏送人,你也要拒絕嗎?”

周顯暘道:“兒臣會盡力說服太後的。”

“你怎麽說服?除非王妃能早日為你誕下子嗣,否則太後絕不會任你後院冷清。”

“父皇,兒臣的子嗣又無關江山社稷,多少又有什麽關係呢?像錦王叔那樣也挺好的。”

“胡說!”皇帝有些生氣,“朕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要學你七叔。”

周顯暘立即低頭認錯。皇帝又教訓了他一頓,後來,想到他在外奔波許久,終於消氣,勸他:“你隻管安心辦事,之前幾樁差事都辦得很不錯,父皇和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裏。等你將來做了父親,朕照樣會給你親王尊位。”

親王尊位?

周顯暘並沒有回以預想中的感恩戴德,而是一臉疑惑。

皇帝對這個兒子,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怎麽?朕要封你作親王,你也不知道謝恩?”

周顯暘猶豫著問:“父皇為什麽這樣看重兒臣?您就一點也不介意,不怪我嗎?餘氏做出那樣大逆不道之事,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我。”

從兒子的眼睛裏,皇帝似乎又看到了餘皇後當年苦苦哀求的場景。

她跪在坤寧宮的殿裏,痛哭哀求:“陛下不相信臣妾,臣妾無話可說,臣妾願承受一切責罰。但請陛下不要遷怒於顯暘,他是無辜的。”

皇帝出了一會兒神,等意識到顯暘小心翼翼的樣子,心中忽然感覺一絲悲傷。

“男兒建功立業,不問出身。你是朕的兒子,朕對你自然如你其他兄弟們一樣,絕不偏私。”

周顯暘這才鬆了口氣,謝恩離宮。

從剛才皇上那短暫的失神裏,他越發篤定了自己這麽多年來的苦苦追問。

為什麽皇上一點也不肯相信母後?

其實,他早就知道,但不在乎罷了。

周顯暘離宮後,皇帝著人去承幹宮傳旨,把武家姑娘指給了兩位尚未婚配的秦州駐軍將領,算是安撫邊地守軍的意思。

然後去與太後詳談了一番。

太後聽皇帝複述顯暘的話,悲從中來。

“餘氏的事,對顯暘的打擊太大了。把哀家好好的乖孫兒,變成這樣……”

太後抹著眼淚,對皇帝頗為怨怪,又說:“他既然這樣想,就先暫且依他。他們還年輕,煜王妃若能給他生幾個孩子,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