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概論(1/3)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分為二大係統:一為中觀學派,二為瑜伽行派。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大約興起於公元1世紀至6世紀間。溯源而觀,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與上座部對於“空”、“有”看法的差異,更加明顯;而且各部派之間都以重視學說的立論為主,佛教因此逐漸偏重於義理的研究,反而遠離了人間佛教的實踐。於是,大乘佛教行者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懷,提倡落實慈悲利他的菩薩道,大乘佛教的開展於焉大盛。

承繼部派佛教時期對“空”、“有”思想的見解,歸納印度大乘佛教學派的發展,一者是破一切執著情見,以彰顯諸法實性為主的“空宗”——中觀學派;一者則是剖析諸法相狀,以了知身心萬物為主的“有宗”——瑜伽行派。唐朝義淨大師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序說:“所雲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其思潮的興盛,由此可見。

中觀學派

公元1、2世紀間,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經典亦相繼出現。另一方麵,當時小乘有、無學說競立,外道邪見紛遝。龍樹菩薩[18]出世後,以般若經典為根本,造《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等,倡導般若空觀,“遣蕩諸執,破邪顯正”,大樹法幢,展現大乘佛教富麗宏偉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為公元3、4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

承龍樹教學,門人提婆[19]著《百論》、《四百論》、《百字論》,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義;繼之,羅睺羅跋陀羅[20]注釋“八不”之說;笈多王朝[21]初期,青目[22]撰《中論本頌》注釋本等,中觀學派逐漸形成。

中觀學派以《中論》為主,闡述“性空、緣起”的思想,又有“世俗、勝義”二諦論作為說明。前者以有名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揭示“緣起”的根本思想,以諸法萬物皆起於因緣和合,故無自性,否定當時小乘、外道對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執著或戲論[23]。二諦偈雲:“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說明宇宙萬法若立足於世俗諦,則一切法皆為“假名有”;若立足於勝義諦,則一切法皆為“自性空”。意即佛陀為化導眾生,以眾生理解的事相,開示真理。因此,若離世俗諦,則無法了解勝義諦;若離勝義諦,亦無法證入法性真實義。此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中道”觀,不偏執“有”或“空”,而從“真空妙有”中看待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亦成為中觀學派重要的核心思想。

公元4、5世紀間,中觀學派分成以佛護[24]為代表的“具緣派”,和以清辨[25]為代表的“依自起派”。前者強調“緣起諸法畢竟空”,後者則強調“自俗諦門觀緣起法,皆無自性、不可得;若從真諦門看,則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兩者對空性的看法相異。佛護、清辨、月稱[26]、寂護[27]、蓮華戒[28]等人的中觀思想傳入西藏,對藏傳佛教發展影響很大。

另外,中觀思想傳入中國,也深深影響中國佛教,除了衍成以弘揚《中論》、《百論》和《大智度論》為主的三論宗外,天台、禪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觀思想[29]。

瑜伽行派

公元4、5世紀,約佛陀入滅後九百年,無著[30]、世親[31]二大論師出世,破斥當時印度偏執“一切皆空”的流弊,獨幟大乘“有”義,以“非有非空,真空妙有”,開創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以彌勒[32]為開祖,相傳曾為無著宣說《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及《金剛般若論》等五部大論。主要以般若空性為思想根本,采瑜伽為實踐方法,建立包括精神與物質的萬有存在,皆由心識所變現。無著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順中論》等,演說瑜伽唯識、阿賴耶緣起、蘊、處、界諸法差別的理論,確立了瑜伽行派的思想體係。

約公元第5世紀初,無著的胞弟世親在“有部”出家,宣揚小乘。後來聽從兄長之教,回小向大,廣造論釋,時人呼為“千部論主”。在他的唯識教學裏,以《百法明門論》為總綱,《大乘五蘊論》說明諸法名相,《唯識二十論頌》完成唯識組織,並闡明唯識“無心外之境”的哲理,《攝大乘論釋》則成立“阿賴耶識”。另外,《佛性論》更肯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瑜伽行派的理論基礎由此而大成。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晚期代表作品,由於十大論師[33]相繼造論詮釋,使得瑜伽學派成為公元第5、6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十大論師中,德慧善於定學,著有《隨相論》、《中論注》等,曾在摩揭陀國與外道數論派論師辯論獲勝,因而深受國王崇敬;安慧是一位博學高僧,兼通大、小乘,並且擅長因明學,著有《大乘廣五蘊論》、《阿毗達磨雜集論》、《寶積經論》等;護法論師以那爛陀寺為中心,力闡世親學說,破小乘,伏外道,唯識大放異彩,代表作有《成唯識寶生論》、《觀所緣緣論釋》等。戒賢曾依止護法為師,玄奘大師前往印度那爛陀寺時,曾向戒賢學習《瑜伽師地論》,對玄奘大師的思想產生極大影響。而在十大論師外,陳那[34]擅唯識,卻成就於因明[35],成為新因明的創始人[36],而被喻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

瑜伽行派主要的思想理論有“八識論”、“三性論”、“四分論”、“種子論”和“五位百法”等,其理論的完備,令人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近代許多學者如歐陽竟無、熊十力、梅光羲、王恩洋、周叔迦等,皆從唯識入門,而成為唯識大家。

綜觀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潮,中觀與瑜伽學派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兩者相美,使得當時法海奔湧壯闊,亦如日月之爭輝!

【注解】

[1]又各家學者依研究角度或立場的差異,對佛教的分期大抵有如下的說法:日本佛學家水野弘元的分期法:(一)根本佛教;(二)原始佛教;(三)部派佛教;(四)大乘佛教初期、中期、後期。太虛大師的分期法:(一)小行大隱時期;(二)大主小從時期;(三)密主顯從時期。印順長老分為五期:(一)聲聞為本的解脫同歸;(二)傾向菩薩的聲聞分流;(三)菩薩為本的大小綜合;(四)傾向如來的菩薩分流;(五)如來為本的梵佛一體。

[2]佛陀四十九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後世弟子依其說法方式及體

裁劃分為十二類,稱“十二分教”,又稱“十二分經”,即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希有)、論議。其中的“本生”是記錄佛陀在累生累劫中示現,或為外道、為王、為臣,或為士、農、工、商,乃至畜生等不同身份,種種利人方便的菩薩行。“譬喻”是以譬喻的方式說法。“因緣”是以敘說佛陀及其弟子發心、修行、授記成佛、製戒、說法等因緣與事跡。

[3]富樓那,弘化步履遍及摩揭陀國、憍薩彌羅國、輸盧那國等,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迦旃延,自出家皈佛後,精進不懈,證得阿羅漢果。佛陀涅槃後,仍從事教化,屢與外道論戰,於佛陀弟子中,堪稱“論議第一”。

[4]南印度的案達羅王朝有其獨特的文化與信仰,他們將對自然萬物的崇拜發展成為神祇的偶像信仰,佛教為接引當地人民,乃將他們所崇拜的神祇攝受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因此,佛教開始有了佛菩薩像與護法神像的造像與禮拜,而西北印度一直遭受希臘、波斯等國的入侵,因而陸續帶進他們的文化。這些不同文化的衝擊,都是推動大乘思想的助緣。

[5]在現存的《小品般若經》中載有:“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佛)入滅後起於南印度,從南方進於西方,從西方進於北方。”此即說明了大乘佛教發展的路向,生起於南印度,成熟於西北印度。又西北印度原是婆羅門的教區,流行梵文,因此,從西北傳入中國的經典,多為梵文本。

[6]以佛陀入滅為開端,說明如來法身常住不變,闡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該經對佛性思想的開展,影響甚巨。

[7]主要在發揮如來藏的思想。即謂人人皆藏有如來清淨的自體,隻因被煩惱所纏而現出雜染相,然其本性清淨無垢,與如來同等。

[8]說明阿賴耶識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說的思想。

[9]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闡揚人生宇宙的現象及本體,宣說一切萬有皆由心造,吾人認識作用的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是一部融攝唯識的阿賴耶識法義,成立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係的經典。

[10]詳述瑜伽行觀法,主張客觀對象乃人類根本心識的阿賴耶識所假現的現象,須遠離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的觀念,始能悟入中道,為研究小乘與大乘佛教思想的寶典。

[11]無著、世親之後的瑜伽行派,以陳那、安慧兩係為主。陳那傳弟子護法,安慧傳增滿。其圖示如下:

[12]提婆之後,至第5、6世紀間,有佛護以“應成法”(歸謬證法),即由對方的立論中找出其自相矛盾之處,以破其邪誤而顯揚自宗的正確方法,來闡釋龍樹空的哲學,後人稱為應成派,後由月稱繼之。與應成派相對立的另一中觀派分支為自續派(自立論證派),清辨一方麵批判他宗的錯誤,另一方麵建構論證以證明一切皆空的主張。以上兩派間的差別,大體上是方法論上的差別。應成派是消極批判他人的思想,自續派是積極地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爾後自續中觀派又分為:(一)經(量)部行中觀派,吸收小乘部派——經(量)部的思想,有清辨等人;(二)瑜伽行中觀派,吸收瑜伽行派的思想,有寂護、蓮華戒等人。其圖示如下:

[13]中觀派的寂護、蓮華戒一係,就是吸收了瑜伽思想而名為瑜伽中觀派者。

[14]乃大日世尊在金剛法界宮所說,旨在開示一切眾生本有清淨菩提心所具的無盡莊嚴藏,示以本有本覺曼荼羅為主旨,並宣說三密的方便。該經共計三十六品,頓漸兼陳,理事並闡。全經以阿字本不生的心地為宗,以如實自知,開悟無生智,獲無相悉地為趣。

[15]由十四處十八會的說法而成,由龍樹菩薩於南天竺的鐵塔內,自金剛薩埵受持該經十萬頌,再傳至龍智、金剛智。相傳《金剛頂經》有四種:一為法爾恒說本,二為塔內安置本,三為十萬頌廣本,四為四千頌略本,即十八會中初會四大品。該經為求加快證入佛、菩薩的境地,故於該經詳述密教獨特的秘密修行儀軌。梵本今已不存。然於金剛智航海東來途中遇到風暴,經典大部流失,故傳譯弘布者僅為其中極少部分。

[16]如瑜伽中觀派的寂護、蓮華戒、師子賢等;中觀應成派的佛護、月稱;經行派的清辨等人皆是密教師。

[17]公元8世紀,西藏王赤鬆德讚迎寂護入藏,此後,蓮華生繼之,成為西藏喇嘛教(密教)的創始人。

[18]龍樹,八宗之祖。公元2、3世紀頃南印度人。曾入龍宮,得大龍菩薩授以無量的大乘經典。後至南天竺摧伏外道,大力弘法,廣造大乘經典的注釋書,樹立大乘教學的體係,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布全印度。

[19]提婆,即“迦那提婆”,意譯作“單眼提婆”。《傳法正宗記》卷三載其為禪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公元3世紀頃,南天竺人。學識淵博,才辯絕倫。嚐挖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後複自挖取隻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之。初謁龍樹,龍樹令弟子以滿缽水置於前,提婆即以一針投入水中,兩人欣然契合。出家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後遊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劍,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因遭忌,被外教之徒所剌,遺偈:“諸法本空,無我我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

[20]羅睺羅跋陀羅,為付法藏第十六祖。印度迦毗羅國人,姓梵摩。與龍樹為同時代人。早年入那爛陀寺,從尊者黑者受具足戒,學聲聞乘。又依無分別者廣學大乘及秘密乘,並弘通中觀的宗義。隨侍十五祖迦那提婆,證皆空之理,於那爛陀寺教化僧徒。提婆示寂之際,受其心隨之教說。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六載,師從提婆受婆羅門所造的《鬼名書》,後以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付法予僧伽難提。

[21]興盛於公元320年至470年的印度統一王朝。貴霜王朝與南印度案達羅王朝衰亡後,代之而起者,乃旃陀羅笈多一世,即位於320年,為笈多王朝的創始者。第二世沙姆陀羅笈多,為一文武雙全之王,統一南北印度,建設自孔雀王朝以來的大國。於宗教上,既保護佛教徒,又致力於婆羅門教的複興。其子旃陀羅笈多二世為印度文化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之王,係一學問與文藝的推進者,而令華麗的古典印度文化得以大放異彩。另有庫馬拉笈多與斯坎達笈多,皆為偉大之王。其後,王朝受到勢力逐漸抬頭的匈奴之侵擾,因而四分五裂

。庫馬拉笈多、斯坎達笈多兩王雖為佛教教團的保護者,然主要則以振興婆羅門教為其國教,因此佛教的力量逐漸衰微。後來,王侯勢力逐漸強大,遂形成一極權國家,甚而確立“國王的絕對神聖化”的思想。

[22]青目,公元4世紀頃的印度人。為注釋龍樹《中論》的論師。《大乘玄論》卷二載,師於佛陀入滅後一千年出世。僧叡《中論序》:“其染翰申釋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誌名賓伽羅,秦言青目之所釋也。其人雖信解深法,而辭不雅中,其中乖闕煩重,法師皆裁而裨之。”

[23]謂錯誤無意義的言論,即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的言論。《佛遺教經》:“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複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常急舍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一:“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名為戲論。何以故?於如是事勤加行時,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損不善法,是故說彼名為戲論。”《中論》卷三“觀法品”分戲論為“愛論”與“見論”兩種。愛論,謂於一切法取著之心;見論,謂於一切法作決定解。鈍根者起愛論,利根者起見論;在家者起愛論,出家者起見論;天魔起愛論,外道起見論;凡夫起愛論,二乘起見論等。

[24]佛護(約470—約540),印度中觀佛教的論師,中觀具緣派的始祖。據多羅那他的佛教史載,佛護出生於南方坦婆羅國,乃龍友的弟子,並師事僧伽羅苦什達學習龍樹的中觀思想,得最上智。又禮拜文殊菩薩的聖容,住於南方檀多弗利伽藍說法,並為龍樹、提婆等之論書作注釋。被視為《中論》八大注釋家之一,而尊稱其為“長老佛護”,在印度中觀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5]清辨(約490—約570),又作“清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論師。曾至中印度師事僧護,勤習大乘經典與龍樹的教說。後返南印度宣揚空義,與摩揭陀國護法的瑜伽宗展開“空有之諍”。晚年隱於馱那羯磔迦國南方山中,口誦真言示寂。主要著作為《大乘掌珍論》二卷、《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及傳入西藏的《中觀心論頌》等。

[26]月稱(約600—約650),印度中觀具緣派僧。從迦摩羅菩提學龍樹的宗義及諸論書,兼習諸怛特羅,得秘術,能自畫牛榨乳,或手不觸而擲石柱。學成後主持那爛陀寺,編集龍樹的《中論注》、提婆的《四百論注》,及《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注》。此外,又撰述《入中觀》一書,並親自注解,主要係宣揚佛護中觀具緣派的宗風,一度與瑜伽派月官發生宗義上的諍論。晚年於南印度大破外道,入曼奴汗葛山修真言道,後入寂。

[27]寂護(約700—762),印度僧。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衍化出的瑜伽中觀派創始人。那爛陀寺著名學者。公元747年,應西藏讚普墀鬆德讚之請,與蓮華生上師、迦摩羅什羅同至西藏傳布真言密教。又稱靜命大師。於西藏首府拉薩南方建立桑鳶寺,並任該寺第一任堪布,招請有部十二僧人與蓮華生上師共同弘法。著《攝真實論》四千偈,論破各派學說。

[28]蓮華戒(約730—約800),印度中觀派的學僧。為寂護的弟子。後繼寂護應西藏讚普墀鬆德讚之請入西藏,與我國的大乘和尚論戰於宮廷,後大乘和尚敗退出藏,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薩論爭”。其後中觀思想一支獨盛,且奠定以後西藏佛教的基礎,其影響表現在黃教開祖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論》一書中最為顯著。著有《般若波羅蜜多七百頌廣注》、《金剛般若廣注》、《一切法無自性成就》、《修習次第》、《正理滴前品攝》等。

[29]天台宗尊龍樹菩薩為初祖,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建立天台“空、假、中”的重要學說,而禪宗亦尊龍樹菩薩為天竺第十四祖。世尊傳法予大迦葉尊者所說的“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偈,即為中觀空論。

[30]無著,公元4、5世紀頃北印度人。為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依《婆藪槃豆法師傳》,父名憍屍迦,為國師婆羅門。有兄弟三人,皆稱婆藪槃豆。師初於小乘薩婆多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時東毗提訶有賓頭羅前來為說小乘空觀。師初聞悟入,然對此猶不滿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遂達大乘空觀。後又數往兜率天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深義,並集眾宣說,由是大乘瑜伽的法門傳至四方。師致力於法相大乘的宣揚,又撰論疏釋諸大乘經。

[31]世親,又作“天親”。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乃國師婆羅門憍屍迦第二子。與其兄無著初於薩婆多部出家,無著直入大乘,世親卻入經量部,立誌改善有部教義,遂入迦濕彌羅國研究《大毗婆沙論》。四年後歸國,為眾講《毗婆沙》,並作《阿毗達磨俱舍論》。師初抨擊大乘佛教,謂大乘非佛所說。後以無著的方便開示,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其論著與注釋的典籍甚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礎。重要著述有《俱舍論》三十卷、《攝大乘論釋》十五卷、《十地經論》十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廣百論》、《菩提心論》、《三十唯識論頌》、《大乘百法明門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等。

[32]彌勒,意譯作“慈氏”。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的印度人,為瑜伽大乘的始祖。於現存漢譯藏經中,造立者注名為彌勒菩薩者,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等;於西藏大藏經中,除上述諸論外,尚有《現觀莊嚴論》、《法法性分別論》、《大乘究竟要義論》。

相傳彌勒為無著之師,創瑜伽唯識的教理,後傳授予無著。另《婆藪槃豆法師傳》所載,無著嚐上兜率天,向彌勒菩薩谘問大乘空觀之理,而因其師亦名彌勒,後世遂將之視同為當來成佛的彌勒。

[33]即注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十位論師,為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勝子、智月。

[34]陳那,公元6世紀人。印度佛教因明論集大成者。其有關俱舍、唯識的著作甚多。

[35]為五明之一,乃印度的論理學(邏輯學)。意指舉出理由而行論證的論理學。

[36]陳那繼世親之後,銳意研攻因明,並補前賢的不足,勘正前賢著作的遺誤,遂產生改革之效,使因明真能負起立正破邪之責。自此,陳那以後的因明稱為新因明,陳那以前的因明則稱古因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