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 藏傳佛教概論(1/3)

西藏的佛教,應溯自公元4世紀,藏王拉托托·日寧讚[44]得《如意珠寶篋莊嚴經》等,因不解經義,以“玄密聖物”[45]奉祀;至公元7世紀中葉,藏王鬆讚幹布[46]始建寺譯經[47],這是藏傳佛教的嚆矢。

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鬆德讚[48]虔誠奉佛,積極弘揚佛法,迎尼泊爾寂護大師[49]入藏,講說律藏、中觀,建桑耶寺[50]。惟是時藏地原始苯教[51]排斥佛教,災難頻傳,佛教發展備極艱辛。公元747年,藏王接納寂護大師的建議,遣使者恭迎印度密教蓮華生大士[52]入藏,立宗弘化,乃開藏密之源。大師以神通降服苯教教徒,悉奉佛教,同護佛法,屢建未成的桑耶寺乃順利竣工,所傳真言儀軌亦告大備。是時,並得啤瑪拉密渣尊者[53]大力相助,披度僧眾,依教修行,這是藏傳佛教前弘期的盛況。

公元9世紀,苯教反佛勢力興起,藏王朗達瑪[54]大舉毀滅佛教。其後,藏地內亂,民生疾苦,引起藏人向佛之心,乃迎印度尊者阿底峽[55]入藏,從事改革,佛法再興,開啟藏地後弘期佛教的發展。

在藏傳佛教史上,佛教遭朗達瑪毀滅前,蓮華生大士所傳佛法,稱舊派,藏語稱“寧瑪派”;阿底峽尊者以後所傳佛法,稱新派,藏語名“噶當”,又稱“新紅教”,係將原來的密教融和顯乘,以顯密不二,經典與曼陀羅合一,為解脫要道,護持者眾。此後,藏傳佛教迅速發展,宗派林立,因此精舍林立,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為四大教派,其餘尚有丹巴桑吉[56]所建的“希解派”[57],突吉尊追[58]所創的“覺囊派”[59],博東巧勒南傑[60]所立的“博東派”[61],布敦[62]所興的“夏魯派”[63],以及如南喀堅讚[64]雖未列“洛紮派”名,而顯盛一時的流派甚多。時至今日,或雖典籍尚存,法統失傳,或以法脈尚興,教義相似,或以流傳未久,而未弘傳,皆不贅述。茲就四大主流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派概略說明如下:

一、寧瑪派(紅教)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最早的教派。寧瑪,藏語古老的意思。始祖即藏密開祖蓮華生大士,大士入藏之後,降魔建寺,辟地譯經,弘傳密法,一時佛法大興。

11、12世紀間,藏僧三索爾[65]及絨·卻吉桑波等,奉蓮華生大士為開祖,依其密咒及所遺“伏藏”[66]修習;自藏傳佛教後弘期始,稱寧瑪派。又此派僧人頭戴紅色僧帽,因此別稱為“紅教”。

寧瑪派重個人實修,奉大乘思想,不置寺院,覓隱秘山洞,修持岩藏或心中取得的蓮華生大士所傳密法。後來規模益廣,形成六大傳承,即噶妥、白玉、竹箐、雪謙、多吉紮、敏珠林寺,盛行於康藏、青海、四川等地,至16、17世紀,始有較具規模的寺院,且發展快速,海內外承侍此派受法修行者眾多。

二、噶舉派(白教)

本派祖師瑪爾巴,親自到印度向密教大師那洛巴修學密法,回藏後成為噶舉派的開祖。噶舉派注重口口傳授。噶,意指“佛語”或“師長的言教”;舉,意為“傳承”。此派在修法時穿著白色僧裙(瑪爾巴沿襲自印度習俗),別稱“白教”。

瑪爾巴傳授“喜金剛”[67]、“密集金剛”、“大手印”[68]等密法,並全力投入梵典漢譯的工作。他以在家居士身份傳法灌頂,門下弟子以米拉日巴[69]最為傑出,是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詩人聖者。米拉日巴的再傳弟子岡波巴[70],其弟子分為四大派和八小派[71],其中,都鬆欽巴所創立的噶瑪噶舉派,即第一世噶瑪巴[72],以活佛轉世的方式傳承此派,至今已轉世至第十七世,從二世開始為忽必烈之師,乃至十世皆為元朝皇帝的教授師。

噶舉派的教義傳承自應成派《中觀論》[73],最主要的教法是“大手印”法,並著重將生活中的不順遂視為修道的“助緣”,主張於逆境中磨練意誌,以增長學法的信心。

三、薩迦派(花教)

公元1073年,薩迦派的教主貢卻傑布[74],在後藏仲曲河穀的薩迦地方,以所建的薩迦寺為名,成立此派。此派寺院牆上繪有象征文殊、觀音與金剛手菩薩[75]的紅、白、藍三色花紋,因而又名“花教”。

薩迦法王與教主的繼承,是采父子相傳的家族傳承方式世代輪替相承。薩迦四祖薩班·貢噶堅讚曾應元帝忽必烈召請入朝,被尊為帝師,著有《薩迦格言》,流傳至今。薩迦五祖八思巴,亦被元朝尊為帝師,冊封為“大寶法王”,並委以全藏的統治權,薩迦派因而盛極一時。隨著元朝政治的衰微,薩迦派在西藏的地位也受到重大的影響,但其教義仍然流傳至今。

薩迦派所弘傳的密法,傳承自貢卻傑布得文殊的啟示,以清辨一係的中觀派教學解釋秘密乘,“喜金剛”法為其傳承,並以顯教中觀、唯識思想為基礎,注重“道果”密法[76]的傳授。其教法有三個主要的修行次第,即:最初舍非福(惡業)中斷於我執(人空),後除一切見(法空),知此為智者。

四、格魯派(黃教)

宗喀巴遙承噶當派傳統,於公元1409年以所建的立波噶當寺為名,創建“立波噶當派”。其後,又在拉薩創建甘丹寺,並發起“傳召”法會,乃改為“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與善行,後世尊宗喀巴大師為創始者。宗喀巴提倡宗教改革,講求戒律精嚴,注重顯教修學,並主張先顯後密的教法。此派因頭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

宗喀巴采取噶當派阿底峽尊者顯密合一的思想,並建立先顯後密的修行次第,以五大部論[77]為修學顯教必修課程。宗喀巴的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不但體現他的思想體係,也是格魯派的理論基礎。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教派中最後興起的,15世紀以後的西藏曆史與格魯派的曆史密不可分,其勢力強大,寺院眾多,最著名的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紮什倫布寺。

隨著藏僧的走向海外,各個教派在世界各地重建梵宇,弘傳密法,揭開了西藏的神秘麵紗。各國學者對西藏的傳統、語言、典籍、教派、美術等方麵,都有廣泛的興趣,形成研究、撰述與闡揚的熱潮。

【注解】

[1]西藏,古稱“吐蕃”,位於亞洲大陸中部昆侖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因而形成獨特的人文風俗。而今西藏以佛教信仰為民族生命的中心,因此一切傳說與曆史均與佛教有關。

[2]藏傳佛教俗稱為“喇嘛教”。其實“喇嘛”一詞,即中土的“上人”或“法師”。狹義而言,為出現於13世紀之後,依據轉世與業報輪回的佛教思想以解決西藏佛教寺院的繼承人問題而產生。凡被選為靈童,並入主寺院接任領導之職的僧人,即稱作“喇嘛”,這是“喇嘛”的本義。後以能為教派或寺院的僧眾領袖,道德、修養、學問皆能為人師表及指導眾人修行者亦稱之,故又稱“喇嘛”為“上師”。藏族並不自稱他們所信仰的佛教為“喇嘛教”,而稱“桑格耶基確斯”,意旨佛陀的啟示,或佛陀的宗教。

[3]藏文名Bon-po,又譯為“笨教”、“棒教”,是植根於原始社會的一種巫教。因其所穿著的衣冠皆為黑色,故俗稱“黑教”。此教崇拜萬物有靈,以動物為犧牲以祈福消災、占卜吉凶、驅鬼避邪。依西藏傳說,苯教開祖為雪拉巴(藏Gshen-rab)。最初流行於後藏阿裏一帶,後傳布至西藏各地,在吐蕃王朝前期,占有統治地位。7世紀中葉,佛教傳入後,苯教曾與佛教長期對抗。8世紀後,由於吐蕃王室興佛抑苯,勢力漸衰。後吸收佛教部分教義,改佛經為苯經,繁衍教理教義,成為類似藏傳佛教的教派。15世紀初,宗喀巴成立黃教後,因勢力幾達全藏,苯教勢力僅殘存於西藏東部及北方邊地遊牧民族之間。

[4]文成公主,本為大唐宗室女,貞觀十四年(640年),吐蕃鬆讚幹布請求和親,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嫁之。文成公主到西藏時,攜帶中國的四書五經及大批的經像,和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並有數百位的文士技工同行。藏王受其感化,建造小昭寺以供奉公主傳來的佛像、經典、法物,文成公主是藏傳佛教史上極力護持佛法的重要人物之一。

[5]又稱“珠甘寺”,位於西藏拉薩市中心,由文成公主設計,藏王為尼泊爾公主墀尊(波利庫姬)建造,建築式樣頗具唐代風格。正殿供奉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各殿有鬆讚幹布、兩位公主的塑像及佛像、壁畫等,並保有唐代以來大量曆史文物。

[6]位於西藏拉薩市區,是藏王為文成公主所建造,為紀念佛教初次傳入西藏的標誌。其最早建築形式與內地漢族寺院相同,後幾經焚毀重建,乃成為西藏式的寺院,至今仍深受***民的敬仰。

[7]鬆讚幹布崩後,苯教勢力又抬頭,並公開反對佛教,文成公主為了保護佛教,便把釋迦牟尼佛像埋在地下,直到金城公主入藏後,才把佛像取出,供奉在大昭寺。

[8]金城公主,為唐中宗的侄女,與赤德祖讚聯姻,公主除攜帶佛經外,並將雜技百工、音樂及《左傳》、《禮記》等儒家典籍傳入西藏,這對漢藏經濟、醫術、文化交流有極大的貢獻。後人曾作“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的詩文,來讚頌公主對漢藏文化的影響。

[9]赤德祖讚崩後,赤鬆德讚年幼登基,原本信奉苯教的貴族為全麵推翻佛教,便展開藏族史上第一次禁佛運動,所發布的“禁佛”敕令包括:(一)西藏境內禁止信仰佛教;(二)驅逐漢族及尼泊爾僧人出境;(三)改大昭寺為屠宰場;(四)將文成公主帶入的佛像埋在地下;(五)拆毀赤德祖讚時所建的兩座寺院。

[10]寂護至西藏後,宣講“十善業”、“十二因緣”、“十八界”及中觀派學說,並建議藏王延請印度密教蓮華生入藏。爾後又在藏王護持下,與蓮華生共建桑耶寺,寺成之後,遴選藏地七位優秀青年出家,即所謂的“七覺士”,並派僧前往印度禮請二十位持律比丘至桑耶寺為他們授具足戒,打開藏地依佛製受戒之始。

[11]蓮華生乃印度密教大師,據傳入藏後用密咒降服了邪魔,使苯教徒皈依,又宣揚瑜伽秘密法門,乃將密宗引入西藏的祖師。

[12]赤鬆德讚在位時,大乘和尚(或名摩訶衍那)在西藏講學頗負盛名,其主張頓派禪宗,與當時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中觀瑜伽學說,主張漸次修行,發生諍論,赤鬆德讚於是召集雙方代表在桑耶寺舉行辯論,“漸派”以寂護的弟子蓮花戒為首,大乘和尚最後論敗。然禪宗對於西藏的影響並未因此中斷,比如“寧瑪派”的“大圓滿法”、噶舉派的“大手印”,都吸收了禪宗“頓派”某些思想。

[13]赤鬆德讚讓佛、苯二教在敦喀舉行辯論,佛教以蓮花生、寂護、無垢友為首,苯教以香日烏金、唐納本波、黎希達仍為首,辯論後,藏王當眾宣布佛教勝利。

[14]丹噶、欽浦、旁塘三大佛經目錄,是陸續編製而成。欽浦、旁塘兩個目錄,今已不存在,丹葛目錄收入的書目有六七百種,包括赤鬆德讚以後所翻譯的佛經。書目編成後,凡見於目錄中的經典則不再重譯。

[15]“七戶養僧”製度,是規定每七戶平民負責供養一位僧侶,此製度是為使僧侶能安心辦道所設立。

[16]由於赤鬆德讚一連串的崇佛政策,如“七戶養僧

”、讓僧侶參政等,因而促使信奉苯教的貴族在公元836年發動政變,刺殺赤鬆德讚,擁立其兄朗達瑪為王。此時期主要禁佛措施有:(一)停建、封閉佛教寺廟:桑耶寺、大昭寺等被封閉,小昭寺改為牛圈。(二)破壞寺廟設施:佛像被丟入河中,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再次被埋在地下。(三)焚毀佛經:佛經被燒毀或丟入河中。(四)鎮壓佛教僧侶:有一部分僧人逃往印度,但據傳這些人多於半途中被暗殺,留在吐蕃者多被強迫棄佛歸苯或還俗;不從者,則被強迫去打獵,及參加苯教的禮拜儀式。

[17]佛教的複興,主要是通過兩條路線:(一)青海安多地區:衛地的盧梅等、藏地的羅敦金剛等受藏王派遣,到安多地區從前弘期遺留下來而發展成僧團的貢巴繞薩及其弟子受戒學法。後來他們回藏建立寺院,傳戒度僧,發展僧團,稱之“下路弘傳”,因所傳主要以律學為主,故又稱“東路律學”。(二)阿裏地區:阿裏的藏王意希沃派仁欽桑布從尼泊爾和克什米爾迎請達摩波羅和慧護等人到阿裏地區傳戒度僧,建寺弘法,稱為“上路弘傳”或“西路律學”。

[18]阿底峽,出生於東印度王室,出家後廣學大眾、上座部及密教的教典。公元1038年應西藏阿裏智光王及菩提光王之請而入藏。師為恢複真正的印度佛教,挽救當時佛教誤修邪法,不重德行的頹風,而振興戒律,樹立新範,並著書立說,形成藏傳佛教複興的空前盛況。其著書存於西藏大藏經中達三十餘種,其中以《菩提道燈論》為代表作,是針對當時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寫的,主要是闡明佛法,強調修行次第的一部書,宗喀巴因受其理論啟導而進行宗教改革。

[19]寧瑪派僧人均戴紅帽,故俗稱“紅教”。因以“前弘期”所傳密教的舊譯經典為本,故寧瑪派有舊派或古舊派之意。僧侶大致可分為二類:(一)專以誦經、念咒在社會上活動,較不重視義理研究者。(二)以經典研究為主者。經典來源包括從8世紀以來所翻譯的密教經典,由師徒或父子間傳遞下來,以及由蓮花生等人埋藏起來,後被挖掘出來的所謂“伏藏”的密教經典。此派所謂“大圓滿法”的根本教義,乃主張人的自心是一切事物現象的本原,心體本清淨,如能聽其自然,讓心隨意而住,徹底去除虛妄,就能修成佛果。

[20]薩迦派之名,乃因創始人貢卻傑布於薩迦地方建立薩迦寺,故名。又此派寺院圍牆上塗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持菩薩的紅、白、藍三色花紋,故又稱“花教”。其主要教義“道果法”的“道”即道位,“果”即明生死涅槃無二,證得一切智,而達於涅槃境之果,其修行之次第,如頌雲:“首應破非福(先拋除惡業、壞事,專心於善業),次則破我執(即須斷除我執,方可超脫),後破一切見(即體悟人身及宇宙皆非實有,一切皆空。斷除一切見,方能真正領悟佛法,獲得解脫之果),知此為智人。”

[21]噶舉派僧人多穿白色僧服,故俗稱“白教”。創始者瑪爾巴曾至印度、尼泊爾,先後學得諸種怛特羅、喜金剛,後學“大印”之教,而得直觀智。其最大貢獻是以自己的生平來說明大、小、密三乘的不可分離性。此派思想承月稱應成中觀派,特別重視以證理通達大印的智慧。

[22]格魯派僧人多戴黃帽,故俗稱“黃教”,乃宗喀巴見於當時僧侶生活腐敗,而倡導以大乘戒律進行宗教改革所形成的派別。因此該派特重戒規,實行嚴格的獨身主義。教理的傳承,吸收自阿底峽以來的噶當派,提倡般若中觀與秘密金剛乘的融和說,在藏傳佛教史上,格魯派創立以前的各個派別對顯學與密修都各有側重,到格魯派時,則主張先顯後密,顯密雙修。因此,在後期密教中,顯學被看成密修的基礎,兩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該派往後成為西藏最具勢力的一派,噶當派寺院漸納入格魯派而不複存在。

[23]“活佛”是指藏傳佛教僧人中已經證悟並發願再來的人,佛弟子認為他們的肉體在圓寂後,本性依然,並能通過寄胎轉世,複接前生之位,故稱為“活佛轉世”,為藏傳佛教特有的製度。此製度創始於13世紀噶舉派的噶瑪巴希,格魯派興起後,嚴禁僧人娶妻,自達賴三世始,采用轉世製度解決宗教領袖的繼承問題。活佛在藏傳佛教裏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最有影響的活佛是達賴和班禪二大活佛係統。

[24]達賴、班禪喇嘛,是由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與凱珠開始,各自形成的兩大活佛轉世係統——達賴與班禪,而後代代相傳。達賴(dalai),是蒙古語,大海之意;喇嘛(****),為西藏語bla-ma的音譯,上人之意。合之則是統治西藏的法王之意。****自第一世以來,就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住於布達拉宮,受到全藏的尊崇。班禪,為西藏語pan-chen的音譯,意思是大博學者、大智慧者,藏人認為班禪是金剛的化身,或是阿彌陀佛化身,曆代班禪大多住於日喀則的劄什倫布寺,在政治上擁有後藏政權。

[25]今日西藏的大藏經大多數為8世紀赤鬆德讚至9世紀赤祖德讚時期所譯出。14世紀時,布頓仁欽劄巴將此大藏經分為甘珠爾與丹珠爾兩大部而加以編纂。甘珠爾為正藏,收有經(佛陀所說的教法)、律(規律、戒律),丹珠爾為續藏,收有論(聖賢對於經的解釋與論述)、經的注釋、讚頌,與語言、文學、曆史、醫學等一般論書。此係西藏藏經獨特的分類法,此後成為定式。西藏大藏經的版本甚多,其中最為完備者為德格版。

[26]舊時西藏人民要受教育隻有出家一途,寺院即學校,並無另外設立學校。因此寺院的教學即代表西藏的教育全貌。藏傳佛教的四大派中,以格魯派的教學製度最為完善,其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語言、文法的學習與背誦;(二)因明及佛教教義的基本訓練;(三)《入中論》、《現觀莊嚴論》、《俱舍論》、《律經》、《釋量論》五部大論的研習。在學習五部大論之前,以六七年的功夫來磨練因明的運用與分析為基礎。五部大論學習完成之後,便可以準備考“格西”(如同博士學位),如此的學習過程大概需要二十年左右。

[27]指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乃大理地區自然環境所呈現的秀麗景象。

[28]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設“葉榆縣”,大理始列入中國版圖;又名紫城、葉榆,簡稱“榆城”,為滇西交通孔道,亦為著名的古戰場,自古有詩雲:“葉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鳴鍾。”唐朝中葉,南詔主蒙氏自立南詔國(653—902);五代後晉時,段氏建大理國(902—1253)。元朝忽必烈南征,破大理,建雲南省,改大理為太和,屬大理府。1913年廢府置縣,改大理縣。1993年後,合鳳儀、下關為大理市。今日所見的古城,係唐貞元年間(785—804)南詔孝桓王所建,複於明洪武及清康熙年間重建,規模雄偉壯闊。

[29]崇聖寺有三塔位於大理城北崇聖寺前,主塔高69.13米,又名千尋塔,其建築與西安小雁塔造型相似,屬唐代風格。崇聖寺為南詔王家寺院,為南詔國都陽苴芊城震後,陸續有南詔、大理國時代文物出土,包括佛教造像、塔模、寫經等,乃現今保存南詔、大理時代佛教文物最豐富者,亦為研究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30]據《大清一統誌》卷三七八的山川條載:“雞足山位於賓川州西北一百裏,太和縣與鄧川州之接界處。”《明一統誌》中有“九曲山”之稱。雞足山峰巒起伏,如蓮之九盤,故又稱“九重岩山”。山中有石洞,然不能通行。李元陽之遊記謂:葉榆水之東,陸行八十裏,有一山聳出,平頂向南,餘三方各有山一支,如頂上之三足,故稱雞足山。山頂有一迦葉石門洞天,相傳係佛陀大弟子摩訶迦葉於此守護佛衣以待彌勒之地,故該山亦被視為摩訶迦葉之道場,為雲南教界之中心地,聚於此地之僧徒甚眾。“融合中印兩國民族文化,奠定西南佛教基礎”。成為曆代高僧前往禮聖之處。

[31]白族自稱“白子”、“白尼”或“白夥”,他稱“勒墨”、“拿馬”或“民家”,乃居於洱海地區的原住居民。唐朝文獻中記“西洱河蠻”乃其先民。白族人受佛教教化,性格溫和,人民之間即使有紛爭,亦少用武力,他們勤勞、進取,具拓荒精神,喜愛白色,注重美感、整潔,並要求環境質量。

[32]根據《白國因由》記載:“隋末唐初,羅刹惡魔久住大理,百姓大受其苦。貞觀年間,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降伏惡魔,人民遂為安居,此後年年三月十五日,眾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日祭觀音處。後人於此交易,傳為祭觀音街,即今之‘三月街’也。”

[33]雲南地區現存早期繪畫僅有佛教畫,以王奉宗、張順均主持或創作的“南詔畫卷”及“張勝溫畫卷”最為著名,可謂白族最早的畫師。其中,尤以張勝溫的畫卷,長達數十米,人物數百,乃佛教藝術史上的珍品。另外,明謝肇淛的《滇略》記載“點倉、雞足、大鼎之間,緇徒雲集,搭桂蘭若,金碧輝映相若”。此地寺院多金碧輝煌,乃繪畫之故,其題材則多取佛經故事。

[34]寺院塔型建築,有率堵波式、亭閣式、密簷式、喇嘛塔及圓柱塔,皆受佛教影響,呈現不同風格。

[35]雕刻以佛教造像為代表,銅雕者,以崇聖寺的雨銅觀音最為著名,劍川石寶山的石刻為研究雲南早期佛教的寶庫。木雕則為白族雕刻藝術的奇葩,最早流行於寺廟建築,後擴及民間住宅戶門、軒窗、家具等。

[36]大理國人民,姓下雙名並列,其中一者取自佛名或法號(如刊印佛經上印:董藥師賢因華嚴寶為法界造),明朝猶傳,至今偏僻農村尚保留此一習俗。

[37]南詔王勸豐佑(823—859)禮摩伽陀國僧讚陀崛多為國師。母親出家,法名慧海,行大供養,以千兩以上鑄佛。蒙世隆(859—877)母親段氏,虔誠信佛,人稱“師摩矣”(即師母)。其母子建南詔鐵柱及四川景淨寺,至今猶著名。世隆威服四方,感佛所成,建大寺八百名蘭若,小寺三千稱伽藍,遍布雲南,而有詩雲“伽藍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並使家知戶到,皆以敬佛為要務。其子舜隆(877—897)以觀音菩薩“阿瑳耶”的瑳耶為年號,並以黃金鑄文殊、普賢聖像,奉於崇聖寺。另金鑄一百零八尊觀音菩薩像,立於街巷,居民得以敬仰、禮拜。

[38]即文經皇帝段思英、秉義皇帝段素隆、聖德皇帝段素貞、孝德皇帝段思廉、上明皇帝段壽輝、保定皇帝段正明、中宗皇帝段正淳、憲宗皇帝段正嚴、景宗皇帝段正興及神宗皇帝段智祥。其中,除文經皇帝因王位之爭而為僧外,其餘皆禪位為僧。

[39]意為軌範師。白族語稱為“師主簿”,又譯為“阿闍梨”、“阿左梨”、“阿拶哩”,意思為軌範、導師,又稱“師僧”或“軌範師”,乃指內具實德,外備威儀的佛教大德。至明代阿吒力教僧人分居山寺者及居家者兩種。居山寺者嚴守戒律,稱為“淨戒”或“得道者”;居家者的“師僧”可娶妻、應考出仕。讚陀崛多之後,阿吒力成為大理國師,蓄有妻室,世代相傳,尤其以大理縣鳳儀北湯天“師僧府”董家最為著名,其自大理國起,至今已有四十三代,儼然成為阿吒力教派中心,收集有唐、宋、元、明各代手抄及

木刻阿吒力經卷,現存雲南省圖書館,被列為國家珍藏本。

[40]清康熙時範承勳言:“阿吒力非釋非道,其術足以動眾,其說足以惑人,此故盛世之亂民,王法所必禁者也。”明代設置的阿吒力僧綱司與朵兮薄紀綱司因而被取消。

[41]大理名僧大德尚有知空法師擅長畫梅和擔當法師長於山水書畫。尤其擔當法師,是明季滇南三僧之一,生於1593年,從小生而穎悟,讀書善屬文,十三歲已有“名噪海內”美譽。先後禮李本寧、董其昌為師,學習書畫,造詣深厚。擔當長居大理,寄情書畫詩禪,作品善描繪大理秀麗景色,李本寧讚其詩為“清而不薄,婉而不蕩,法古而不襲跡,卑今而不吊詭”。董其昌則稱其詩為“溫淳典雅,不必賦帝京而有四傑之藻,不必賦前後出塞而有少陵之法”。擔當性“氣宇孤清,不親權貴”,1642年感於明朝衰亡,從無住禪師受戒為僧。其淡泊詩風流露出熱忱關切,對故國人民、山河的思念,及對投懷求榮者的悲憤痛絕。後曾至浙江參拜雲門禪師,師授以禪旨,擔當受其影響極大。其描繪蒼山及雞足山之山水畫,多含禪機,可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禪。1673年示寂,是一位具民族氣節的愛國詩人及書畫家。

[42]讀徹,雲南呈貢人,字見曉,後改為蒼雪,號南來。於昆明妙湛寺出家,於雞足山寂光寺為水月儒全侍者,掌管書記。師嚐宣講賢首法藏及清涼澄觀大師著作不輟,於楞嚴、唯識、法華、三論等諸經論亦有深入。著有《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法華珠髻》等,博學多聞,善畫,尤工於詩,有《南來唐集》四卷,王漁洋推舉其為明代三百年第一詩僧。

[43]讀體,明末雲南楚雄人,律宗千華派第二祖,字紹如,後改為見月。善繪畫,尤長於觀音大士像,有小吳道子之稱。十七歲時從劍川赤岩岩一老僧習《華嚴經》,讀《世主妙嚴品》省悟而出家,後仰慕三昧寂光律師,東行,從其受具足戒。寂光入寂,付囑紫衣及諸戒本,師遵律施行受具、結界及安居,對當時戒法淪喪,綱紀不存的情況,力挽狂瀾,以身示範,時開壇說戒,受戒者多,眾人稱歎為南山道宣再世。師身形高大,頂有肉髻,聲如洪鍾,貌似古佛,自稱從雞足山來,故又有“迦葉尊者化身”之稱。著有《毗尼止持會集》、《毗尼作持續釋》、《傳戒正範》等。

[44]為西藏二十八代讚普。

[45]謂不可理解的神聖之物。公元4世紀,藏王拉托托·日寧讚緣印度學者羅森楚及譯師悌列西,得《如意珠寶篋莊嚴經》、“六字明”及“金塔”等佛教文物。

[46]鬆讚幹布,唐素稱“棄宗弄讚”(617—650)。他統一吐蕃各部落,建立聯合政權,文治武功優,並且創立西藏文字,是位有名的讚普。二十三歲娶尼泊爾墀尊公主,二十五歲娶大唐文成公主為妃。

[47]指藏王為迎娶兩位公主,在拉薩建大昭寺、小昭寺,並用藏文翻譯《華嚴》等大乘經藏。

[48]赤鬆德讚,是一位虔誠奉佛的讚普,亦是蓮華生大士二十五位大弟子之一。

[49]寂護,又名菩提薩埵,東印度人,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衍化出的瑜伽中觀派的創始人,那爛陀寺著名學者。後來任藏北桑耶寺首任大堪布。

[50]位於西藏拉薩南方,紮囊縣境內,公元775年,赤鬆德讚王時,由蓮華生大士督工修建,全寺共三層,基層采藏式建築,第二層為唐朝建築,第三層是印度式樣,所以又稱“三樣寺”。並請印度十二名說一切有部的上座比丘為尊證,引度七名藏人出家,史稱“七覺士”,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具備僧寶的正規佛寺。

[51]為佛教傳入西藏以前,藏人以天神、誦詞、咒術為信仰的原始宗教。苯教有白苯及黑苯兩種,黑苯已滅絕,白苯尚存。苯教最高神聖,名為“葉仙”,葉意本源,仙意神聖。苯教的靈性,建立於宇宙觀的現實界,以誦詞、咒術供養而祈保護的民間信仰。

[52]蓮華生,又稱貝瑪桑巴瓦,應化於鄔金,即西印度,為今巴基斯坦境內優禪尼國。史載東北有海曰殖民當巔,盛產蓮花,中有蓮莖,粗可合抱,大蓮敷起,析為八房,中出靈兒,相好光明,端身趺坐,時維辰年,季夏六月,日宿在鬼。王迎歸扶養,詢其父母為誰,答曰:“明了智慧以為父,歡喜慈悲以為母,不生不滅以為地,內外瑩徹以為心,空有不著以為食,降服妄念以為座。”大士本成正等正覺,是阿彌陀佛之身、觀音菩薩之語、諸佛之意的化身,度生方便皆悉具足,應化各地,調伏有情,紹隆三寶。大士融通顯密,不使二歧。凡顯經密軌,究竟法義,無上悉地,皆深得釋迦如來師承口訣,所有金剛身、語、意三業,法、報、化三身,成證秘訣。息、增、懷、誅度生方便,皆悉圓滿。寂護大師讚曰:“大士乃三世之大寶,十方之旭日,諸佛之真身,眾生之慈母也。”據傳大士於公元804年乘天馬淩空離藏往西印度,為眾生說法後,再乘天馬飛往雅饒洲。

[53]生於西印度,在寧瑪派具有很崇高的地位。當寧瑪派初創時,尊者予蓮華生大士很大的助力,尊者曾在中國五台山承侍詩列星哈大班智達,得全部外內密的傳授。尊者於藏地凡十三年,主持譯事,其後複返五台山。

[54]朗達瑪,別名“赤達瑪烏冬讚”,助苯教徒消滅佛教,接王位不久即暴斃,從此吐蕃王朝呈混亂之局。

[55]阿底峽,是東方薩賀王之子,孟加拉國人,可謂善巧內外諸明處,持律上座三學淨,是印度的大教師,亦是那爛陀大寺院的住持,三藏顯密無不通達,名號賢劫摩訶薩。

[56]丹巴桑吉,生於南印度闍若僧訶所屬的春貝嶺,天性樂善,少時精通五明,從善天倫師出家,其最勝悉地為證大見道智,成就弟子甚多,曾從藏地遊曆漠土,因此在漠地名聲亦大。

[57]丹巴桑吉所創,希解意為“能寂”,以般若性空為教義,注重避世苦修,以去我執。14世紀末葉逐漸失傳。

[58]在紮什倫布西北百裏覺摩囊建寺,以大學者總布巴為住持,大開宗風,自此以後,其繼承者則稱為覺囊派。

[59]覺囊派,主“他空”思想,以時輪金剛瑜伽教法著名,屬香巴噶舉的一支,在康地區傳播甚廣。此派法王阿旺班瑪南嘉,現駐青海果洛甘德龍什加寺。其弟子亦是達拉那特活佛轉世的阿旺紮西江措仁波切,年少聰慧,精通五明,經教密續的修習,精進不懈,自奉儉約,不喜華飾,於美國及台灣等地建立弘法道場,光大發揚此派教法。

[60]別名“博東巴”,又稱“晉美紮巴”。博東在日喀則境內,為總布巴大弟子,曾繼總布巴為覺囊寺住持,通達顯密經教,並通詩文詞章。

[61]博東巴建八莫卻頂寺於後藏,並建立講聽宗風,稱為博東派。

[62]噶當派以學術著稱,學僧輩出,其中以布敦(一作“頓”)為最。布敦被迎至夏魯寺,由其甥舅等為施主,廣興四本續灌頂,密經講解和要門教授的講聽之風,曾建時輪及金剛界為主的瑜伽部曼陀羅儀軌,其門下有貢鬆巴、卻季巴、穹勒巴、紮澤巴等,宗喀巴曾依止以上三人聽受時輪、勝樂、瑜伽續部諸法。布敦著作豐富,以編大藏經(丹珠爾)及布敦佛教史為二大貢獻,對後代諸派影響深巨。

[63]夏魯派,或稱“霞魯派”,此派於布敦大師圓寂後,紮澤巴西繼承法座,繼出霞欽及旃陀羅巴等法嗣而立此派。

[64]南喀堅讚,屬噶當教典派,住持洛紮寺,宗喀巴曾與其共研經教,其祖先許布屬寧瑪派,親得金剛手菩薩傳授不共甚深要法,並將噶當派合而為一,為學者講說,未列洛紮派之名。

[65]即西藏僧人索爾波且釋迦生、索爾迥喜饒紮巴、索爾迥卓蒲巴,人稱“三索爾”。

[66]指當年蓮華生大士預知藏傳佛教尚有劫難,將所傳共不共悉地的教法與法物埋藏於山崖水壑隱秘之處,並加持之,使經久不壞,後由有緣人取之,開藏以弘揚。

[67]無上瑜伽乘中的最究竟法門。

[68]為藏傳佛教噶舉派的最高密法。有關大手印的重要典籍有《莊嚴解脫道論》、《俱生和論》。此法以禪定為教義,空、智合一,成就內在心靈智慧與慈悲的顯現。

[69]米拉日巴,生於尼泊爾附近,七歲喪父,嚐為報叔父、姑母奪產之仇,修習咒術誅人及降雹之法,遂造惡業,繼而生起悔意,乃學正法。上師瑪爾巴為清淨其罪業,故意給予無數大小苦行,終至罪業清淨,受灌頂與修持口訣。師以苦行聞名,更善歌詠,有《十萬歌集》傳誦於世。此外,為利益眾生,常巡錫各地教化,故被稱譽為“米拉尊者”。

[70]岡波巴,是米拉日巴的弟子,公元1079年誕生於西藏中部的聶極波尼希乃鎮,二十六歲受具足戒,法名福德寶。以醫生及比丘相現世,修學禪觀,是位大比丘學者,又是大瑜伽行者,精通顯密,學容三乘,亦是弘揚噶舉派教法最力者。噶舉派自岡波巴起,才宏揚廣大,後發展四大八小十二支流。

[71]噶舉派有四大派八小支派。四大派為噶瑪噶舉(都鬆欽巴所創)、拔戎噶舉(達瑪旺秋所創)、蔡巴噶舉(向蔡巴所創)、帕竹噶舉(帕木竹巴所創)。八小支派為瑪倉巴(瑪倉·喜饒僧格所創)、葉巴(耶歇孜巴所創)、修色巴(葉貢·粗臣僧格所創)、綽浦巴(傑擦和袞丹熱巴等所創)、雅桑巴(魯多雅璋卻傑所創)、主巴(林熱·白馬多吉所創)、達壟巴(達壟塘巴·紮西貝所創)、止貢巴(止貢巴·仁欽貝所創)。以上八小支派全由帕木竹巴的弟子所創立。至於香巴噶舉則由瓊波南交大師後代創立,不屬噶舉主派係,故未包含前述四大派八小支派中。

[72]即都鬆欽巴,曾遇佛母賦予宿命通智,並贈予佛母發冠,以常人不能見的方式出現在噶瑪巴的頭上。自明朝永樂帝親見五世噶瑪巴頂上的佛母發冠後,乃精心打造黑金剛寶冠相贈,從此噶舉派大寶法王皆以黑金剛寶冠儀式,作為轉世法王的登位象征。

[73]中觀學派在第6世紀時分裂成二派:延續傳統的哲學推理形式者,稱“自續中觀派”,以清辨、寂護等為代表;采取否定的推理形式者,稱“應成中觀派”,以佛護、月稱等為代表。

[74]一稱袞曲爵保,是古代西藏王朝的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曾向卓爾·釋迦意希學習“道果密法”。

[75]廣指執持金剛杵的菩薩,亦特用以稱密跡金剛力士。如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的諸尊皆稱金剛手。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載,密跡金剛力士在如來之後,手執金剛杵。又《大日經疏》卷一載,淺略義的金剛手,指夜叉,因其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稱金剛手。深義的金剛手,則指表大日如來身語意三密的金剛薩埵。

[76]道果法是薩迦派的修持法,首先要斷除一切惡業,然後正視客觀世界一切皆空,透過整套繁瑣的修行方法,體證外境由心生,萬事萬物乃吾人內心的種種幻象。若能悟出實相乃空,就能超然物外,即身成佛。

[77]格魯派在修習顯教時,以五大論為必修課程,即:法稱的《釋量論》,即因明學;彌勒的《現觀莊嚴論》,即解釋佛境時指引如何達到佛境的書;月稱的《入中論》,即“中觀學”,解釋佛教空性世界觀的書;功德興的《戒律本論》,佛教戒律的書;世親的《俱舍論》,即佛法總論,敘述佛教整體概念的經典論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