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二 小乘二宗概論(1/3)

一、俱舍宗概論

俱舍宗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的《阿毗達磨俱舍論》而成立的小乘宗派,其教義內容是以“我空法有”、“三世實有”為宗旨,故被視為小乘有宗。對中國佛教各宗都有重要影響,在思想的演變過程上,唯識宗可說是以俱舍宗為其根源。

本宗除了以《俱舍論》為主要論典外,其他依據的經典有四阿含,論典有《發智論》、《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品類足論》等七論[145],以及《大毗婆沙論》[146]、《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等。

公元4、5世紀間,世親菩薩感於當時有部教學在《大毗婆沙論》出現後,變得極為繁瑣,乃參酌經量部學說造《俱舍論》,批判有部傳統教義,為當時印度佛教界帶來震撼,因而研究風氣極盛。後來德慧、世友、安慧、寂天、陳那等也都相繼製疏詮釋《俱舍論》,說一切有部的教義由此更邁向新紀元。

《俱舍》的弘傳,在中國分為新、舊兩個時期。南朝陳天嘉年間,真諦大師於廣州製旨寺譯出《俱舍釋論》二十二卷,世稱“舊俱舍”;唐永徽年間,玄奘大師於慈恩寺重譯《俱舍論》三十卷,為曆來法相宗的基本教本,則稱“新俱舍”。《新俱舍論》譯出後,玄奘大師門下弟子神泰、普光、法寶,各作注疏,大力弘布此論。其後,又有圓暉、慧暉、道麟等作疏弘通。當時講學風氣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後,此宗遂漸絕而不傳。元世祖時代,帝師八思巴造《彰所知論》,這是研究《俱舍》的最後餘光。

俱舍宗的中心教義,是在說明諸法因緣的正理,破遣外道凡夫著我的執見,令斷惑證真,永離三界係縛。主要論典是世親菩薩依“諸法無我印”所造的《俱舍論》。全論凡九品,組織縝密而不繁雜,可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主要討論“法的性質和功能”;第二,討論眾生生死輪回的因緣與果報,也就是對現實世間作分析;第三,透過修行的方法,說明解脫煩惱後所證悟世界的因緣與果報。其詳細內容如下:

一、諸法概論:分析一切萬法的種類。以蘊處界[147]三類統攝諸法,總歸為五位七十五法[148],並以十八界為中心,詳細探討阿毗達磨的諸門分別。

二、因果論:一切有為法[149],必須依靠因緣和合,始能生起。本宗立六因、四緣、五果[150],來說明有情、無情、精神和物質的作用情形。

三、輪回轉生論:探討佛教的宇宙觀,說明有情世間[151]和器世間[152]的種種情形,透過三界、五趣、四生[153],說明有情眾生輪回轉生的過程;再以十二因緣的三世兩重因果[154]思想,說明眾生輪回轉生的相狀。

四、業感論:透過業感緣起,探討六道輪回的原因,並細分業的意義與種類。

五、隨眠論:說明六大煩惱(貪、瞋、癡、慢、疑、我見)、十隨眠[155]及諸經中煩惱的分類與根除的方法。

六、斷證論:探討由凡夫成為聖賢的方法與所證得的果位內容。

七、破執論:從有部的立場評破其他學派“實我”[156]的主張,並厘清無我論的真正意義。

總之,此宗所依據的主要論典——《俱舍論》,乃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其組織結構嚴謹,對於諸法的分析雖千頭萬緒,卻有條不紊,世稱聰明論。雖曾光輝一時,影響大乘諸宗,然自唐朝會昌法難之後,此論隨著唯識學的不振,亦乏人研習。其理論在阿毗達磨論集中,是最富科學性、哲學性與分析性的,因此,佛教思想欲在科學昌明的今日及未來發展,此論的深研與發揚,有其價值。

二、成實宗概論

成實宗,以《成實論》[157]為所依,又名“成實學派”。《成實論》是中印度訶梨跋摩(公元2世紀至4世紀間)所造。成實,具有“成四諦之實”的深義,意即闡說佛陀一代教法的真實義理,論說諸法皆空。其內容以正、反論證的方式,說明宇宙萬有各種現象的存在,都是無實體的假象,最後終歸於空,修如是觀可體解四諦的真理,以八聖道滅除所有煩惱,最後到達涅槃。《成實論》在教史上被定位為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過渡時期的重要著作。古來對此宗的判屬時有異論,如南朝梁代三大法師站在《般若》、《法華》、《涅槃》諸經立場,以此論講二空,判定為大乘論[158]。其後,北地的法上首判本宗屬小乘,繼而吉藏於《三論玄義》中判《成實》為小乘,智、慧遠亦以之為小乘,此後各家遂判定成實為小乘。

《成實論》現為研究三論宗者所修習,可說是大乘空、有二宗的前方便。姚秦弘始十四年(公元412年),鳩摩羅什翻譯《成實論》後,其門人僧叡首先講述之,曇影繼而將此論整理分章,研究著疏者漸多。僧導是羅什門下最善於《成實論》者,他從關中到南方壽春(今安徽壽縣),廣為發揚,形成了南方壽春係的成實師係統,以曇濟、道猛、智欣、法寵、慧勇、寶亮為代表。其中,僧導的弟子道猛,以《成實》一部,大化江西,明帝為其建立興皇寺,並奉敕開講《成實》,帝與公卿皆親列法席,盛況空前。法寵受梁武帝尊為“上座法師”,敕住宣武寺。寶亮一生講《成實》十四次。

羅什的弟子僧嵩則從關中到北方彭城(今江蘇徐州),形成了北方彭城係的成實師係統,以僧淵、曇度、慧球、慧次、僧柔為代表。曇度以其德風遠播,受魏孝文帝遣使征請,住魏都平城,法席大盛,門下千餘眾。同門的慧記與道登均受北魏朝廷重視,道登更常侍孝文帝垂詢。慧球盛弘《成實》於荊、楚間,受敕為荊州僧主,享譽當世。僧柔受文宣諸王再三召請,駐錫於定林寺,四遠欽服,南齊文惠太子及文宣王均禮之為師。

由於兩係的弘揚,分別受到南、北朝王室的護持,弘傳範圍遍及全國各地,世人遂稱弘講者為成實師。梁代,成實宗的南北二係會集於南京,大興本宗,人才輩出,僧柔、慧次的傳人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旻、光宅寺法雲,被譽為梁代三大法師,受到朝廷的護持[159]。此時弘講經論的法師經常融會《成實論》來宣說大乘教義,《成實》被視為大乘般若係統的論書。其中,法雲尤為特出,以《法華》經義論《成實》,作《成實義疏》;梁武帝曾請講《法華》,以為久旱祈雨,其講說之妙,時無倫比。其次,智藏提出新本《成實》,形成新實宗,引起熱烈辯論,《成實》法筵極盛。僧旻則以利根辯才,名聞朝野。

本宗於隋唐時代雖仍持續發展,但因受到梁代以後三論諸師,如僧朗、僧詮、法朗的破斥,到了唐初又有吉藏等判其為小乘,其後研究者驟減。

成實宗宗義有以下要點:

一、真俗二諦

《成實論》中有二種二諦:

第一種二諦:萬有的組成要素為真諦,如五蘊、極微、無為法等;但有假名而無實體者為俗諦,如:“瓶”由色法等因緣所成,“人”由五蘊法所成。

第二種二諦:以諸佛的教法為世諦(俗諦),如說五蘊等法、布施持戒可升天等方便教;以真實空、涅槃為第一義諦(真諦)。這是《成實》的特色,若依世諦,說“有我”無咎;若依第一義諦,說“無我”為實,以此論統攝一切佛法。

二、人、法二空

二空觀能斷煩惱障(我執所生)與所知障(法執所生),二障斷除,得以成就佛果。成實宗主張以“析空觀”了知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則主張“體空觀”,以明畢竟空真義)[160]。

三、四聖諦義

《成實論》的主旨,在闡釋如來所說三藏教法的實義。所謂實義,就是苦、集、滅、道四諦[161]。

四、宇宙分析論

本宗將宇宙萬有概分為“五位八十四法”[162],色法十四、心法五十、非色非心法十七、無為法三。

綜合上說,則可略知成實一宗的要旨,其異於俱舍等毗曇之說,而最具特色者,不外於“三心、二諦、二空”論,即揭示“假名心”(執著於五陰所成的人或色、香、味、觸等,所成的瓶等,為實有的心)、“法心”(執著於五陰為實有的心)、“空心”(緣於無所有的心)等三心,並謂若滅除此三心,則可脫離三界。二諦則指世諦(有我)、第一義諦(無我)。二空則為人空、法空,謂“人空”如瓶中無水,由五蘊和合形成的“人”,是為“假人我”;“法空”如瓶體無實,“五蘊”則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注解】

[1]依湯用彤《隋唐五代佛教史》載,宗派的成立應具備三個條件:(一)教理闡明,獨辟蹊徑;(二)門戶見深,入主為奴;(三)時味說教,承繼道統。

[2]《法華經》的主要思想,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因此主張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將同歸於一佛乘。三乘的修行隻是方便說,智者大師以此調和大小乘思想,將佛陀一代時教依說法的時間與方式而成立“五時八教”的判教。五時為:(一)華嚴時,為佛陀成道的最初三七日間,為大菩薩眾說華嚴的自證法,正說圓教,兼說別教;(二)阿含時,次十二年,為小乘根機說四諦法;(三)方等時,再次八年,說《維摩》、《思益》、《楞伽》、《楞嚴》等經,並說藏通別圓四教,令小乘人恥小慕大;(四)般若時,更次二十二年間,說般若等諸部,正說別、圓二教,兼說通教,以破小乘人大小各別的執情;(五)法華涅槃時,最後八年間,說《法華經》,正明圓教,會三乘歸一佛乘,令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八教為:化儀四教及化法四教。化儀四教,是佛陀說法的儀式分法: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眾生所使用的教法內容,亦即依眾生根機,所施設的種種法門: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3]據《摩訶止觀》卷一上載,慧文依《大智度論》修得觀心之法,又揭示《中論》之偈以為“一心三觀”的基礎,慧思受彼觀心法後,啟發法華三昧。智於陳天嘉元年(560年)謁見慧思,受法華三昧、四安樂行,讀《法華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之文,豁然開悟。太建七年(575年)入天台山,隱棲十年。天台宗之名亦由此而得。所著《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其門人頗多,其中,灌頂(561—632)師事智二十餘年,領持其教,智著作多為灌頂所記。其後傳承智威、慧威、玄朗,玄朗之下有湛然(711—782),夙習天台之學二十年,著有《法華玄義釋簽》、《法華文句記》、《金剛錍》等二十餘部,提倡草木磚石亦有佛性之義。

[4]《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為闡釋《法華經》思想的論著,《摩訶止觀》則為智著作中體係最圓熟的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智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

[5]佛教界一般主張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物)方具佛性,但是湛然據《大乘起信論》所說“真如緣起”,認為山川、草木、大地、牆壁、瓦石等無情亦具佛性。其所著《金剛》:“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主張此真如即一心,或稱本覺。萬物由一心、本覺隨緣所生,故萬物亦體現一心、本覺。

[6]羅什門下高足多人,慧觀、道生、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曇影、道融等則宣教關中,遂形成三論宗南北二學派。公元401年至480年之間,北派以無人才,南派亦因受《成實論》壓迫而未能發展。南朝時,僧朗(高句麗人)師事曇濟,評破《成實》為小乘,得梁武帝崇信,稍振三論之勢。之後傳僧詮、法朗、吉藏。吉藏大闡三論,著《大品經義疏》、《中觀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三論玄義》等數十部,集三論宗的大成,為三論宗的黃金時代。高句麗慧灌為吉藏弟子,傳法於日本,成為日本三論宗鼻祖。

[7]六經:《解深密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阿毗達磨經》、《楞嚴經》、《厚嚴經》(《大乘密嚴經》)。十一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阿毗達磨集論》。

[8]華嚴宗以五教十宗判釋如來一代教法。五教係依杜順和尚的《五教止觀》,由賢首大師所倡,將佛陀一代教法依所詮法義的淺深分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十宗則依佛陀所說的義理區別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前六為小乘教,後四為大乘教,依序即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第十即華嚴的教旨。

[9]澄觀大師早年因曾參學於天台湛然、禪宗慧忠和慧雲,故思想受此二宗的影響。

[10]宗密大師“禪教一致”的思想來自於其師澄觀,主要為調和佛教內部各派與儒、道各家的思想,著有《注華嚴法界觀門》、《禪源諸詮集》和《華嚴原人論》等,影響後世甚巨。

[11]道宣律師(596—667),因住終南山,故稱其所創的律宗為南山宗。道宣曾從北魏慧光三傳弟子智首受《四分律》義,主張《四分律》形式雖屬小乘,而內容則通大乘。先後撰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注戒本疏》、《比丘尼鈔》等五書,是為該宗的五大部疏鈔,並於終南山創設戒壇,製訂佛教授戒儀式。道宣門下以周律師(或謂秀律師)為南山宗第二祖。

[12]全稱“相部律宗”。以法礪(569—635)居河南相州,故有此稱。法礪曾於靜洪處學《四分律》,後往恒州,依洪淵探究律學深旨。後隨緣教化,講說《四分律》。嚐慨歎律文廣博,乃折衷諸說,撰《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等。

[13]又稱“東塔律宗”。唐代懷素(624—697)為初祖,以其居長安崇福寺東塔,故有此稱。懷素初投玄奘研習經論,未久從學於南山宗道宣、相部宗法礪,然以尚未盡善,遂撰《四分律開宗記》二十卷,糾彈舊疏十六大義的缺失,而別創一家,世稱新章(新疏),一時學者歸之。

[14]道宣將佛教分為化教與製教,化教為化益之教,為諸經論所詮定、慧之學。化教又分性空教(小乘)、相空教(說《般若經》等的大乘淺教)、唯識圓教(說唯識教義的大乘深教)。製教為製戒之教,諸律所詮,由對戒體的看法分為三宗,即:實法宗(有部以戒體為色法)、假名宗(成實論以戒體為非色非心)、圓教宗(據唯識宗教義以戒體為心法)。道宣稱該律為圓教宗,以心法(阿賴耶識所藏種子)為戒體。

[15]“金剛界”與“胎藏界”二者合為密教根本兩部。密教視宇宙萬象皆為大日如來所顯現,表現其智德方麵者稱為金剛界,表現其理性(本來存在的永恒悟性)方麵者稱為胎藏界。如來內證的智德,其體堅固,不為一切煩惱所破,猶如金剛寶石的堅固,不為外物所壞,故金剛界具有智、果、始覺、自證等諸義。反之,如來的理性存在於一切之內,由大悲輔育,猶如胎兒在母胎內,亦如蓮花的種子蘊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覺、化他等諸義。

[16]密教以六大為宇宙法界的本體,諸法緣起的根源。六大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遍滿法界,雖一塵一毛,亦必具有六大,無一不為六大所造者。此乃就其普遍之義而稱六大,就諸法之所依而稱體大。

[17]四曼,為四種曼荼羅的略稱,指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相,謂相狀差別;大,謂周遍。為體、相、用三大之一。密教建立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種曼荼羅以盡萬法的相狀,乃與六大“體”大、三密“用”大相對而稱四曼“相”大。四種曼荼羅係自外界明其相狀而得認知,故稱為相;以周遍於萬法,故稱為大。曼荼羅,為輪圓具足之義;相大,則謂於一法具足眾法而輪圓周備,故稱曼荼羅為四曼相大。

[18]三密,為身、口、意三密。三密的作用遍於法界,賅通宇宙萬有,故稱三密用大。即眾生的三業相應於佛的三密,無隔無別,彼此不二。此理非凡夫所能了解,須經修持後,方能體悟,故稱之為密。如來因三密而成就清淨功德,一切山河大地法界體相,均是如來清淨法身,因眾生不知,故稱“身密”。一切音聲皆是如來說法語言,因眾生不知,故稱“語密”。識大周遍法界,如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眾生不知,故稱“意密”。密宗之修行者,即藉結手印功德之力,將自己的身業轉成如來的身密;藉持咒功德力,將自己的語業轉成如來的語密;藉觀想本尊的功德力,將自己的意業轉成如來的意密。藉三密加持作用,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國土可成淨土。在三密加持下,令眾生均能圓滿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成就即身成佛的妙行,顯示眾生本覺的果德。

[19]《大日經》由善無畏所譯出,《金剛頂經》則有三種譯本:(一)唐代不空所譯的《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凡三卷。為流傳最廣泛者。(二)唐代金剛智所譯的《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又稱《略出經》,凡四卷。(三)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譯出。北宋施護所譯的《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教王經》,凡三十卷。所謂金剛頂,即諸經中最高之意。所謂略出,係自十萬頌的廣本略出其精要。為求加快證入佛、菩薩的境地,故於該經詳述密教獨特的秘密修行儀軌。梵本今已不存。

[20]一行(673—727),唐代河北人,嚐師事善無畏、金剛智,與善無畏共譯《大日經》,並筆錄成集,繼之撰《大日經疏》,至今亦為密教所重視。此外,一行又精於禪、道、數學、曆法等,亦為我國天文曆算家。惠果(746—805),唐代陝西人,受不空賞識,盡傳其三密法要,建立“金胎不二”思想,曆任代宗、德宗、順宗三朝國師,倍受崇敬。當時各國入唐求法者,多從師受密宗教義,曾授法予日僧空海,新羅僧惠日、悟真等,而將此宗傳入日本、新羅。

[21]元世祖尊八思巴為國師,敕封“大元帝師大寶法王”的尊號,喇嘛教(喇嘛教實即以密宗為骨幹的藏傳佛教)遂成為元代的國教。明朝建國後,對西藏仍依元朝舊製,成祖封噶舉派的德欣喜巴(Dezhin Shegpa)為大寶法王。至清代,對蒙古采取懷柔政策,亦優遇喇嘛僧,如康熙、雍正皇帝都曾為其建寺,雍正並改北京雍和宮為喇嘛寺。

[22]拈花微笑的典故,在禪宗典籍《宗門雜錄》、《人天眼目》、《佛祖統紀》、《五燈會元》等,均有記載。故事是說佛陀昔於靈山會上,手拈一花示眾,當時與會大眾都默然無對,唯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遂付以“正法眼藏”。世尊的拈花付法乃成為後世禪門付法的根本典範。

[23]荷澤神會(668—760),曹溪六祖惠能晚年弟子。惠能示寂後,兩京之間皆偏向神秀一派。師欲振六祖之風,著《顯宗記》,定南能為“頓宗”,北秀為“漸教”,確立“南頓北漸”之名,並竭力發揮惠能思想,南宗因而取代北宗地位,影響廣遠,乃至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南宗之盛,神會居功甚偉。貞元十二年,皇太子集諸禪師,楷定禪門的宗旨,以師為禪宗第七祖。青原行思法嗣石頭希遷,門下高足有天皇道悟、天然丹霞、藥山惟儼等,爾後開衍為雲門、法眼、曹洞三宗。南嶽懷讓門下法嗣以馬祖道一為上首,其百餘弟子中,以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大梅法常、章敬懷暉、大珠慧海、龐蘊居士等人,被推重為禪林尊宿,爾後開衍為臨濟、溈仰二宗。至唐末五代,我國禪宗已形成以上五家之正係。至宋代,臨濟宗更分衍出黃龍、楊岐二派,至此,菩提達摩傳來我國的禪宗乃蔚為“五家七宗”。

[24]念佛即憶念佛的意思,又轉為觀念佛的相好,或唱念佛的名號。此四種念佛的方法乃根據宗密的《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卷四所載,即:(一)稱名念佛,謂專心稱念佛的名號,如是歲月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二)觀像念佛,謂觀佛像,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本性佛從而顯現;(三)觀想念佛,謂於心中觀想佛之相好圓滿,觀想純熟,則三昧現前;(四)實相念佛,謂觀自身及一切法性真實的相,乃無形無相,猶如虛空,念念相續,則三昧現前。

[25]十六觀法出自《觀無量壽佛經》,謂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的十六種觀法,即: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像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想觀、上輩觀、中輩觀、下輩觀。

[26]《觀無量壽佛經》謂,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當發三種心,即:(一)至誠心,謂此土眾生欲生彼國者,當發專至誠實之心,正念真如,求願往生;(二)深心,謂欲求無上佛果者,必須心契深理,厚種善根,如深根難拔;(三)發願心,謂以真如實心、趣果善心,以此二心功德,至誠回向,發願求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

[27]《往生論》中所載五念門:(一)禮拜門:一心翹勤,恭敬禮拜阿彌陀佛;(二)讚歎門:稱彼如來名,讚歎彼佛;(三)作願門:一心專念,發大誓願,願生安樂國土;(四)觀察門:以智慧觀彼佛、彼土、彼菩薩的莊嚴功德;(五)回向門:以己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令得畢竟解脫。

[28]《四分律》卷一載,佛告舍利弗:拘那含牟尼佛、隨葉佛因不結戒、說戒,是以法不久住,舍利弗於是請佛陀製戒說法。佛陀以比丘若犯有漏法者,始為比丘結戒,令彼斷有漏法。佛陀成道十二年後始製戒,未製戒時,僧團謹以七佛通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為圭臬。製戒的因緣發端於須提那出家後,複與前妻行不淨,佛陀乃集眾製戒,嚴禁再犯,此為製戒的嚆矢。

[29]從戒的分類,可略知戒的內容與對象:在家戒: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出家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薩戒。

[30]佛陀入滅後,大迦葉等五百羅漢在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結集,由阿難誦出經,優婆離誦出律。百年後,佛弟子於毗舍離舉行第二次結集,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僧眾因“十事非法”,對戒律的結集產生嚴重的爭執,導致根本分裂(即上座部與大眾部)。所謂“十事”詳見第8頁注解[24]。

[31]根本分裂後,以大迦葉所傳承的法係,至優婆毱多門下,有曇無德等五位大弟子各執一見,乃各集律法,自成一部,是為五部分裂。五部所傳戒律如下:一、曇無德部(法藏部),《四分律》。二、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等。三、彌沙塞部(化地部),《五分律》。四、迦葉遺部,《解脫律》。五、摩訶僧祇部,《摩訶僧祇律》。

[32]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五載,“嘉平二年:中天竺三藏曇摩迦羅至洛陽譯《僧祇戒》,立大僧羯磨受戒。先是比丘出家特剪發而已,未有律儀,凡齋懺法事如祠祀狀,及迦羅至,始出戒本,遂為日用。”“正元元年:漢魏以來,二眾唯受三歸,大僧沙彌曾無區別。曇摩迦羅乃上書乞行受戒法,與安息國沙門曇諦同在洛,出曇無德部四分戒本,十人受戒羯磨法,沙門朱士行為受戒之始。”

[33]廣律指內容詳備的律儀,即比丘、比丘尼的生活規矩。佛陀成道十二年後,弟子中犯過者漸多,佛陀就所應受持的戒律一一廣說,此一一記其事緣,詳說戒律的律藏,即稱為廣律,亦稱廣教。漢譯者有五種,即《四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僅列出戒律條文者,則稱為戒本。

[34]四律,即:(一)《十誦律》:薩婆多部所傳的律,係從根本上座部分出,主張三世一切法實有。(二)《四分律》:曇無德部所傳持的律,優婆離於首次結集律藏時,分為八十次誦出根本律製,此即八十誦律,後經傳承發展,曇無德乃從八十誦律采集而建立一部,稱為曇無德部。(三)《摩訶僧祇律》:為部派佛教大眾部所傳的律。與《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共稱古來四廣律。(四)《五分律》:彌沙塞部所傳的律,由上座部中的說一切有部分出。主張無過去及未來,無“中有”,有現在及無為法。五論,即《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以上二部屬薩婆多部)、《善見論》(解釋《四分律》)、《薩婆多論》(解釋《十誦律》)、《明了論》(依正量部律法所作)。解釋律典的論著不隻五部,我國僅傳此五部。

[35]即:《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以上稱三大部)、《四分律比丘尼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等。

[36]四科意義如下:一、戒法:戒的法則。二、戒體:受戒法時,身心所發得而領納於心的法體,是一切止惡修善的內在力量,乃戒的根本。三、戒行:發得戒體後,護持身、口、意三業不犯過失的如法行為。四、戒相:戒行表現於外,成就威儀,可為人軌範、敬信的相狀。四科以戒體最為重要,若無戒體為內涵,則戒律易流於形式化的戒條。

[37]“化、製二教”又作“化、行二教”,內容如下:(一)化教:教化眾生,令得定、慧的法門。又分為性空教、相空教、唯識圓教。1.性空教:指建立諸法“性空無我”的教法,含攝一切小乘,如《四阿含》等經,《僧祇》、《四分》等律,《俱舍》、《成實》等論。2.相空教:指建立諸法“本相是空”的教法,含攝一切大乘權教,指《般若經》和般若係的論部。3.唯識圓教:指建立諸法“識有境無”的教法,含攝一切大乘圓教,如《華嚴》、《楞伽》、《法華》、《涅槃》、《攝論》等經論。(二)製教:規範眾生,令離惡修福的戒學。又分為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1.實法宗:又作“有宗”,主張諸法實有,屬部派“一切有部”的說法。此宗以“色法”為戒體。2.假名宗:又作“空宗”,主張諸法唯“假名”,非實有,屬部派“經量部”的說法。此宗以“非色非心法”為戒體。3.圓教宗:又作“圓宗”,屬化教中的“唯識圓教”,主張“諸法唯識”。此宗以“心法種子”為戒體。(道宣取大乘圓實了義,成立一乘圓頓的妙戒,倡戒體為“心法”,謂戒體在受戒的當下,熏習阿賴耶種子,此稱“心法戒體論”或“種子戒體說”。)道宣以其“心法戒體論”而判律宗為“唯識圓教宗”。

[38]在唐代,《四分律》本有三宗:一、相部的法礪;二、東塔的懷素;三、終南的道宣。其中南山律宗以二乘融和,解行相應,獨盛傳於後世。

[39]道宣第一次從智首律師聽受四分戒律後,便亟思禪修,師乃嗬責,遂虛心受教,聽講戒律二十遍後,才往林間專修定慧。師一生戒行清淨,感應不勝枚舉。

[40]允堪的《行事鈔會正記》與元照的《行事鈔資持記》,均為道宣《四分律行事鈔》的批注,但是有關繞佛方向的左右、衣製的長短等見解,兩書的解釋各異,遂成二家。

[41]弘一律師的律學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道祖略譜》、《戒本羯磨隨講別錄》、《四分律含注戒本講義》等。

[42]公元1、2世紀間,印度興起大乘佛教思想,大乘經典相繼出現,逐漸形成二大學派:一是建立空觀思想的龍樹係統,以“本體論”為中心,形成中觀學派;一是建立有宗思想的世親係統,以“認識論”為中心,形成瑜伽學派。中觀學派是公元3、4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到了4、5世紀,中觀學派出現偏執於“一切皆空”的“惡取空”,複有外道及小乘執取“我法實有”或“我空法有”的偏見,無著、世親二大論師乃立論破斥,提倡一切存在皆由心識所變現的思想,此即瑜伽學派。無著菩薩於中印度阿踰陀國,從彌勒菩薩修習《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論》、《分別瑜伽論》,這五部論是法相宗立論的基礎,其中尤以《瑜伽師地論》為主要依據,所以法相宗又作《瑜伽宗》。之後,世親菩薩著作《唯識三十頌》,因而大成唯識學說,成為當時印度佛學思想的主流。此後二百年間,唯識學者輩出,其中大成無著、世親唯識哲學的是護法論師。護法的弟子戒賢論師,在那爛陀寺宣揚護法的法統,又立教判,和中觀學派論戰。

[43]法相宗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其他釋論為支論,支論有十,稱為“十支”。十支論即:《百法明門論》、《五蘊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雜集論》、《辯中邊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大乘莊嚴論》、《分別瑜伽論》。又本宗總取《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楞伽經》、《厚嚴經》等六經,及《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等十一論為所依。六經之中,以《解深密經》為本經;十一論之中,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

[44]指注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十位論師,即:護法、德慧、安慧、親勝、歡喜、淨月、火辨、勝友、勝子、智月等論師。

[45]五位百法:一、心法八種(八識);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種;三、色法十一種;四、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五、無為法六種。此五位百法,皆不離心識作用。在宇宙萬法中,心識的作用最殊勝,故百法中以“心”是作用的主體,一切萬法的根本,稱為“心王”。對於心識的探索,在主體上有“八識”,在作用上有五十一種“心所有法”。然而“心王”和“心所”並非在一個實體上截然劃分,而是一種名言施設,方便分析概念。今將五位百法列表如下:

[46]阿賴耶識(第八識)含有清淨的種子和雜染的種子,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的妄執,引發第八意識中的雜染種子現行,更由此雜染的種子現行回熏成為新的種子,而造作新的行為。招感世間的一切憂悲苦樂,善惡之行也因此而層層不斷地變現展開。

[47]心所四分說,即:(一)相分:一切所緣境(由第八識所變現);(二)見分:諸識的能緣作用(認識能力);(三)自證分:“證知見分”的作用;(四)證自證分:更確認自證分的作用。

[48]三類境的內容如下:(一)性境:能以現量如實量知彼境之自相者,稱為性境。例如前五識所緣的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阿賴耶種子、根身、器界三種境等。(二)獨影境:由意識妄想分別、顛倒認識所變現的境界,隻有影像相分(幻象),並非真實存在的影像。又可分為二種:如閉目遐想所出現的實有物的影像(如山光水色),稱為“有質獨影”;若是純粹的幻想(如幻想龜毛、兔角),稱為“無質獨影”。(三)帶質境:吾人觀外境時,加入主觀的妄情假想,所呈現的影像,不是所緣境的本質,而兼有客觀性境和主觀妄情,稱為帶質境,屬第六意識所緣的境。如見繩以為蛇,是一種錯覺。

[49](一)遍計所執性:又作虛妄分別相、分別性。對於因緣所生的假法,妄起“實我”、“實法”的迷執(執有、執無、執常、執空等),由此識與境而誤認心外有實體存在,稱為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又作因緣相、依他性。因緣和合所生的萬法,本無體性,必須依靠其他諸緣和合而成,其本身並無實體,故稱依他起性。所以宇宙萬法,無非是阿賴耶識(種子)所生起,這些萬象都是依吾人過去所造善、惡業,所造漏、無漏業而“異熟”生起的,“緣合則生,緣盡則滅”,非固定永遠不變的實在,故說“如幻假有”、“假有實無”。(三)圓成實性:又作第一義諦、真實義。指人、我二空之後,所顯現圓滿成就的諸法實性。三性具有不即不離的關係。若以蛇、繩、麻三物為喻,若人於黑夜中見繩,信以為真蛇(遍計所執性),遂心生恐怖;後經覺者(佛、菩薩)教示,而知非蛇(生空),僅為似蛇之繩(指依他起性的假有),且更進一步了解實際所執著之繩亦非實有(法空),其本質為麻(圓成實性),繩(依他起性)僅為因緣假合,由麻而成的形態。

[50]三無性乃基於三性之說,恐眾生執有,故顯示三性各具空義。據《成唯識論》卷九所載,三無性即:(一)相無性: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眾生於世間之相執為實有,為除此妄執,遂立“相無性”,謂一切法皆無自性。(二)生無性:針對依他起性而立。萬法乃從眾緣而生,為虛假的存在(緣生),故其性質不定,譬如幻化的事物,故稱“生無性”。(三)勝義無性:針對圓成實性而立。真如乃根本無分別智的對象,雖為萬有的真本質,實不為特定的性質所規定,已離我執、法執,猶如虛空一般。

[51]五種性中,惟菩薩種性與不定種性得證佛果,聲聞、緣覺但證二乘無學果,趣入無餘涅槃,無種性則不能證果。

[52]轉識成智的內容如下:(一)成所作智:又稱“作事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轉至無漏時,得成所作智,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利樂諸有情。(二)妙觀察智:第六識(意識)轉至無漏時,得妙觀察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能依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三)平等性智:又稱“平等智”,第七識(末那識)轉至無漏時,得平等性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四)大圓鏡智:第八識(阿賴耶識)轉至無漏時,得大圓鏡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如大圓鏡的光明,能遍映萬象,纖毫不遺。

[53]龍樹菩薩的緣起中道觀,即“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緣起是無自性,無自性所以是空,龍樹菩薩從緣起和合的現象中,直指“緣起”與“性空”不是對立的,因而建立“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真空不礙妙有,妙有體現真空”的中道實相論。龍樹菩薩並以二諦相闡述中道義:性空是“真諦”,假

有是“俗諦”,二者統一起來而成中道。

[54]“六家七宗”指東晉時代般若學的派別。自東漢末迄劉宋時代,《般若經》甚為流行,東漢支婁迦讖傳譯《道行般若經》,為印度般若學說傳入中國之始,朱士行講經,道安亦著手研究般若。當時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麵依據老莊玄學解釋般若經義,產生“格義佛教”,因而對般若空的思想產生種種分歧;另一方麵則出現對“空”思想的真正理解,此等派別總稱為六家七宗。本無宗:“一切諸法,本性空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若托心本無,則異想便息”。此宗包括道安、僧叡、慧遠等之說。其義理偏於“空無”,與僧肇大師所主張的即動即靜、即真即俗、不落二邊的般若真義仍有距離,所以成為《肇論》所破的對象。即色宗:有二家,一為關內的“即色義”,謂色無自性,故稱“色不自色,色而非色”,不言即色是本性空,尚未領會因緣所生,無實體性,本來是空。其二是支道林的“即色遊玄論”,以即色證明般若本無的意旨,但不偏於無自性,謂“色”本為“空”,“色”自“因緣”而有,當體即空,即色宗以此家為代表。識含宗:為於法開之說,主張隨緣遷流,生起種種妄識,使本來空寂的三界變現森羅萬象,迷戀其間,不能超脫。倘若能使迷惑的識不生起,則能超出三界,三界幻象則無從生起。這類主張含有唯識思想色彩,不是般若思想的正宗。幻化宗:道一主張“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複空,教何所施?誰修道?誰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故知幻化宗但空色法,不空心法;隻空俗諦,不空真諦。心無宗:包括竺法溫、道恒、支湣度等之說。“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嚐”。屬空“心”不空“色”的理論,與般若思想不相契。緣會宗:如於道邃的緣會二諦論,“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即無,稱第一義”。其第一義諦所謂空無,不同於“當體空性”、“無所得”的勝義實相。本無異宗:為本無宗的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說。主張未有萬物之前,先有“無”,從無生有,故萬物出於無,曰“本無”;以無來解釋經論中的“非有非無”說,所謂“非有是有”即是“無”,“非無是無”亦為“無”。僧肇評破此宗不符般若思想。

[55]僧肇大師為破斥六家七宗“有”、“無”二元對立的論法,於《不真空論》中,運用“不真空”闡釋緣起性空義,謂萬法唯假名不真,不真即空,有無不二,雖空而宛然假有,雖宛然假有而畢竟空,空有無礙,這種顯“假名”宛然“畢竟空”的般若境界,成為三論宗的中心思想。

[56]吉藏大師的《三論玄義》,將所破的邪見分為四類:摧外道:破斥天竺異執(九十六外道)和震旦眾師(儒、道等學說)。斥毗曇:破斥“執諸法實有”的毗曇。排成實:破斥“執空見”為正理的成實。訶大執:破斥墮於“有所得”的大乘。

[57]“二諦說”為三論宗的中心思想。《中論·觀四諦品》雲:“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此乃本宗立二諦義的理論依據,即對因緣假合的世間萬法,以二諦的方便來顯示諸法實相。真諦又名第一義諦、勝義諦或空諦,謂森羅萬象一切皆空,乃指解脫的聖者所體悟的真理或境界。俗諦又名世諦、世俗諦或有諦,指眾生迷於假有的差別相。

[58]八不中道是本宗的理論與觀行中心。“八不”出自《中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八不,主要在破除眾生的自性執。不生不滅:諸法憑借因緣而生,不是“實有”,所以說不生;因緣離散而諸法滅,既先巳無生,何得有滅?所以說不滅。因緣生而假名生,因緣滅而假名滅,非實生實滅。故因緣生,雖生而不起,因緣滅,雖滅而不失,所以生滅而宛然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因果次第乃依因緣而起,隻是假名,不可說定有因緣和合先後等,也不可說無因緣和合先後等,故世諦假名有常有斷,實為不常不斷。不一不異:眾因緣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義,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異;不一不異,名為中道。不來不出:眾因緣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從內出;也不偏在緣,所以不從外來,不來、不出,名為中道。

[59]根本法輪即《華嚴經》;枝末法輪指《華嚴》之後,《法華》以前一切諸大小乘經;攝末歸本法輪即《法華經》。

[60]從天台宗的立場來看,中國大乘八大宗派之中的唯識宗、三論宗、華嚴宗等,較偏重理論,是屬於“教相門”的宗派;禪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等,注重修行,是屬於“觀心門”的宗派。天台宗注重教理,兼重修行,是教觀兼備,事理圓融的宗派。

[61]一心三智,指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之果。《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北齊慧文讀此文,豁然悟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智乃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成天台一宗的核心教義。

[62]係依據《法華經》及《觀普賢經》而修持的法門,以三七日為一期,行道誦經,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諦觀實相中道之理。

[63]十如是,據《法華經·方便品》:“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為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宗以此開展出“十如是”為諸法實相的思想,“十如是”即宇宙一切萬有,森羅萬象的十種必然真理、軌則。

[64]一念三千,謂眾生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隨著心念染淨而遊走上下各法界,此稱“一心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各自具有其他九法界,乃成百界(百界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如是”,稱為“百界千如”)。再配合三世間,每一世間各具十法界,成三十種世間,則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迷悟諸法,宇宙萬有的根源都在我們心中。

[65]三諦圓融,諸法皆具空、假、中三個道理。(一)空諦: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此為“真空”。(二)假諦:一切事物雖即本空,然因緣聚會時,又是曆曆宛然,此為“假有”。(三)中諦:空、假是諸法的一體兩麵,中諦是諸法的本體,亦即超越空、假對待的實相。故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謂之“中”。空諦是“破法”,假諦是“立法”,中諦是“泯絕對法”。此三諦並非個別單獨存在,而是每一諦中兼具其他二諦。因為三者互具互融,所以是“三諦圓融”。

[66]乃天台教學的基礎、特色。謂真如的理性,本來具足迷悟諸法,稱為“理具三千”,此“理”於日常中隨緣現起,諸相宛然,稱為“事造三千”。隻要吾人能把握現前一念,去惡向善,轉迷為悟,必能出凡入聖。

[67]“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此偈說明佛陀一代時教及說法的順序:(一)第一華嚴時:佛陀成道最初三個七日(二十一天),開講《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惟普賢、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薩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不解其義。好比初從牛身擠出之“乳”,非常營養,有些人卻不敢喝。(二)第二阿含時:佛陀宣說《華嚴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十二因緣,以十二年的時間,往來於印度十六大國講說《四阿含經》,又作“鹿苑時”。如日輪漸升,照及幽穀,亦如用牛乳加工製成的生酪。從佛陀教化的意義而言,乃方便誘導根機較淺者,亦稱“誘引時”,而喻為“酪味”。(三)第三方等時:二乘人於阿含時證悟無學的小果,卻誤以為已達究竟涅槃。佛陀乃於阿含之後的八年間,講說《維摩》、《楞伽》、《思益》、《勝鬘》、《寶積》等大乘經典,以破除小乘人的偏見,並使之回小向大而進入大乘。此時如日照平地,等於將酪味再精製成“酥味”,攝受漸廣。因“方等”為大乘經典的通稱,此時為初說大乘經的時期,故稱“方等時”。(四)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之後二十二年間,說諸《般若經》時期。從佛陀教化的意義而言,此時為破斥大小乘分別的偏執,專說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於一味,如日照禺中之時(上午十時),喻為“熟酥味”。(五)第五法華涅槃時:此一時期是指佛陀見眾生根機漸熟,於講說《般若》之後的八年間,於靈鷲山上宣說《法華經》,開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於臨入滅之前的一日一夜間,開講《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異變之理。如日中天,普照一切,喻為“醍醐味”。《大般涅槃經·聖行品》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生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68]化儀四教:(一)頓教:對於利根、堪受大法的人,佛陀將自內證法門直接教示,相當於《華嚴經》所說內容。(二)漸教:對於我執、法執較重的頓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內容由淺而漸深,層層破除其妄執,循序漸進,示以真道。如:佛陀首先說小教《阿含經》,其次說大小混合的《方等經》,再進入純大乘學說的《般若經》等,次第教化。(三)秘密教:佛陀應眾生不同根機能力,因材施教,施予個別教化,而彼此互不相知。即“同聽異聞,互不相知”,彼此聽到相應自己根機的教法,但互不相知。(四)不定教:各種根機的眾生雖同坐一席,然而隨各人的能力,所體悟的教法深淺不定。或說“漸教”時得“頓益”,或說“頓教”時得“漸益”,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之。即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同聽異聞,彼彼相知”,各有所解。

[69]化法四教:(一)三藏教:即小乘教。佛陀為三乘人說《阿含經》,主要宣說生滅四諦,破斥外道,以明“但空”之理(僅知空的一麵,而不知同時有不空的一麵),並由析空觀而入無餘涅槃之教。所教化的對象乃“正化聲聞、緣覺乘,旁化菩薩乘”。(二)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通學的大乘初教: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成立,故為如幻的空假,觀當體即空(“體空觀”之教)。“通”有二義:一、通入義:此教中的鈍根菩薩與二乘人僅能理解較淺的《般若經》空理,所以通入藏教;利根菩薩則能領悟較為深奧的中道妙理,最後能通入別教或圓教。二、共通義:通教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義,故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經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論》和大乘的方等。(三)別教:不共二乘而獨為菩薩說,於此有別於其他三教;又由差別麵觀察諸法,故稱“別教”。次第觀空、假、中三諦而悟中道之理,其中道係觀“空”、“假”之外另有獨立之“中”,故稱“但中”。別教的經典如《華嚴經》。(四)圓教:是大乘教中的“實大乘”,對最上利根菩薩絲毫不假方便權說,直接宣說內證究竟真實義的教法。如《法華經》、《涅槃經》就是圓教的教義,代表圓滿的完成,且不屬於頓、漸、秘密、不定的根器。此教說明法界萬有,當下就是諸法實相,當下即能顯現全體真如中道(生死即涅槃);觀空、假、中三諦之理,在一諦中互具其他二諦,故此中道之理稱為“不但中”。圓教菩薩以一心觀空、假、中三觀,故此三觀稱為“一心三觀”,此為天台宗獨特的觀法。

[70]智者大師一生著書一百四十餘卷,最重要的“天台三大部”,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71]法華三大部,即:《法華文句》,係對《法華經》經文作逐句的注釋。《法華玄義》詳釋“妙法蓮華經”的經題,並說明《法華經》幽玄的義趣。《摩訶止觀》為智晚年所講述,亦為其著作中體係最圓熟的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智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

[72]收錄天台智的遺文及碑文等,係了解天台智一生行業最完整的數據。以智住天台山國清寺,故有此名。

[73]湛然,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以中興天台宗為己任,提出無情有性之說,主張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佛性,發展天台教義。曆住蘭陵、清涼諸刹,所至之處,四眾景從,德譽廣被。天寶、大曆年間,玄宗、肅宗、代宗優詔連征,皆稱疾不就。晚年居於天台國清寺。

[74]會昌法難及唐末五代戰亂後,天台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北宋太祖建隆年間,義寂勸江浙吳越王遣使者至高句麗求請天台典籍,高句麗王遂命諦觀攜天台論疏諸部來華。至天台山螺溪傳教院禮謁當代天台宗大師義寂,一語傾心,遂禮之為師,於螺溪居止十年而入寂。所著《天台四教儀》,係天台學的入門書。

[75]是一種具有歸納、組織的科判方式,其內容為:(一)釋名:解釋一經的題目。(二)辨體:辨別一經所詮的體性,如《法華經》以“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詮的妙體。(三)明宗:闡明一宗的旨趣、目的。(四)論用:論說一經的功用。(五)判教:判立一經的教相,以定其次第。

[76]謂天台宗立的“圓教”菩薩六行位,即指理體不二,但於修證上,從凡夫到佛有六種層次。此六即佛位,是顯修證法門的深淺,明修行的次第。內容如下:(一)理即:就理論上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然而理雖“即是”,日用卻不知此心具三諦妙理。(二)名字即: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聽聞三諦圓融妙理,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開始修行,故稱名字即佛。(三)觀行即:既知名字,進而依教修行,達於心觀明了,理慧相應,觀行相即,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淺次第。(四)相似即: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製伏無明,登初住位。此等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仿佛,有如真證,如將至火,先覺暖氣,故稱相似即佛。此位分為十信位。(五)分證即:觀慧倍增,初破一分無明惑,證入中道實相,見佛性理。從此以後,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其後分破四十一品無明,入於薩婆若一切智海。(六)究竟即:斷第四十二品無明,發“究竟圓滿覺智”而成就佛果。

[77]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為由淺入深的觀法,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禪定、無漏、慈悲等,乃至進而觀實相的真理。

[78]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既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而係任修一法,由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得無生忍。智依之說《六妙門》一卷。

[79]為《摩訶止觀》所教示的法門,天台宗“觀心”必修。將眾多的“止觀行”依其實行方式而分為四類,藉此四法,即可正觀實相,住於三昧。(一)常坐三昧:又作一行三昧。依據《文殊說般若經》而修持,以九十天為一期,專心一意坐禪,係緣法界,觀一切法皆是佛法,並專心稱念一佛名號,令心意集中一處,觀照真如法性。於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無間,破除業障,顯發實相之理。因僅修常坐一行,故又稱一行三昧。(二)常行三昧:依據《般舟三昧經》所修的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以九十日為一期,於道場內,身常旋行繞佛,無有間休(倦則立息,不可坐、臥),口常唱念阿彌陀佛,心憶觀想阿彌陀佛,步步聲聲念念唯有阿彌陀佛,精勤不懈。若三昧成就,能於定中見十方諸佛顯現於前,故又稱“佛立三昧”。(三)半行半坐三昧:依據《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所修的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後者稱“法華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為一期,於道場內誦持陀羅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適中,旋咒已,端坐思惟,觀實相之理,觀畢複起旋咒,如此反複行之。“法華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請佛、禮佛、六根懺悔、繞旋、誦經、坐禪、證相等。(四)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種以外的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於身體行儀上的行、立、坐、臥,而含攝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經》稱之為“覺意三昧”,南嶽慧思名之為“隨自意三昧”。即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前三種均為實相的理觀,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於“事”、“理”二觀,故為四種三昧中最重要者。

[80]是天台宗修持止觀法門的“前方便”,藉以開發善根,易得正定。概分為五類:(一)具備五緣:衣食具足、持戒清戒、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這是修習止觀的基本條件。(二)外訶五欲:消除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等,摒除外塵的幹擾。(三)內棄五蓋:棄除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慮等五蓋,使內心不起障礙。(四)調和五事:調和身心,使之不饑不飽、不節不恣、不寬不急、不澀不滑、不沉不浮等。(五)勤行五法:精進不懈,進行五法:樂欲(樂觀)、積極、正念、巧慧、一心。

[81]乃天台宗修圓頓止觀於預備條件二十五方便修畢後,為正觀對象之軌範的十種觀法。用此十法,由因至果,故謂十法成乘觀,略稱十乘觀法。十法之中,觀不思議境為觀法之本體之正觀,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進而修第二至第七的觀法;至於下根者,則更修第八以下的觀法,亦即須修備十種觀法。十種觀法即:(一)觀不思議境,即觀凡夫於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備人生所有一切,三諦相互一體化,為不思議的妙境。(二)發真正菩提心,又稱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觀未成功時,改發圓教無作的菩提心,為求菩提救度眾生,立四弘誓願。(三)善巧安心止觀,又稱“巧安止觀”。善巧用止觀,使心安住於真實的本性。(四)破法遍,即破除遍於一切諸法有所執著的心。(五)識通塞,於能破之觀知通塞,識別情智的得失。(六)道品調適,又稱“修道品”。即一一檢討三十七道品,而修其中適合行者的能力者。(七)對治助開,又稱“助道對治”。修卑近、具體的善法,以為去除障礙的幫助。即開辟三解脫門,以對治障礙。(八)知次位,雖居凡位,然不起已登聖位的慢心,了知自己修行的階段。即自善分別識知修證的分齊。(九)能安忍,對於內外的障礙,心不動搖能安忍,成就道事。(十)無法愛,又稱“離法愛”。即去除對非真菩提的執著,而進入真正的菩提位。

[82]杜順大師的《華嚴法界觀門》記述“華嚴法界”的觀法,即:(一)真空觀:即觀照“理法界”。謂觀諸法本性即空。於此觀法中,又可分為“會色歸空觀”、“明空即色觀”、“空色無礙觀”、“泯絕無寄觀”等四種。(二)理事無礙觀:即觀照“理事無礙法界”。謂若僅觀於“事”,則起世俗之心,而執著於享樂之境;若僅觀於“理”,則起出世之心,而恐局囿於喜愛無漏小果之境。若“理”與“事”並觀,則能達圓融無礙之境,心無所偏著,自能悲、智相輔,成就無住行,而證無住處。(三)周遍含容觀:即觀照“事事無礙法界”。謂以“事”望“事”,使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容;一多無礙,大小相容,玄妙而莫能測度。

[83]即“日出三照判”,用太陽照物的比喻,把佛陀一代教法分為三個時期:(一)日出先照時:旭日初升,先照射於高山之頂,比喻佛陀最初證悟,先以無礙智慧光明為圓根大乘菩薩轉“無上根本法輪”,是為“直顯教”,即《華嚴經》。(二)日升轉照時:依所照先後,又分初轉、中轉、後轉三時,依序射及幽穀、高原、大地平原;比喻佛陀為下、中、上三根人說法,接引不同的眾生,屬方便教。初轉“小乘法輪”,名為“隱實教”,為鈍根者所說的《阿含經》、《俱舍論》等四諦、十二因緣等教理,令彼凡夫外道轉凡成聖。中轉“三乘法輪”,名為“引攝教”,如《方廣》、《深密》等經,《瑜伽》、《唯識》等論,令彼聲聞、緣覺二乘人等回小向大,學菩薩道。後轉“大乘法輪”,名為“融通教”,如《般若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令彼利根菩薩轉權為實。(三)日沒還照時:日落之際還照高山,比喻佛陀於涅槃前開示的圓滿教法,為上上根眾生轉“攝末歸本法輪”,名為“開會教”,意即開權教顯實教,會三乘歸一乘,如《法華》、《涅槃》諸經,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轉偏成圓。(四)三時與五教關係如下:日出先照時與日沒還照時均為大乘圓教,日升初轉時為愚法小乘教,中轉時為大乘始教和終教,後轉時為大乘頓教。

[84]五教之判,源自初祖杜順和尚,由《五教止觀》判分五教;二祖智儼繼而於《華嚴孔目章》中,以五教判釋佛陀一代教法;法藏大師更於《探玄記》、《五教章》中詳述,大成華嚴一家的判教體係。(一)愚法小乘教:此教唯知“人空”之理,而不明“法空”之義。如《阿含》、《婆沙》、《俱舍》、《成實》等。(二)大乘始教:大乘中初門之教,廣談法相,少及法性,或明“破相遣執”,未盡大乘法理,屬權教。又分“空始教”(言一切皆空,如《般若》、《中論》等)與“相始教”(言諸法性相,如《深密》、《瑜伽》、《唯識》等)。(三)大乘終教:此教說“真如緣起”法門,以及大乘實相,是對根機成熟者所說的教法,為大乘漸教中的終極教義。如《楞伽》、《密嚴》、《勝鬘》、《起信》、《寶性》等。(四)大乘頓教:不依次第階位,頓修頓悟之教,離言絕相,一念不生,本來即佛。如《維摩》等。(五)大乘圓教:此明華嚴所立法門,一真法界,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事事圓融無礙。前四教是方便教,此教是一乘真實教,又開“同”、“別”二門。別教一乘是直顯門,指《華嚴》教義;同教一乘是寄顯門,指闡釋會三歸一的《法華》宗義。

[85]十宗的內容如下:(一)我法俱有宗:佛陀說五戒十善等法,以教化人天,順俗情而未說“我空”、“法空”之理,故為“我法俱有”。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及部派中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經部等屬之。(二)法有我無宗:主張一切諸法通於三世,其體恒有、實有,並不執我。部派中說一切有部、雪山部、多聞部等屬之。(三)法無去來宗:主張過去及未來諸法,體、用俱“無”,惟現在諸有為法與無為法為“有”。部派中大眾、說轉、雞胤、製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飲光部等屬之。(四)現通假實宗:主張“過去”、“未來”無實體,“現在”的有為法中有“假”也有“實”;以五蘊為“實”,十二處、十八界為“假”。如《成實論》等。(五)俗妄真實宗:主張世間諸法但有假名,是虛妄;出世法與道相應,為真實。部派中說出世部等屬之。(六)諸法但名宗:主張一切諸法唯有假名,都無實體,析有明空。一說部等屬之。(七)一切皆空宗:主張一切諸法皆空、無相,即有是空。《般若經》及三論宗等屬之。(八)真德不空宗:主張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德,迷、妄、染、淨一切諸法,都從“真如”緣起;而真如之“理”,與萬有之“事”,無礙鎔融。《勝鬘》、《楞伽》、《起信》、《寶性》、《佛性》等屬之。(九)相想俱絕宗:主張一念不生即佛,絕離一切言說,是語觀雙絕的法門。《維摩》屬之。(十)圓明具德宗:圓滿顯現法界自體所具之德用的緣起妙理。《華嚴》屬之。

[86]六相是對一物作六方麵的考察:所成的法為“總相”,能成的法為“別相”,就能成的法而言,本質相等曰“同相”,作用不同曰“異相”;就依緣所成的法而言,緣具則生為“成相”,條件不足者為“壞相”。由此可知,“總”、“別”是諸法的“體”;“同”、“異”是諸法的“相”;“成”、“壞”是緣起的“用”。

[87]乃從十種層麵說明法界緣起的深義。謂通達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的原理,乃可進入《華嚴》玄海,故名“玄門”。又此十門相即相入,互為作用,互不相礙,相互為緣而起,故稱“十玄緣起無礙法門”,又稱“十玄緣起”。茲據法藏大師所立的“新十玄”說明如下:(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宇宙萬有互為緣起而成立,同時相應,同時具足;“一”與“多”互為一體,過去含容現在、未來,亦聯結於過去,無先後之別,無始無終,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為“全體性”原理。這是十玄門的總說,餘九門為別說。(二)廣狹自在無礙門:說明在“事事無礙”法界中,就其空間而言,能小中容大,狹中容廣,三千世界亦能入一微塵,而不失各物性能。如“徑尺之鏡,見千裏影”,這是“超量性”原理。(三)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切萬有,同時相應,自他互相容受,就其“用”而言,“一”中能容多,“多”中能攝一,一多相入無礙,然其體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燈,光光相攝”,這是“相入性”原理。(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一切萬法在本體上“空”、“有”相即。“一”即一切,故“體”同而不壞“差別相”;“一切”即一,故不壞差別相而體“一”。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這是“相即性”原理。(五)隱密顯了俱成門:有關緣起的現象,隱密為裏,顯了為表;隱不離顯,顯不離隱,隱顯同時。若以“一”為表,則“多”為裏;若以“多”為表,則“一”為裏,二者相互隱顯。如是為表為裏,隱顯一體,故說“俱成”。如“片月澄空,晦明相並”,這是“表裏性”原理。(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就緣起現象說明“相入”之理,特別著眼於“不壞自相”的特點。即以“小”入“大”、以“一”攝“多”,而大、小相互而不亂,亦不壞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這是“各存性”原理。(七)因陀羅網境界門:森羅萬象一一互相顯發,重重無盡,如因陀羅網(帝釋天宮殿中寶珠之網)無數明珠,互照互映,圓融無礙。如“兩鏡互照,傳耀相瀉”,這是“無盡性”原理。(八)托事顯法生解門:深妙的理可托卑近的事法加以彰顯,所托的事與所顯的理無別無二,如“立像豎臂,觸目皆道”,這是“具體性”原理。(九)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一各有過、現、未三世,合為九世。此九世互融互入,攝入一念,總成一世,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此十世,諸法不出“一念”,雖有時間之間隔,然而彼此相即相入,先、後、長、短,同時具足顯現,亦不失長、短、前、後等差別,故名“異成”。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這是“超時性”的原理。(十)主伴圓明具德門:一塵生時,萬法隨之而生。任舉一法,皆是宇宙的全相,而成主、伴的關係。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這是“主伴性”原理。

[88]四法界即華嚴宗的宇宙觀,華嚴宗認為全宇宙係統一於一心,若由現象與本體觀察之,則可別為四種層次:(一)事法界:指宇宙萬物千差萬別的現象。(二)理法界:宇宙萬物雖異,然而真如本體隻有一個——宇宙法界唯有一心而已。(三)理事無礙法界:現象與本體不二。(四)事事無礙法界:謂萬事萬物依緣而起,雖各有差別,但彼此有從多緣相助一緣者,有從一緣遍助多緣者,其“體”不二,其“用”互相交涉,故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事理圓融、性空平等、自他兼濟,又稱“無盡法界”。

[89]澄觀於公元784年正月起,撰寫《八十華嚴疏》,於787年十二月完成。當他完成六十卷《華嚴經疏》以後,特地舉行一個《華嚴經》注解落成法會。在這個法會中,與會的高僧大德竟多達千餘位,乃有“華嚴疏主”的美譽。

[90]《華嚴原人論》一書,主旨在破除儒、道二教及佛教中各派的“妄執”,究尋人類本源,謂依華嚴的意旨,一切有情本自具有靈明覺知之性,為無明妄想所蒙蔽而輪回生死。設若人心與佛心相契合,由此而尋回覺性,進入圓通無礙的妙境。

[91]性起為緣起的對稱,乃“從性而起”的意思,亦即從“佛果位”的境界說明事物的現起。“緣起”為“依緣而起”的意思,亦即從“佛因位”的立場論說事物的現起。一切法隨順其真實本性而顯現,並應眾生的根機、能力生起作用,即為性起。

[92]真言即“陀羅尼”,意譯為“總持”、“能持”,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大智度論》卷五、《佛地經論》卷五載,陀羅尼為一種記憶術,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故由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而能聯想一切之法,總持無量佛法而不散失。

[93]意為“壇”或“壇場”。古代印度密教修行者修密法時,為防止眾魔侵入聖壇,乃在修法處劃一圓圈或建立土壇,有時則在上麵繪佛、菩薩像,做完法事後再消去。後人乃把佛、菩薩像繪在紙帛上,亦稱“曼荼羅”。“曼荼羅”的設計圖,一般以圓形或正方形為主,對稱、有中心點,用以觀想、產生宗教定力。密宗以“四曼荼羅”為“六大本體”上所呈現的差別相狀,圓備諸佛的身口意三密。依《大日經》所說,“六大”所成的形象為大曼荼羅,是諸佛的身密;“印”,三昧耶曼陀羅,是諸佛的意密;“字”,法曼荼羅,是諸佛的語密;佛陀的德業,羯摩曼陀羅,是其餘三曼的業用。廣義而言,四曼涵宇宙萬象;狹義而言,密宗曼陀羅即是以佛、菩薩、明王、天王、夜叉、人、非人等來表達事相。密教以此四種曼荼羅賅攝一切曼荼羅。

[94]即所謂“三密加持妙行”,係指行者手結印,口誦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期己之身口意與諸佛的身口意相應,以達到即身成佛。三密可從三方麵解釋:(一)法佛三密:是如來自證的三密,六大法界的體相,總攝一切色法,森羅萬象,是佛的“身密”;總攝一切音聲,如溪聲、水流、風湧,是佛的“語密”;總攝一切心法,是佛的“意密”。此三密盡攝一切萬法的業用。(二)有相三密:行者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意觀本尊入三摩地(意密)。意為佛的三密加持於行者身、口、意三業上,是為“三密加持”,期佛與眾生互融,入於瑜伽境界。(三)無相三密:眾生所有身、語的行為,內心所思考者,都是三密。行者經過長期修習,藉三密加持的作用,與佛的三密相契合,無二無別,當下就是“三密相應”,轉此凡夫身而成就佛身。

[95]指觀想自心化為具體的月輪、種子、金剛杵、蓮花等,佛或法的象征,配合持咒,與佛性相應,由此漸入佛境的修持。此含攝“五相”修法:(一)通達菩提心:於理上通達自性本具菩提心,但為煩惱所覆,而觀想自心如月輪住於輕霧(喻無明)。(二)修菩提心:觀想自心離諸煩惱垢染,光明顯現,有如輕霧消散後的滿月。(三)成金剛心:為使菩提心牢固,繼而於滿月輪中觀想蓮花或金剛杵等,是名“金剛觀”。次觀金剛杵漸舒漸大,同於法界,此稱“廣金剛觀”。次觀大如法界的金剛杵,漸漸收斂,進入自心,此即“斂金剛觀”。(四)證金剛身:行者將宇宙的一切收斂於心,與佛的三昧耶(金剛杵或蓮花為表征)合而為一。(五)佛身圓滿:至此位,前證“金剛三昧耶身”,轉成相好具足的“本尊羯摩身”,自體和佛體合而為一,此即“即身成佛”的涵義。

[96]為密教供奉的本尊與最上根本佛。音譯作“摩訶毗盧遮那”,又作“毗盧遮那佛”。密教主張“六大緣起”,以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為一切萬法的本體,諸法的根源,而周遍法界。宇宙萬法的當體即是大日如來的顯現,前五大,表大日如來的“理”,即“胎藏界”;“識大”,表大日如來的“智”,即“金剛界”;以智觀理,以理顯智,如是理智不二(金胎不二),即為大日如來,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德性,一切法界依此而建立。

[97]乃依據《大日經》而成立,闡述眾生本自具足的如來清淨理性,須由大悲哺育,方能顯發。譬如胎兒懷在母胎內、蓮花種子蘊含在花內,猶如胎藏,具有含藏、本覺、理、因等諸義,又名“因曼荼羅”。其理論可能承自《華嚴經》,主張在現實事相上直觀宇宙真相。

[98]乃依據《金剛頂經》而成立,旨在表現如來內證的智德,其體堅固,不為外物所摧。密教據此成立金剛界曼荼羅,俱有智、果、始覺、自證等義,又名“果曼荼羅”。

[99]時輪密法成立的年代推斷最早為1027年,內容係了義的般若(母怛特羅)與方便(父怛特羅)的雙入無二,以實現真實的智慧為最高目的。實現的方法為觀察宇宙的結構與活動,即日月星辰的運行及其遷流變化,並控製與此對應的人體脈管、輪、氣息的遷流變化,以期達到究極合一的境界,故提供了天文學上有關曆學的記述,為此密法本質上的重要性。

[100]係以雙修大樂及瑜伽觀法為基礎,其代表經典為密集、勝樂輪、時輪等。

[101]學密之前,必須要有深厚的顯教教理作基礎,如西藏佛學院,學密之前必須以十年以上的時間修學五部顯教大論:(一)《現觀莊嚴論》(6—7年);(二)《入中論》(2—3年);(三)《俱舍論》(2—3年);(四)《釋量論》;(五)《戒律本論》(2—3年)。學完五部大論,對於修學的次第及中觀空性的正見有所認識之後,再修學密法,則不致於被境界外相所迷惑,而生起我慢心以及各種與煩惱相應的邪行、邪見。

[102]即以水灌灑頭頂,原為古印度繼承王位的儀式。又據《華嚴經·十地品》載,菩薩進入第十地法雲地時,諸佛以智水灌其頂,作為受法王職的證明,稱為“受職灌頂”,後來發展為佛教皈依入門的儀式。

[103]一般密宗的修法,主要由三大部分所構成,即:加行、正行、後行。“加行”是“正行”的基礎,亦稱“前行”,是修持一切密法的基礎。加行修滿後才能進入“正行”,開始修行本尊法儀規,並以“後行”回向。四加行的內容如下:(一)四皈依法:即皈依金剛上師,

皈依佛法僧三寶,以堅定行者對上師及三寶的信心。其修法是念誦四皈依咒,並觀想上師及空中三寶諸尊融和為一,化為五色大光明,灌滿行者全身。(二)大禮拜法:以五體投地方式作大禮拜。(三)獻曼荼羅法:行者透過身結手印、口誦真言、心意觀想,以供奉上師和三寶等。(四)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念誦法:結手印,念誦百字明咒,同時觀想空中金剛薩埵化為光明灌入行者全身,融和為一。

[104]五部無上金剛法即: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密集金剛、歡喜金剛。此外,另有空行母的“樂空雙修法”。

[105]九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作瑜伽乘(事部)、方便瑜伽乘(行部)、瑜伽乘、大瑜伽乘(生起大瑜伽)、隨瑜伽乘(教阿耨瑜伽)、無上瑜伽乘(大圓滿阿底瑜伽)。其中,聲聞、獨覺、菩薩乘為第一部,屬顯教,為化身佛釋迦牟尼佛所說,稱為共三乘;作瑜伽、方便瑜伽、瑜伽乘為第二部,屬密教,為報身佛金剛薩埵及大日如來所說,稱為密咒外三乘或外密乘;大瑜伽、隨瑜伽、無上瑜伽乘為第三部,乃法身佛普賢所說,稱為無上內三乘或內密乘,此為寧瑪派獨有的密法。依此顯密九乘循序修習,而以無上瑜伽中的喜金剛法為最究竟。

[106]三士道是一個大乘行者的修行階段與過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一)下士道:具有人天屬性,厭三惡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寶,行五戒、十善,隻求解脫個人一時的苦難,以人天乘的利樂為目的。(二)中士道:具有聲聞、緣覺屬性,但求個人的生死解脫而思惟四諦、十二因緣。(三)上士道:具有大乘屬性,發菩提心,修四攝法、四無量心、六度萬行,漸入佛地。依顯教教理修持為基礎後,更依密乘“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達到平等不二的境界。

[107]詳見本書第八章之密宗。

[108]據傳毗盧遮那佛將金剛界、胎藏界二部的灌頂法,傳授給上首金剛薩埵,令其結集《大日經》、《金剛頂經》,藏於南印度鐵塔中,待人弘傳。公元3世紀左右,龍樹開啟鐵塔之門,親禮金剛薩埵,受二大部法,故為密宗開祖。

[109]元以前,蒙古王朝與藏傳密教建立了密切的關係。元世祖忽必烈尊奉薩迦八思巴為國師,令造蒙古文字,以利佛典翻譯及經咒學習,隨著元朝的遷都燕京(今北京),藏密東傳,密教遂盛行於宮廷之中。明朝繼元朝之後,采取“以僧化俗”的策略來治理西藏,廣封法王,重要者有八大法王,即:大乘法王、大寶法王、大慈法王、闡法王、讚善王、護教王、闡教王、輔教王等。清朝曾冊封四大活佛,這幾位活佛的轉世,加強密教的普及與盛行。

[110]1985年6月23日,“中華漢藏文化協會”在台北正式成立,星雲當選首任理事長,曆任六年後,複應聘為榮譽理事長,至1998年8月1日第五屆會員大會再度被推選為理事長。1986年12月26日,“世界顯密佛學會議”在佛光山舉行,主題是“顯密融和與世界文化發展”,世界各國學者專家三百餘人參加,密教四大法王共同蒞臨,星雲並於會中發表主題演說“顯密融和”。31日起,在台北舉行“祈求世界和平顯密大法會”三天。1989年7月15日,在佛光山美國西來寺舉行國際顯密英文佛學座談會,主題是“加強對顯密佛學的認識”,星雲應邀發表主題演說。1993年1月1日,“佛光山禪淨密三修萬人獻燈法會”首次在彰化舉行,由星雲演講禪、淨、密三宗的修行方法,有一萬多人參加,以後每年分區舉行,持續至今。

[111]有關“禪”的起源,根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所說:一日,佛陀在靈鷲山,時有大梵天王,為令今世、後世眾生獲得利益,以金婆羅華獻佛,舍身為床座,恭請佛陀為眾生說法。佛陀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麵麵相覷,無法會意。唯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如是,禪在“拈花微笑”——師資心意刹那交會之間傳了下來。

[112]菩提達摩入道之途,不出理入與行入。理入,謂藉由經教體悟佛的境界,深信眾生皆有佛性,但為客塵煩惱所覆蔽,不能顯了。若舍妄歸真,凝住壁觀,則無自無他,聖凡等一,堅住不移,此即與理相契,無有分別,寂然無為,稱為理入。理入屬於教理的思惟,要求舍偽歸真,認識、解決問題;行入屬於教法的實踐,教人去掉一切愛憎情欲,依佛教教義實踐。

[113]行入,即:(一)報冤行,謂修道之人,若受苦時,當念:“此係我宿殃惡業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無冤訴。”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而進道,故名“報冤行”。(二)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感,緣盡還無。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故名“隨緣行”。(三)無所求行,謂世人長迷,處處貪著,稱之為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願樂,是真無求,順道而行,故名“無所求行”。(四)稱法行,性淨之理,稱之為法。此理眾相皆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智者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達解三空,自利利他,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

[114]一行三昧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乃定心觀法界平等一相的三昧。入此三昧,則知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為平等無二,無差別相,故於行、立、坐、臥等一切處,不動道場,當下即是。此禪之旨趣,係頓悟自心本來清淨,無有煩惱,具足無漏的智性,且此種清淨心與佛無異,此心即佛,故宗密稱之為“如來清淨禪”(略稱如來禪),並以之為達摩門下相傳之禪,並判攝為“最上乘禪”。自中唐以後,禪宗因盛行以棒喝、坐禪等方式接化眾生,又當時如來禪僅滯於義解名相,而未至達摩祖師西來所傳的真禪味,故仰山慧寂禪師另立“祖師禪”的名稱,以此為達摩所傳的心印,表示祖祖相傳、以心印心的意思,以別於教內其他諸禪。

[115]即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

[116]東山位於湖北黃梅的雙峰山,原稱“馮茂山”(又稱“馮墓山”、“馮母山”),位於縣境之東,故名。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皆住此山接引學人,舉揚禪風,世稱其所傳禪法為“東山法門”,又稱“東山淨門”。其教法以指導初發心者為主,具有漸悟的傾向。唐上元二年(675年)弘忍示寂,門人神秀等葬其遺骸於此,故亦稱“五祖山”。

[117]主張以坐禪觀心為主的五種禪要,即:知心體、知心用、常覺不停、常觀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118]六祖惠能認為心性本淨,本來是佛,識心則能見性,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說,其理論與實踐都將禪宗具體的中國化,是為南宗禪。神秀認為佛性雖人人本具,但為客塵所覆,需時時修習,拂塵除垢,才能成佛,主張漸修漸悟,是為北宗禪,此為禪宗史上“南頓北漸”之說。

[119]惠能的嗣法弟子有四十餘人,以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永嘉玄覺、荷澤神會至為傑出。其中,荷澤神會開“荷澤宗”,極力提倡頓悟法門,而以“一念不起”為“坐”,“了見本性”為“禪”。

[120]“牛頭禪”又稱作“牛頭宗”。宗祖法融於江寧牛頭(首)山的石室枯坐,感百鳥銜花之瑞。唐貞觀年間,四祖道信聞之,前往付其法,法席大盛,自成一派,與同出師門的五祖弘忍“東山宗”並立,特稱為“牛頭宗”。法融以“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為要旨,據宗密的《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載:“牛頭宗意者,體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為有,即見榮枯貴賤等事。(中略)乃至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如幻。”牛頭宗於唐代盛極一時,至宋代以後則法脈不振。

[121]五宗七派各立門戶,各有接引後學家風。所謂家風,乃指祖師接引後學的權宜之法。古人評論五家家風如是:“曹洞叮嚀,臨濟勢勝,雲門突急,法眼巧便,溈仰回互。”此外,百丈的“是什麽”、無業的“莫妄想”、趙州“吃茶”、雲門“胡餅”,皆是典型的接引家風。五宗七派的成立次第如下:(一)溈仰宗:南嶽懷讓從六祖受心印後,住般若寺,度馬祖道一。馬祖道一舉揚禪法於江西龔公山,開棒喝豎拂之禪風,世稱“洪州宗”。馬祖創建禪刹,百丈懷海訂立清規,禪宗始脫離禪僧寄住律寺之製。百丈門下有黃檗希運、溈山靈佑等得意弟子,其中,溈山靈佑獨棲潭州(湖南),參學者多達一千五百人,門下以仰山慧寂為最著名,此係即稱溈仰宗。溈仰宗家風溫和,《人天眼目》雲:“溈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捧飯,我便與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二)臨濟宗:百丈懷海的弟子黃檗希運門下有臨濟義玄。義玄設立三玄三要、四料簡等接化徒眾,機鋒峻嚴,門徒眾多,蔚成臨濟宗。臨濟應機多用喝,“喝”,始於馬祖接百丈,同為以心印心,無言之教。臨濟入室便喝,家風猛烈,五祖法演謂臨濟家風為“五逆聞雷”之喝,一喝之下,如五逆罪人為雷所劈。(三)曹洞宗:青原行思傳石頭希遷,撰《參同契》,與馬祖並稱當世二大龍象。希遷傳藥山惟儼至洞山良價,再傳曹山本寂時,創曹洞宗。其家風一敲一唱,回互綿密。《人天眼目》卷三雲:“曹洞者,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應物,就語接人。”(四)雲門宗:石頭希遷門下的另一支天皇道悟,傳龍潭崇信,經德山宣鑒、雪峰義存,至雲門文偃創雲門宗。以“截斷眾流,不容擬義,凡聖無路,情解不通”為接引家風。(五)法眼宗:與雲門文偃同一師門的玄沙師備,傳羅漢桂琛,其弟子法眼文益,住金陵清涼寺,以“六相”及“四料簡”接引後學,創法眼宗。此宗高僧輩出,如天台德韶被稱為智再來;永明延壽撰有《宗鏡錄》,重視教學;永安道原著《景德傳燈錄》,明示達摩禪的係譜。“對病施藥,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乃法眼家風。(六)黃龍派:宋代時,自臨濟義玄,七傳至石霜楚圓,門下黃龍慧南、楊岐方會複各衍出黃龍、楊岐二派(二宗皆以嚴峻家風聞名,時人以龍喻慧南,以虎喻方會),而與曹洞、雲門等宗並立。黃龍派後來由榮西傳至日本,開日本臨濟宗之端。(七)楊岐派:楊岐派自楊岐方會開宗立派後,陸續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揚禪旨,蔚為禪的主流。

[122]我國禪宗自六祖惠能之後百餘年間,禪者僅以道法相授受,多岩居穴處,或寄住於律宗寺院,齟齬時生。馬祖道一不局於舊製,別立禪居,開創叢林,以安禪侶。其法嗣百丈懷海,折衷大小乘經律,製定清規,成為後世叢林修持的典範。自此,叢林之製於焉大備。其後,經唐末五代,至宋代,叢林建置益臻完備,禪眾亦以集中居住為常,名德住持的叢林,多在千人以上。

[123]默,指沉默專心坐禪;照,即以慧來鑒照原本清淨的靈知心性。默照禪重視觀心、看心、凝住壁觀,主張以“坐空塵慮”來默然靜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無所得、無所悟的態度來坐禪。看話禪的關鍵在“疑”,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例如參“念佛是誰”、“無”等,於上生出疑團,大死一番,方能大徹大悟。看,見的意思。話,公案的意思。即專就一則古人的話頭,曆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或作“參公案”。此禪風先慧後定,與默照禪的先定後慧大異其趣。宋代大慧宗杲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爾後其風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為揭櫫麻三斤、柏子樹、須彌山、平常心是道、雲門顧、趙州無等古公案,頗影響一代的禪風。明、清以至於今,此禪風猶未絕。此外,宋代以後,禪淨合習的思潮甚盛,以“阿彌陀佛”四字為公案的風氣極盛一時,此亦為看話禪的一種。

[124]人間生活禪的禪風,即:禪修思想,在於平常、平實、平衡的意境涵養——但盡凡心,別無聖解。禪修內涵,在於信心、道心、悲心的長養增進——不變隨緣,慈悲喜舍。禪修生活,在於規律、簡樸、惜福的用心實踐——依戒生活,知足澹泊。禪修精神,在於承擔、無畏、精進的落實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擔。禪修運用,在於生活、生趣、生機的權變妙用——觸處皆道,機趣無限。

[125]西方淨土,乃淨土宗所特別重視者。淨土,指由菩薩所修的因行而感果報的報土;或指佛為救度眾生而假現的應化土;或指位於西方,經過十萬億土,於彼方實有的淨土;或更指於眾生心中所現的淨土等,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淨土宗認為淨土係於西方實在的報土,生於此淨土者能受諸樂,《往生要集》卷上舉有十樂:(一)聖眾來迎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來迎,引導至淨土。(二)蓮華初開樂,托生蓮華,往生淨土,故於蓮華初開之際,可見淨土的莊嚴。(三)身相神通樂,可得三十二相之身與天眼等五種神通。(四)五妙境界樂,可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勝妙。(五)快樂無退樂,受樂無窮。(六)引接結緣樂,從前結緣的恩人親至淨土迎接。(七)聖眾俱會樂,眾多菩薩俱會於一處之樂。(八)見佛聞法樂,得見佛聞法。(九)隨心供佛樂,隨心供養十方諸佛。(十)增進佛道樂,修行精進,終得佛果。

[126]淨土方位、莊嚴情形、住民種別,依諸經所述,各有差異,係由因位發願的不同而產生。《阿閦佛國經》卷上、《放光般若經》卷十九、《無量壽經》卷上等,均以淨土乃諸佛於因位行菩薩道,發願嚴淨佛土,成就眾生,積功累德所建立的莊嚴清淨世界。《維摩經》卷上《佛國品》則謂心淨土淨,娑婆即常寂光淨土,若眾生心不淨,此土即穢惡不淨;佛所見清淨,即成無量功德莊嚴。《法華經》的靈山淨土、《華嚴經》的蓮華藏世界、《大乘密嚴經》的密嚴淨土等,即以“心淨土淨說”為本。至於他方的淨土,則有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閦佛的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的兜率淨土等。

[127]四十八願依阿彌陀佛攝取對象的不同,可略分為三類:(一)攝法身願:係阿彌陀佛成就法身之願。(二)攝淨土願:係阿彌陀佛成就依報莊嚴之願。(三)攝眾生願:係利益眾生之願。

[128]三輩往生的條件:(一)上輩往生:出家修道,上求下化,專念彌陀,修諸功德,願生彼國。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迎接,蓮華化生,得不退轉,智光莊嚴,神通自在。(二)中輩往生:發菩提心,專念聖號,修善積福,奉持齋戒,供養三寶,所有功德,回向西方。臨命終時,化佛來迎,住不退地,具福德智慧。(三)下輩往生:發菩提心,稱佛名號乃至十念;或聞法深信,乃至一念願生彼國。臨命終時,夢見彌陀,係願往生。

[129]信願行是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即:信——信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以及念佛決定往生。願——回向、發願往生彼國。行——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積聚善趣福德因緣。

[130]《觀無量壽佛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福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也就是西方淨土成就的正因。

[131]十六觀行中,第一觀至第七觀屬“依報觀”,分別是日想觀、水想觀、寶地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第八觀至第十三觀屬“正報觀”,分別是像想觀(粗想極樂世界相狀)、真身觀(佛身觀)、觀音觀、勢至觀、自往生觀(觀自身生於極樂世界)、雜想觀(觀池水上丈六金身的佛菩薩)。第十四觀至第十六觀說明依行持不同,於臨終時,諸佛聖眾迎接往生的情景互異,分別是上品生觀、中品生觀、下品生觀,每品各分上、中、下生,共計三輩九品。上三品是著重於“能解第一義”的修行者,其往生後以證“無生法忍”為目標;中三品是能持戒、行善而遵循人間倫常道德者,往生後以先證得“阿羅漢果”為目的;下三品是雖曾行惡、犯戒,然因得遇善知識,而聞佛經或佛名者,往生後,在漸熏漸修下,發無上菩提之心。十六觀的主旨在於借助觀想,來達到除惡滅罪,往生淨土的目的。

[132]全名為《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係世親依《無量壽經》所作,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等五念門,以求生西方淨生。

[133]慧遠大師隱居於廬山東林寺,三十餘年不出山門一步,構築龕室,立圖寫佛影,日夜率眾修行,道俗聞風雲集,於是與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等緇素一百二十三人於般若台上,阿彌陀佛像前,共結白蓮社,立誓往生西方,期生淨土。劉遺民修念佛三昧,常於定中見佛;慧遠一生中亦三見聖容,親見彌陀告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七日後,汝當生我國。”

[134]曇鸞大師家近於五台山,常聞神跡靈異之事,十餘歲即登山出家。苦節力學,精通諸經。嚐讀《大集經》,為之注解,書未成即染疾,遍求不治。一日,忽見天門洞開,其疾頓愈,乃發心求長生不死之法。聞人傳言仙方之學可長壽不老,乃往江南,於句容山訪陶弘景,從之受仙經十卷。歸途過洛陽,謁菩提流支,受得《觀無量壽佛經》,乃盡棄仙學而專修淨土。

[135]凡依經教聖道,在此土積累功勳,斷惑證真,修行“難忍能忍”,曆經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者,為“難行道”;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念佛名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淨國土,仗佛神力,終得不退轉,此則為“易行道”。

[136]《觀無量壽佛經疏》,通稱《觀經四帖疏》。乃解釋他力信仰的要義,主張一切善惡凡夫皆可依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極樂淨土(他力法門),以稱名念佛為正業(正行),以讀經、禮拜、讚歎、觀察為助業(雜行)。並強調如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於行、立、坐、臥間,不問時節久暫,皆念念不舍者,即可往生淨土(易行道),此說對後世影響很大,為闡發淨土教相、教義的根本典籍。

[137]慈湣慧日三藏以西方淨土一門為出離生死的快捷方式,故提倡稱名念佛法門。上至盡形壽,下至十念,念佛必定往生淨土。淨土宗承遠、法照、飛錫等法師繼承其說,以念佛三昧為無上深妙的禪門,極力排斥禪者的空腹高心。於是,中國淨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種教係,即:慧遠係統——“常識性理論派”,善導係統——“體解信仰的佛願派”,慈湣係統——“不舍萬行的妙有派”。

[138]法照大師模仿《無量壽經》中風吹寶樹,出五音聲,而定五會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羨淨土。此儀式每集合音聲優美的道俗數人,威儀齊肅,分為五會,依五種高低緩急的音調而念佛。第一會以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第二會以平上聲緩念;第三會非急非緩念,盤旋如奏樂;第四會漸急念;第五會轉成“阿彌陀佛”四字佛號,急聲加速念。此五會念佛頗具調攝身心之效,流傳至今。

[139]《四料簡》為:“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140]永明延壽大師主張禪淨雙修,宋代僧俗承其遺風,大行此法,淨土念佛法門廣受他宗奉行,如天台宗多有信奉淨土及解義者,以宋代四明知禮所撰《觀經疏妙宗鈔》最著,其約心觀佛說,即是台淨融和論,向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禪淨雙修之風流行愈廣,中峰明本、天如惟則等法師皆歸心西方。至明代,楚山紹琦、空穀景隆、一元宗本、雲棲祩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賢等諸法師,相繼倡說禪淨合行。

[141]蓮池大師主張:若念佛至一心不亂,念而無念,則自性即是彌陀,當下即為淨土,與禪宗“明心見性”、“直指人心”,殊途同歸。此論不僅調和禪淨二宗長久以來的互斥,更達到“透禪融淨”、“二宗平等”的境界。

[142]淨土宗祖師修持念佛法門,據傳多有感應事跡,如:善導一生戒行精嚴,至誠念佛,時有瑞相感應,乃至念佛口中放光,被尊為“彌陀化身”、“光明和尚”,度化甚眾。四祖法照大師專修念佛三昧,感得缽中見五台勝境,文殊、普賢二大菩薩讚歎宣說念佛法門,又舒金色臂摩其頂,謂大師以念佛力將證菩提正覺。五祖少康大師,於新定化人念佛,後建念佛道場,逢齋日,集信眾三千共修,每念一佛號,口隨出一佛,時人皆謂“後善導”。六祖永明延壽大師勤修淨業三年後,於禪觀中見觀世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遂得無礙辯才。八祖蓮池大師嚐被村民請予禱雨,師曰:“但知念佛,無他術也。”遂持木魚循田念佛,所到之處,時雨如注。十二祖際醒大師臨命終時,見諸佛聖眾親迎,手結彌陀印,安詳而逝。眾聞異香浮空,供奉七日,麵貌如生,發白變黑。十三祖印光大師,於念佛聲中往生,如入禪定,笑容宛然。荼毗後,頂骨裂成五瓣蓮花,五色舍利數千。

[143]集錄曆代相信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的傳記有:後唐道詵刪補的《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北宋戒珠的《淨土往生傳》、北宋王古的《新修淨土往生傳》、南宋陸師壽的《新編古今往生淨土寶珠集》、明代祩宏的《往生集》、道衍的《諸上善人詠》、清代彭希涑的《淨土聖賢錄》、胡珽的《淨土聖賢錄續編》、瑞璋的《西舫匯征》、咫觀的《修西聞見錄》等。

[144]明持,謂出聲稱念佛號,行者念佛時,若昏沉欲睡,或妄想散亂,可高聲唱念。默持,是唇動但不出聲,唯持聖號於心中,了了分明,可於二六時中行持。半明半默持即金剛持念法,念佛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觀想念乃持名念佛與觀想念佛的綜合。追頂念,以金剛持念法,緊密持念,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聲聲追頂,無稍休息,努力直前。禮拜念,即邊念佛,邊禮佛。記十念,以念珠計數念佛以達專心。十口氣念,是以追頂念法,盡一口氣念佛號,如是十次,名為十口氣。

[145]七論,是指說一切有部的根本七論,稱為一身六足論。《發智論》,異譯為《八犍度論》,義門完備,喻之以“身”,稱為身論。內容主要是將經中所有要義,用種種阿毗達磨形式加以解釋,如釋義、分別法門等,在各種阿毗達磨中,此論最詳細,全麵闡述有部的基本觀點,並兼論當時部派佛教間論諍的各類問題。六足論,義門稍狹,故稱足論,前三論造於佛世,後三論乃後代論師的作品,分別說明如下:《集異門足論》:舍利弗造,二十卷,以注釋《長阿含·眾集經》為主,解說一法乃至十法的各種佛教術語,可說是有部《阿含經》的延伸。《法蘊足論》:大目犍連造,十二卷,此論選取《阿含經》中十二種主要教說,逐一加以解釋。《施設足論》:大迦多衍那造,主要敘述《長阿含·起世經》的思想,詳細論證、分析阿毗達磨的宇宙觀、世界觀,是有部中期所出現的論著。《識身足論》:提婆設摩造,十六卷,主要是對心識活動的分析。《界身足論》:世友造,三卷,論中對於心與心的作用,作了詳細的分析,是有部的理論基礎,與上座部的《發趣論》相通。《品類足論》:世友造,十八卷,論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隨眠,是有部獨特的理論。

[146]係《阿毗達磨發智論》的注釋書,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內容引述許多不同學派對《發智論》的解說,有係統地總結說一切有部的理論主張,並對當時印度各部派與外道的觀點進行批駁。

[147]又稱作三科,是一切諸法的分類方式。蘊指五蘊,即色、受、想、行、識;處指十二處,即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界指十八界,即前十二處,再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三科的假合,才有一切生活的運作,因而三科的安立,是為破實我的執著而有。

[148]俱舍宗對一切萬有諸法的分類方式,計分五大類: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無為法三,共七十五法。

[149]指因緣和合而生,有生滅變化的現象。

[150]說一切有部將一切法分類成七十五法,為了說明彼此間相互關連的因果關係,因而透過“六因、四緣、五果”,來說明宇宙世間運作的因果法則。六因,指能作因(在有為法生起時,不障礙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俱有因(即互為因、互為果,因果同時的意思)、同類因(前念因對後念果,為同一類的法,如善因得善果)、相應因(針對心心所間的因果關係而立)、遍行因(遍一切雜染法,而能生起煩惱的原因)、異熟因(異類而熟的意思,如惡業或有漏善業為因,卻招感無記的果報)。四緣,即因緣(又稱親因緣,是法生起的主因、主要條件)、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僅適用於精神現象,乃認識活動得以發生的條件,指前念心是後念生的因緣)、所緣緣(略稱緣緣,指心心所所攀緣的一切對象,如眼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增上緣(有助於或無礙於法產生的原因條件)。五果,乃指增上果(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得的結果)、士用果(又稱士夫果。由俱有因、相應因作用所感的結果。指人使用工具造作各種事情,所得的結果)、等流果(又稱相續果,由同類、遍行二因所生的結果,指後起的果和前因,在性質上相似)、異熟果(又稱報果,乃異熟因所招感的果報)、離係果(又稱解脫果、涅槃果,係由吾人的智力而脫離諸煩惱的係縛所得,此果唯是聖人所得)。此因、緣、果運作關係如下:

[151]指眾生世間,乃五蘊所成的一切眾生,能居的正報。

[152]指山河大地、日月光明等眾生所依止的生存環境。共分為三類:即欲界(貪欲眾生所居之處,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色界(指去除欲界穢惡之色的微妙清淨色質)、無色界(有禪定,無色相),以上稱為三界。《俱舍論》中進一步說明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一千個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宇宙間有無量無數的三千大千世界。

[153]三界五趣,指有情輪回轉生的去處。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五趣是地獄趣、餓鬼趣、傍生趣、人趣、天趣。四生,指有情輪回轉生的四種方式,即胎生(從母胎而生,如人、馬、豬等)、卵生(由卵孵化成而生,如雞、鴨)、濕生(從濕氣而生,如黴菌、蚊蟲)、化生(生無所托,唯依業力而生起,如諸天、地獄等眾生)。

[154]把有情流轉生死的狀況,借著因果關係而加以說明,即十二因緣:(一)無明:為宿惑位,起自“過去煩惱”而至“中有”的最後念。(二)行:由無明而造作善惡諸業。(三)識:無明結合行、心識作用,而托生母胎的初念。(四)名色:入母胎後,第二念生起以後的四周間,是精神(名)與物質(色)逐漸生長階段,泛指身心。(五)六入: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漸次長成於胎內完備時期。是六種感覺器官,是領納六塵的機構。(六)觸:出胎後至二三歲之間,隻有單純的知覺作用,尚不知苦、樂、舍三受。(七)受:四五歲至十二三歲間,對於“境”能領納,生起樂受、苦受或舍受等作用。(八)愛:十四五歲後,貪愛心漸次旺盛,於“財、色”起貪愛執著。(九)取:青春期以後,貪念增上,執取之情更盛,往往不辭任何辛苦,執取不休。(十)有:因愛、取,造下善惡諸業,由此招感未來果報。(十一)生:以現在的愛、取、有,而生未來果報的現生“識”位。(十二)老死:因衰老而至死亡。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如下:

[155]指身見(有我、我所有者的見解,即執著五蘊假合的身為實我身;執著我身邊諸物為實我的所有物)、邊見(以我見為基礎而起的妄見,如常見、斷滅見)、邪見(無因果者的見解,或一切不正當的見解,包含其他四見在內)、見取見(固執自己的惡見,如不是真正證果的因,卻誤以為是真實證果的因)、戒禁取見(指就戒律等而起的謬見),以上稱為五利使。貪、瞋、癡、慢、疑,以上稱五鈍使。這十種煩惱隨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的狀態,猶如睡眠,故稱隨眠。

[156]指實我見,指堅持吾人身心有“常一主宰”的存在,在支配我人,名即蘊我;或謂離開吾人身心,另有一主宰驅使我人的意誌,名離蘊我。一般人所執著的靈魂、印度數論派的神我論、勝論派的實句義、猶太教的耶和華等,皆屬於實我見的範圍。

[157]《成實論》的立場係采取“二世無論”(過去及未來)、“性本不淨論”、“無我論”等,主張人、法二空。全書的教說不僅網羅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重要教理,也含有大乘的見解;又多立於經量部的立場,以排斥說一切有部的解釋。《成實論》各品內容梗概如下:發聚:共三十五品,先論述佛、法、僧三寶,後說造論的理由及四諦法義,並列舉有關“有相”、“無相”等十種重要異說,以明示本論的立場。苦諦聚:共五十九品,說明五蘊的苦,並詳敘色、識、想、受、行。集諦聚:共四十六品,說明苦因與業、煩惱。滅諦聚:共十四品,謂滅盡“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達於涅槃的境界,為本論獨特的見解。滅三心首先於聞思慧中,觀諸法從眾緣生,但有假名,實無我、無我所,則假心滅;次於修慧中,見“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則法心滅。後於滅盡定或無餘涅槃位中,以重空義並滅空心,達真空無相。如此三心都滅,則具足無我,入於離言絕相的真空,諸業、煩惱由此無依止處,故永不複起。道諦聚:共四十八品,說明滅苦而實現涅槃的方法,為禪定與智慧。其中,智乃空無我的真智,是滅煩惱後所得者。此外,複言及空與無我的實踐。

[158]“三教五時”是成實師共同的判教,《大品經遊意》中記載:“成實師雲:佛教不出三:一者、頓教,如《華嚴》大乘等也;二者、漸教,如四阿含及《涅槃》等也;三者、偏方不定教,如《勝鬘》、《金光明》、《遺教》、《佛藏經》等也。”漸教的內容又可分為五時:一、三乘別教:即為聲聞說四諦,為辟支佛說十二因緣,為大乘說六度的個別教,如《阿含》。二、三乘通教: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經》、《成實論》。三、抑揚教:讚揚菩薩乘,抑挫聲聞乘之教,如《淨名經》、《思益經》等。四、同歸教:開會三乘而歸於一佛乘之教,如《法華經》。五、常住教:主張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經》。於此,判《成實》為大乘教。

[159]開善寺智藏,聰敏謙和,敕住興皇寺,梁武帝時崇仰其智德,複敕住開善寺。曾上書勸止武帝擬自任白衣僧正之舉,帝禮為菩薩戒師;提出新本《成實》,形成“新實”,引起三論宗法朗的護三論之辯。撰有《成實大義記》及《成實義疏》,曾為研究《成實》的權威,惜已散失。莊嚴寺僧旻,於《成實》法筵中議論清逸,令聽者大為折服,備受齊朝帝室文惠太子及文宣王禮遇。二十六歲於興福寺主講《成實論》,僧信千人,高豎法幢,慕其名者不遠萬裏來訪。梁武帝天監末年於莊嚴寺大轉法輪,盛況非常,講堂不敷使用,因而增建。師振興道安大師以後久廢的講經前誦經之風,且常事放生、賑濟之舉。光宅寺法雲,善說經論,匯《法華經》要義作《成實義疏》,其思想學說影響天台、三論各宗甚巨。梁天監七年為武帝之師,並奉敕為光宅寺主,後敕為大僧正,曾設千僧會於同泰寺。此外弘傳《成實》者尚有:警韶,一生弘講《成實》五十餘遍;智脫,受陳、隋王室迎往講論;智琰,講說“新成實”,陳、隋時代被譽為佛門棟梁;陳朝大僧正寶瓊,講《成實》九十一遍,並撰《成實論玄義》。

[160]成實宗觀“人”、“我”都是由五蘊聚集和合而成,在“人”、“我”身心中並無“人”、“我”實體。如以瓶喻五蘊,水為實我,今瓶中無水,唯有空瓶,表五蘊中無有實我,稱為“人空觀”。複觀五蘊亦無實體,如瓶乃水土和合,萬法如幻,此稱“法空觀”(無我觀)。《成實》以“析空觀”將存在的事物分析至最後不可得時,則為空;如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或分析心法至於一念,而依此分析的結果,觀人、法二空的道理。大乘“體空觀”,意謂一切存在的本身即是空,所以不須分析,當體即空,此乃就諸法本身,體達其如夢幻的本來空,亦即不壞諸法的存在而觀空。

[161]《成實論》對四諦的解說如下:(一)苦諦:《四諦品》說苦諦的內容含攝有三界、四生、六道、六觸、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在《色相品》中,獨說五陰是苦諦,因為五陰是受身因緣,身為眾苦的聚集。(二)集諦:說明苦果的原因是業及煩惱,此業及煩惱亦是後身因緣。如《無明品》說:“隨逐假名,名為無明。如說凡夫隨我音聲,是中無我、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名為人。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我心生即是無明。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煩惱起不善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三)滅諦:成實宗以滅為第一諦,所謂滅,就是滅三心,如《假名品》雲:“滅三種心,名為滅諦,為假名心、法心、空心。”(四)道諦:《四諦品》說,道諦者,謂三十七助菩提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162]五位八十四法,列表如下:羅波那:現奇特為利養故,口悅人意。現相:欲得他物,表欲得相,如言此物好等。憿切:若為呰毀此人故,稱讚餘人。單致利:若有人喜睡病,名單致利。初不調:不知調適飲食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