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一 大乘八宗概論(1/3)

一、律宗概論

律,指佛陀隨緣製戒的具體規範,乃因僧眾不當行為而被動製定。在印度曾分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傳來中國的,隻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本宗以律為所依,故名為律宗。

佛陀製戒的原則是“隨犯隨製”[28],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條戒律,都有其製戒的因緣和時空背景,其內容也因應對象而有不同[29]。佛陀在結戒之初,曾宣說製戒的十大利益: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者令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大利益,正是佛陀製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佛典初次結集時,即已成立律藏,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印度東部的跋耆族比丘首先提出十條新戒律,受到東部僧團的普遍遵行,造成西方長老比丘的非議,乃舉行結集,斥為“十事非法”[30],導致教團的初次分裂;其後教團陸續分出部派,所傳戒律不盡相同[31]。

佛教初傳東土一百八十年間,雖有經典傳譯,卻獨缺律典。直至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印度曇摩迦羅始譯《僧祇戒心》戒本一卷,並敦請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傳戒,開中國十師傳戒的先河[32]。

姚秦弘始六年(404年),弗若多羅譯出我國第一部廣律[33]《十誦律》後,律典相繼傳入;其中較重要的是“四律五論”[34]。廣律譯出後,中土普遍以弘揚《十誦律》為主,關中則盛行《摩訶僧祇律》;《四分律》譯出後,流傳更廣,漸次取代各部,成為主流。

南北朝至唐代,陸續有弘揚律宗者。唐初有終南山道宣律師,廣事著述,以大乘教義解釋《四分律》,為《四分律》的集大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35],為後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為千年來我國律學行事的指南。

《行事鈔》將“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體、戒行、戒相[36]。其中以戒體最為重要,為戒律的根本,“戒體論”乃成為律宗的主要義理中心。道宣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化、製二教”[37],以定慧法門為化教,戒學為製教,提升了律藏的地位(占佛陀教法的一半);又融小歸大,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攝互通的特殊意義,奠定他在八宗的地位與發展基礎,貢獻卓越[38]。

道宣律師久居終南山弘化《四分律》[39],因其學養深厚,嚴持淨戒,律學大彰,世稱“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繼嗣法統,成為南山律宗二祖,其後法脈不絕。唐朝末年,經會昌法難及五代戰亂後,佛教衰頹不振,律宗亦漸式微。

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師大弘律宗,唯因釋律有異,形成“會正”與“資持”二宗,“資持”影響尤廣[40]。

宋代以後,幾經戰亂,律宗典籍逐漸散佚,至元、明兩代,乏人傳承。明末清初,複有蓮池、蕅益、弘讚、元賢等著作論述;並有南京古心如馨律師登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薩於雲端受戒,頓悟心地法門,廣學大小乘律法,開壇說戒,徒眾萬人,再興南山律宗。古心門下的寂光,於南京寶華山創建南山律宗道場,成為日後的中國戒學中心,至今天下叢林傳戒,多依循寶華山的戒壇儀軌。

寂光的弟子見月繼承寶華山法嗣,見月數傳至文海,清世宗時,奉詔入京,住持寶華律宗的分支——法源寺,開壇傳戒,從此寶華山法脈分燈全國,文海戒子遍滿天下。清代寶華山受到嚴重破壞,重建後,盛況不複。民國初年,唯弘一律師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雲遊著書[41],弘傳南山律宗。

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利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戒律從外相的修持清淨,到內心的不動念,層次有所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小小戒已不適用於各國不同的民情及現代時空。星雲主張應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廣五戒、菩薩戒,方能匡救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的時弊,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建立人間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攝六度為戒律的內容,饒益眾生。

經雲:戒如良師,可以指導我們;戒如城牆,可以保護我們;戒如軌道,可以規範我們;戒如船筏,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生死大海。戒,是學習做人的根本。清淨的戒行,能夠培養健全的人格,圓滿幸福快樂的人生。

二、法相宗概論

本宗依據《解深密經·法相品》而立,主張一切諸法的體性、相狀都是唯識所變,故將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分析其性相和體性,並加以組織化、係統化,所以稱“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或“有相宗”。唯識學說建立種種“法相”,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矯空宗末流斷滅空的偏執,故名“大乘有宗”。

唯識思想的發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邁進,從阿含、般若、中觀乃至瑜伽,逐漸開展,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趨縝密、圓融的過程[42]。在公元4、5世紀,無著的《攝大乘論》和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為唯識思想的代表著作。主要說明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意識,並非實存的“境識俱空”,又稱為“真實唯識說”,由真諦三藏傳到中國,形成攝論宗。另外,主張“境空識有”的“方便唯識說”由陳那、無性、護法等唯識論師的傳承,經由玄奘大師傳到中國、日本,才有現今的法相宗。

公元7世紀間,我國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曾在那爛陀寺從瑜伽論師戒賢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43]的奧義,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玄奘大師歸國後,住持長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窺基的協助下,以護法的注釋為主,融合印度十大論師[44]之說,綜合而成《成唯識論》,此論為唯識宗的百科辭典,加上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窺基大弘法相唯識學於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故本宗又名“慈恩宗”。

窺基慈恩宗一係由慧沼繼承法脈,續傳智周。智周傳如理,其後中國唯識宗逐漸衰微,傳承不明。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虛大師及歐陽竟無、王恩洋、梅光羲、韓清淨、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圓、熊十力等居士學者致力於法相的研究。台灣早年有慈航菩薩闡揚唯識,著作《相宗十講》,後有印順導師作《唯識學探源》、演培法師作《八識規矩頌講記》、楊白衣居士作《唯識要義》等。近期也有不少法師學者致力於唯識教義的專研與著述。

唯識教義分項略述如下:

一、五位百法:“百法”是萬有的分類。研究唯識學,必須先了解諸法名相,這是進入唯識之門。世親菩薩從無著菩薩學習大乘法相教義後,造《百法明門論》,乃將萬法歸納為五位百法[45]。

二、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第八識——阿賴耶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46]。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三、種子現行:百法中,除了無為法以外,其餘的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產生“色”、“心”諸法現行的作用,稱為“種子”。當“種子”遇“緣”起“現行”時,就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因此說阿賴耶識是宇宙的總體、萬有的根源,此稱“阿賴耶緣起”。譬如喜舍心的種子現行時,見貧困者而心生歡喜,行布施,舍財物;看過巴黎鐵塔的相片,再見到實物時,會產生熟悉感。

四、四分說:唯識學者為論證“唯識無境”的理論,說明主觀精神對於客觀對象的認識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說,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47]。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證自證分四領域成立,且不離心識而存在,強調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為“相分”,相機為“見分”,照相者為“自證分”,照相者調整焦距鏡頭要將景物清晰攝入的作用為“證自證分”。

五、三類境:瑜伽學派將吾人所認知的塵境分為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48]。

六、三性與三無性:依“有”的觀點而言,一切諸法有三種自性(體性相狀),即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49]。依“非有”的觀點而言,“識”有“境”無,故立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50]。由以上三性、三無性之說,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無性具有不即不離的關係。

七、五性各別:眾生依據個別不同的阿賴耶識種子,具有五種不同性質,可分為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說[51]。

本宗立三時教,以判釋佛陀一代所說教法。三時即第一時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前二時為方便未了義教,止於偏有、偏空,第三時所說為中道真實義的圓滿教,屬了義教。唯識宗是屬第三時的中道教。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能夠顯發佛性,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則能如實地了悟世間的實相,不被紛亂動蕩、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如果我們能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因此,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唯識宗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52]。

唯識學所立的名相為佛學名相的基礎,說理縝密,分析心理過程透徹,雖有“俱舍八年,唯識三年”之說,然其主張與實際生活多所相應,堪稱為佛教的心理學。如果有心學習,可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必能臻於轉凡入聖的境界。

三、三論宗概論

三論宗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菩薩的《百論》開宗立派,宣揚空、無相、無所得、八不中道等義理,是具有濃厚印度傳承特色的宗派。以其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別稱“空宗”、“無相宗”、“中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公元3世紀初,龍樹菩薩作《中論》、《十二門論》,倡導中道正觀要義、緣起性空之旨[53],而開本宗之基,即中觀學派。龍樹之後有二支派,一是龍智,一是提婆。龍智下傳清辨,清辨傳智光,智光傳師子光。提婆傳羅睺羅多,羅睺羅多傳須利耶蘇摩,須利耶蘇摩傳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於姚秦時代傳譯三論入中國。

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與玄學結合,形成六家七宗格義之學[54],開啟本宗思想發展契機。繼由羅什大師譯三論,奠定我國三論基礎。羅什門人僧肇作《肇論》,確立空有無礙的般若思想體係,開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先河[55]。羅什門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則宣教關中,形成三論宗南北二大學派。南朝劉宋時期(401—480),北派因法將欠缺而漸趨消沉,南派亦受成實宗的影響而未能發展。

6世紀時,高句麗僧朗以其卓越識見評破《成實論》,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論之勢。僧朗之後,僧詮繼起,門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為俊傑,奉陳武帝之詔,駐錫京都興皇寺,大張講席,常隨眾千餘人,門下有二十五傑出傳人,以嘉祥吉藏最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歲駐錫嘉祥寺,大闡三論,著《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乘玄論》、《二諦義》、《三論玄義》[56]等重要巨著,融攝《涅槃》、《法華》大乘要旨,建立“不著二邊”,“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論體係,三論宗思想由此建構完成。

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高足繼起,然因思潮變遷,法相宗、禪宗盛行,唐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沉寂。近代研究三論特出者為印順長老,他對於中觀緣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闡揚。

三論宗的教義主要有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顯正:依《大乘玄論》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顯正,意即破邪之外,別無他立。

二、真俗二諦:為令眾生領悟“無所得”中道的理體,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57]。“真俗二諦”乃詮顯無所得理的“言教”,以

破除二邊的執取。

三、八不中道: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以此四雙八計破除“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計有所得的邪迷,以詮顯無得正觀,即是八不中道[58]。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執見,以“無所得”為宗旨,故不於佛陀一代聖教立權、實、真、假,或分深、淺、優、劣,然而為因應眾生根機,仍立二藏、三輪的教判。二藏,即聲聞藏、菩薩藏;三輪,即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59]。

修習三論者,首先須摒棄物我表相的種種對待,化否定為肯定,從出世到入世,變消極為積極,卻玄義而重實踐,從否定中建立“有”,從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見萬法實相。在三論空觀思想裏,可以體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從而發菩提願,展現出深切的入世關懷,為一切眾生廣行菩薩道,而不急於求解脫。

空觀的建立,對於現實人生實有積極向上的正麵意義。星雲主張建立與“空觀”相應的人生觀:“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舍為得、以眾為我、以教為命”,從體證解脫、承擔中,徹見“同體共生”的生命價值,才是圓滿與自在的人生觀。

四、天台宗概論

天台宗因開創者智者大師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華經》的教旨而建立思想體係,又名“法華宗”。

本宗教門義旨,以《法華經》為宗旨,以《大智度論》為指南,以《大般涅槃經》為輔助,以《大品般若》為觀法,援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

論及天台宗的曆史傳承及思想淵源,應遠溯自印度龍樹菩薩所撰的《大智度論》、《中論》。此二論傳入我國,經鳩摩羅什翻譯弘揚,此後,得北齊慧文、南嶽慧思兩大師的傳承,及至智者大師的發揚,創立教觀雙美體係[60],成為天台教學的基礎。

慧文,北齊人,因閱讀《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61]的妙旨。又讀《中論》時,於“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頓悟空有不二的中道義,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諦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觀”的觀法,其後傳法給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麵授觀心之旨,晝則盡職僧事,夜則坐禪修定。一日,於放身倚壁的一刹那間豁然開悟,明達融通“法華三昧”大乘法門[62]。一生主張《般若》、《法華》是理論與實踐的雙軌,奠定了天台教學“教觀二門”的基礎。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承襲慧思的禪法,以一心三觀、十如是[63],發展為“一念三千”[64]與“三諦圓融”[65]。天台宗遂據此為基礎,而形成獨特的性具思想[66]。

智者大師承繼南北朝時期各家的教相判釋,獨創天台五時八教的判教體係。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67],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次第。八教,是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四教[68],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方式,即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69],是佛陀教化眾生的內容,即藏、通、別、圓。此五時八教的教判,是以《法華經》為圓教立場而施設的,將佛陀一代時教分門別類,適應各種不同眾生的修持,並依修行次第、證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較。

智者大師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廬山,致力於著書立說[70],勤於修持禪定。也曾多次入宮為陳後主說法,為隋煬帝授菩薩戒,又至金陵弘法度眾,可謂是禪教一致,行解並重,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是大乘的菩薩行者,同時也是將佛學中國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國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頂,慧解超強,一生記錄整理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71]等著作,撰述《涅槃玄義》、《涅槃經疏》,編有天台宗史《國清百錄》[72]、《智者大師別傳》,對鞏固天台教團很有貢獻。灌頂以後有法華智威、天宮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後,湛然[73]繼其法席,一生致力於弘揚天台教觀,講說撰寫,著作豐富,有《金剛錍論》、《止觀搜要記》、《法華文句》等多種。時人讚歎說:“荊溪不生,則圓義將永沒矣!”

湛然之後,因會昌廢佛及唐末五代的戰亂,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趙宋時代,清竦的熱心護法,吳越王錢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風才又重見曙光。清竦門下有義寂,探索天台典籍、講演天台教學;義寂門下有高句麗諦觀送天台典籍回中國[74],其後四明知禮複興宋代天台大業,被尊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後,隨著國運的衰微,亦逐漸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書,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民國以後,有諦閑大師創“觀宗研究社”,為作育天台學者的專門學府,後付法倓虛。在香港先後有倓虛、樂果、顯慈、定西、洗塵、覺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師弘揚天台;台灣有斌宗法師繼天台衣缽,門人慧嶽法師,承其法係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門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時八教的教相論、三諦圓融論、五重玄義[75]的經典解釋論,及圓教的六即佛論[76]等。實踐門有:漸次止觀[77]、不定止觀[78]、圓頓止觀,內含四種三昧[79]、二十五方便[80]、十乘觀法[81]等。在中國八大宗派中,由於它的義理組織嚴密,使天台有“教、觀”二門互照、“教觀雙美”的稱譽;同時也顯現其教觀兼備,事理圓融,解行並重的獨特風格。

五、華嚴宗概論

華嚴宗係依據《華嚴經》而立名。杜順大師作《法界觀》一卷,總括華嚴奧旨而開宗。唐代賢首國師撰《探玄記》及章疏多種,華嚴法門因而大行,所以本宗又稱“賢首宗”。又本宗以四界說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亦稱“法界宗”。後以現今通行的《八十華嚴疏鈔》是清涼國師澄觀所作,故亦名“清涼宗”。

《華嚴經》是佛陀成道第二十七日所宣說的自內證法門。佛陀入滅後六百年頃,龍樹菩薩於龍宮中發現這部經典有三本,以上、中非凡力所能持,乃誦出其十萬偈四十八品,即為後世流傳的《華嚴經》。在中國有三種梵文譯本,即: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的《六十華嚴》、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八十華嚴》、般若三藏譯的《四十華嚴》。

唐初,杜順大師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82],是一位融理論實踐於一體的大德。他一生中神異事跡很多,比方說,有聾子、瞎子拜見他以後,能聽能見。有一次涉水過河,河水忽然斷流,等過岸後,才又水流如故。他所著述的《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為開展華嚴思想的根本要典,被尊為華嚴初祖。

二祖智儼,二十七歲撰《華嚴經搜玄記》,記述《六十華嚴》的綱要,成一宗的規模。智儼一生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誌,不求名聞,風範清高。

三祖賢首法藏融和杜順、智儼思想,集其大成,完成華嚴教觀雙門的組織係統,並判釋如來一代教法為三時[83]、五教[84]、十宗[85],以《華嚴》為別教一乘的圓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等,都是華嚴宗的重要著作。法藏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常有瑞應,或有光明從口而出,或見五彩祥雲凝空,或感大地震動。尤其善用實物譬喻,嚐於長生殿為則天皇帝講《華嚴經》,以殿前金獅子為喻,解說法界構造、六相[86]、十玄[87]的意旨,使茫然不解的皇帝因而欣然了悟。又曾為理解力遲鈍者立十麵鏡子,分列上下及八方,麵麵相對,於中央置一佛像,其後燃一炬照之,以此光影互相映現,闡釋“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

四祖澄觀每日必誦《華嚴》,一生宣講《華嚴經》五十遍,身曆九朝,先後為七位皇帝講經,唐德宗曾讚譽道:“聽大師講《華嚴經》,心裏很清涼。”因此受封為清涼國師。澄觀秉承杜順的法界三觀,而述說“四法界[88]”,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總具四種之理,撰《八十華嚴疏》。有“華嚴疏主”美稱[89],又此疏與法藏所撰《探玄記》,被譽為華嚴雙璧。

華嚴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禪教一致,並作《華嚴原人論》[90],立足華嚴,會通三教,對宋明理學的形成和儒學哲理化產生重大影響。

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祖師的推弘,完成精深的思想體係,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二大圭璧。

宗密示寂未久,唐武宗“會昌法難”起,經論銷毀殆盡,諸宗皆沒。至宋代,子璿重興本宗,門人淨源作疏倡導;又有道亭、觀複、師會、希迪諸師各作《五教章》注解,世稱“宋代四大家”。元代的普瑞、圓覺、本蒿、盤穀、文才、達益巴等,明代的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祖住等,清代的通理、周克複、續法等諸師大德,相繼或作章疏,或敷演《華嚴經》。此中,清代的通理和續法被認為是中興華嚴者。民初複有月霞創辦華嚴大學,門人以常惺為著。

華嚴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幹則不出“法界緣起”。法界緣起者,謂宇宙萬象相互融通,此一物為他萬物緣,他萬物亦為此一物緣;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資,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為明此法界緣起的內涵,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之旨:

一、四法界:“法界”是指由佛心所顯現的宇宙萬法,一心含攝四種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其中,事事無礙法界特顯華嚴妙境(一真法界)。

二、十玄門:即以十門開演法界緣起的相狀,說明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理。包括: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托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成具德門等十門。

三、六相圓融: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一切諸法無不具足此六相,圓融,相即,無礙。

一切諸法皆具足六相的圓融,法法具足十玄無盡的緣起。事事無礙法界,窮一體圓融之妙,此即華嚴“一乘別教”獨特的“性起法門”[91]。

“認識重重無盡華嚴會,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能認識佛心所顯現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就能擴大生命領域,證悟生命的永恒,進而脫離貧賤、富貴、有無、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對待世界的束縛,而達到心靈上的圓融無礙,歡喜自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每年召開年會,星雲先後提出了“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圓滿與自在”、“自然與生命”等主題,希望人類不分彼此,能夠落實於尊重生命,而展現生機;能夠慈悲包容,而涵攝十方;能夠敬業樂群,而廣利一切眾生。

六、密宗概論

密宗亦稱“真言宗”,專持真言密咒[92],建立曼荼羅[93],並以三密加持[94]、修五相成觀[95],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語是諸佛菩薩自內證的密語,恐未具正知正見者妄修入邪,或生毀謗,故密而不可對未受灌頂者說,因而稱本宗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時代,真言密咒已流行於印度民間,用以守護、消災、治毒等。公元4世紀時,出現專說咒法的《孔雀明王經》,主張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的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7世紀時,密教結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組織了完整的理論係統,以大日如來[96]所說的《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主,成立“胎藏界”[97]和“金剛界”[98]密法兩大部,形成一個獨立的宗派,又稱“金剛乘”。

8世紀後半葉,密教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眾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學說。其後逐漸轉化為“時輪教”[99],將大眾化的金剛乘加以體係化,以“樂空不二”的無上瑜伽密法[100]為中心,強調《金剛頂經》中的大樂說,是為“左道密教”,此派後來傳入西藏。

密宗法門特別重視事相儀軌的傳承,且必須以顯教為基礎[101],並經上師灌頂[102]正式傳授才能修習。因此,欲學密者須先通曉大乘教理,然後修滿十萬遍以上的四加行[103],即:四皈依法、大禮拜法、獻曼荼羅法、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念誦法,加行圓滿後,上師始依根器傳授“五部無上金剛法

”[104]的任何一部,作為行者的本尊專修法。藏密寧瑪派將佛陀一代教法分為三部九乘[105];阿底峽尊者所著《菩提道燈論》,將學佛的次第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106];日本東密祖師空海所立的“十住心”[107]。此等皆說明修持密宗必須以顯教義理為基礎,次第漸進,不可逾越。

中國佛教在三國時代已有經咒傳譯,但並無係統。直到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密法從印度傳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國發展開來,成為八大宗派之一。

我國密宗尊龍樹為初祖[108],龍樹傳兩部密法給龍智;8世紀初,印度善無畏、金剛智乃至不空皆曾於印度得其真傳(傳說龍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時,善無畏與金剛智先後將胎藏部、金剛部密法傳入中國,奠定密宗基礎。不空依止金剛智出家,盡得其密法,其後遵奉金剛智遺命到南印度廣求密教經典,回中國後專誌翻譯,被尊為四大翻譯家之一。

中國密宗在不空的發揚光大下,順利擴展,玄宗、肅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頂,禮為帝師;不空派弟子於五台山造金閣寺、玉華寺,流傳至清末,五台山均為密教重鎮。

唐代的密宗祖師還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為不空的傳法弟子,受金剛界密法,係密教付法第七祖。他從善無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蘇悉地諸法,並融會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論。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帶回日本,成為東密開祖。此外,新羅僧惠日、悟真等亦傳此宗入新羅。

會昌法難後,密宗僅存“瑜伽焰口”、“施食儀軌”及楞嚴、大悲、十小咒等流傳下來。元、明、清三代,由於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傳入[109]。薩迦班智達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並授以政治權力治理西藏;明代藏傳佛教有八大法王受冊封;清朝曾冊封四大活佛: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圖克圖;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風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師參學西藏,譯出數部藏密要典,首度溝通漢藏文化;星雲亦曾致力顯密融和[110];1997年後,密教在台灣掀起發展的熱潮。

密教以顯教為基礎,忽略顯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頂咒法,或迷信雙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將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偏離佛陀教法本懷。

七、禪宗概論

禪宗的“禪”,溯源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的“拈花微笑”[111],發揚光大於中國唐朝的惠能大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禪”,由此逐漸形成為“五家七宗”的龐大宗派——禪宗。其後再陸續傳到日本、朝鮮、越南,乃至近代普遍傳至歐、美、澳、非洲等世界各地。

禪宗尊奉北魏時來華的菩提達摩為始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給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從“藉教悟宗”澄觀靜慮、止息雜念的“理入”[112],或從以德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的“行入”[113],以求得精神解脫。四祖道信“擇地開居,營宇立象”,接引道俗,舉揚禪風。其禪法以一行三昧[114]、五門禪[115]為特色。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116]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為基礎發展而成,東山法門承繼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117],重視達摩的領宗得意,形成中國禪學的主流,在當時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後禪宗分為兩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長安、洛陽兩京為中心的北方傳法,稱為“北宗”,禪法主張漸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傳法,稱為“南宗”,禪法主張頓悟[118]。唐中期以後,南宗逐漸成為禪宗主流,北宗逐漸衰微,乃至湮沒無聞。惠能的革新頓教禪法思想,主要是《壇經》中所敘述的:(一)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無相戒”;(二)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三)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為實踐理念。

惠能門下,主張惠能傳南宗正統性的人是荷澤神會[119]。他曾於公元732年於滑台大雲寺與北宗論辯,爭取南宗的正統性,並極力宣揚南宗禪。四祖道信傍出的牛頭法融一派[120],在江東潤州牛頭山勃興,對南宗門下有極重大意義。此外,繼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兩大弟子係統下產生的五宗七派[121]。青原行思門下,分別流出雲門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嶽懷讓門下,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體現他禪法的特色,從日常生活行事中認識“起心動念、彈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禪旨。其弟子百丈懷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禪院規製,有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122]。馬祖的禪法經百丈而分出溈仰、臨濟二宗,臨濟門下日後又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宗脈相承,至今不絕。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時代,南宋則是看話禪與默照禪[123]分立的時期。曹洞門下宏智正覺提倡默照禪的禪觀功夫,而臨濟楊岐派門人大慧宗杲,以參公案的方式,引導行人起疑情、看話頭,力求徹然大悟。

元明以後,禪法漸微,其間雖有海雲印簡、萬鬆行秀、破庵祖先、無準師範等一代宗師相繼崛起,畢竟已呈儒釋調和、教禪一致的定局,漸失其獨立風格。近代禪宗大師首推清末民初的虛雲、來果二位碩德,紹隆宗風。

隨著時代的遷移,現代無論是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於社會生活的複雜紛亂,心裏無法得到安寧,因此,需要禪的力量來安頓浮蕩不定的身心。世界各國正掀起一股“禪學熱”,多數學佛人士熱衷於禪坐冥思,講說撰述。佛光山屬臨濟法脈,秉承菩薩道思想、人間佛教精神,因應時代之需,開創出“人間生活禪”禪風[124];並於世界五大洲分設僧信二眾禪堂,以合乎現代思潮的規約,來接引禪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來麵目。

八、淨土宗概論

淨土宗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為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取義生西方淨土[125]者皆由蓮花所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所以又稱“蓮宗”。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的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故又稱“念佛宗”。

淨土思想廣見於大乘諸經。淨土,是指清淨國土,也就是以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處所[126]。其中極樂世界彌陀淨土自古以來即被視為諸佛淨土的代表。

彌陀淨土思想乃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三經所成立。《無量壽經》主要敘述阿彌陀佛成道的本緣、四十八大願[127],廣宣穢土五惡、五痛、五燒的劇苦,勸修往生法門,及揭示三輩往生的條件[128]。《阿彌陀經》以阿彌陀佛的西方勝境為主體,以往生不退為宗,以“淨土三資糧”——信、願、行[129]為用。《觀無量壽佛經》則陳述往生西方的淨業正因“三福行”[130]及“十六觀行”法門[131]。4世紀間,世親菩薩造《往生論》[132],力勸往生西方。此“三經一論”先後傳入中國,成為淨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據。

東晉弘揚彌陀淨土最力者,是廬山慧遠大師。他在廬山與大眾共修念佛三昧,據《般舟三昧經》修行,以期能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念佛”[133]的始祖,也是我國淨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間(508—512),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佛經》[134],傳承完備的淨土經論,使中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的進展。曇鸞依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修行的易行道,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生淨土。其後,道綽著《安樂集》一書,開示末世眾生的要路,依難易二道的說法,立聖道、淨土二門的教判[135]。至唐代善導大師集其大成,立正行、雜行,撰有《觀無量壽佛經疏》[136]、《淨土法事讚》及《往生禮讚偈》等,甚受淨土宗重視,故經其闡揚而確立的淨土宗,特稱善導流,對淨土宗影響至巨。

唐開元初,慧日大師自印度歸國,見當時禪家視淨土為引導愚心的“方便說”,於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張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淨土。於是中國淨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種教係,即:慧遠係統、善導係統、慈湣係統[137]。

其後,三祖承遠大師承慈湣慧日三藏之說,專修淨土,營立“彌陀台”,遠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師於南嶽般舟念佛道場勤修般舟三昧,禪定中感應彌陀親授五會念佛方法,乃創“五會念佛”法門[138]。五祖少康大師於烏龍山建念佛道場,率眾日夜行道唱讚。

六祖宋永明延壽大師,撰《萬善同歸集》,主張理事兼融、禪淨雙修,又作《四料簡》[139],宋代僧俗的禪淨雙修皆承其遺風[140]。七祖省常大師結社集眾專修淨業,往昔廬山白蓮社的盛況於焉再現。八祖明代蓮池大師(即雲棲祩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淨土,重視經教,撰《阿彌陀經疏鈔》,強調“信、願、行”三資糧為往生淨土之要;力倡“禪淨同歸”之說[141],融和二宗,令淨土宗淩駕諸宗之上,成為主流。蕅益智旭大師承襲蓮池教說,著《阿彌陀經要解》,選定《淨土十要》,為淨土行者必讀之書;又精研八宗教義,著作等身,主張禪、教、律三學一源說,並將此三學歸結於淨土法門,是為淨土宗九祖。

清代以來,淨土信仰受到在家居士熱心提倡,如彭際清居士等,尊截流行策、省庵思齊、際醒徹悟為淨土祖師。其中,省庵大師結蓮社,製定《淨業堂規約》,互相策勵,屏絕諸緣,專修淨業,世人皆謂永明大師之再來。民國初年有印光大師,主張以淨土法門統攝禪、教、律各宗,力倡持名念佛,又致力社會慈濟事業,各地僧俗漸次興起結社念佛的風氣,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祖。20世紀50年代起,淨土宗在台灣持續受到廣大歡迎。

綜觀淨土宗的發展,千餘年來,闡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難以計數,也有廣大的信眾,但此宗不若他宗有師徒授受的法係,因此沒有祖師的直接傳承係統,一直到宋朝宗曉法師才將曆代弘揚淨土法門有重大貢獻者列為蓮宗七祖,即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大師。後人複舉明代雲棲袾宏大師為八祖、蕅益智旭大師為九祖,清代行策大師為十祖、省庵大師為十一祖、徹悟大師為十二祖,近代則推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為十三祖。這是淨土宗不同於其他宗派之處。

淨土法門曆久不衰的原因,在於易修易持,有所謂“千經萬論,導歸極樂”的統攝八宗之勢。除了祖師大德親見彌陀、放光見佛、往生瑞相等事跡外[142],曆代緇素及物類的往生實錄[143],也都令人生起無比信心。

淨土宗的行持以念佛法門為主,一般可分為四種念佛法,即:

一、持名念佛:係心一佛,專心稱念名號,淨念相續,如《阿彌陀經》所雲。

二、觀像念佛:諦觀佛像,曆曆分明。

三、觀想念佛:以觀像念佛為基礎,對所觀佛像留下深刻印象,再至靜處閉目憶念觀想,如《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及《觀佛三昧海經》所雲。

四、實相念佛:觀自身及一切萬法的真實自性。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念佛法,又名“法身觀佛”。

其中以持名念佛最為普遍,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深入民間,影響最廣。

曆代以來,淨土修行者對於持名念佛也有多種方法,如:明持、默持、半明半默持,觀想念、追頂念、禮拜念、記十念、十口氣念等[144]。星雲則主張在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式來修持,如:

一、歡歡喜喜的念(如曆淨土)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憶母)

三、空空虛虛的念(如入法界)

四、誠誠懇懇的念(如見彌陀)

修持淨土法門者,應廣發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的願心來稱念佛號,才能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應。念佛,不一定要到寺院裏;但是,到寺院參加念佛法會,借著大眾共修的力量,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極樂世界是佛教徒幸福的國土,是身心永久的故鄉;清淨佛國是佛教徒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歸宿。但是極樂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現世人生的千番曆練,萬般修行,才能達到蓮華化生,不生不滅的境地。佛國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來時光,而在當下人間淨土的建立,現世人生的莊嚴。因此,淨土行人希望求生淨土,就要以現實的世界作為立足點,老實念佛、修持,淨化現世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