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會昌亂 第二十六章 崔九(求票求收藏)

(十二點過後,加更一章,新書衝榜,請大家推薦票火力支援,也請大家將本書放入書架,謝謝。

唐朝時佛教大興,不說尋常百姓出家者眾多,連許多文人墨客也曾出家為僧,比如大詩人賈島就當過和尚,不過後來在韓愈的勸告之下,又還了俗。也有一經出家就終身為僧者,比如著名的寒山和拾得大師之中的寒山,就是出身於官宦之家,後來出家後,成為一代高僧。

崔向還知道,兩年之後,大唐將會出現一位曾經出家為僧的皇上!

有唐以來,佛教與道教一起並存,不過自唐太宗李世民信佛敬佛以來,又有高僧玄奘大師西天取經,以一人之力力辨西方十四國,被十四國共尊為法主之後,至大師東歸長安,太宗親率文武百官出長安城相迎,從此佛教大興。

期間雖有道教大力排斥佛教,但因佛教教義之中的濟世救人之說與大唐蒸蒸日上的國力相應,在百姓之中深得民心,流傳甚廣,道教無法在教義上超越,又沒有可以與玄奘大師相提並論的大德之士,所以逐漸式微。再有佛經博大精深,即便不信因果之人,也會被佛經優美的文字所折服,隻作學問研究之用,也令人向往,再者初唐之時出家為僧需要考核,必須學識淵博者才會成為和尚,所以當時和尚稱呼乃是尊稱,非有真才實學者不可得,許多大詩人乃至高官權貴都以有一名和尚友人為榮。

再後武則天當政之時,更是將佛教推向新高。至今許多經書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便是武則天所作,曆經千百年不衰,仍傳誦不絕,為人所稱道。待其後的唐玄宗繼位之後,先有開創密宗的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更有佛門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不僅成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還被日本人民稱之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當時大唐國力鼎盛,四海臣服,未嚐不與當時的佛教興旺,所有信仰佛教之國,無不以大唐高僧為尊有關。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衰弱,同時因為出家為僧之人眾多,良莠不齊,寺廟占地過多,難免會滋生不良和尚。再後又因自肅宗之後,皇上多信玄幻之說,妄求長生不老,崇信邪道,大唐日益衰微,再無盛唐氣象,民心再無濟世向上之意,上行下效,於是道教再興。

當今聖上武宗信道,自登基以來,逐年壓製佛教,但百姓多年對佛教的信仰並非一朝之功可以改變,所以信道者還是不多,尤其是眾多高官權貴以及幾大士族,都是堅定的佛教信眾……所以當崔居開口說出想要出家之話時,崔向微一驚愕,也未多想,就問:“崔九……九郎,男兒正是博取功名,建功立業之時,為何想出家為僧,難道想學玄奘法師西天取經不成?”

“崔九”一出口,崔向就有怪怪的感覺,不由想起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所寫: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盡管說來彼崔九與此崔九絕非一人,不過總是覺得好笑,就改口稱為九郎。

崔居伸手拉過崔向胳膊,自來熟得有些近乎耍賴,幾乎是拖著崔向就走:“走,二郎,我二人邊走邊談。”

崔向愕然:“去哪裏?”

崔居一臉神秘,笑得有點讓崔向摸不到頭腦:“當然是去文淵閣了!”

崔安前腳剛走,崔居就硬拉他去文淵閣,這兄弟二人不會是早就設計好的罷?也不對,他也沒有什麽好被人謀算的,依崔安的傲氣,才不會真把他當成奇貨可居。

崔居見崔向一臉納悶,也不客氣,伸手摟住他的肩膀,就象關係好得不能再好的至交好友一般:“也不瞞你,二郎,八哥為人我心中有數,以他的眼光,到了文淵閣鐵定被淩靜安騙到。我二人還是要去幫他一幫,不能讓淩靜安過於張狂了。”

淩靜安是誰崔向不想知道,文淵閣他也不想去,就是崔居過份熱情地勾肩搭背也讓他頗不自在,隻是看在崔居比崔安不那麽令人討厭的份上,崔向不好意思表現得過於明顯,他隻是腳下一停,巧妙地一轉身,就從崔居的熊抱中掙脫出來,站在原地,搖頭說道:“九郎,我沒有辨別歐體真跡的眼光,去也無益,家父交待的書法練習還未做完,實在抱歉,少陪了。”

“我並沒有要你幫我鑒別歐體真偽!”崔居反而一臉驚訝,轉眼又笑嘻嘻道,“誤會,純屬誤會。八郎不過是隨口一說,他才不會相信你的眼光,他隻認為自己無人可比——事實卻是,他看走眼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七八次了,連淩靜安私下裏都送他一個綽號:八假郎!……說跑了,我是想讓你陪我走一趟,路上正好聽你講講百丈寺,若是得空,還要請你和我一同前往龍興寺……”

龍興寺?崔向腦中“轟”的一聲,頓時一片空白,龍興,興龍!難道有何寓意不成?淨賢長老的“且向西南行”指的是袁州,難道更是指袁州城中的龍興寺?

崔向由龍興寺驀然又想到名列中國佛教中禪宗五家之一溈仰宗,此宗的開創者靈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後在潭州的溈山和袁州的仰山舉揚一家的宗風,被後世稱為溈仰宗!雖說現在還沒有溈仰宗一說,但並不妨礙崔向心中的豁然開朗之意,因為溈仰宗初祖靈祐禪師乃是百丈寺祖師百丈懷海禪師的上首弟子,也就是說,與百丈寺是同出一源!

崔向雙眼放光,急急問道:“龍興寺可是在仰山之上?”

“不是!”崔居一臉狐疑地看向崔向,見他一臉興奮,雙目有神,不由大樂,“仰山之上也有一寺,名仰山寺,仰山離袁州約有五十裏。龍興寺則在袁州城中!二郎,難不成你也與我心有同感,想要出家為僧?這樣最好,我二人共同參悟佛法,暮鼓晨鍾,也好有個伴兒。”

崔向卻沒有心思聽崔居亂說,心思轉了幾轉,竟然一時無解。若隻從名字上看,龍興寺顯然更符合真龍興起之意,不過至少目前來看,龍興寺與百丈寺並無淵源。難道一切要著落到仰山寺?若單以仰山寺和百丈寺之間的傳承關係來看,淨賢長老偈語之中的西南之行,或許還真是暗指仰山寺!

坐而沉思不如行而謀定,崔向想通之後,心情大好,一拍崔居肩膀:“走,去龍興寺。”

崔居喜出望外,連連搓手:“不想二郎比我還急,去龍興寺剃度也可以,以後再行腳到百丈寺掛單也可……你當真決定要陪我一同出家了?”

(推薦好友蟲豕的最新架空曆史力作《逆臣》,書號:1467904,點擊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