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納諫的訣竅

*麵子要做足

日本人即使麵對競爭對手,在進行競技之前也要互相鞠躬。可見“麵子”、禮數的重要性。自然,當你不同意領導的某項決策,有自己的見解的時候,你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你並不是領導的對手,你不是故意給領導找茬,因此更要顧及領導的麵子了。

在領導眼裏,如果自己的下屬在公開場合對自己提出異議,讓自己下不了太,丟了麵子,那麽他肯定認為這個下屬是對自己抱有敵意,甚至有可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公開發難。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都喜歡喜歡他的人,都不喜歡不喜歡他的人。這樣在公開場合不給領導麵子的結果是,要麽領導給予以牙還牙的還擊,通過行使權威來找回麵子,要麽懷恨在心,最後變成小人報仇一天到晚。這種結果自然不是下屬所可以看見的,畢竟他在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責難領導,而是為了解決問題。下屬一定要明白,領導的管理大部分是靠他的權威進行的,一旦權威受到了挑戰意味著他將來的管理也受到了挑戰,他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威。一旦威信受損,他將來的決策執行噩耗監督的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都大打折扣。人們會質疑,他說的是否都是對的呢?上次有人質疑過他……有了疑問自然執行上就不給力了,沒有了執行,所謂的命令也就是一紙空文。

下屬一定要記住,如果下屬的意見使領導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於善意的願望,即使他的確是對事不對人,但其結果必然是一樣的:使領導的權威受到損害,自尊受到傷害。自尊受到傷害是最為傷人感情的,因為他觸動了人最為敏感的地帶,挫傷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信條。在公開場合丟麵子說明領導正在失去對下屬的有效控製,於是人們對他的個人能力乃至人格都產生了懷疑。因此無論是誰,身處此景,最先的反應一定是怒火中燒,而不是理智地對意見內容合理的分析。那麽此後的一些列舉動肯定都是帶著情緒的。即使他很有麵子非常得體地將這件事掩飾過去,情感上的憤怒依然是存在的,這個陰影會將你的美好印象浸沒,使你將來後患無窮。

因此當領導當眾受到了下屬的傷害,丟了麵子,即使當場不變發作,日後也會有所記恨,甚至予以報複。因為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可能還會有人當庭責難他,使他難以下台,他必須殺一儆百,否則後患無窮。

唐代的魏征是有名的納諫之臣,一次魏征當著朝臣的麵子頂撞唐太宗,讓太宗麵紅耳赤,大感丟臉,但是唐太宗到底還是忍住了,考慮到自己曾叫大臣“事有得失,勿惜進言”,當堂不好發作,但是罷朝後他怒氣衝衝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問他要殺誰,太宗嚷嚷說,“魏征常常在朝廷之上羞辱我。”皇後大驚,因為唐太宗就有過因為不聽大臣的勸諫而殺人的事,而且她非常了解太宗的脾氣,於是急中生智,用當庭恭賀的辦法讓唐太宗突然係怪物,才免去魏征的死罪,但是當魏征死後,太宗仍然派人去推到了他的墳墓,可見他心中長期積累的怨氣有多深。事實上唐太宗已經算是難得的英明的領導了,如果他沒有那麽大的胸懷,如果他也沒有一個聰明明事理的皇後,恐怕魏征的腦袋早就搬家了。

所以在公開場合給領導提意見一定要注意給領導留有麵子。留有麵子一則讓領導明白你是善意地提醒,二則表明你在尊重領導,你依舊服從他的權威,你的意見並不代表你在指責他,其實這也是給自己留下了充分的餘地,下屬可以利用這個餘地和領導在私下裏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這個餘地還表明,下屬隻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議權,而領導最終仍然保留決策權,留有餘地能夠讓下屬做到進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見並不確切或者恰當,還能夠替自己找回麵子。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見風使舵做老好人,我們的立場隻在於要讓自己的意見真正地對領導的決策有幫助,能夠被領導聽進去,因此才要注意場合,講究方式方法。

*善用“好為人師”的心理

下屬提出一個建議,試圖讓領導接受,這不僅取決於建議的內容本身的合理性,還往往取決於下屬提出建議的方式,注意提建議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時刻注意領導的心理感受和變化,要求下屬在提建議的時候首先要獲得領導的心理認同。許多研究表明,以請教的方式提出建議更容易讓領導接受,因為許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好為人師”的心理。

請教,是一種低姿態,他的潛在意義是,尊重領導的權威,承認領導的優越性。這表明,下屬在提出意見之前,已經仔細地研究和推敲了領導的方案和計劃,是以認真科學的態度案例對待領導的思想的。因此,下屬的建議應該是在尊重領導自己的觀點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很有可能是對領導觀點的有益補充。這種印象無疑會使領導感到情緒放鬆,從而降低對你的建議的敵意。

我們每個人都有享受的體會:當你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你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向你請教各種問題,充滿敬仰地要求你談談自己的方法等等,這時候無論你多麽不高興,多麽忙,你都會帶著一絲驕傲解答他們每一個稚嫩的問題,並從他們崇拜的目光中得到心裏的滿足。如果我們靜下來分析這樣的經曆,我們就會發現,成就感是多麽早又多麽牢固地植根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別人向我們請教,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麵是具有優越性的,如果說我們受到了崇拜,這大概太過了,但是如果說我們至少受到了重視、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卻是一點都不假。在被別人請教的時候我們心中湧起的愉悅感和自豪感往往並不是為我們自己所情形意識到的,但他卻主宰者我們的情感,甚至是我們的理智,每一個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類都會對這種感受樂此不疲。更何況習慣於高位的領導。

請教的姿態,不僅僅是形式上的,還有內容上的意義。這樣你可以親自聆聽領導在這方麵的想法,這種想法是他真是意誌的浮現,而他卻並未在公開場合予以說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屬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麵,這樣在未提到自己的意見之前,首先請教一下領導的看法,可以使你做到進退自如。一旦發現自己的想法還不夠深入,考慮的還不是很周到,你還有機會立刻住口,回去後再把自己的建議晚上一下,如果你的建議僅僅是源於未能領導領導的意圖,那麽你的建議不僅是毫無意義,分文不值,而且還暴露了你自己的弱點,這本來是意見好事卻變成了自己的揭短大會。

向領導請教有利於找出你們共同的特點,這種共同點既包括了方案上的一致性,也包括了你們在心理上的互相接受。許多研究發現,“認同”是人們互相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說法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試圖改變某個人的個人愛好或者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於他,你就越具有說服力。因此一個優秀的推銷員總是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顧客相稱。正如心理學家哈斯所說的那樣:“一個造酒廠的領導可以告訴你一種啤酒為什麽比另一種要好,但是你的朋友,無論是知識淵博的,還是才疏學淺的,都可能對你選擇哪一種啤酒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而影響力是說服的前提。

有經驗的說服者,他們常常事先要了解對方的一些情況,並且善於利用這點已知情況,作為根據地、立足點,然後在與對方的接觸中,首先求同隨著共同的東西的增多,雙方也就越熟悉,越能夠感受到心理上的親近,從而消除疑慮和戒心,使對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你的觀點和建議。

下屬在提出建議之前,先請教一下自己的領導,就是要尋找談話的共同點,簡曆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礎。如果你提的是補充建議,那就先從明確肯定領導的大框架開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見,做一些枝節性的或者局部性的改動和補充,以使領導的方案或者觀點更為完善,更加具有說服力,更能有效地執行。

有人擔心如果提出的是完全相反的意見,怎麽去找共同點呢?其實共同點不僅僅局限於方案本身,還在培養共同的心理感受,是對方願意接受你。而且可以說,越是你準備提出反對意見,你就越容易招致敵意,你更需要尋找共同點來減輕這種敵意,來獲得對方的心理認同,此時你雖然不讚成你領導的觀點,但是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對它的理性的思考。你應該設身處地地從領導的立場出發來考慮問題,並以充分的事實材料和嚴密的理論分析作為依據,在請教中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聽中對其加以剖析,隻要你有理有據,領導一定會心悅誠服地放棄自己的立場,仔細傾聽你的建議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領導是很容易被說服的,采納你的意見和建議自然不是難事。

請教會增加領導對下屬的信任感,當你用陳懇的態度來進行彼此的溝通時,領導會逐漸排除你在有意地挑刺的事,你對領導的不尊重等這些猜測,逐漸了解你的動機,開始恢複對你的信任。

社會學家認為,信任是人際溝通的“過濾器”,隻有對方信任你,才會理解你良好的動機,否則,如果對方不信任你,即使你提出建議的動機是良好的,也會經過“不信任”的國旅作用而變成其他的東西,這種東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帶著懷疑主義的色彩,這使得他不可能很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見和建議,你的每一句話都會被與你的“不良”動機聯係在一起。

在大躍進的熱潮時期,李達就利用這樣的方式向毛澤東進諫。他對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標語與毛澤東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李達說,“潤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話通不通?”毛澤東說,“這個口號同一切事物一樣也有兩重性,一重性不好理解,一重性將人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李達緊接著問,“那你實際上是肯定這口號是不是?”毛澤東說,“肯定又怎麽樣?否定又怎麽樣?”李達說,“肯定就是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無限多大,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離不開一定的條件。我雖然沒有當過兵,沒有長征,但是我想相信,一個人要是拚命,可以以一當十。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要有地形作為條件的,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是無限大的,現在的人膽子太大的了,潤之。現在不是膽子太小,你不要火山加油,否則是一場災難。”

後來毛澤東主動承認了自己的不對,他說:“這是我的過錯。過去我寫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這次我自己就沒有辦到。”他還表揚李達說:“你在理論界跟魯迅一樣,你是理論界的魯迅。”

李達的勸諫是有技巧的。他首先以請教之名開場,其意圖就是在於要知道毛澤東的真實想法並讓他自己說出來,一旦毛澤東不肯中計,他就直接點題,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也不枉先肯定毛澤東觀點中的合理性,但是由同時指出其應用條件,予以反駁。最後是直言勸戒,指出後果。毛澤東雖然承認自己聽了李達的話很不高興,但是最終還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但是這裏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李達之所以敢直言不諱,還在於他和毛澤東的長期友誼,他是深得毛澤東信任的,如果下屬與領導的相處還沒有到這種程度,千萬不可采取這種激烈的容易產生對

立情緒的進諫方式。

*“曲”徑通幽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係列的觀點和看法,他支撐著我們的自信,是我們思考的結果。無論是誰,遭到別人的直言不諱的反對,特別是當受到激烈言辭的迎頭痛擊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產生敵意,倒是不快,反感、厭惡乃至仇恨。這時候人全身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隨時準備做出反擊。當然,對於許多領導來說,由於經曆過的事頗多,久經世故,是能夠臨危不亂,沉得住氣的,不會立即做出過激的反應,而且很多領導還是由一定的心胸的,不會偏狹地收到情緒的左右,意氣用事。但是在其中的不快卻是不能控製的,而且由於領導處於指揮全局的崗位上,又加上了權利的因素,領導是很難避免出現憤怒情緒的,下屬的直言不諱,往往讓領導的麵上無光,威名掃地,而領導的身份又決定了他非常需要這些東西。

過於直接的批評方式,會使領導的自尊心受損,大跌臉麵。因為這種方式使得問題與問題,人與人麵對麵地站到了一起,處理正視彼此之外,已經沒有任何的回旋餘地,而且這種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對立情緒的。你的反對性意見猶如兵臨城下,直至上級的觀點或方案,怎麽會使領導不感到難堪呢?特別是在眾人麵前,領導麵對這種已經形成挑戰之勢的意見,已經別無選擇,他隻有痛擊你,把你打敗,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威,而問題的合理性與否,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事實上我們都有體會,通過間接的突進表達自己的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

春秋時期,齊景公**無度,喜歡玩鳥打獵,並且派燭鄒專門看管鳥,。一天鳥全飛了,齊景公大怒,下令要斬殺燭鄒。這時候晏子聞訊趕到,他看到齊景公氣在頭上,怒不可遏,便請求齊景公允許他在眾人麵前盡數燭鄒的罪狀,好讓他四個明白,以服眾人。齊景公答應了,於是晏子對著燭鄒大罵;“燭鄒,你為君王看管鳥,卻把鳥丟了,這是你第一大罪狀;你使君王為了幾隻鳥了殺人,這是你第二大罪狀;你使諸侯聽了這件事,責備大王重鳥輕人,這是你第三大罪狀。這三條罪,你是死有餘辜。”說完,晏子就請求齊景公將燭鄒殺了,這個時候,齊景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轉怒為愧,揮手說,“不殺了不殺了!我已經明白你的指教了。”

晏子真實以退為進的方式間接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齊景公得以領悟其中的厲害關係和是非曲直,既救了人,說服了景公,而且也沒有為自己引來災禍。

迂回地表達反對意見,可以避免直接的衝撞,減少摩擦,使領導更願意考慮你的觀點,而不被情緒所左右。其實原因很簡單,間接的方法很容易使你擺脫其中的各種厲害關係,淡化了矛盾或者轉移了焦點,從而減少領導對你的敵意。在心緒正常的情況下,理智占了上風,他自然認真地考慮到你的意見,不至於先入為主地將你的意見一棒子打死。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些問題可以不必采用直接批評的方法,相反,可以采用間接的方法來指出問題,有時候效果會更好。卡耐基舉例說:斯瓦博有一天中午在他的一個鋼廠中經過,遇到他幾個工人正在吸煙,剛好他們頭頂上就寫著“禁止吸煙”。常人一般會直接走到他們麵前說,你們不認識字嗎?這裏禁止吸煙。但是斯瓦博沒有這樣做,而是走到這些人前,給他們每人一支雪茄,說,“孩子們,如果你們到外邊去吸這些雪茄,我會很感激。”這樣他們已經知道自己違反了規則,他們很讚賞他,因為他沒有說什麽,並且給了他們一點小禮物,使他們感到他的話重要。

其實領導也是普通人,通過迂回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並力求使領導改變主張,仍然是是否有效的方式。無需過多的言辭,無需撕破臉皮,更無需犧牲自己,就可以說服領導接受你的意見。

美國經濟學家,總統羅斯福的私人顧問亞曆山大,在1939年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委托,企圖說服羅斯福重視原子彈研究,一邊在納粹德國前麵製造原子彈。盡管有了科學家們的信件和備忘錄,但是羅斯福反應冷淡,他說,“這些都很有趣,不過政府如果在現階段幹預此事,看來為時過早。”羅斯福為了表示歉意,邀請亞曆山大第二天共進早餐。早餐開始前羅斯福就指出,今天不許再談愛因斯坦的信。但是亞曆山大笑著對總統說,“我想談一點曆史。英法戰爭期間,在歐洲大陸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海上卻屢戰屢敗。這是一位年輕的美國發現家富爾頓來到了這位法國皇帝麵漆那,建議把法國戰艦上的旗杆砍掉,撤去風帆,裝上蒸汽機,把木板換成鋼板。但是拿破侖卻想,船如果沒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換成鋼板船就會沉沒。他嘲笑富爾頓,‘軍艦不用帆?靠你發現的蒸汽機?哈哈,這簡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議!’結果富爾頓被轟出去了。曆史學家們在評論這段曆史時認為,如果但是拿破侖采納了富爾頓的建議,19世紀的曆史就得重寫。”亞曆山大說完,深沉地看著羅斯福。羅斯福沉思了幾分鍾,最終對亞曆山大說,“你勝利了!”美國開始製造原子彈。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是要專注對方的邏輯矛盾和論證破綻,橋麵地加以引申和鋪陳,使其中的觀點的謬誤和片麵性得到再現,從而使對方能夠顧反觀自身,得以自悟。

勸諫領導,這是明智而有效的策略。首先,它能夠更好地說理而不自待言,關鍵之處還在於,它是處處以領導的言行為依據的,能夠取得領導心裏上的認同,引發他的思考,而不至於使領導對你首先產生敵意。有以下幾種歸謬法可以讓領導意識到他的錯誤。

第一,以言為據歸其謬。

以領導的話作為你評價實務的標準,會使你在勸諫領導的過程中處於一種安全有力的地位,因為領導是絕不發對別人引用自己的觀點的,而且他會激發領導心裏認同感和成就感,心生喜悅,至少不會有所反感,再把領導的觀點加以引申,最後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不可行的結論,就會使領導得到醒悟,同時也使你的觀點得意巧妙地表達,聰明的下屬是不會忽視這種委婉卻有有效的勸說方法的。

齊宣王斬殺了謀叛之臣齊國大夫石父,並準備滅其九族,趕盡殺絕。石父的族人就跑來求救與艾子。艾子來到齊宣王麵前,問:“謀叛的隻是石父一個人,為什麽他的宗族要被殺呢?”齊宣王說,“這是先王的法度,不敢廢掉,法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與叛者同宗這殺無赦。”艾子說,“我也知道大王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聽說以前公子巫在邯鄲投降了秦國,他不是大王的舅舅嗎?那麽大王也使叛臣的族人,按照法典也應該連坐,希望大王馬上自盡,不要因為愛惜自身而破壞了先王的法度。”說完還鄭重其事地從懷裏拿出繩子來,鄭重其事地獻給齊宣王。齊宣王哭笑不得,說,“先生,算了,我赦免他們就是了。”

齊宣王最後的哭笑不得最能說明這個勸諫技巧的好處,他不能否定自己的言論,也不想找自己的不是,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聽從勸告,體麵收場。

第二,以行為為據證其偽。

有些時候領導在言行上存在著不一致的地方,而這一點,領導可能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時候下屬不妨以他的上級的某些行為作為依據,來直陳其中的不當之處,促使領導覺悟。

宋開國之初,趙普總結前朝衰亡的教訓,勸諫宋太祖“強幹弱枝”,“剝奪重臣大將的兵權”,為此他多次勸諫宋太祖,希望皇上能把兵權集中在自己手中,但是宋太祖固執地說,他們幫我打下江山,我對他們也是恩澤有加,他們是不會背叛我的。趙普無奈,便頂撞宋太祖說,那為什麽皇上您就能背叛您的主人呢?這正是之宋太祖“黃袍加身”而成為皇帝。宋太祖沉默片刻,便同意了趙普的建議。後來宋太祖在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中,向手下的大將們表露了自己的擔心:“如果有一日,你手下的士兵也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們能推辭嗎?”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趙普的話確實是觸動了宋太祖的內心。

第三,用領導說過的話讓他清醒。

領導子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時候,處於種種原因,有時候會有不明之舉,容易導致工作的失誤或者因小失大最終危機全局。這個時候正是下屬表明忠心取得領導信任的最佳時機,下屬千萬不可以錯失。寥寥數語就可以使領導迷途知返,並將你視為忠臣、知己,在內心的功勞簿裏為你記上一筆。

秘書翠翠就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曆。一次公司召開各部門負責人開會,準備安排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在會議開始的匯報工作中,有一位部門負責人責任心不強,把幾項待辦的工作都沒有做好,還捅婁子,結果引來總裁的情緒化,發了不少脾氣,使得會議室氣氛十分緊張。秘書翠翠看到這種場景,便建議休會十分鍾,在休息期間,她遞了一張紙條給總裁,上麵寫著:“張總,會前您已經說過,這個會議的主題是布置工作,動員管理層,剛才的會議氣氛有點緊張,不利於這次會議的順利進行,有些問題似乎應該會後專門找時間解決。”

當複會的時候,翠翠發現張總已經恢複正常了,並把會議引導到了正常的議程上,會議比較圓滿地結束了。會後當隻剩下張總和翠翠的時候,張總笑著對翠翠說,“翠翠啊,多虧你的清涼劑啊!”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納諫法很有效,但是凡事總是有兩麵,如果用的不好,那麽受的傷反而會加倍。因此在用這個方法納諫的時候下屬一定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注意語氣,措辭委婉。因為自相矛盾法就是要提醒領導注意自己言行的不一致,或者是對其論點的做出某種程度的否定,這無疑會涉及領導的尊嚴和權威,尺度掌握不準,搞得不好的就會有嘲諷、犯上的嫌疑,被領導誤以為心有不滿,另有所指。所以下屬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口氣比較合歡,顯示自己的誠懇和尊敬之情。特別是要使領導明確地認識到,你所作所為都是處於做好工作的動機,是為領導設深處地底著想,而不是針對領導者本人有何不恭敬的看法。

其次,盡量言辭間斷。俗話說言多必失,因此下屬在勸諫的時候,隻要致命大意就已經足夠了,其中的推力不妨由領導自己來做,越是言語間斷,越是語意含蓄,就越能夠引起領導的深思,又不至於引起領導的猜忌,而且言辭簡短不至於使你引用的領導的話淹沒在解釋論證的海洋中,要知道正是這些引用極大地滿足了領導的成就感,當你的領導清楚滴了解到,一句他本人也不曾在一的話卻被下屬鄭重地記在心上,或者她十分重要的觀點受到了下屬的重視,他一定會增加對你的好感。多幾分欣賞和認同,少幾分敵意和對立,從而能夠顧仔細地傾聽你的建議,對你的相反的看法都鄭重以待。因此,言簡意賅,不失為引起領導重視和好感的一個好方法。

第三,要注意場合。用領導的話來批駁他自己的某些觀點,最好是在私下的場合中使用,而在公開場合或者有其他人在一旁的時候運用的話,就會眼花成為領導的尊嚴和權威的問題,領導又會對此采取敵

視的態度,最終“好心沒好報”。

*借“春風”

我們都有過這種體驗,就是心情不佳的時候,更容易悲觀失望,思考遲鈍,情緒波動並且產生過激行為,往往會遷怒他人。同理,領導也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他也有自己的煩惱,因此我們一定不要在領導情緒不佳時進言,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也啟發我們要想進言比較有效,要巧借“春風”,在領導心情開朗,比較興奮的時候順勢而上。以下的技巧就是這方麵的詳細說明。

第一,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大凡有見識的下屬,都一定知道向領導“灌輸”思想的重要性。領導一旦接受了你的某種觀點,就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他來知道自己的決策,使它的方案能夠沿著你預定的軌跡前進,這種方法按而不露,形式靈活,影響力長久而隱匿於無形。許多下屬真實靠著那種與領導之間的隨意交流甚至是休閑娛樂,逐步啟發領導,使自己的種種建議得以實現,並是自己成為領導不可獲取的寵幸之人,發揮著巨大的甚至是無可替代的影響力。

在整個二次大戰時期,斯大林在軍事上最倚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軍事天賦朱可夫,一個是蘇軍大本營的總顧問花西裏耶夫斯基。眾所周知,斯大林唯我獨尊的本性使他不容許天下上有人比他高超,更難以承擔下屬的不同意見。在二戰時期,斯大林的這種太過的自我尊嚴已經使紅軍遭到了重創。一度提出精確建議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趕出了大本營,但有一個人例外,那便是花西裏耶夫斯基,他每每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取他的精確作戰籌劃,從而影響全局。

花西裏耶夫斯基的進言的妙招之一,便是潛移默化地在蘇息中施加影響。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花西裏耶夫斯基喜好同斯大林談天說地地閑談,並且每每還會不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非謹慎其事地大談特談,聊的內容也不是條理分明,但是奇妙的是,等花西裏耶夫斯基走後,斯大林都會想到一個好籌劃,過了不久,斯大林就會在軍事集會上宣布這一籌劃。於是各人都紛繁歌頌斯大林的深謀遠慮,隻要花西裏耶夫斯基自己明白,誰是真正的提倡者,誰是真正地頭腦泉源。

正是在這些閑談中,花西裏耶夫斯基使用本身的頭腦開導了斯大林,以致於連斯大林自己也以為這些好主見是他本身想出來的。但是不論怎樣,從結果上看,花西裏耶夫斯基到達了他的目標,使他的建議可以或許被斯大林所采取,並成為斯大林最為倚重的人之一。

第二借題發揮,巧妙引申。給領導提建議很重要的一個方麵,那就是一定概要注意時機和場合,以便使領導更能用心地領會你的意見,並不會導致對你的方案。在娛樂活動中,一般領導的心情都比較好,這時候提出建議會使領導更容易接受。特別是如果你能夠把所提的建議同當時的情景聯係起來,通過暗示、類比等心理活動的作用,則會對領導有更大的啟發。還有比較成功的下屬善於借助領導的話茬兒,承上啟下,借題發揮,巧妙地加以應用,從而很好地觸動了領導,使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一個機關單位剛購置了一批計算機及相關設備,並準備修建一個機房,三是機房裝空調一事上,領導卻不肯批準,認為單位的同時都可以在沒有空掉的情況下辦公,不宜單獨對機房破例。雖然有關同誌據理力爭,說明安裝空調是出於保護機器而非個人享受的需要,但是仍不能打破領導的老腦筋,說服領導。

有一次,單位的領導與下屬一起出去旅遊。在一個文物展覽會上,領導發現了一些文物有了毀壞,就詢問解說員,解說員說,這是由於文物保護部門缺乏足夠的經費,不能夠使文物保存在一種恒溫狀況下所致,如果有一定的製冷設備,如空調,這些文物可能會保存得更加完善。領導聽後,不僅有些感慨。這時候站在一旁的機房負責人老李乘機對領導說,“局長,機房裏安裝空調也是這個道理啊!”局長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說,“回去再打個報告上來。”後來領導果然批準了裝空調的事。

第三,切勿掃興。在娛樂中領導的心情固然比較高興,更容易接受下屬的建議,但是如果不能仔細考察當時的情形,不能選擇有利的進言時機,有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招致領導的不快。畢竟領導是來娛樂的,這是很難得的放鬆機會,他們並不像有人在此時此刻大談公事,打擾了他難能可貴的休閑時光。如果下屬不懂得攝氏度時,察言觀色,在領導玩興正濃的時候輕視工作或者提出建議,毫無疑問會使領導感到不快,這種情形下,更不可能接受你的建議了。比如領導正在與別人下棋,而你插上了幾句工作的事,打斷了他的思路,他可能心生不快,視你的建議為出氣筒,大加撻伐。因此此時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加入到領導的娛樂活動中,為領導助興或者幫助領導盡快取勝,使他的興致得到滿足,而且在這一過程中,由於你和領導共同創造並分享了快樂,也容易使他接受你,為談話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胸有成竹方可行

韓非子已經在他的書中提出了臣向君主貿然進言的始終危險情形,其大意就是告誡熱門,對上級的進言一定要小心謹慎,周密準備,而不應該采取某種輕率的態度,行倉促之舉,否則的話,不但事情可能會有所不成,還會給進諫這本人帶來禍端。所以當我們想領導準備提出建議時,一定要慎重,要有備而來,力求達到言而有功,勞而有成的效果。《孫子兵法》有雲,“夫廟算者勝,得算多也”,無論做什麽事,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計劃,隻有這樣事情才會順利進行。而向領導進諫,既關係到你的建議能否被領導采納,又關係到領導對你的評價和看法,對於此等大事則更要認真對待,周密準備,一邊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一,使自己的論證更加完善。作為下屬一定要注意,你進言的目的便是要力求領導采納你的建議,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增強自己的觀點的說服力,使自己的想法不斷地成熟、完善,能夠經得起反詰和疑問。有時候領導需要各種思想火花的啟發,但是更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可行的方案和可信的論證,隻有這樣,他才會鄭重權衡利弊,最後做出采納與否的政策決定。如果你的觀點論證不充分,缺乏有力的證據,漏洞百出,經不起領導的三言兩語的詢問,那你的建議隻能被駁回,至於下一次要領導再相信你的這套方案就困難了。

下屬在向領導進言前一定要進行深思熟路的準備,使自己的建議能夠經得住各種問題的考驗,不妨從以下幾步開始著手:

第一,搜集必要的準確而有力的數據和事實材料來論證自己的建議。由於數據和事實具有客觀性,也就更加能說服人,這會使你顯得思維縝密並對現實有著較為充分的了解。

第二試著去批駁那些與你的建議相反的那些論點。如果你能夠做到將其駁倒,就等於說你已經在反麵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第三要考慮到各種反對意見。既要吸收器合理性以彌補自己建議的不足,也要指明其不合理性作為批駁的重點。

第四,要想一想,領導可能會提出什麽樣的問題來,假設自己作為一個完全不了解這個建議的人,你會有哪些疑問,並且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做出事先的準備。

第五,不妨對未來做一個預期,展示你的建議的光明前景,並對各種可能性做出估計,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領導對方案的信心,也會使你顯得具有戰略眼光,引起領導對你的重視。

事實上方案的縝密還會提高領導對你本人的評價和影響。哪些考慮欠成熟度下屬多半會被領導認為,想法幼稚、做事粗心,目光短淺或者考慮不周等,而這些音響可能會有“首因效應”(第一音響影響以後對你的看法)和“暈輪效應”(即優點或者缺點一旦被認識,就會在以後的看法中被不斷放大甚至掩蓋你的其他優缺點)。而考慮成熟的方案則會使你的領導對你產生某種好感,顯示你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縝密細致的工作作風,這無疑會成為你今後靠近領導的重要資本。

第二,多準備幾個方案。下屬對上級提建議,既要知進,也要知退。不能讓領導感覺到處理接受你的建議外別無選擇。下屬應該事先多準備幾套方案,供領導進行選擇。

準備多套方案,會增大領導接受你的建議的可能性。因為你的方案中必然包含著種種合理性,較之單一的方案更容易增大符合領導心意的概率。隻要領導決定采用銀行你的建議的某一方案,或者準備將你的方案進行重新組合,那麽你的建議已經真正地起到了作用。準備多套方案,會使你顯得比較嚴謹、周密、考慮問題全麵細致,從而贏得領導的好感。或許在將來的某個時刻,他會在準備決策時,將擬定方案的任務交給你去完成。原因很簡單,因為他開始相信你的思維能力和工作質量。

而最為重要的是,多套方案會給領導以很到的靈活性,使他能夠顯示自己的高明,增強其成就感。對於許多領導來說,都有著某種認為自己比下屬強的優越心理,有些人還不斷試圖向下屬證明這一點。多套方案可以讓領導不必拘泥與特點的方案,他可以以另外一種麵目提出其實已經包含在你的方案裏的方案,他還可以在你的諸多方案中各選其一進行組合,甚至他可以單獨選出某一種方案來顯示他的決斷力。但無論如何,你都創造了一個使領導感到自我滿足的機會,這個機會不但有助於你的幫助被采納,也會使領導對你產生好感。

第三,研究你的領導。不同的領導具有不同的個性、習慣和思維方式,對於特定的問題,他還可能有著不同的考慮,而這些都有可能決定性地影響著你的建議的命運。因此,下屬想要百戰不殆,首先就要做到知己知彼,不僅要學會胸有良方,還要學會對症下藥。

據《基辛格傳》一書的介紹,基辛格在1971年代首次秘密訪華前夕,就已經想中央情報局要了一份非常詳細的周恩來的生平資料進行研究,並且這些事先的了解在中美談判中對他起了一定的幫助。從中可以看出,下屬在進言之前應該對領導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並對他在某一特低問題上的看法有一個基本的估計或者掌握,隻有這樣,才不會碰釘子,吃大虧。

韓非子已經提出,部屬不能隨便向領導進言。他提出集中情況,其一,君主策劃是秘密,不知情者貿然進言就會有危險;其二,君主表裏不一的事情,誰把情況說破,誰就會有危險;其三,為官經曆還不深,還沒有得到君主的信任時,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部顯露出來,那麽即使謀劃成功也不會受賞,如果謀劃失敗,反而會被懷疑;其四,在向君主進言時,如果隻畫大餅,毫無針對性,當仔細討論時,就會讓人反感;如果發言過於小心,就會被認為是愚笨,如果高談闊論自己的幾乎啊,就會被斥為信口開河……

韓非子所列的這些情況,其實都是由於衛隊君主的脾氣、好惡等進行充分掌握所導致的,這其實就是在告誡我們,知道事情固然重要,但是了解人更重要,如果不了解你的商界的特點,好的建議可能反而會帶來壞的後果。因此,在提建議之前,下屬一定不要忘了,還要仔細研究一下你的領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