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從供給側來看,經濟增長來源於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增長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一般來說,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效率。從這個意義上看,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某一特定時間內所有要素投入的生產效率,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開發利用的效率。可以用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來表示。

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體現的是要素投入對產出增長貢獻以外的、不能被要素投入解釋的那部分產出的增長。在這個意義上說,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在各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條件下,所達到的額外生產效率。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對主要工業化國家長期經驗數據分析的結果表明,其早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別是資本投入,進入發展中後期階段以後,要素投入的貢獻在達到一個高點後開始下降,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提高。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在初級工業化時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勞動力投入增加;工業化早期,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本深化的貢獻,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分別僅占36%和11%;工業化中後期,經濟增長轉向主要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分別上升到70%和50%以上。綜合來看,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後期階段,必須大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由投入型增長向效率型增長轉變。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增長速度放緩。從國際上看,二戰後日本、韓國等一批成功追趕型經濟體,在經曆了較長時間的高速增長,人均收入達到11000國際元(一種購買力評價指標)左右時,無一例外出現增長速度的回落,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十二五”以來,我國經濟總體增長速度放緩,進入了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

轉換期。進入增長速度轉換期後,增長動力和機製必然轉換,經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過去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投入的增加,轉向更多地依靠質量和效益提升,其核心是全麵持續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全要素生產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和技術進步、管理效率水平的重要標誌。目前,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呈現下行趨勢。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從1995年至2009年的年均3.9%,下降到2011年至2015年的3.1%。其中,四方麵趨勢是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一是勞動力轉移的速度放慢。我國農業外出勞動力的增長速度明顯減慢,是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減慢的重要原因。二是人力資本改善速度減慢。從2011年到2020年,新成長勞動力以每年1%的速度遞減,人力資本改善也會明顯放慢。三是投資率過高和產能過剩。四是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受到抑製。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二是通過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實現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現為在生產要素投入之外,通過技術進步、體製優化、組織管理改善等無形要素推動經濟增長。從微觀層麵上講,企業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開拓了新市場,開發了新產品,改善了管理,體製改革激發了人的積極性,都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宏觀層麵上講,通過資源重新配置,比如勞動力從生產率較低的農業部門轉向生產率較高的非農部門,就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越是在更高的經濟發展階段上,越是要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實現經濟增長。在我國當前所處的發展時期,準確認識、把握、適應和引領新常態,重中之重是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在傳統經濟增長動力難以為繼的情況下,通過體製創新完善製度環境,一方麵可以挖掘勞動力供給潛力,促進資源重新配置,延長傳統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麵可以加快技術創新速度,贏得新的增長動力。無論是延長傳統動力的機會窗口,還是

挖掘新的增長動力,都意味著全要素生產率將顯著提高。

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轉變,是一個艱難的轉變。從國際上看,國家貧富差別主要緣於全要素生產率的差別,而那些曾經經曆過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全要素生產率停滯不前。

改善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秘訣,就是要懂得如何保持資源重新配置的效率和生產的技術效率這兩種效率的持續改善,並提高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資源重新配置效率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或者高度化而獲得的。例如,勞動力和其他要素從生產率低的產業向生產率高的產業轉移,就是部門間資源重新配置的典型形式。除此之外,部門內部也可以形成資源重新配置效率,主要表現為生產率最高的企業得以擴大,因而效率與企業規模成正比。研究表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中,一半的因素來自這種資源重新配置過程。

目前,我國在科技發展水平上與發達國家尚有巨大差距,資源配置的市場體製機製也不盡成熟,存在著各種扭曲。這些都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仍然握有後發優勢,在體製改革、管理效率提高、新技術應用等諸多領域中,仍能顯著改善微觀生產效率。從我國的特殊國情及上述轉折的特點看,未來經濟增長不僅要求開發新的全要素生產率源泉,也需要並且有可能繼續挖掘全要素生產率的傳統潛力。政府所能做的,不是在微觀層次或投資領域的越俎代庖,而是製定穩定和適度的宏觀經濟政策,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這是最主要的。在市場優勝劣汰的過程中,逐步使那些全要素生產率表現好的企業能夠占主導,並不斷提高其份額,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知識鏈接

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李克強:《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持續增長動力》,

人民網2016年3月5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