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內容。本章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的係統闡述。通過本章的學習,要真正懂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深刻把握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以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並自覺地從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製度。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逐步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對我國國情的科學判斷。1979年葉劍英在建國30周年大會上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製度還處在幼年時期,它還不成熟、不完善。1980年鄧小平指出,不要離開現實和超越階段采取一些“左”的辦法,這樣是搞不成社會主義的。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製度還是處於初級的階段。1982年黨的十二大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87年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製定規劃。1987年黨的十三大係統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其基本內容和含義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這是對我國社會性質的基本判斷。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意

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後,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製度。這樣,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其他性質的社會。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馬克思、恩格斯設想,未來社會大致會經曆三個階段: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列寧明確地把這三個階段稱之為:過渡時期;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分為若幹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社會占有全部生產資料;消滅商品貨幣;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實行按勞分配。從我國實際來看,我們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基礎上,經過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現有13億多人口、960萬平方公裏土地,生產力落後,決定在生產關係方麵,發展社會主義公有製所必需的生產社會化程度還很低,市場經濟不發達,不僅不能消滅商品貨幣,還要利用商品貨幣,社會主義經濟製度還不完善,還不能實行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製;在上層建築方麵,建設高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係列經濟文化條件很不充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廣泛影響,並且經常侵襲黨的幹部和國家公務員隊伍。這種狀況決定,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需要上百年時間,即從上個世紀中葉基本完成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黨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

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麵和環節。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決定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