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的重要途徑

黨的理論,是馬克思創立的、後人繼承發展的向實踐開放的科學理論體係,是黨的行動指南。黨的理論的內容十分豐富,目前來看,主要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列寧繼承和發展的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係。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核心內容是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動力和規律,揭示了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解放的道路,揭示了人類社會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方向和趨勢,其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具有多方麵的內容,主要是:從中國的曆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創立了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所創造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政治條件,采取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行逐步改造生產資料私有製的具體政策,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中建立社會主義製度的艱難任務;係統地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群眾保持親密聯係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規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規定了是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的原則,製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強調實行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實行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的原則,提出和總結了一套軍隊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精辟地論證了革命鬥爭中政策和策略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是革命政黨一切實際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係和實際情況及其變化製定黨的政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實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重於從思想上建設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係在一起、自我批評的作風,成功地解決了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戰鬥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怎樣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這樣極其艱巨的任務。其活的靈魂,是貫穿於上述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其主要內容是: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曆史階段,製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在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判斷各方麵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

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保證,又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獲得新的時代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基本實現現代化分三步走。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麵工作的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創造性構想。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係列基本問題,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麵比較完備又需要從各方麵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係。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的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發展,就是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麵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就是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統籌國

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 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祖國統一、民族複興、外交等提出的一係列重要思想,如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八項規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懲治腐敗、“三嚴三實”、“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等,這些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的理論的新內容。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黨行動的根本途徑、方向目標和行動準則。黨的路線是黨行動的根本途徑,黨的方針是黨行動的方向和目標,黨的政策是黨的行動準則。每一項都有豐富的內容,如黨的路線,包括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又有基本路線和具體工作路線之分。三者密切相關,黨的路線是根本,黨的方針、政策是黨的路線的具體化。當前來看,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從根本上來說,主要是貫徹落實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領導機關中的黨組,一頭連著黨委,一頭連著這些組織,是溝通黨委與這些機關、團體、組織的橋梁和紐帶,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途徑。出台《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可以規範和強化黨組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地位,更好地發揮其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渠道作用。具體來說:

第一,黨組是所在單位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責任者。沒有學習,吃不透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就談不上貫徹落實。負責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規定的黨組的重要職責。黨組認真履行這些職責,組織所在單位的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握其內容要求和精神實質,可以為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奠定基礎。

第二,黨組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實際情況的結合者。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實際相結合,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明確了黨組的地位和在本單位的領導核心作用。這種地位和作用,一方麵使黨組能夠準確把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麵又使黨組能夠正確把握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社會組織、其他組織等單位的實際情況,這樣,其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就可以更好地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以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實際工作,以實際工作檢驗、豐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進而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產生富有成效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第三,黨組是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校正者。由於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豐富性,人們對其認識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局限性;由於實際工作的複雜性、發展性,人們對其把握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再加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相對獨立性,這就會在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偏差、走樣。黨組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熟悉實際情況的雙重優勢,利用《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規定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握好方向,及時地校正這些偏差,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

第四,黨組是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監督者。人的認識和行為具有選擇性,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全麵、持續的貫徹執行。黨組可以利用《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規定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情況的檢查和監督,發現和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通報和批評貫徹落實不力的各種行為,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