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國外社會矛盾化解做法與啟示

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和教訓表明,社會劇烈轉型時期是社會矛盾易發多發的時期。因為在這一階段一般會集中不同成因、不同類型的矛盾,比如說,一些人的生存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而發展問題又大量出現,二者交織在一起;大多數人在脫貧之後,產生了許多新的需求,對社會也有了更高的訴求,但往往難以立即得到滿足,加之利益關係愈加複雜,因而新的矛盾不斷出現。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原因,這個時期的社會矛盾具有多發性、多樣性、多變性等特點,較為複雜。從執政理念到具體的執政實踐,國外許多國家在化解社會矛盾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動借鑒和吸取國外的經驗和做法,能夠讓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少走彎路,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把握社會建設的基本規律,有利於我們積極主動地化解社會矛盾,為全麵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一、大力發展經濟,為社會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貧窮和落後是一切社會問題的總根源,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各國政府共同的任務。公共財力充足,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就有可靠的保障,維護一方穩定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二戰結束後,西歐許多國家經濟蕭條,百廢待興,其中英國有一半以上的工業處於癱瘓狀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各國都將恢複和發展經濟作為重中之重,以維護社會穩定。為了盡快使國家的經濟走上正軌,多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以避免“周期性危機”,為市場的良性運行創造了條件。後來經過第三次科技革命後,西歐國家對傳統工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更新,發展了一係列新興產業並助力第三產業,普遍推動了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促進社會穩定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原是經濟落後的農業國,1957年頒布《新興工業法》,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90年代初,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五分天下有其四”,馬來族與華族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民族矛盾大為緩和。

1994年4月南非非國大執政後,政治、經濟和社會難題堆積如山,種族對立和仇恨相當嚴重。1996年,非國大政府實施了《增長、就業與重新分配》戰略,努力做大經濟“蛋糕”,以緩解高失業率壓力,糾正社會財富分配不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