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最親愛的“母親”

——劉謙初

望你不要為我悲傷,希你緊記住我的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好好愛護母親(指黨)!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

——劉謙初寫給妻子的遺書

劉謙初(1897~1931),1897年12月生於山東省平度縣劉家莊,1924年6月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1929年8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拘捕,1931年4月5日英勇就義。

“有學識、有眼光”的高才生

劉謙初家中兄弟姊妹7人,他是長子。童年時,就讀於鄰村,他早出晚歸,不避寒暑,十分熱愛學習。16歲時,考入平度城教會學校——知務中學。在這裏,他學的不再單純是中國傳統的儒家經典,而開始接觸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使他開闊了眼界。這些都對他的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中學時代,劉謙初已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精神。1916年袁世凱複辟帝製,劉謙初聞訊義憤填膺,立即投入反袁鬥爭,參加了討袁軍,被編入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第三支隊的炮兵團,參加過攻打濰縣和高密縣的戰鬥,由於作戰英勇曾榮獲銀質“義勇獎牌”。反袁戰爭結束後,他又重返知務中學讀書。

1918年春,劉謙初於知務中學畢業,同年秋,通過入學考試,進入濟南齊魯大學文預科。劉謙初當時是文預科的高才生,各科成績均在90分以上,作文更是全班之冠。同學們都稱讚劉謙初是“有學識、有眼光”的人。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了,劉謙初和同學們上街遊行示威,並以拒絕乘坐日本占領和管理的膠濟線火車的行動,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抵製與抗議。1920年劉謙初文預科結業時,家中貧困,無力升學,到山東黃縣崇實中學任國文教員。

長成在燕京大學

1921年10月,劉謙初參加征文比賽獲第一名,按規定,獲獎者可以領取幾百元大洋的現金,也可以把這筆錢當作獎學金,被保送去燕京大學深造。劉謙初選擇了後者,據記載,當時讀燕京大學,每年的學費為84元,劉謙初有了這筆獎款是頗能解決問題的。

第二年9月,劉謙初升入燕京大學文理科二年級,主修曆史,兼修地理。劉謙初在燕大讀書期間,學習刻苦,大量閱讀中外史書典籍,經常向名家學者請教,先後在《燕大周刊》上發表論文和譯作多篇。1923年初他和熊佛西、董秋斯等人發起成立“燕大文學會”。

1923年6月熊佛西畢業後,劉謙初接辦周刊。該刊注意發揚五四文學革命傳統,深受校內外讀者歡迎,發行量達數千份。劉謙初在燕大期間涉獵了一些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又結識了共產黨人方伯務和範鴻劼等人,一起探討和學習李大釗所寫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唯物史觀的著作,開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理論。

1924年6月經方伯務、範鴻劼介紹,劉謙初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積極參加和組織了校內外的各種進步鬥爭,並以其優秀品德和出色的宣傳、組織才能,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

1924年,華北六大學舉行辯論會,論題是當時青年學生中爭論的一個問題:大學生是否應當幹預政治。劉謙初作為燕大學生辯論組的主要成員在辯論中明確指出:中國大學生肩負救國救民的曆史重任,責無旁貸地必須幹預政治。他語出驚人,有理有據.使一些持有“讀書救國”觀點、不問政治的學生深受教益。1925年他還排除了校內幾位傳教士的幹擾,主持燕大文學會,排練和公開演出了揭露、諷刺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話劇。

1925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後,劉謙初首先站出來大聲疾呼,號召全校罷課、遊行、抗議帝國主義的暴行,聲援上海受難同胞。6月2日全校召開學生大會,在他的倡議下成立了燕大滬案後援會。劉謙初和董秋斯被選為該會主要負責人。6月4日

燕大學生400多人走上街頭,呼籲同胞奮起救國。6月11日他又主持全校大會,當上海學生代表介紹“五卅”實況時,他悲憤地高呼:“凡有血性者奮起救國!”這時全場群情激昂。

劉謙初在燕大三年的表現,特別是他在聲援五卅運動中所起的突出作用,為同學們所公認,成為北京傑出的學生領袖。

擔當重任

1925年9月劉謙初在燕大畢業後先後到江蘇鎮汀潤州中學和廣州嶺南大學附中任教。   1926年12月,第一次國共合作中的國民政府隨北伐軍從廣州遷到武漢。為繼續北進討伐奉係軍閥,國民政府決定把駐武漢的國民革命軍主力第四軍第十師擴編為第十一軍。劉謙初聞訊後,於1927年初到武漢參加了第十一軍,在政治部工作,擔任宣傳科社會股股長和理論刊物《血路》的副主編。在這時期,投身在大革命洪流中的劉謙初進一步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和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1927年1月25日,劉謙初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劉謙初在武漢期間,結識了共產黨員張文秋。兩人誌同道合,於1927年4月結婚。婚後第四天劉謙初即隨軍隊政治部出師河南。6月中旬為應對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的嚴峻形勢,他又隨軍返回武漢。汪精衛發動的“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革命形勢更為惡化。1927年8月與孟用潛等人前往上海,在中共江蘇省委工作。

1927年10月黨中央調劉謙初等前往福建閩南臨時特委工作。1928年八九月間在福建省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上,劉謙初當選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1929年2月,黨中央又調劉謙初到山東。當時,由於叛徒告密,山東各地黨組織遭到重大破壞,前省委書記鄧恩銘等人先後被捕。在此危急時刻,劉謙初受命到濟南,擔負起恢複和重建省委、堅持和發展地下鬥爭的艱巨任務。1929年4月劉謙初任山東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張文秋(化名陳孟君)任省委婦女部長。

舍身成仁

1929年七八月間,由於叛徒告密,省委機關又道破壞,劉謙初和張文秋不幸先後落入敵人的魔掌。劉謙初被捕後,立即被解至濟南衛戍司令部。為達到更大規模地破壞山東黨組織的目的,敵人對他實行了突擊審訊。

“你是不是劉謙初?”

“我叫黃伯襄。”

“在濟南幹什麽?”

“齊魯大學教書。”

“你是不是共產黨?共產黨是怎樣派你來山東搞推翻國民政府的?”

“我不是共產黨,我是一個教員。”

……

麵對敵人的審問,劉謙初沉著應對,敵人見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就用動用酷刑,但劉謙初堅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立場和高尚的氣節,對黨的機密守口如瓶,隻字不吞。

當敵人發現黃伯襄與陳孟君(張文秋)是夫妻關係時,就想從陳孟君這個“家庭婦女”身上攻破防線,但張文秋堅定不移,絲毫沒有泄漏黨的機密。這對革命夫妻自被同案審訊後,更是一有機會就相互鼓勵,想方設法對付故人。

在國民黨濟南警備司令部受審室的院落裏,張文秋見到自己的丈夫,隻見劉謙初戴著鐐銬、麵容憔悴,張文秋不禁潸然淚下,劉謙初鼓勵她說:“我是被敵人用照片對出來的,早下定犧牲的決心了,你不要難過,在敵人麵前,我們隻能流血不能流淚啊!”又說:“一定要為媽媽(指黨)著想,萬一我死了,你還要為我孝敬她老人家,還要為我報仇!還要做個很孝敬賢惠的人,對得起媽媽!”這一席話使張文秋更加增強了對敵人鬥爭的信心與決心。

敵人在用盡酷刑的情況下,又使出了另一套慣用的手段——指認誘降。劉謙初被帶到國民黨省黨部,剛坐定,門打開了,兩個人得意洋洋地走了進來。“劉謙韌,你看看我們是誰呀?老朋友都不認識了嗎?為什麽還不承認呢?”

劉謙初一看來人是大革命失敗後投靠國民黨成為汪精衛改組派的殷君采和吳保甫,革命時期與他們共事並一起

合影,劉謙初被捕完全是他們作祟的結果,也正是他們向敵人提供了照片。

兩個叛徒的出現使劉謙初明白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他鎮定自若地說:“我就是劉謙初,共產黨員,你們看著辦吧!”

兩個叛徒走上前來,冷笑著說:“劉謙初,你死到臨頭還不自覺,我們是看在朋友的分兒上,才來援救你的,我勸你不要把你這個有用的人才送掉了,我們為你可惜呀!望你三思。”“我沒有什麽可思慮的,要殺便殺,不必多說!”劉謙初堅定地說。

“我們知道你過去是共產黨員,也是負責共產黨的重要工作的,你這次來山東的目的不就是想推翻國民政府嗎?你想推翻國民黨,想共產黨成功,都是幻想,共產主義在中國永遠是不能成功的,就算成功,你也沒命了,還是放聰明點吧。”

“你們這些可恥的東西,還能說出什麽?是的,我過去是共產黨員,現在失掉了聯係來山東教書,雖然我目前沒有關係,但我堅決相信共產主義,也堅決相信共產主義能在中國成功!你們這些貪生怕死厚顏無恥的叛徒,民族的敗類,是絕不會有好下場的,休想說服我!”

叛徒們被罵得啞口無言,一麵狼狽地向外溜,一麵大喊:“來人,把他送到警備司令部去!”

劉謙初的身份被叛徒證明後的第三天,就被判了死刑。這時正是1930年1月,山東的國民黨“改組派”在其內部鬥爭中失利,逃離山東。黨領導的互濟會通知獄中同誌趁機翻案,經過一番鬥爭,此案移交國民黨山東高等法院審理,劉謙初被判刑八年,關押在濟南山東省第一模範監獄。

在獄中,為了開展鬥爭,以劉謙初為支部書記成立了獄中黨支部。支部成立後,在劉謙初的領導下開展了大量的秘密工作,首先在獄中開展了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的活動,劉謙初通過國民黨對犯人進行“教育”的教誨師,借到了《政治經濟學》等書籍,他給獄中黨員秘密地進行輔導學習,將監獄變成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課堂。同時,獄中支部還巧妙地在監獄管理人員中進行愛國、做人、民主及正義等方麵的教育,使他們中有的人幡然悔悟,改惡從善,其中有一名看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另外獄中支部還領導了一係列的合法與半合法的鬥爭,為了改善夥食,他們進行了絕食鬥爭,堅持6天半,取得了勝利。

1930年9月,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陳調元調離,由軍閥韓複榘接替,韓複榘一上台,就瘋狂地鎮壓革命運動和屠殺共產黨人。劉謙初自知局勢變化對自己案情極為不利,但他不焦躁、不悲觀,而是下定了犧牲的決心,鎮定自若,坦然處之,他在給黨中央的信中寫道:“事已如此,沒有營救的可能,請不必進行營救工作。”我心裏很平靜,正在加緊讀《社會進化史》,爭取時日,多懂—些真理。”

1931年4月4日下午2時,國民黨山東省臨時軍法會審委員會,作出了處決劉謙初、鄧恩銘等共產黨員的決定。5日淩晨,劉謙初寫下了就義前給妻子的遺書,向黨組織和親人告別。

我現在臨死之時,

謹向最親愛的母親和親愛的兄弟們告別:

並向你緊握告別之手,

望你不要為我悲傷,

望你緊記住我的話。

無論在任何條件下,

都要好好愛護母親!

孝敬母親!

聽母親的話!

你的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

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

5日早晨6時整,劉謙初等共產黨員放三輛囚車拉到濟南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在罪惡的槍聲中他們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壯烈犧牲了。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見到劉謙初和張文秋的女兒劉鬆林(劉思齊)時動情地說:“劉謙初同誌我是知道的,他是一位好同誌啊!可惜犧牲得太早了。”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劉謙初遺骨遷葬於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以紀念這位永垂不朽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