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全麵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所謂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

一、堅持以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一)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

以人為本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以人為本,這個“人”,是人民群眾,這個“本”,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是發展的目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妥善處理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係,我們就能使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越來越充分地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二)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具體地說,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說過,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我們從事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以人為本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也是進一步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具體體現。

二、堅持全麵發展

全麵發展,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範疇的認識。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經濟是一個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時,他們也重視人的自由全麵發展,認為社會全麵進步與人的全麵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全麵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麵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

(一)全麵發展,就是要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是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以後長期的根本的任務。我們必須把發揮社會主

義製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全麵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新的思路不斷促進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立在先進的生產力基礎之上。

(二)全麵發展,必須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我們必須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著眼於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不斷發展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全麵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全麵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麵發展,是順應世界潮流與我國自身發展要求相結合的、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促進社會全麵進步以及人的全麵自由的發展。

三、堅持協調發展

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形態的認識。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一)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也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麵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更加要求社會與經濟共同發展。

社會發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也包括社會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公正、社會秩序、社會管理、社會和諧等,還包括社會結構、社會領域體製和機製完善等。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理所當然地包括這些方麵的發展和進步。

(二)堅持城鄉協調發展我國城鄉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我們黨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決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8億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實現全麵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國的現代化。我們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三)堅持區域協調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逐步扭轉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實現共同發展。國家要從宏觀政策上麵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中央明確提出了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這是一個把握規律、統攬全局的重大決策。

(四)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自然關係反映的是人類文明與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

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弱,這是基本國情。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生態環境的形勢十分嚴峻。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

(五)堅持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相協調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條件和發揮自身優勢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國市場廣闊、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必須始終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要處理好內需與外需、利用外資與利用內資的關係。要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既要敢於擴大開放,又要善於保護自己,在擴大開放中注意維護我國企業利益和國家經濟安全。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時效的認識。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世代永續地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事關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事關子孫後代的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長期性。

(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的關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的關係,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相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我國的人口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製人口數量增長,提高人口質量,調整人口結構。與此同時,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充足的人力資源。

(二)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的關係我國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且品種比較齊全,是少數可以基本上依靠本國資源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國民經濟體係的國家之一,但我國也是人口眾多且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對資源消耗的“加權效應”相當明顯。目前,資源相對不足已經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我們麵臨的資源形勢異常嚴峻。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走適合我國國情的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新道路迫在眉睫。

(三)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於經濟增長建立在高消耗、高汙染的傳統發展模式上,一些地區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實現經濟增長,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目前,我國的水環境狀況嚴峻,大氣環境處於嚴重汙染水平,固體廢物和噪聲汙染日益突出,生態環境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呈銳減趨勢。

因此,必須堅持和認真落實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使脆弱的生態環境能夠支持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