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遲夫人和遲玉珠被俺這罰抄《女則》、《女誡》,府裏都安靜消停了不少。

紫娟和寧織閑話:“寧娘子,你是不知道,從前二小姐隔三差五地就要來秋露院撒潑,不順走點好東西都不罷休。”

“偏偏老爺夫人總說大小姐是姐姐,要讓著妹妹,我呸!”

“還說什麽大小姐的好東西多,給妹妹分享一點也沒什麽。大小姐好東西再多,那也是已故夫人給她攢下的家業,跟她們有什麽相幹?”

寧織點點頭:“就是,說這種話,沒得叫人惡心。”

紫娟:“可不是嘛!”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遲螢秋在府裏是腹背受敵。

寧織想起自己給遲螢秋把脈的結果。

她雖然隻跟著胡大夫學了一點把脈的知識,但遲螢秋的脈象又虛又亂,可見身子真的是壞透了,一天一天的,不過是熬日子罷了。

是心裏還有口氣撐著呢,不然……

紫娟接著說道:“眼下好了,她們去學規矩,我們落了個安生清靜。”

她強忍著笑意:“寧娘子,我今早上去花房取東西,碰見二小姐身邊的綠蕪,她眼下兩個烏青的眼圈子,臉白得很鬼似的。”

“聽說老爺這次花重金請來的禮儀嬤嬤,是在皇親國戚家伺候過的,規矩可嚴了,學不過關不許吃飯,也不讓睡覺,綠蕪她們這些伺候人的,也隻能陪主子一起餓著熬著,嘖嘖嘖……”

紫娟毫不掩飾自己的幸災樂禍,寧織看了不免覺得好笑:“你收斂些,到處都是人呢。”

在遲府待了這段時間,寧織看明白了,府裏人都是拜高踩低的,在他們心裏,遲夫人有李明德這個兒子做倚仗,又是後宅的主人,也是他們應該巴結討好的主子。

至於遲螢秋這個大小姐,沒有兄弟可以依靠,親娘死了,外祖家又沒了親人,自己也病歪歪的,眼見著活不長了,雖然有巨額財產傍身,可等她死了,那些錢不還是歸老爺夫人嗎?

遲夫人不喜歡這個繼女,滿府人都看得出來,既然如此,又有誰會把忠心獻給大小姐呢?

就算是秋露院,遲夫人和遲老爺的眼線也不少。

也難怪遲螢秋這樣流水般地花錢,也難怪她想送所有人去死了。

紫娟不在意地撇撇嘴:“誰管他們呢?愛怎麽說怎麽說去,我又不是遲府的奴才,等以後小姐……我就隨了小姐去,誰也拿捏不了我。”

寧織用手狠敲了紫娟的腦袋一下,罵道:“你這丫頭,整日裏我都不讓你小姐說些灰心喪氣的話,你倒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紫娟委屈地癟嘴:“我知道了,好姐姐,以後再不說了,你就饒了我吧。”

寧織:“明日我就休假了,你好好伺候大小姐,等我回來給你帶個好玩意兒。”

“那你可要早些回來呀。”紫娟不舍地說道。

回到房間,寧織打開係統麵板查看了一下上漲的積分:周澤琛還是有些良心的,離家這麽久,他還是有想念我的,不容易啊。

正好夠換兩滴靈泉水。

寧織將積分兌換了兩滴靈泉水,然後借用了秋露院的小廚房。

遲螢秋吩咐過,寧織在秋露院是自由的,她又喜歡在廚房琢磨東西,所以廚房的下人們早就習以為常地給她騰出了地方。

寧織拿出小磨盤,將廚娘挑好的又大又飽滿的杏仁放進磨盤裏加水細細研磨,直至看不出顆粒。

將漿液倒入小爐子裏,加入雪頂含翠泡的茶水,文火慢熬,不停攪拌,待香味飄出,水沸騰兩遍,再倒入熱牛乳後倒在茶盞之中。

最後將兩滴靈泉水放進去,原本香甜的杏仁牛乳茶頓時多了一縷讓人聞了心曠神怡的清爽香氣。

推開房門,遲螢秋正在算賬,她附身書案前,手上的筆不停地在紙上寫寫畫畫,嘴裏輕聲念念有詞,很是忙碌的樣子。

寧織將茶盞放在她手邊:“剛煮的茶,嚐嚐。”

遲螢秋狐疑地看她一眼:“試過毒沒?”

寧織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下巴微微揚起,笑道:“你是皇帝?”

遲螢秋拿起茶盞,揭開蓋子時就被撲麵而來的香甜氣息驚豔到了,嘴上卻不肯饒人:“我是皇帝,那你是什麽?太監?”

寧織:“你舔舔嘴巴。”

她冷不丁地轉換話題,遲螢秋下意識照做,反應過來後有些羞惱:“怎麽了?”

寧織雙手一攤:“你嘴巴那麽毒,舔一口都毒不死你,更何況我這茶呢,放心喝吧,大小姐。”

遲螢秋:“……”哼。

“味道怎麽樣?”寧織見她喝了一口,眉目明顯舒展開了,明知故問道。

遲螢秋沒理她,喝完後才矜持地擦了擦嘴:“不錯,紫娟!”

寧織沒攔著,這是她應得的,兩滴靈泉水可貴了,這段時間攢的積分幾乎全用上了,拿點獎金怎麽了?

寧織:“我明日就回家了,我不在的時候,你要聽紫娟的勸,不要不把身體當回事。”

她們已經商量好了,寧織這次回家明麵上是探親,但更重要的是動用在外麵的人手替遲螢秋查探線索,必要時她可能還得去一趟遲螢秋外祖家,遲螢秋已經給她安排好了路引和盤纏。

遲螢秋又低下頭忙了起來:“知道了知道了,沒了你我還不成了嗎?”

寧織出門前遲螢秋才又叫住了她:“……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寧織:“遵命,大小姐。”

這次回家,寧織在清江鎮買了許多新鮮的吃的玩的給家裏人帶回去,她的月錢完全夠用,甚至是花不完的,大小姐獎勵的那些珠寶首飾都被她存進了清江鎮的一家連鎖錢莊裏。

“是叔母!”寧織才到村口,就看見了阿暉,他身邊圍繞著幾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應該是正在做遊戲。

這也是寧織費盡心機讓自家融入村子的原因。

兩個孩子不知道要在這裏待多久,總不能一直被孤立著,十裏八村這麽多孩子,他們也該去嚐試正常交往一下,對他們的成長來說好處大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