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記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最初讀到這句詩的時候,還是在中學的教室裏,“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年少春衫薄”的時候,連窗外的陽光都仿佛如同澄澄的金沙一般,明亮照人。

那間靠著水杉林的教室外,陽光照在嫩綠的水杉葉子上,像是水波般清澈。那時候青春張揚到幾近肆意,用圓珠筆在窗簾上默寫前人優美的句子,每當陽光太烈拉起窗簾的時候,那些光就透過淡藍色的字跡,映在白牆上。那時候我寫著懶散的小說,給要好的女生們翻看,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它們會正式公開地出版。在我的心裏,這雖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我卻懵懂未知,它會對我將來的人生造成什麽樣的改變。尤其是我沒有想到,我會堅持寫下來,一直堅持到現在,出版了十五部小說。更沒有想過,這中間還有好幾部小說會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

在《佳期如夢》裏,我曾經借著周靜安的口說過:“年輕的時候,什麽都沒有,可是有勇氣。”黃昏的天台上,跟好朋友一起看紫霞滿天,大而明亮的星星升起來,初夏的熱氣蒸騰,而校園裏的千葉石榴,已經開滿一簇簇的紅花。那個時候我們最大的煩惱不過是考試分數,可是我們並不知曉,再過許多年,我們將為了考試之外的一切事情而煩惱。每當我們站在時光的長河裏悵然回首,看到的也許是從前躑躅而行的自己,在現實的激流中被撞得頭破血流,然後磨滅所有的棱角,做一顆滑不留手的鵝卵石。

青春真公平,一人一次,永不重來,亦永不遺失。

這兩年來,我總是與自己犯擰,想把自己擰到另一條路上去,或者總是想嚐試要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或者手法。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最大的願望是寫一本完全“不像匪我思存”的小說,在這個願望的驅使下,有了《景年知幾時》、《千山暮雪》和《東宮》。它們獲得的褒貶不一,可是卻大大地加強了我的自信,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完全不守著自己的風格去寫作。

看,骨子裏我還是個叛逆的家夥,永遠有點不合時宜的任性與天真。

一直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不管怎麽肆無忌憚,總有耐心的讀者默默地等待著我。寫作五年來,認識了許多許多很好的朋友,也有很多很多很好的朋友離開了我。日語中有個詞叫做“一期一會”,細想仿佛是淒涼,其實卻像是佛偈般了空頓悟。

像草葉上那顆碩大的露水,像掠過花海的那隻翩然彩蝶,像夏日雨後那道彎彎的彩虹,像站台上那個穿白裙子的漂亮女孩,驚鴻一瞥,或許就永不再見。

每一段遇見的時光,就是好時光。不管將來你們是在哪裏,不管將來我是否還在寫作,不管將來我們會遇上什麽,我永遠會記得。

相遇過的這段好時光。

謝謝你曾遇見我。

匪我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