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因為他是個酒鬼。
但是這個秘密被村裏的其他人知道了,這個人不斷地敲詐、威脅弗拉。
羅傑想要知道這個人是誰,他想幫助弗拉。
但是很不幸,在羅傑得知真相之前,先等來了弗拉自殺的消息。
來不及悲傷,羅傑很快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弗拉的絕筆信。
但是沒有人知道羅傑有沒有看過這封信。
因為羅傑在自己的書房裏被人抹了脖子,而那封信也不翼而飛。
在第一人稱村裏的醫生謝潑德的視角下,一個疑案緩緩展開。
開篇的敘述很平淡,故事劇情也不是很吸引人。
顏樸才看了開頭幾章,就大概猜到凶手是誰了。
很明顯,凶手極有可能就是那個敲詐弗拉的人,因為弗拉打算將真相告訴羅傑,凶手擔心事情敗露,於是就殺人滅口,並帶走了那封裝著真相的信件。
這個並不難猜。
顏樸搖搖頭,推理小說最忌諱的就是太容易被讀者猜出凶手。
這樣會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
推理小說,就是要一步一步抽絲剝繭,要有那種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猜不出凶手是誰的感覺。
“唉。”
顏樸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隔行如隔山啊。
柏舟是當代武俠宗師沒錯,寫的射雕三部曲確實有水平,市場和銷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上一部小說《鬼吹燈》,雖然題材跨越度極大,又是極其冷門近乎邪門的題材,但是在其精彩的故事加持一下,還是大爆。
但是現在,顏樸看著眼前的這本《羅傑疑案》,心直接跌落到了穀底。
和這些虛構的故事不同,推理小說需要的是縝密的邏輯,吸引人的故事,讓人捉摸不透的寫法。
很顯然,柏舟的這本《羅傑疑案》,故事並不吸引人。
看完開頭幾章之後,顏樸其實並沒有接著往下看的感覺了,他已經猜到了凶手可能就是這個敲詐的人。
不過顏樸作為一個職業編輯,最基本的操守還是在的,雖然故事吸引力不強,但是顏樸還是會將整部小說看完。
隻是這一次,再也沒有開始的那種強烈期待感了。
接下來,故事中的偵探終於出場了。
這個名叫波洛的偵探,是一個大名鼎鼎的私家偵探,曾經破獲過很多大案,現在已經退休了,在村裏過著養老的悠閑生活。
一個退休養老的偵探?
顏樸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這是要講偵探的退休生活嗎?
還是說來一段偵探不被看好,隨後展示能力,破獲案件,上演一個裝逼打臉的劇情?
作為推理部門的主編,顏樸本身就是一個推理小說愛好者。
而作為一名推理愛好者,最大的樂趣就是享受解謎的過程,力求在書中的偵探之前,發現凶手!
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是其他小說所無法給予的。
所以,每當小說中出現一個新人物的時候,顏樸都會下意識地將其代入為凶手,隨後對其進行分析。
但是波洛既然在書中的定位是偵探,顏樸便沒有將其代入凶手。
因為這是所有推理小說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偵探不能是凶手。
如果書中的偵探是凶手的話,在不劇透的情況下,除了作者沒有人知道凶手是誰,沒有人能猜出來。
這個道理顏樸想著柏舟一定知道,既然選擇踏入這個賽道,一些不成文的規矩他應該了解。
跟隨著“我”的視角,顏樸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隨著故事的持續進展,羅傑莊園內的人物也相繼出場,每個人身上都有嫌疑,但是每個人的嫌疑都不夠充分。
案件的難度肉眼可見地上升,顏樸也逐漸被故事所吸引,收起了剛剛的輕視,重新認真地看了起來。
在羅傑死亡的現場,窗戶有被人打開的痕跡,窗台上還有明顯的腳印,應該是有人從窗戶進來下的手。
隨後,趕到現場的警探對現場的人開始進行詢問,並得知了以下幾條信息:
1、“我”是九點鍾離開的,而九點半的時候,羅傑還活著,因為有人在那個時候聽到了他說話。
2、羅傑的侄女在九點半之後找過羅傑,因為十點十分的時候管家去給羅傑送酒,在門口遇到了她。
經過一番詢問,大家的懷疑對象都看向了羅傑的養子,因為他和羅傑的侄女有著特別的關係。
而羅傑有個好友也喜歡羅傑的侄女。
最重要的是,羅傑的養子已經消失了,在旅館中找得一雙鞋和窗台上的腳印,完全吻合。
看到這裏,顏樸的第一反應就是凶手就是養子,各種證據和巧合都指向了他。
但是作為一名老資深推理迷,顏樸並不認為有著這麽明顯的指向性線索的養子會是凶手。
一般在這種推理小說中,越明顯的越不是凶手。
相反,一直平平無奇,看上去和案件毫無關聯的人物,是最終凶手的可能性極大。
秉承著這種想法,顏樸一邊看,一邊開始自己的頭腦風暴,他想在波洛之前,猜出凶手。
故事中,波洛接受了養女的請求,答應參和這個案子。在對其他人進行了更詳細的詢問後,波洛在後花園發現了一塊布條,並在附近的水池中撿到了一枚訂婚戒指。
戒指內圈有個字母R,和一個半年前的日期。
這枚戒指是誰丟的呢?顏樸的大腦飛速運轉,這個字母R很明顯就是某個人的姓或名的縮寫,但是誰呢?
不知不覺,顏樸已經看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內容了,可是他卻沒有絲毫頭緒。
每個被自己懷疑過的人,都一一解釋清楚了。
到底是誰?
顏樸用力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試圖讓自己保持清醒。
他坐在推理主編這個位置上已經有十多年了,在他收到的投稿中,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件,在書裏的偵探還沒找到凶手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
這也是他自信的來源。
一個非專業推理小說作家寫出來的小說,他有這個自信,在結局出現之前找到凶手。
可是,在這個案子中,每個人都隱瞞了一部分事實,沒有一個人說真話,每個人都有凶手的嫌疑。
但是他們卻又都有著充分的不在場證明。
顏樸的腦袋已經運轉不動了,他知道故事中一定有他沒注意到的伏筆或者細節,這是證明凶手的間接證據。
所以他看得很慢,甚至有些地方一字一句地放慢速度,仔細琢磨分析。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書中出現的所有人,我都猜了一遍了吧?”
顏樸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