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陳實的腳步來到了天朝的南方,彩雲之南。這次陳實尋求的是一種叫做鬆露的菌類。
鬆露是一種多生長在鬆樹、櫟樹、橡樹下的一年生天然真菌。其櫛鬆風、沐晨露而長,故日語名曰西洋鬆露,又稱“地菌”、“塊菰”、“塊菌”。因其是被豬從地下拱出,國人稱“豬拱菌”、“拱菌”,亦稱“無根藤果”。鬆露與肥鵝肝、魚子醬合稱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年消費量為草菇的兩倍。鬆露子實體塊狀,小者如核桃,大者如拳頭。幼時內部白色,質地均勻,成熟後變成深黑色,具有色澤較淺的大腦狀紋理。多生長在櫟樹下深達30厘米的鈣質土壤中,腐生性。常共生在樹根上形成菌根。子囊具1~4枚孢子,形大。
法國植物學家圖爾納福爾於1701年首次觀察到鬆露的子囊孢子。
子囊果球形、橢圓形,棕色或褐色,有的小如豆,也有大如富士蘋果,表麵具有多角形疣狀物,反射出紅色的光澤,頂端有凹陷;其肉(產孢子組織)初為白色,後呈棕色或灰色,成熟時會變為黑色;切麵呈褐色,具有大理石樣紋,散發出森林般潮濕氣味,並帶有幹果香氣,借以引誘小動物前來覓物,將孢子帶到他處進行繁殖。聞起來像天然氣,味道像大蒜。
鬆露的種類迄今發現約有30多種,其中白鬆露、黑鬆露是最美味的。
由於鬆露對於生長環境非常挑剔,隻要陽光、水量或土壤的酸堿值稍有變化就無法生長,這也是為何鬆露如此稀有的緣故。到底鬆露有多貴,種植鬆露數十年的穆索•亨利(說,世界品質最好的鬆露是產自意大利阿爾巴的白鬆露,一公斤曾叫價3.5萬美元,再者就是產自法國佩利哥的黑鬆露,至少也要500美元。
“可以吃的白色‘鑽石’”,“嚐起來好像泥土、大蒜,聞起來像是天然氣,有些像奶酪,有些像洋蔥,可是又不像,有土腥味,吃起來像洋白菜的感覺…”;“天堂的味道”……這些都是用來形容白色鬆露的氣味與味道的詞匯。白鬆露,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食物之一。如果說黑鬆露的價錢與同重量的黃金相仿的話,那麽能與白鬆露的價錢一試高低的可能隻有鑽石了。
白鬆露比法國的黑鬆露與佩裏戈爾的鬆露更加稀有,也因此更加昂貴,並且隻生長在意大利及克羅地亞的北部。這種白鬆露被稱為鬆露中的大公爵。而白鬆露中的佼佼者,隻能在意大利的皮德蒙特地區找到,尤其是艾爾馬鎮的附近。白鬆露隻於每年的10月中到12月底生長。要找到它們非常的困難,因為它們生長在樹根附近的土壤中。鬆露獵人通常使用經過訓練的獵狗來把它們嗅出來。鬆露不能被人工養殖,這也是它這麽昂貴的原因之一。白鬆露的價格每年都有浮動,但是通常在每磅(453克)800到1500美元之間。
鬆露與魚子醬、香檳、牡蠣、鵝肝都標誌著食物中最昂貴的奢侈。
它們的價格與味道一樣也是吸引眾食客的原因之一。對鬆露來說,它傳說中壯陽的作用也為白鬆露更添魔幻色彩。
白鬆露經常被稱為白鑽石。原因之一就是它與鑽石一樣,在雕琢加工之前看起來平平常常,甚至有些醜陋。在剛被挖出來的時候,白鬆露看起來好像粗笨、布滿灰塵的土豆一樣。但是一旦切開,它就會展露出它大理石一般的紋路、象牙色的花紋以及它那醉人的香氣。白鬆露天堂一般的味道主要來自它的香氣,所以它一般是不加熱的。最常見的吃法是將其切成非常薄的片,與新鮮的雞蛋寬麵一起盛盤然後配上調好的意大利汁,這樣的美味還是可以想象的。
2004年美國舉辦了一場以鬆露為終極食品的“鬆露競標會”,舉辦方利用以網絡視頻與紐約及洛杉磯的大餐館聯機,讓分屬兩大城的饕客們出價競標。在這次拍賣會上共有三顆珍貴的奧巴鬆露參與拍賣,最搶眼的當屬一塊產自意大利北部艾爾巴、重達一公斤的白鬆露,而通常的鬆露重量僅有其十分之一,所以無比珍貴。經過美國熱門電視節目“富貴生活”的主持人推波助瀾,這塊原先標價為8000美元的白鬆露身價立刻被東西兩岸大廚加碼至30000美元。最終,著名影視名導演、洛杉磯巴斯提德餐廳老板皮特卡以35000美元的天價擊敗對手,該餐廳負責人波托向歐洲日報記者表示:“重達一公斤白鬆露,35000美元是值得為其付出的價碼。”有趣的是,發現這顆大鬆露的9歲獵狗—根舍四世,也由其主人代表參與了本次競標。
法國的鬆露品種屬於黑鬆露,產量占全球第二,僅次於意大利(屬白鬆露)。這種生長在橡樹根部下的天然蕈種,對陽光、水量、土壤酸堿值要求相當嚴格,如果不是豐年,一般1公斤可以賣到1500歐元。
不過要論貴重,無疑要屬白鬆露了,它的售價幾乎是法國品種的10倍之多。紐約一家飯店的老板以4.1萬美元的高價在國際鬆露拍賣大會上購得了一塊2.3公斤重的意大利白鬆露,差不多折合人民幣每公斤要14萬。一種叫白鑽石的白鬆露,動輒也要17萬人民幣一公斤。古希臘人認為鬆露是秋雨伴著雷電而生的植物,古羅馬人則認為熱、雨和雷電引起土地生病長繭而產生出鬆露,直到18世紀歐洲人才知道鬆露其實隻是一種菌菇。鬆露圖片
把鬆露和熱與雷電聯想在一起是因為當鬆露開始進入成熟期時,和鬆露共生的植物周圍會出現燒焦現象,讓周圍的草全部枯萎。這個奇特的自然現象曾讓鬆露在迷信的中世紀被視為惡魔的化身,長達千年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直到14世紀法國教皇才又開啟吃黑鬆露的風潮。19世紀是黑鬆露的極盛期,當時所有正式餐宴上至少都要有一道以黑鬆露為主的菜。當時鬆露的產量也大增,在1873年時全國生產160萬公斤,20世紀初更達200萬公斤。當時法國西南部的佩裏哥是最主要的產區,所以佩裏哥黑鬆露成了黑鬆露的代名詞。因為環境的改變,黑鬆露的產量已經迅速減少。
普羅旺斯是全球最重要的黑鬆露產地,產量占法國的80%。交易市場裏麵滿布著詭異的氣氛,滿街的人神秘地交頭接耳。看貨、講價、交易全都隱蔽地進行,在這裏是看不見鬆露攤子的。以遊客的角度來看,法國的鬆露市場最值得前往參觀,業餘買主可以進場采買。鬆露獵人會將鬆露放在藤籃內,排成一排在路邊的矮凳上陳列,中介商和有興趣買的人可以看貨、聞香,詢價購買。
一顆上好的鬆露應該非常結實、緊湊,入手感很重,不像蘑菇那麽鬆軟。行家在購買前一定會仔細辨別鬆露的氣味,這種非常獨特且難以形容味道是辨別鬆露品質的首要標準。幸運的是,珍貴鬆露隻要與它自帶的泥土在一起便可長時間儲存,也隻有這些泥土能使鬆露留住它迷人的香氣。儲藏鬆露應先用紙巾包裹,然後用錫紙再裹一層,再放入冰箱低溫冷藏。但要注意儲存的時間也不要過長,不然味道會消失得一幹二淨。更不要像很多菜譜說的那樣,把鬆露放在大米裏儲存。大米會把鬆露特有的味道全部吸走,最後隻給你留下一顆昂貴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