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男子為魔門補天閣一脈的當代宗主,姓楊楊名行之,雖然隱於山林,名聲不顯於江湖,但武功卻是已經到了先天之境的級數,是當世的絕頂高手,且悟出劍意陰陽之境的轉換,突破了曆代補天閣劍法的窠臼,開出了另一番天地。

補天閣的武功源自《天魔策》,《天魔策》為魔門諸派源流,何為天魔,大自在天之主,超脫天地,與佛等同。實際上《天魔策》是假天魔之名,看似凶邪詭秘,其本質實應該純正飄逸,盡述先秦百家精要,深奧莫測。隻是其中還暗藏真正的上古魔道正宗殘籍,托百家之名而暗傳於世,不過不為人所知。

補天閣源自先秦刺客一道,取上古之時女媧補天之意而命名,先秦刺客又稱劍士,如荊軻之輩,既是刺客,也是劍士,屬於士的階層,是當時社會的上流階層。何為刺客?義之所趨,雖千萬人吾往矣!為天下有誌之士敬仰。

先秦刺客之道的補天閣真意到底為何?

補天缺!

天命所向,大勢所趨,但殺一人而挽天傾,可乎!?

世人皆謂天道大勢不可扭轉,先秦刺客一脈一直認為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隻要找到天缺之處,就可逆轉天地大勢,以人道補天道。盡得上古女神改天換地的大氣魄。

或許補天閣傳承自刺客一脈的思想有些片麵,天道大勢所趨,真的無可阻擋,但曆史潮流終需靠偉人英傑來引領,沒有了引領曆史潮流的人,還真的有所謂的天命所歸嗎?譬如荊軻刺秦成功,真的不能阻止秦統一六國?

這才是先秦一脈補天閣的真意,但魔門的補天閣,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演變,無數懷才不遇,鬱憤填胸的注解詮釋之下,如今補天閣武功典籍已經沒有了上古女神敢補天之缺的雄偉氣魄,舍棄了先秦刺士胸懷天下,殺身成仁,以己挽天傾的無畏劍意,反而極盡陰險詭詐之能事,變成了躲在暗處,循其破綻,一擊必殺的偷襲之道。

不過楊行之卻是一個異數,今時今日的補天閣典籍經過曆代懷才不遇之士增添之後,早已非先秦之時記載的刺客之道,但畢竟都是真正的懷才之士,雖然心胸可能不足,但天資才情卻不是作假的,否則也不可能將補天閣傳承下來,楊行之居然想重修補天閣典籍,去偽存精,重現先秦刺客之道的真義。

楊行之生於元末,斯時蒙古人仍舊統治著中原大地,視漢人子民為豬狗,隨意宰殺,殘暴之行徑簡直罄竹難書。楊行之雖然家道中落,卻也曾是書香門第,嚐讀史書,見暴秦肆虐,侵吞六國,有荊軻西去刺秦,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楊行之看到這裏立時拍案而起,思即蒙元如暴秦,殘害漢民百姓,當此之時,可有人敢行荊軻之事?!

楊行之敢為天下先,欲學陳勝吳廣,散盡家財,密謀起兵反蒙,可惜書生意氣,最終卻是落得家破人亡,一事無成,隻得披發入山,了此殘生,幸而得遇上代補天閣主,自此學武修道,傳承補天閣道統,但楊行之心中熱血其實一直未曾消散。

楊行之的資質雖然優秀,卻非絕世之才,傳承道統可以,想將補天閣發揚光大卻是不可能了,上代補天閣宗主也是壽元將盡,才會選了他繼承衣缽。不過楊行之雖然天資所限,才情不足,但其人天生有改天換地的大氣魄,立誌要脫出補天閣曆代武功的藩籬,重現先秦刺客之道的真傳。

楊行之也知道自己的資質不足,難以完成畢生的誌願,一直寄希望與自己的徒弟君莫問。

魔門的補天閣一脈單傳,楊行之今日就將用畢生的對生命的熱情麵對這一戰,看到君莫問此時的武道境界,仰天大笑,拔劍而出。

君莫問此時雖然站在原地,卻又仿佛不存在於世間,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竟和武學傳說中的天人之道,與周圍環境合二為一的境界不差上分毫。

不過楊行之終究是先天境界的高手,雖然武者的靈覺難以鎖定君莫問的方位,但你站在那裏,就是站在那裏,沒有超脫此世,破碎虛空,終究還是要受天地規則的製約。

楊行之一出劍,先天劍勢迫去,馬上如撥雲見霧一般,劍意逼迫之下,君莫問仿佛天外散仙的氣質立刻被楊行之的劍勢重新拉回了塵世。

楊行之的劍勢逐漸展開,劍意鎖定之下,君莫問已然無處可逃,但君莫問仍目光茫然,似呆了一樣,長劍竟仍沒有出鞘。

補天閣劍術是刺殺之劍,一擊不中,遠遁千裏,但這是今古時代的刺客之道,先秦之時,刺客都是殺身成仁,隻有一擊必中,沒有遠遁千裏。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先秦刺士行事從來都是豪邁無匹,可與日月爭輝。

“五步一怒,天下縞素!”

隨著楊行之劍勢展開,補天閣本來陰柔詭秘的劍術居然被他使得大氣磅礴,仿佛魚躍龍門,化成真龍。本是詭秘難測的小人之劍,在楊行之施展之下竟變成了君子英雄之劍,就像本該是藏在草叢中的陰險毒蛇,忽然變成了出海蛟龍,這樣精彩的一劍,龐斑見到都要側目,身為劍客的浪翻雲更是會浮上一大白。

“可惜。”沉入忘我意境的君莫問最終歎息一聲。可惜楊行之碰到的是君莫問。

君莫問一直以為自己的師傅有些書生意氣,不是武學宗師的風範,但今日才真正了解自己師傅心中勇烈絕倫的恢弘氣魄,有真正的大宗師的胸懷氣度,是唐雎一流的人物。

聲隨劍動,君莫問竟可以在在師傅楊行之磅礴劍勢找到了一絲破綻,一劍就突破楊行之的劍勢防禦洞穿了他的心脈,遠超楊行之所聞的鋒銳劍氣瞬間遍及各處筋脈,擊潰了全身的真勁,連劍都拿不住了。

君莫問鬆開手中之劍,楊行之抓著刺中心脈的劍倒在草地上,欣慰的長舒了一口氣:“好快的劍,好鋒利的劍氣,君兒,你果然沒有令我失望,卻是中土魔門千百年來的第一人!”

可以將本來詭詐的陰柔劍意演繹為正氣浩然的陽剛之劍,竟是水蛇化蛟,以柔化剛,補天閣主楊行之的劍道修為確已臻至宗師之境,可惜他的才情不足,比不上唐初“邪王”石之軒,可以將綜合魔門「花間派」與「補天道」兩派秘傳,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自創絕世武學“不死印法”,不過連石之軒的天縱之才都落得精神分裂,更何況才情不足的楊行之,還是早劍勢留下了一毫破綻。

楊行之的補天閣劍術,劍勢磅礴,劍意雄渾,但畢竟是由陰柔劍意轉化陽剛劍意,在宏大劍意的表麵之下,內裏深層次的微妙劍意轉換還是有些凝滯,產生了細微的一絲破綻。其實所謂的劍意之上的細小破綻反應到劍勢上,結果被君莫問捕捉到,循著破綻突破了楊行之的劍勢防禦,一擊而敗。

——

本來這一章題目是寫忘我,結果寫到補天閣的刺客之道,決定還是寫給書生意氣的楊行之,我的刺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