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自1618年始,至1648年終。基辛格在其著作《大外交》中說:“1618年開啟的戰端,年複一年地打下去,直到史學家除了以其曆經的時間——三十年戰爭外,找不出更貼切的命名。”由於戰爭始於宗教之爭,又是在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兩大勢力中展開,所以有的史學家將其稱為“宗教戰爭”,但是這並不能概括它的全貌。如果就宗教方麵來說,主持法國國家事務的樞機主教黎塞留,理應支持哈布斯堡王朝致力於恢複天主教的正統地位,但是作為現代國家製度之父,他奉行國家至上的信念,將法國的國家利益看得比任何宗教目標都重要。他的目的是,利用中歐諸國飽受戰爭的衰憊,從中漁利,從而為法國成為歐洲強國奠定基礎。

1618年捷克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是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線。因聯姻關係,波希米亞國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583年羅馬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魯道夫二世選擇將波希米亞的布拉格作為新的宮廷,並對那裏的新教徒采取寬容態度。繼承魯道夫二世的是馬提亞斯,1617年他任命其堂兄斐迪南二世擔任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其教堂,並宣布參加新教集會者為暴民。1618年5月23日,新教徒在圖爾恩伯爵的率領下衝進王宮,把皇帝的欽差從窗口拋入壕溝,並成立臨時政府,由三十位成員組成,宣布波希米亞獨立。史稱“擲出窗外事件”,它成為三十年戰爭的開端。

敵對兩派的信徒彼此對立、相互殘殺。在白山戰役,天主教聯盟發動了一次猛烈的進攻,新教聯盟大敗收場,被迫瓦解。基督新教的貴族在布拉格市集被處決。在波希米亞各地,不肯放棄信仰的新教徒,財產全被充公,由天主教徒瓜分。《1648年——歐洲之戰爭與和平》一書寫道,那時候被充公的財產重新分配,可說是“中歐史上財產擁有權最大規模的變動”。

波希米亞的宗教衝突逐步升級,演變成一場各國君主爭權拓土的鬥爭。在其後的三十年間,丹麥、法國、荷蘭、西班牙和瑞典全都卷入了這場戰鬥的漩渦中。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統治者貪得無厭、渴求權力,他們不惜耍手腕,爭奪政治權力,謀取商業利益。三十年戰爭分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以皇帝的主要敵國命名。一般把三十年戰爭分為四個階段:捷克階段、丹麥階段、瑞典階段、法國—瑞典階段。當中大部分戰役均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內發生。

(一)第一階段:捷克階段(1618—1624)

捷克保持著某些獨立性的政治和宗教權利,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1617—1618年開始剝奪捷克。因此捷克爆發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這成為三十年戰爭發生的標誌。1619年6月由圖爾恩伯爵統率的捷克軍隊將維也納包圍了,哈布斯堡王朝為迫使圖爾恩解除對維也納的圍困,任命布庫阿和丹彼爾指揮軍隊侵入捷克領土。1619年8月,普法爾茨·腓特烈任捷克國王。但是,新教聯盟改變策略,開始與天主教聯盟進行談判。但事與願違,哈布斯堡王朝與天主教聯盟結盟,1620年9月初派蒂利伯爵和布庫阿的軍隊侵入捷克,在1620年11月8日的白山戰役中大敗捷克軍隊。“1623年8月9 日,新教軍1.6萬人與蒂利的

帝國軍隊在施塔隆德進行決戰。新教軍戰敗,四處逃竄,克裏斯丁逃往荷蘭。9月帝國軍隊攻占了普法爾茨首府海得爾堡,控製了普法爾茨全境。1623年,帝國軍隊又乘勝攻占了新教諸侯控製下的威斯特伐利亞和下薩克森地區。”

(二)第二階段:丹麥階段(1625—1629)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地位的鞏固引起丹麥、荷蘭和英國的不安。1624—1625年,在法國的協助下組成了反哈布斯堡王朝軍事同盟。英法兩國將丹麥視為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工具,同時丹麥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把波羅的海南岸地區從德意誌手中奪過來。丹麥軍隊和新教軍隊侵入德意誌北部,在戰爭初期獲得了勝利。1625年初,瓦倫斯坦提議由他資助組建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反擊丹麥的入侵。皇帝采納他的意見,先後封他軍區司令、帝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升為弗裏德蘭公爵。1625年秋,瓦倫斯坦和蒂利天主教聯盟軍隊聯合向德意誌北部發起進攻。盡管一方麵哈布斯堡王朝發生了大規模農民起義,另一方麵瓦倫斯坦采用布拉格荷籍銀行家漢斯·德·威特的“以戰養戰”的策略,用對被征服地區征收特別稅的方法供養軍隊,激起群眾的不滿,但由於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注意戰略戰術,再加上從有能力的士兵中提拔軍官,瓦倫斯坦軍隊仍於1626年4月25日在德紹附近打敗新教聯盟軍隊,次年占領西裏西亞。8月27日,蒂利軍隊在盧特爾附近擊敗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四世統帥的軍隊,丹麥國王驚慌失措逃到一個海島上。1627—1628年,瓦倫斯坦軍隊占領整個德意誌北部,並侵入日德蘭半島。瓦倫斯坦率軍攻占梅克倫堡和波美拉尼亞,強攻要塞斯特拉爾鬆。在1629年5月12日,丹麥接受恢複原狀和不再幹涉德意誌內部事務的條件,簽訂了《呂貝克和約》。和約雖然簽訂,但新教諸侯國及其城鎮居民仍受到瓦倫斯坦和蒂利雇傭軍的騷擾。自1628年起,戰事擴展到意大利北部諸國,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在這裏進行角逐。1629年,在英、法、荷三國調解下,瑞波兩國締結了阿爾特馬爾克停戰協定。該協定使1617年開始的波瑞戰爭暫時停止,從而瑞典能夠抽調軍隊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

(三)第三階段:瑞典階段(1630—1635)

“北歐強國瑞典,早就野心勃勃,要統治整個波羅的海。”瑞典無法容忍瓦倫斯坦的軍事勝利和德國皇權的加強。而在天主教陣營這邊則發生了內訌,瓦倫斯坦被蒂利接替,任帝國軍隊總督位置。1630年7月6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帶兵15000人悍然在奧得河口的烏澤多姆島登陸,很快占領什切青一帶,三十年戰爭進入一個新階段——瑞典入侵時期。1631年6月,古斯塔夫·阿道夫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新教侯爵階層締結有利於本國的條約,當他把瑞典和新教的軍隊擴充到3.9萬人後,開始積極進攻。1631年9月17日瑞軍首次將線式戰術運用至布賴滕菲爾德戰役中,給蒂利軍隊以毀滅性的打擊。在哈布斯堡王朝內部,新教居民將瑞軍看做脫離封建壓迫的鬥士,不斷爆發了反哈布斯堡王朝起義,這加速了瑞軍獲勝;但不久農民很快辨清瑞軍征服德意誌的企圖,立馬調轉槍口,奮起鬥爭,這也加劇了瑞軍在德意誌西南部的作戰的被動地位。國難思良將,每當國難當頭,皇帝好像清醒一些,瓦倫斯坦

重新得到重用。而這次複出的瓦倫斯坦,權力超過第一次。“根據與皇帝的協議,他擁有軍權、政權和財權,皇帝和帝國政府不得幹預。”瓦倫斯坦第一手棋就拿瑞典的盟友薩克森開刀,於1932年5月22日攻占布拉格。1932年9月,瑞典軍試圖采取圍魏救趙的辦法,假裝向奧地利進軍,企圖吸引瓦倫斯坦軍離開,但瓦倫斯坦早已看穿其伎倆,並乘機進擊薩克森,以切斷其供應線。1932年11月16日晨,雙方在萊比錫以西之呂岑遭遇。身患嚴重風濕病的瓦倫斯坦無法騎馬但堅持乘車指揮,終於擊斃橫行一時的阿道夫。1634年9月6日,瑞軍在訥德林根附近交戰中失利。樹倒猢猻散,其他德意誌新教諸侯拒絕與瑞典結盟,反而將橄欖枝紛紛投向了哈布斯堡王朝,締結布拉格和約,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處境艱危。

(四)第四階段:法國—瑞典階段(1635—1648)

“天主教同盟的再次勝利促成法國的參戰。法國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德皇、西班牙和德國天主教諸侯在宗教上是一致的,並無宗教矛盾。但法國的國策是對外擴張,爭奪歐洲霸權。在三十年戰爭前3個階段,法國一直假手他國和新教聯盟的力量來打擊哈布斯堡王朝,待兩敗俱傷後,法國好從中取利。”到了1635年,法國看著哈布斯堡王朝繼續強大,心裏略感不安,於是與瑞典締結聖日爾曼和約,並直接參加三十年戰爭。和平居民屢遭雙方士兵劫掠,受到戰爭的極大破壞,農民紛紛組織起遊擊隊奮起反抗。1645年瑞軍在揚科夫、1648年協同蒂蕾內在楚斯馬斯豪取得重大勝利,這時,哈布斯堡王朝開始主動求和,而此時由於英國、法國國內都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無暇顧及外戰,遂匆忙地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那時候,人們所用的武器包括了手槍、火槍、迫擊炮和大炮,瑞典是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全都無法置身事外。士兵衝上戰場,投入戰鬥,不是喊叫“聖母瑪麗亞”,就是高呼“神與我們同在”。軍隊把德意誌的大城小鎮洗劫一空,又濫殺敵軍和平民。戰爭殘酷血腥,跟聖經所載的預言有天壤之別:“國與國不再拔劍相攻,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那一代的德國人在連年戰禍的陰霾下成長,除了戰爭以外,他們仿佛什麽也不懂了。人民對戰事極其厭倦,盼望和平早日來臨。事實上,要不是各地領袖為政治利益拚個死活,和平早就可以實現了。戰爭漸漸失去宗教性質,不再單單是基督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的衝突,而是變得越來越政治化。諷刺的是,在幕後推動這個轉變的,竟是天主教會內一個位高權重的樞機主教!阿爾芒·讓·普萊西的官銜是樞機主教黎塞留。他於1624至1642年出任法國首相。黎塞留希望把法國發展成歐洲霸權。為此,他不惜逐步削弱天主教同胞——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力。他怎樣做呢?他向德意誌各邦、丹麥、荷蘭和瑞典的基督新教軍隊提供資金,而軍隊當時正跟哈布斯堡家族對抗。

1635年,黎塞留首次調派法國軍隊作戰。《和平萬歲!》一書解釋說,在最後階段,“三十年戰爭不再是宗教之間的衝突……這場戰爭成為了歐洲各國的權力鬥爭”。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之間的紛爭,最終演變成天主教徒聯合基督新教徒跟其他天主教徒的戰鬥。天主教聯盟在17世紀30年代初大大失勢,終於在1635年解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