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現代民族國家體係的發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1998年10月,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前總統羅曼·赫爾措格在一次集會上說:“今天在這裏,有這麽多歐洲首腦聚首一堂,真是十分罕見。”當時,在場的嘉賓有四位國王、四位女王、兩名王子、一位大公和幾位總統。這次隆重的集會由歐洲委員會發起,來紀念《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350周年。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產物。三十年戰爭幾乎波及所有的歐洲國家,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歐洲戰爭。戰爭的一方以德意誌新教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為代表,並得到荷蘭、英國、俄國的支持;另一方則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誌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並得到教皇和波蘭的支持。雙方先是為信仰而戰,後來拋開宗教的外衣,為各自的國家或準國家的利益而戰。為盡早結束戰爭,交戰雙方從1643年起就開始和談,談判在德意誌威斯特伐利亞省的兩個城鎮——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舉行。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於德意誌威斯特伐利亞的明斯特。和約的締結前後交涉了5年時間,雙方曾分兩組分別在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進行談判,初簽了兩個和約,最後匯簽於明斯特。和約由《奧斯納布呂克條約》和《明斯特和約》組成,主要涉及歐洲領土變更、神聖羅馬帝國宗教關係和政治製度等問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僅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還加深了德意誌政治上的分裂,改變了歐洲政治力量對比。法國在這一時期實力大增,為後來稱霸歐洲打下基礎,波羅的海和北海岸則成了瑞典重要港口。

不僅如此,《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影響更為深遠。和約不但結束了三十年戰爭,同時形成了曆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國際關係體係——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它確定了國際關係中應遵守國家主權、國家領土與國家獨立等原則,標誌著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近代歐洲誕生了。在“主權”的名義下,神權逐漸被王權取代,國家至上的觀念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地位。

一、走向終結的大一統:17世紀前的歐洲

在中世紀,天主教和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勢力雄厚。神聖羅馬帝國由多個大大小小的邦國組成,疆土覆蓋了現今的奧地利、捷克共和國、法國東部、德意誌、瑞士、低地國家和意大利部分地區,其中以德意誌的邦國占地最廣。因此,神聖羅馬帝國又稱為德意誌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每個邦國都是由諸侯以半自治的方式統治,皇帝是信奉天主教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都大權在握,所以天主教在歐洲權傾一時。但是到了中世紀後期,地理大發現以及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推動著舊歐洲的改變。

“地理大發現”和最初的殖民掠奪推動了世界貿易聯係的擴大和商品貨幣關係的加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逐步形成和發展。由此,傳統的商道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

和波羅的海開始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而靠近這一地區的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法國和英國在歐洲國際關係中日益起著重要作用。由於歐洲列強對外的侵略擴張以及被壓迫民族反侵略鬥爭的不斷加強,洲際之間的政治經濟聯係也日漸頻繁,從而開始形成世界性國際關係體係與格局。在中世紀和近代初期之交,歐洲地區戰亂頻仍,造成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歐洲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比都發生了急劇變化,在17世紀初的歐洲呈現出一些新的政治特點,局勢動蕩不安,醞釀著一場新的紛爭和征戰。

德國在16世紀後期,基本處在封建農奴製統治之下。新航路開辟以後,商路轉移,造成德國經濟低落,貿易與商業衰退,工業不崛。在政治方麵,自宗教改革後,德國諸侯的勢力不斷增長,削弱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力。同時,諸侯之間爭鬥不已,各邦都得不到安寧。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簽訂後,新教與天主教幾乎勢均力敵,而且諸侯與皇帝之間也矛盾重重。皇帝雖無力控製整個帝國,但仍統治著奧地利和捷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直接領地是德國各邦中麵積最大的,它的旁支還統治著西班牙。皇帝為了能夠有效地限製新教諸侯,力圖實行中央集權。天主教諸侯在宗教上和皇帝一致,但是反對中央集權,他們企圖在反新教鬥爭中,擴大自己的勢力。17世紀初,由於皇帝魯道夫二世企圖用武力約束新教諸侯,德國因此分化為兩個敵對集團,即新教同盟與天主教同盟。以教皇、皇帝、西班牙為代表的支持天主教同盟為一方,以法國、荷蘭、英國支持新教同盟為另一方。從此,國內鬥爭演變為國際鬥爭。

在16世紀末,法國由於內戰的爆發,國內殘破不堪。亨利四世頒布《南特敕令》,胡格諾教徒與天主教徒的積怨得到了平息,同時,他通過一係列的經濟政策措施,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商人因得到政府的資助,重新獲得在內戰時期失去的地中海東岸、西亞和比利牛斯半島的商業地位,進而城市也得到了複興。1604年,法國成立東印度公司和諾曼底商人公司,以發展海外貿易。1608年,法國殖民者為了進一步鞏固北美殖民地,建立了魁北克城。為了對付西班牙違反法律政策,亨利四世和新教國家英國、荷蘭以及德國的新教諸侯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1624—1642年,紅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對外政策除了鼓勵航海和殖民外,仍以打擊哈布斯堡勢力為目標。本來已經動搖的法國王權,由於亨利四世與路易十三兩代的對外政策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又轉而穩定起來。在三十年戰爭中,法國初期鼓動瑞典以及德國新教諸侯參加,進而直接介入,最後充當了主角。

西班牙在16世紀中葉以前,是歐洲的大國之一。它的軍事力量在陸地上超過法國,在海上超過英國。它是第一號海上強國,已長期與英法進行鬥爭。但從16世紀中葉起,其經濟開始衰退,封建統治階級雖然從美洲掠奪了大量金銀,但不關心本國經濟的發展。商人隻運

銷外國的廉價商品,毫不注意本國製造業的保護。貴族與富人大量采購外來的奢侈品、高級手工藝品,對國內經濟影響很大。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工農業都十分蕭條。加上連年對外征戰,耗盡了國力。1588年它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海上力量又大為削弱,而其屬地尼德蘭北部七省的獨立,更使它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到沉重打擊。從此,西班牙的國際地位每況愈下。

英國在16、17世紀之交,資本主義發展已相當充分,工商業比較繁榮,其經營範圍不僅在西歐諸國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各國,還遠及北美、非洲、印度和遠東。在1588年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其竭力向海外擴張,成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然而,在三十年戰爭後期,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無暇外顧,所以,英國在三十年戰爭中沒有充當一名主角,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也沒派代表參加。

荷蘭原是尼德蘭的一部分。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尼德蘭的資本主義發展也較充分,工商業也較發達,尤以荷蘭省發展最快。經過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北方各省於1579年成立聯省共和國。在共和國中,荷蘭省承擔全國57%的財政開支,又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因此聯省共和國亦稱荷蘭共和國。荷蘭不僅在宗教上與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不同,而且在政治上同它們矛盾也很深。另一方麵,荷蘭因為在反西鬥爭中,曾在外交上得到英法等國的支持,所以在三十年戰爭中與英法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它站在英法一邊反對天主教同盟國家。

瑞典原來附屬於丹麥,到16世紀20年代才宣布獨立。但到16世紀中葉,它開始爭奪波羅的海的霸權,幾乎與所有鄰國都進行過戰爭。瑞典先後從俄國、波蘭、立陶宛、東普魯士占領了若幹地區和城市,控製了波羅的海的航行權。在對外擴張的同時,它的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其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與波羅的海的航行權有密切關係。由於德國北部各諸侯國瀕臨波羅的海,與瑞典有直接的利害衝突,因此瑞典從1630年起,就參與了三十年戰爭,站在法國一邊,反對天主教同盟國家。

到了16、17世紀,舊製度開始搖搖欲墜。在歐洲各地,人們對天主教窮奢極侈的作風非常不滿。宗教改革運動領袖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等紛紛起來,倡議再次奉行聖經的標準。路德和加爾文深受人民擁戴,他們的宗教運動不但引發了宗教改革,也衍變出基督新教。宗教改革運動把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分裂為三個派別:天主教、路德宗和加爾文宗。

可是,天主教徒不信任基督新教徒,新教徒也輕視他們的對頭——天主教徒。在這種氣氛下,兩方信徒在17世紀初分別組成了新教聯盟和天主教聯盟。有些諸侯成了新教聯盟的一份子,有些則加入天主教聯盟。在歐洲,特別在神聖羅馬帝國內,大家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少許挑釁就足以觸發爭端。當時緊張的局勢好比一個火藥桶,隻消一點火花就能引發爆炸。事態的發展是,這點火花果然亮起,觸發了一場持續三十年的戰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