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結繩記事(由鋼繩到光繩)一更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書最齊的小說就是小說網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家用戶找到周建鬆,從樣品包中掏出一截電纜樣的東西。小說網)這位用戶告訴周建鬆,這叫光纜,讓他協助生產裏麵起支撐保護的鋼繩,這時他才第一次見到這細細的透明絲繩。當時,國內一些廠家已經能夠生產光纜了,但是,生產光纖的原料光纖預製棒,還被國外的光棒供應商牢牢控製著。

生產配套用鋼纜的周建鬆得知,在光纖產品的生產鏈條中,光棒的利潤最大,這最大的利潤卻被別人拿走了。經過深思熟慮,當周建鬆把生產光纖產品的計劃在集團公司高層會議上提出後,會場就像油鍋裏撒了一把鹹鹽。

二十年經營一路順暢的法爾勝,這次麵臨著一次重要的抉擇。

江陰人愛吃魚,號稱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河豚,江陰每年的消費量要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尤其是有毒的河豚魚,當地人自豪地說,拚死吃河豚,這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都有記載。就是江陰人連吃魚都要拚上一死的精神,在周建鬆的企業經營上,也能找到這種拚死一搏的影子。也許是這種由來已久的傳統影響了會場上的所有人,在最終投票表決時,通過了法爾勝投資光通訊產業的決議。

周建鬆有一張很奇特的照片,一眼看上去,他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廚師,手裏握著一條銀色的大魚。實際上,這是一條外國的大魚,那是他在歐洲考察時所捧的光纖預製棒,這種預製棒,當時中國還不能生產。

1966年,一位叫高錕的教授發表一篇名字十分拗口的論文,主要是論述光在玻璃中通過時所攜帶的信息量。不久,發達國家根據這篇論文製造出了光導纖維,因此掀起了一場通訊領域的革命。高錕也被譽為光纖之父。

但是,光導纖維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幾個發達國家手中,在世界上形成了對光纖產品的壟斷。那位委托周建鬆生產光纜鋼絲繩客戶的話,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那位客戶講,如果一段光纜的價格是一百元錢的話,鋼絲繩隻有2元錢,而光纖廠商能拿到20元錢,剩下的78元錢,都屬於光纖預製棒了。這也是周建鬆第一次看到光棒時雙手緊握,不願放開的原因。

2001年,法爾勝光子公司開始建設,當年就生產出第一隻周建鬆心目中的大魚——光纖預製棒。法爾勝的產品上市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國外發達國家光纖棒在中國的價格就飛流直下,從每芯公裏1200多元急降為100元左右,相當於法爾勝光通信產品上馬前的十分之一。

當周建鬆看到自己生產的光纖預製棒時,他已經戴上了2300度的近視眼鏡。

這一天的中午,周建鬆陪同我們來到一座寫字樓內,這是法爾勝集團目前最高的建築。周建鬆站在23層尚未裝修的一間辦公室內,窗外,是法爾勝集團的老廠區。在那裏,周建鬆曾用搓過麻繩的手,纏出了第一條鋼絲繩,又在那裏,決定生產光繩。

三十多年,周建鬆一直都在跟繩子打交道,甚至集團改名時,他一度都想改成法爾繩。

根據江陰城市建設規劃,這一帶的工廠不久就要全部拆除。透過剛剛配製的眼鏡,周建鬆久久望著窗外的法爾勝。

我知道了周建鬆與繩子的故事,感受到了故事本身的傳奇性。我更想解開的謎團是,一個小小的手工作坊,為何能成長為現代化的企業集團。

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法爾勝的成功在於六個字,那就是:創業、創造、人才。

關於創業。周建鬆曾說過:“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和先人一步的創新戰略是立身之本、發展之魂,是事業前進的不竭動力,是使企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重要保證。”

法爾勝的艱苦創業,前文已經做出描述,在此不再贅述。我們隻要從周建鬆曾經戴過的從800到2300度的近視眼鏡即可窺見一斑。

關於創造。周建鬆曾說過:“辦企業如果沒有長期目標,就缺乏內動力。我信奉‘為明天而工作’,一個企業的負責人應該是明天的創造者,而不應是今天的欣賞者。”

“大霧天開車,敢衝到前麵的就是領頭人,不敢冒險的人都隻能跟著前麵的車。”很顯然,如果讓周建鬆自己開車,他肯定選擇衝到前麵。因為他喜歡快人半步,喜歡“人無我有”,喜歡超前,那是創造者的性格。

從“麻繩”到“鋼繩”,再到“光繩”,被戲稱為靠“搓”起家的法爾勝,在不斷變革中,實現了產品由“軟”變“硬”,由“黑”變“白”的升級換代。

1965年進廠的周建鬆,當時是廠裏惟一的一名高中生。從小就愛琢磨的周建鬆覺得鋼絲繩的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要遠遠高於麻繩,想到了轉產,並四處學習,終於在1968年生產出第一根合格的光麵鋼絲繩。

1969年公司全麵轉產鋼絲繩。這一曆史性的轉產,給法爾勝帶來了持續的經濟效益。

1978年,30歲出頭的周建鬆當上了廠長。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周建鬆獲悉,被用於碼頭、礦山輸送膠帶內的一種鍍鋅鋼絲繩,由於技術含量高,全部要依賴進口。周建鬆意識到這是一次企業跨越發展的機遇。他親自組織科研小組進行攻關,在塑料棚內開發出了第一根技術難度大、附加值高、能代替進口產品的膠帶鋼絲繩。

早在1979年,周建鬆即以“抓機遇、快半步”的理念率先將鋼絲繩打入東南亞市場,邁出了公司外貿出口的第一步。1985年,周建鬆帶領法爾勝人首次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11屆國際鋼絲繩博覽會,邁出了中國金屬製品走向國際市場的第一步,第二年,法爾勝成為全國同行中唯一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周建鬆就看到“要想產品領先,首先要設備領先”。他先後花費294萬美元和297萬美元首家從意大利GCR公司引進了生產鍍銅鋼絲的全套設備及輔機,並用三個半月時間,試製成功了國內第一台無毒工藝的“熱擴散鍍銅機組”。1987年,鍍銅鋼簾線榮獲江蘇省“金牛獎”。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國內外大型橋梁建設的興起,大型橋梁用鋼絲、纜索成為金屬製品領域新熱點。當時這一領域基本為國外產品壟斷。

第213章 結繩記事(由鋼繩到光繩)一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推薦小說

官場教父

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官場教父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