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公告欄) 26師比無相論

26師比無相論

正如屯、小畜、大有、大畜之間是一種自然順承的關係一樣,蒙、需、訟、師、比之間也是一種自然順承的關係。而比上承師,下接小畜,所以比卦雖然同樣身處屯生的寒冬,但比卦要溫和的多,一線生機已經在內部形成,隻待春日來臨,生根、發芽。

師表的是人與外界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比表的是人與外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就是說,比是師的對立麵,同時也是師的目的。師之為師強調的是彼此的爭鬥,爭鬥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勝利,而取得勝利卻並不是師的目的。爭是為了不爭,師是為了比,而比是師的相反,表的是親近於合作。

所以艱險之中,我們之所以興師動眾與敵人鬥爭並戰勝敵人,就是為了可以更好地與敵人一方親近合作,化敵為友。師的大前提本就是艱險,如果能在原則之上達成協議,獲得和諧,並進一步發展雙方的親近合作,從而使雙方的關係走上正常,這是再好不過的。師是為了不師,師的目的在比。師與比之間的這種順承因果的關係是生之易中最為重要的因素。

爭是為了不爭,師是為了不師,不爭不師則比。而我們之所以會得出這樣一個看似矛盾的結果就在於生之易是一個統一的、非常的體係,爭與不爭,師與比看似相反其實一體。一切的爭鬥都是為了不爭,一切的戰爭都是為了和平,一切戰爭的結果都應該也必須是和平,都應該也必須是謀求不再並永遠地不再發生戰爭為目的的。脫離了這個思想,一切的爭鬥、爭戰都沒有意義。

所以,師與比之間的這種關係以及由這種關係所表達的思想才是遠重於師比本身的無相之卦。而且統觀生之易全篇,我們著重把握的也正是這種無相之卦。這種沒有說出來的隱藏在卦與卦之間的思想才是生之易重點要描述的內容。

而各卦中爻與爻之間的那種關係以及由那種關係所表達的思想才是遠重於各爻本身的無相之爻。而且統觀全卦,這種無相之爻才最是我們需要把握的。

無相之卦,無相之爻,這意味著整部易經並不隻是單靠著卦與爻在表述思想,甚而至於卦與爻所表達的思想反而遠不如無相之卦、無相之爻所表述的思想更加地深刻而貼近。就是說,生之易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卦與爻,一切都是自然之本性。卦是空,爻亦是空,卦與爻所表述的思想是凝固的、死板的,而無相之卦、無相之爻所表述的思想卻是流動的、活潑的。並且生之易之空相所表達的思想是不完整的、不完備的,而生之易之色相所表述的思想卻是更加地完整與完備的。而若要真正表述生之易全部的思想則必須連三原則也要放棄。自然即智慧,智慧一經描摹,一經表述就遠離了智慧的源泉。所以,執著於空不如執著於色,執著於色不如執著於自然,執著於自然不如不有任何執著,甚至連這不執著也不應有。

總之,卦與爻能表達出來的東西是有形的、有限的,而各卦之間(無相之卦)各爻之間(無相之爻)所表達出來的東西卻是無形的、廣泛的。而生之易能夠說出的和未說出的東西是不完全的、不完備的,而自然真實之太極環所表達出來的東西是完全的、完備的。而自然真實之太極環雖然是完全的、完備的,卻隻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模型。我們知道,模型與自然之真實之間永遠會有差距。所以總有一天我們對自然已足夠了解和熟悉,到那時候我們對這個模型也就不需要了。

我們用大段的文字描述師的四要義,而本章我們用大段的文字來描述師與比之間的這種無相之卦。有相之卦固然可以明確而清晰地表達意義,但這意義愈是明確愈是清晰其含義也就愈是狹隘。所以為了彌補這種狹隘,我們向諸位指明在卦與卦爻與爻之間存在有廣泛內涵的無相之卦、無相之爻,這樣生之易就變得比較的一體化了。但這種一體化隻是也僅是讓各卦各爻之間變得較為平整而延續,總體上來說,依然是不完全、不完備的。這正是空相的局限性,若要完備就必須拋棄這諸種空相,由空入色,隻依靠太極環自身來表達自身的完整性與完備性。直至有一天,連太極環這個模型上的完整與完備也不能滿足我們時,我們就會再次拋棄這個模型,從而直接麵對大自然之真實。

無相之卦,無相之爻存在於生之易的處處,而並不是隻出現在師比之間。生之易是一個體係,而我們的描述卻是是點、線、麵的片麵化思維。所以小景隻能走到哪說到哪,但讀者諸君萬不可因為小景的片麵性、局限性的描述,對生之易也做片麵化、局限化的理解。生之易是立體的、非常的、統一的。小景大概隻是一隻“朝菌”在盡自己的所能向大家描述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但可惜的是,在小景的眼裏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麽語言來向大家形容什麽叫“春夏秋冬”,但願這種慌亂無知可以在日後被克服。

此之為師比無相論,甚為重要。

今天是2010年的元旦,向各位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