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還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時節,江南的冬天卻仍是溫暖如春。
吉州,贛水上遊的一座中等城市,這裏當年曾被方臘叛軍蹂躪過,如今雖在趙宋的治下已趨於穩定,不過趙桓所有心思都在自己身上,那有時間管百姓的死活?所以這裏百姓生活的仍十分困苦。
沒人知道,正是這樣一座城市,正在醞釀著趙宋入主江南以來的第一次造反,不過這場叛亂卻同宋清沒什麽關係。
江南有什麽樣能興風作浪的貨色,內衛的記錄中都有記載,可是這次叛亂卻不是這些人中的任何一個。
事情起源於趙宋官府對當地百姓的橫征暴斂,負責征稅的皂隸,失手打死一個退伍老兵的兒子後,老兵奮而反抗,同樣打死了皂隸。
這一來他知道闖了禍,不過禍事已經做下,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幹脆反了吧!
這個老兵就是彭友,起初他也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麽大,可當他帶著糾集來的農夫百姓殺了州官之後,竟有無數被生活所迫的市井小民來投。短短數日時間,他的隊伍就超過了兩萬多人。
這一來彭友信心大漲,也記起當兵時別人說過的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別人都能當皇帝做天下,老子為什麽不能?
於是彭友在吉州公開挑起反旗,開始招兵買馬,攻略附近的州府。
當宋清接到消息時,彭友的造反已成燎原之勢,麾下也發展到了十餘萬人馬,一些當年從北方逃回來的散兵遊勇也紛紛加入他的隊伍,這樣一來,原本隻是普通農夫造反,逐漸演變成有正規軍人加入的叛亂。
趙桓逃到江南時就沒帶什麽像樣的軍隊,而在梁山的強力威懾和感召下,一些有能力的將領也紛紛投到江北,所以趙桓現在根本拿不出平叛的軍隊。
這些叛軍就像蝗蟲一樣,一旦手中有了刀槍,就完全忘了他們也曾是普通百姓。對待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毫無憐憫之心,燒殺淫掠,無惡不做。
一時間江南大地哀聲一片,並且戰火已經迅速向臨安燒去。
趙桓萬般無奈之下,已經向洛陽連發十餘道求救信,請宋清派兵救他。他不是不明白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但相比這些亂匪,他更願意相信宋清。
從前江南的局勢一直都在掌控之中,突然發生這種事,卻是宋清萬萬都沒有想到的,而此刻他正秘密集結人馬,準備應付來自北方的危機。
趙桓的死活他可以不在乎,但江南的百姓他卻不能不管。
首先,梁山奉行的就是替天行道,百姓有難,怎能見死不救?江南百姓會怎麽看待梁山?
其次,江南將來也是他宋清的治下,而且他已經有計劃,登基之後,就開始逐步收複江南,現在江南被亂軍禍害得不成樣子,治理起來勢必要增加難度。
這卻不是宋清想要的。
一時間,北有異族即將犯境,南有農民起義叛亂,而西北剛剛收複,還談不上歸心。
局勢仿佛在一夜之間變得前所未有的危急起來。
宋清已經連續幾天召集群臣議事,一道道命令也從洛陽梁王府中傳向梁山治下的各州府。
草原之戰,宋清本打算是親自前去的,不過現在看來是無法分身了。
而且現在大量兵力都集中在西北、吐蕃、以及真定、幽州一線,根本抽調不出大軍援助趙桓。
各州府是還有一些兵力,不過宋清並不打算動用,因為越到這時候,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越有可能興風作浪,所以必須有足夠的力量震懾他們。
宋清同眾臣商議過後,決定以長江水師為班底,在臨安就地征召士兵,用以配合梁山水師確保臨安不失。
而梁山最強大的海軍卻不能動用,因為宋清還留著他們有大用。
隨著洛陽梁王府的一道道召令發出,沉寂了數年的中原大地,再一次動了起來。
眼看著天氣一天天轉暖,草原上更確切的消息也終於傳了過來。
完顏宗幹以完顏宗望為帥,完顏闍母為副帥,起兵二十萬,兵發幽州,要知道以金國目前的實力,這二十萬可以說是傾國之兵了。
蒙古諸部以也速該為盟主,匯集了六部十五萬大軍,兵壓大同、雲州一線。
耶律大石也不知在那把李仁禮翻了出來,在加上西域各部的武裝,也聚齊了二十萬大軍,興兵原西夏故地黑水鎮。
如此分布,顯然是想打梁山一個首尾難顧。
五十餘萬大軍分三路殺奔還不算穩固的梁山政權,給人的感覺是局勢已經凶險到了極致。
接到這樣的消息,宋清突然笑了,不是他沒心沒肺,也不是他有多自信。而隻要細分析一下梁山大軍的布局,就知道他為什麽笑了。
韓世忠在幽州、嶽飛、楊沂中在西北,大同的林衝雖不如他們,但這些年熏陶下來,進攻也許不足,但防守卻決無問題。
這幾個人隨便那個不是名垂青史的名將?現在又有強大的火器和後勤,若是再打不贏,豈不太對不起他們在曆史上的威名了?
為了確保林衝方麵沒有閃失,宋清同時將吳用派往大同,在加上從西夏之戰後調到那裏的高寵,相信足以應付蒙古鐵騎了。
讓宋清不放心的其實還是邏些城的張叔夜,因為不論漢、唐,那裏均未在中原的有效控製下,張叔夜一介文官,真的能治理好那裏嗎?
現在的局勢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論那一方出現問題,宋清和梁山群雄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都有可能崩塌,所以真的是輸不起啊!
現在天下的局勢已是風起雲湧,張數夜雖然駐守在地處高原的邏些城,但又怎會不知道現如今的局勢?
不單是他知道,吐蕃那些原本懾於梁山軍威,而不得不老實的貴族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一個舊製度的改變,伴隨的往往都是血雨腥風。尤其是吐蕃這樣一個從未服過王化之地。
張叔夜深知任務的艱巨,同時更有感宋清對他的信任,所以上任之後,就開始雷厲風行地推行起新政來。
古人常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張叔夜深知若想在吐蕃站住腳,首先就要得到百姓的支持。於是他上任伊始就推行了一係列惠民政策,解放農奴,免除苛捐雜稅。
吐蕃地處高原,百姓生活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針對這點,張叔夜從成都府征調糧草棉服等物資,重點幫助生活較困難的百姓,並形成了一套救助機製。
在對待佛教上,張叔夜按宋清的指示,采取信仰自由,而且官府也不參與佛教事物,但活佛們卻也不得參與地方政務,否則必受嚴懲。
吐蕃百姓也是人,雖然在精神上仍受製於佛教,但在生活上,已經越來越依賴張叔夜的官府。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相信用不了多久,張叔夜的新政就會取得更大的效果。卻沒想到這個時候中原會發生這種事。
得到消息後,張叔夜立刻準備去拜會秦明,他相信,這個時候,一定會有不甘受梁山統治的貴族們跳出來,所以必須加強防備。
還沒等出門,就見王寅一臉嚴肅地走了進來。
兩人原來分屬兩個不同陣營,不過被宋清弄在一起後,配合得竟異常的順手,甚至對彼此的才學都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王兄,你也知道中原的消息了?”
王寅點點頭,臉色凝重地道:“中原有千歲在,你我大可不必擔心,我是有感這個消息傳來後,城內有些不大對頭”
梁山剛剛入主吐蕃,情報係統還不健全,而民眾多以佛教徒為主,受活佛的脅迫,很多人即便想為官府出力,卻也是不敢。所以很多事情張叔夜他們都很被動。
聽王寅這麽說,張叔夜的臉色也凝重起來。
“怎麽回事?”
“我家中有個被我從大牢解救出來的奴隸,他對我說,最近總有陌生人出沒達旺家,而且據他所言,這些人很多進去之後,就再沒出來過”
張叔夜他們入主邏些城後,從大牢中解救出許多奴隸,相比雇傭地方百姓,這些人用起來顯然要放心多,所以經過遴選後,許多人都被留在官府聽用,也就都成了官府的耳目。
達旺這個人按當地的話說是個大老爺,據說最風光的時候,家裏有上千奴隸,後來雖有些落魄,但在當地也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這家夥在梁山大軍到了之後,一直都表現的很恭順,也很配合張叔夜的新政。
對這樣的人,張叔夜是即用也防,也就有了王寅的匯報。
張叔夜沉吟片刻,道:“千歲與草原部族之戰即將打響,這場仗,我們是幫不是什麽的,能做的就是保證吐蕃不亂,不給千歲拖後腿”
王寅也點頭道:“我也是此意,不過對待企圖顛覆我梁山政權的,也必須堅決消滅”
兩人正商量著,忽有侍衛來報,秦明將軍請兩位大人去一趟。
兩人知道,秦明這時候找他們,一定同中原發生的事有關。於是立刻出了府衙趕奔秦明的帥府。
其實兩人隻猜對了一半,秦明找他們來,固然有中原戰事的原因,另外就是他接到消息,就是距邏些城不遠的匹播城有人興兵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