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待新常態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是30多年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客觀經濟規律作用的體現。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要素成本上升,會倒逼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轉向創新驅動。正因為客觀條件的變化,中國經濟必然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結構不合理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辯證看待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為主要特征的經濟新常態,對於全麵深化改革,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辯證看待新常態首先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經濟增長速度適度回落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隻能適應不可改變。因為伴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擴大,增長速度自然要回落,世界各大經濟體都出現過這種趨勢。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麵,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

經濟增長速度的適度回落,有助於緩解資源、能源、環境的緊張狀態並從根本上緩解產能過剩。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在促進綜合國力快速提高的同時,一方麵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資源和能源供給壓力加大,水、土壤、空氣等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行業產能過剩,造成了資源嚴重浪費。

◇ 2009—2014上半年消費、投資對GDP貢獻率

經濟增長速度適度回落,並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如期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7.2%。就經濟增長率來看,從2014年至2020年,城鄉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或純收入隻需分別增長6.7%和5.8%即可實現這一目標。目前我國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率,顯然並不影響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辯證看待新常態更要明確新常態是“富態”

首先,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可觀。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已是一個巨人,總量基數很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的最基本特征。在速度換擋期,我們既要走出高速糾結,又要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讓經濟運行長期處於合理 空間。

其次,調整雖然艱難,升級已成大勢。2014年前3個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投資;服務業增加值占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再次,調控雖然平穩,經濟活力增強。2014年上半年,穩增長的任務十分繁重,卻沒有采取強刺激的調控措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堅持區間調控,突出定向調控,特別注重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減稅讓利,增強企業活力,從而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593.95萬戶,增長16.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41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形勢的“新常態”,既適應新形勢,又滿足經濟改革需要,不僅意味著發展速度恰如其分,還伴隨著發展方式更加理智而高效帶來的產業結構優化;不僅利於以經濟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提升,更是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確保實現中國夢的曆史契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