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3.22
甄老夫子已過花甲接近古稀之年,看著卻仍老當益壯,絲毫沒有暮氣。他心裏透亮著,年紀越大,越能明白他能如此身康體健的關鍵。西林縣氣候不是很好,海拔又高,並不是適合養老的地方,甄老夫子日子卻過得樂嗬,一點也沒感覺出來不適應,身體衰敗的速度比起當地同齡人明顯要慢上一大截。
平日裏供應的三餐看著平常,甄老夫子毫不懷疑它們的功效。他年輕時吃過的好東西不少,季家提供的飯食不能與那些精工細作的佳肴相比,食材的質量起碼好了一籌。
一開始,甄老夫子並沒有察覺,時日一長,他自己感覺到了。不止膳食養生效用好,偶爾吃的藥膳,喝的不知名果汁,功效更佳,一次兩次很容易被忽略,日積月累,想不被人察覺都難。
甄老夫子隻以為是季宣和夫夫去哪裏淘的優質品種,倒沒起什麽疑心,感歎自己收了兩個好徒弟之餘,隻能在邊上盡力為他們籌謀一二。
晚飯後,季府前院大堂。
下人全部撤下,邱成和即墨守在院子裏,大堂隻剩下季宣和夫夫同甄老夫子三人。
“先生,安王給了弟子兩個選擇,要麽去安王府給世子上術科,要麽繼續就任應州府知府,給世子編寫術冊,然後由專人為世子講解,不通的地方再派人來向弟子請教。”季宣和神色平和,對於他而言,選哪個都沒差。
去安王府,勾心鬥角之事無可避免,相應的,好處也多。留在應州府,則更符合他的做事原則,問題是坐到高位之後,最終也逃不過爭權鬥利。兩條路,路上的風景不同,遇到的機遇麻煩事也不盡相同,末了卻是殊途同歸。
“先生,我和雲辰難以決定,弟子傾向於留在應州府,但從權利的角度出發,貌似去安王府更劃算。您覺得呢?”季宣和沒有保留,直接說出了他的打算。確實,留在應州府日子會過得更舒適。
甄老夫子手指輕搭在胡須上,神情專注,思考著兩種選擇的利弊。一個是地方,一個是中央,換個人來,十之八~九會選擇後者。世子的先生,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時間久了,但凡能力不差,有著教授世子的功勞,怎麽也能出人頭地。而前者嗎,雖有著世子先生的名頭,實質上兩人比陌生人好不了多少,地方又遠離中央,就算是實權人士,地位也比不上中央官員。
就像現代的各省省長全國有多少人知道?而主席總理幾乎可以說是沒幾個人不認識。古代這現象就更嚴重了,地方官員看著實權在握,執掌一方,若在中央沒有後台,很容易就被拉下馬,有理都沒地方說去。
季宣和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敢選擇前者,就是知道,隻要他沒做什麽天怒人怨的事,安王和世子沒昏了頭,不說高升,至少知府這個位置他能坐的蠻穩當。再說季宣和也不是擺設,不說巴結上官,至少正常的交際往來還是有的。
當初季宣和還任西林縣任知縣時,對於他的頂頭上司閔知府,他沒有刻意攏絡,該送的禮他都送了,沒有討好巴結,至少也沒有得罪人。在沒有嫌隙的情況下,這樣已經足夠了。若無足夠的利益交換,上官也不會輕易得罪底下人。
出任應州府知府後,季宣和的直屬上官是四川布政使司的布政使蘇東姚。季宣和按照以前的方式對待,不過於親近,也不過於疏遠。反正兩地離的不近,送禮之類都是邱伯負責,地方官員可不得無故離開任職之地,沒有直接的交際往來,這樣處理足夠了。
季宣和這樣做,利弊參半,政敵少,同樣同一陣營的也少。遇事其他官員無故不會落井下石,卻也不會為他開脫。野心大,一門心思往上爬的官員不會采取這樣的做法。
季宣和卻不在乎,他之所以會選擇當官,就是想著隻當個商戶,財產安全人生安全都太沒有保障。他又不是能常年低頭隱忍之人,委曲求全的事,做一次兩次可以,要他一輩子都這麽做,他怕他會忍不住,哪天憋不住了,他自己都不敢保證會做出什麽事來。
季宣和有時候想想,都覺得把他放到錦朝是一個錯誤。你看,按他不願受委屈的性格,開疆擴土,自立為王才是他的選擇。問題是他又沒那麽大的野心,在不用拚命就能生活好的情況下,他就會隨遇而安。性格與現實衝突的情況下,端看他如何平衡兩者。
邵雲辰是季宣和的枕邊人,甄老夫子是他的先生,兩人與季宣和相處近二十年,對他的性子非常了解。甄老夫子看了邵雲辰一眼,恰好邵雲辰也側身麵對他,兩人目光相對,其間的意味不言而明。
“宣和,就在應州府吧,我看雲辰也是這麽想的。”甄老夫子一錘定音。這個決定並非他所願,按他的想法,最好的選擇是另一種。無奈學生更喜歡束縛少的生活,他總不能強迫著季宣和做出違心的選擇。也許季宣和不在乎選擇哪種,問題是,真到了王城,不如意之事樁樁件件累積下來,憋悶久了,可別把他憋出個好歹來。
其實,甄老夫子也挺享受現在的生活。朝堂爭鬥或許精彩,這樣平平靜靜的,也未嚐不好。
有了決定,季宣和趁著還有幾天休息時間,開始編寫術冊。第一步就是批改卷子,卷子不多,隻有兩張,唰唰唰,季宣和很快就搞定。
錦朝更重文,術科比起文科要落後許多,陳煜的答卷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那些超過他這個年齡的題目不會就算了,一些小學生很輕鬆就能答出來的題目,他也不會,那就是錦朝教學的問題了。
季宣和可不會認為世子無能,這麽簡單的術科久學不會,那樣,他的世子之位哪會如此穩當?
編寫術冊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總不能讓王府的護衛久留應州府城,季宣和便決定先編些簡單的,量不多,預計整本也不過數十頁,還分了術數、物理和化學,都很淺顯易懂。世子原有課業就不輕鬆,季宣和也沒想著繼續加重他的負擔,這些不多的內容,估計夠他學到年底了。至於之後的術冊,那還是等他慢慢安排。
季宣和很是慶幸,虧得他記憶力強勁,之前學過的都能像詞典一樣,一翻就能找出來。寫手係統中,不少東西都很便宜,唯獨錦朝沒有的東西很貴,其中就包括超出錦朝的知識。他自己掌握的則沒有這個限製,隻要他不怕懷璧其罪,他有這份能力,造把槍出來都沒問題。
鑒於盡量不要露出什麽破綻,就算季宣和不想王府護衛在應州府城多耽擱,該花費的時間還是要花費的。為了這麽個原因而更加吸引安王的視線,完全是給自己增添煩惱。
想到此,原先還想快速編寫術冊的季宣和,很幹脆地放棄了原本的打算,改為每日有條不紊地編撰一些。教材不是題庫,主要功能在於傳授知識,季宣和不敢馬虎。
王府護衛看來早就被人囑咐過,安安穩穩在應州府城待著,像是一點都不急的樣子。知道這些,季宣和就更不趕時間了。
談判結束已有半個多月,各郡之間百姓開始流動。到目前為止,還不允許百姓到其他郡定居,以後嗎,這點必然會放開。
自從戰火紛飛後,季宣和同邵雲辰就再沒跟雲州府城季家、京城文家和康平縣潘家聯絡過。那麽多年過去,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在原地。
季家就算了,那裏就季老太爺還算有點樣子,其他人,尤其是季宣和的父母,那真是沒一點做父母的樣子,其中以季大夫人為最,這人腦子想偏了,再想回歸到正常波段,就跟讓一個挑食的人吃他極度討厭的食物一樣,完全是無解的一種存在。
季宣和原本還想著,季大夫人雖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至少也沒直接害過他,礙於規矩,送節禮倒也沒那麽令人難以忍受。他不是錦朝本土人士,不會那麽渴求母親會有朝一日對他另眼相看,本著山不來就我,我也不就山的態度,麵上過得去就行。
誰想她偏要出幺蛾子,季宣和是有些家業,問題是,就他那點家產,和季府產業一比,很是微不足道,他想不明白,季大夫人這麽做是何苦呢?
如今錦朝還是錦朝,內裏卻全然不同了。季宣和屬於錦安郡,雲州府城季府則屬於錦文郡,季宣和以後都不用受製於季府,連表麵相安無事都不用勉強自己去維持。
一個官員無任何不良嗜好,這對上位者來說,可能是一種威脅,孝道上有所缺漏,又不至於完全不顧人倫,有時候也能減少掌權者的猜忌。
季宣和為此不由哭笑不得,這算不算是別樣的因禍得福?相信願意這樣的官員並不多,季宣和同季府除季老太爺之外,本就無甚感情,這些事情早在末世時,他就已經看開,對於連熟人都不是的父母,他就更不在乎了。
季老太爺年紀和甄老夫子差不多大,六年未曾有過聯係,也不知道他還在不在。還有潘老太太也是,年紀同他們相仿,身體較甄老夫子更是弱上不少,季宣和倒真有些擔心。所以在邵雲辰提出要派人去看看潘家時,季宣和欣然同意。
四川行省比後世中的四川版圖要大上許多,季宣和所在的應州府城位於四川的西南部,距離京城路途遙遠。如今又是戰亂剛定,路上碰到匪徒的可能性比和平時期要大許多,人手安排成了重中之重。
戰事剛平,和季府一樣要去其他郡探親訪友的人不少,有能力的都開始行動。各郡剛放開封鎖,能弄到通關路引的人還不多,季宣和作為應州府知府,這點能力還是有的。邱伯也是快知天命之年,不再適合長途跋涉,季宣和便派了邱成帶隊。這麽多年下來,邱成早就有了獨當一麵的能力,這次事情也正好讓他曆練一下。
由於戰火的影響,各郡通商早就停止,眼下,商戶們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各顯身手,想盡快打通關節分頭一杯羹。
季宣和作為應州府知府,手上就有幾個名額,溫同知等官員也是如此,隻是季宣和擁有的名額最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