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統領 攻守之道

史上常有數十倍兵力圍攻堅固城池傷亡慘重而城不拔的戰例,加上現在戰爭影片攻城場麵專業性不強,純粹的以雲梯蟻附攻城,攻方士兵一個個雲梯上紛紛掉落的情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有人認為凡攻城戰必曠日持久而且傷亡要大於守方,還有過大半的可能拿不下城池。其實這些隻不過是個別特例而已,曆史上絕大部分城池都是不費什麽勁就拿下來了。象秦將白起那樣,一次軍事行動拔城二、三座以上的大有人在。

首先分析一下特例產生的原因。首先是要有一座堅固的城池,一套完整的城池防禦體係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建設起來的,至少要三、五十年才能建設完成,而且建成之後要不斷加固完善和修補歲月和風雨帶來的破損。由於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大量築城,加之一座堅固的城池可以殘破卻很難被完全夷平,而且因此特例中的城池往往建成極早且經過了上百年的經營。比如讓諸葛亮飲恨的陳倉,是溝通四方的交通要道,遠在秦代之前就有建城,秦漢間有劉邦暗渡陳倉的典故,後經兩漢不斷經營,特別是東漢,把這裏作為平羌的後方基地,漢末王國、韓遂圍攻此城,皇甫嵩奉命領兵救援,恃其城堅,在一旁束手觀戰長達八十餘日,待王國、韓遂傷亡慘重班師時,始銜尾追殺千餘裏,斬首過萬!到三國時郝昭又以千餘士兵據城而守,諸葛亮數萬大軍糧盡而返。當然,不是每座城池都會修建成這種標準,國家財力有限,隻會重點建設個別扼守交通要道的城池。至於其它小城,城牆都會有嚴格的高度和寬度限製,以防有人利用作亂。還有,破壞容易修複難,城池經一戰破損,也要數年時間才能完全修複,若期間遭遇再次攻城,則很危險。

其次,要有足夠數量的精銳士兵,大城需兵多,小城需兵少。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是容納不下,二是消耗糧草不能持久。以《墨子》所言,城一丈十人守之。故陳倉小城,三千人足以守禦。若人手不足,城池再堅固也是紙糊一般。另外,城內還得留預備隊,以備救援和出擊。守者不出,出者不守。守城出擊是很重要的一環,經典守城戰例中屢見不鮮。戰爭中士氣是很重要的東西,軍隊士氣旺盛,怯者不退,軍隊士氣衰弱,勇者不進。守城作戰,敵強我弱且被敵圍困,士氣當然低落,若持久則越戰越弱,所以不時以軍隊出擊,取得小勝以振奮士氣和打擊敵人士氣。士兵素質當然不能差,太差,萬人守城隻能當千人用,一衝就垮。

再次,軍械、糧草要充足。檑木、滾石、箭矢等都是消耗量巨大的東西,以檑木、滾石為例,每天消耗以數千計。以箭矢則為數萬計。沒有儲備數萬檑木、滾石和數百萬箭矢,而企圖依靠近戰殺敵,是難以守住城池的。這些東西都非一朝一夕難以齊備,而且國家總量有限,隻有重要據點才能得到充足供應。糧草不用說,其它軍械的損耗也小得多,但也要齊備。

最次,要有外援。“無必救之城則無必守之城”,很好理解,必救的城池才是重要的城池,不重要就不用守了。守城作戰,救援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提到過士氣,外無救援則士氣低落,士兵覺得自己被拋棄了。若有救援,哪怕靠近的希望不大,但總給了士兵一個可以支撐下去的希望。攻城戰的失敗大多是因城不下而援軍將至,攻城軍腹背受敵而不得不退。如前述諸葛亮陳倉之戰,退兵就是因魏援軍將至。蒙古攻宋四十餘年,未有尺寸戰果,不僅僅是因為宋軍以城池堅守,還有援軍雲集的因素。宋軍以各城池為支撐,後方留有大量機動兵力,蒙軍圍城則發機動兵團救援,機動兵團至則守備兵團出,二者前後夾擊,大破蒙軍,屢試不爽,偏安四十多年。如無救援,即使是襄陽那樣的堅城,遲早也會被攻破。蒙金數次圍攻襄陽,都因援軍到來而被擊破或主動撤退,直到最後一次圍攻襄陽,數撥援軍野戰失利,蒙古軍圍攻襄陽足足圍攻了五年,終於被拿下。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攻城方因為其它因素而撤圍是極少數。再堅固的城池,沒有援軍,被攻破隻是時間問題。

另外,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名將把守。特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名將的因素,名將在野戰都可以少勝多,更別提有堅固城池相助了。隻是很多情況下,人們把守城的功勞歸功於城池堅固而不是名將應對得當。如郝昭,先是在並州防禦匈奴十餘年,深諳守城之法,然後調至陳倉。諸葛亮以雲梯、衝車攻城,郝昭以火箭射雲梯,繩連石磨壓衝車。諸葛亮以井闌百尺射城中又以土丸填塹,郝昭於內築重牆。諸葛亮挖地道,又被郝昭截斷。兩年後,郝昭得溫疫,諸葛亮立即發兵再攻,陳倉堅城不足濾,唯濾郝昭也。

還有攻城作戰,電影場景中那種雲梯蟻附攻城隻是最落後的手段,早就不用了。春秋時期,孫子著書,就言攻城有修櫓轒轀具等器械,將不勝其忿才蟻附攻之。可見蟻附在春秋時期就落後了,到宋朝連雲梯都改進了,類似現在飛機的登機梯一樣,也有輪子,隻不過是人力在下推動,人隱其下以避矢石。攻城器械不詳細描述,《武經總要》有圖。攻城器械不便於行軍,往往在圍城後由隨軍工匠營就地伐木製作,攻城不下則燒械而走。

但凡攻城,傷亡最慘重的階段發生在城牆下和攀城過程中,接敵運動傷亡倒不是很大,敵弓弩手雖居高臨下,但我弓弩手數倍於敵,並非被動挨打。隻有城牆下和攀城過程中,攻城士兵無還手之力,所以不少攻城器械都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再有就是借助數量優勢的弓弩手壓製城牆上的敵軍行動。攻城戰最激烈的地段往往是城門和城門附近。城門的不管如何被加固也是絕對不如幾丈厚的城牆堅固的,作為進攻者,通過城門投送兵力比翻越城牆投送兵力更快。作為防守者,城牆被攻餡,事仍有可為,而城門一旦被攻破,基本就無可挽回了。所以,城門附近既是進攻的重點又是防守的重點。

說了這麽多,覺得實在沒說什麽,實在是沒得什麽說。當作文章勉強湊合,書評嘛,能給人寫文章做參考就好。

======

小毛病不少,補充、刪除、增加、調整了個別地方的字詞標點還有語序,大體未動。城一丈十人守之是出自《尉繚子》而不是《墨子》。一般的輕便雲梯在突襲戰中仍有使用。

再補充一段:

城門一旦被攻陷,敵軍大舉入城,守軍士氣一落千丈,往往出現大規模投降甚至在守將帶領下全部投降。基本上城門徹底失守就是宣告城破了,在巷戰中負隅頑抗的隻是極少數。而且沒有城牆的掩護,在攻城者的優勢兵力下,雙方的傷亡比往往顛倒過來了。所以,攻城戰以城牆城門為爭奪的重點,特別是城門和靠近城門地段的城牆,是爭奪最激烈的地方。

====

凡用兵,大多依據交通線而動。人也是一樣,好走的路走的多,幾條路交匯的地方人就多了,人多就有城。所以大的城池都在重要的交通線(或者說國道)交匯之處,中等的也都在重要的交通線(國道)之上。其它小城都在非重要交通線省道、縣道之上。

象這種大型的城池,平戰時都駐紮有大量士兵,以便於快速向各個方向機動,參與戰爭或平叛。它的得失往往關係一個麵的得失,所以不論任何時候都相當受重視,而且都相當堅固,

中等的城池,占據重要交通線上,相對來說重要性就低一點,但也相當受重視,如果說大城是起到中樞的作用,那這些城池就是起到門戶的作用,是進入一個地區的必經之地。

也就是說這些中樞與門戶平戰都很受重視。中樞門戶根據控製與保護的麵的大小也有大小之分。

其它小城,或者說軍事要塞,就隻在戰爭時期受到重視。城小就表示人口少,不在主要交通線上,非特定時期是不受重視的。

城的大小與好不好守無關,這點在南北朝時期已經被人論證。主要是兵力是否足夠的問題。大城需兵多,小城需兵少。很多大城比小城陷落快,往往是兵力不足,對大城來說不足,對小城來說多餘。同樣是三千人,守小城沒問題,守大城就不行,這就給人大城不好守的錯覺。

明代守北京,具體來說有幾層防線和兩條路線。一是遼西走廊路線,二是桑幹河穀路線。第一條路線,最外層是遼東,具體來說沈陽的得失關係遼東的得失,遼西走廊上錦州,山海關等都是重要據點。第二條路線,最外層是大同盆地,其中大同的得失關係整個遼東的得失。然後是桑幹河穀沿線的宣府和內三關等。

明代守北京,兩翼為遼東和宣(府)大(同)等重鎮,各自把守遼東和打通盆地,為薊鎮屏障,而薊鎮又分別依托燕山山脈(山海關冷口等)和太行山山脈(內三關)防守,為北京屏障,最後是京軍保衛的北京。如此層層設防,各鎮各有職守和分工。並不是說守北京就隻守內外三關,其它地方

守洛陽的話,要守八關,麵臨的問題是有限的士兵和物資的調派,處處把守反而分散力量,八關守不住,洛陽也守不住。一旦八關有一關被破,整個八關防禦體係就徹底崩潰,物資、士兵根本撤不出來,白白打了水漂

====

陳規有陳規的理由,但未免分析得不全麵.他認為,城太小,矢石交通(指南邊攻城者的矢石能與北邊攻城者的矢石相遇),善守著也無能為力.但其它條件都未能考慮,比如我所說的兵力問題.

象京城那樣的大城,一鼓而下的例子也很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是絕對.

就實戰形勢來說,由於城池所處的地理位置重要,往往關係者一個地域的得失和一條重要交通線的控製權,雙方都不可能視而不見,隻有可能被迫放棄的.

城池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是天生的,不會因實戰形勢而改變.

城池的地理位置在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築城時就已經得到體現,其後幾千年山川地理沒有太大的變動,重要性也沒變.

城池的大小往往和地理位置掛鉤,地理位置又和重要性掛鉤.有些城不大,和地理位置掛鉤後也很重要.

但是大城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很多的.如果力量不充足也很容易拿下.

攻城的難易和防守力量的充足相關.也就是和主帖的條件相關.如果防守力量不足,再重要的大城也被迫放棄,如果充足,再小的城池也不會放棄,處處設防,就象明代防守北京一樣.

====

一鼓而下的概念有縮小,一開始是與肅清外圍,然後慢慢困斃相對的一個概念,後麵縮小成五天以內。

守城錄的相關原文如下:“若城太小,矢石交通,善守者亦難以設險施策。規以為城愈大而守愈易,分段數作限隔則易守。”

具體情況可以具體分析。小到矢石交通,那就沒有守的必要了。

(1)單純從攻守雙方的具體手段來看,兄弟支持陳規的說法,什麽說法?規以為城愈大而守愈易.

這裏未免考慮太過片麵,即使不從整個戰局來看,還有很多角度可以得出相同或相反的結論。

而且根據你三十一樓的說法“一是要考慮城自身在建築學上的堅固性,地理環境因素,除此之外,還要看別人能利用什麽方法進攻.”

城的堅固性是相對攻防手段來說的,按你的意思,兩座差不多的城,攻城者方法多的城池不堅固,攻城者手段少的城池堅固,那等於說是拿不同的標準(攻城方法)去衡量同一座城池是否堅固。這種變換標準的衡量方法是否客觀?

(2)但放在整個戰局中看,兄弟的觀點是:大多數應由實戰形勢決定,而不是由城池本身來決定,相當於支持城的大小與好不好守無關的說法

問題是實戰的形勢和地理關係相當密切,比如張巡守睢陽,不是實戰形勢使睢陽成為兩淮門戶,而是睢陽本身就是兩淮門戶。

而且一城一地的得失往往又決定著實戰形勢的變化。比如陳倉一下,關中便為魏蜀所共有。睢陽一下,兩淮為戰火波及,整個平叛形勢都要受到影響。北京一下,燕山以南,真定常山以北盡為敵有。蒙古圍攻襄陽,襄陽一下,南宋土崩瓦解。

這些地方本身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其對戰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而地理位置幾千年不變。

(3)再進一步分析,放在整個戰局中看時,城的大小不同對戰局發展的影響必然有密切的關係,攻防雙方不可能對城的大小視而不見,這樣又不能支持城的大小與好不好守無關的說法.

盡管守方重視大城,但大城卻未必堅固,因為大城所需力量多,幾萬兵力也未必足夠。盡管守方不重視小城,但小城所需力量少,幾千兵力就叫充足。比如陳規所說的太原壽陽,太原大而壽陽小,盡管太原比壽陽更受重視,但太原兵多卻沒守住而壽陽兵少卻守住了。可見,防守力量的充足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