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聲音蒼老而渾濁,伴著聲音一個人影倒在門口,麵容扭曲,呼吸斷斷續續,隻有一雙鷹隼般的眼睛穿透了灰色藥霧,落在柏煬柏身上。

等看清那人的容貌之後,何當歸與柏煬柏都露出不可置信的錯愕,彼此對視,用眼神展開了如下對話:

柏煬柏:“哇哇好可怕,看清了嗎丫頭,最可怕的人出現了!”

何當歸:“不過看他目前的狀況,對咱們造不成什麽威脅,隻是一頭沒牙的老虎了。”

柏煬柏:“為什麽你這麽平靜!那個人是皇帝朱元璋!還聽到了你說的種種大不敬,小心被砍頭!”

何當歸微笑:“有你墊背啊。”

柏煬柏用眼神發出無聲的譴責,瞪得眼角抽筋了也引不起何當歸的愧疚。果然不論交鋒多少次,都是柏煬柏完敗。

“咳咳,”老皇帝用沉重的咳嗽聲喚起二人注意,他緊緊盯著柏煬柏的臉,黯啞的嗓音問,“能做出那樣的推論,你不是普通的宮女,你究竟是什麽人?為何知曉撤藩之事?”

柏煬柏呆,而後注意到何當歸的裝扮,以及他自己的裙子,才意會過來是皇帝他老人家搞錯了。在門外聽到了一男一女間的對話,進門又看見了一男(何當歸)一女(柏煬柏),所以認定了那些話是出自柏煬柏之口。

聰明絕頂的腦瓜在一瞬間弄清了逆轉的狀況,清清嗓子,用何當歸的聲音開口道:“您的樣子好狼狽呢,是遇到行刺,逃到這裏躲避的嗎?”

“……”老皇帝瞪柏煬柏。

柏煬柏拉著何當歸商量:“看這情形,那老家夥是虎落平陽了,索性咱們一不做二不休,揍他一頓再逃走吧!”

“那未免太狠了,”何當歸汗,好心阻攔道,“光聽咳嗽聲就他活不了多久了,不光他吃的藥裏被下了混亂神智的藥,連他酷愛服用的金丹也是跟長壽相反的東西,又是一把年紀的老人了……所以還是袖手旁觀,看著他死掉吧!”掐指一算,朱元璋的大限就是這幾天的事,皇家說是壽終正寢的,民間說是服丹而死,現在看起來還受了內傷。

“這樣做又好到哪裏去了拜托!”

“至少半夜遇鬼,不是朱老皇帝的那一張老臉。”

“哦,說的也有道理。”

兩人的對話可能被朱元璋聽見了,隻見他的臉一片黑漆漆,腦門上青筋跳動,如果還能動的話鐵定會上來找麻煩。何當歸交代柏煬柏:“你善後完畢就出宮,老地方等我,我最遲明天會去與你匯合。”

“老地方?那是哪裏?”

翻白眼,“我們共同認識的地方有很多嗎,當然是……我娘和聶叔叔住的那座宅子。”

柏煬柏抱歉道:“提起你傷心事了。”

何當歸拍肩告別:“好好招待老皇上,別貪玩太久。”

※※※

第二日注定是密雲無雨的一天,洪武三十一年的這天,宮裏迅速傳開“皇帝駕崩,為東廠大太監曹鴻瑞所害”的恐怖消息。

朱元璋享年七十一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史書上一位偉大的像太陽般耀眼的人物,離開人世之後也隻剩一張灰敗不堪的舊皮囊呢。何當歸不由發出這樣的感慨,心中無悲無喜。

這時候她已換上了真正郡主品級的精美衣裙,臉上的表情是肅穆莊重,作為調查朱元璋死因的主要人員而站在龍床旁,舉止優雅。誰能想到,一刻鍾之前她還在手忙腳亂的找濕布,努力把老皇帝臉上的烏龜擦去。

那個無厘頭的柏煬柏,玩耍也分場合好不好!就算床上這一位奪了你的國,殺了你的親族,但是,往死人臉上畫烏龜很有快感嗎!!

“郡主?郡主!”

朱允炆從旁喚著,好幾聲才把何當歸的魂叫回來,詢問著:“皇爺爺的身子明明大安了,為何突然駕崩,難道真是如宮中傳言的那樣,死於曹鴻瑞之手?”

何當歸先打聽:“曹鴻瑞和他的人呢?”

朱允炆輕鬆自在地背著手,笑眯眯道:“聽了郡主的忠告,該布置的早就布置好了,還有寧王、燕王與錦衣衛方麵,似乎都極有先見之明,各方聯手之下,沒讓曹鴻瑞翻起多大的浪。禦花園一戰,他被高絕幾人打成重傷,負傷逃脫,成擒隻是時間問題。”

“這樣啊,那請殿下在曹鴻瑞一黨滅絕前加強守衛,不要給敵人可乘之機。至於陛下的死因,真是很慘的……”

聽過朱允炆的介紹,知道曹鴻瑞變成落水狗,何當歸毫不猶豫地把謀害老皇帝的元凶、禍亂朝綱企圖篡位、迫害大臣和生食小孩、毒害懿文太子朱標等一係列真真假假的罪名加在曹鴻瑞的頭上,說的有理有據,並繪聲繪色,仿佛當年曹鴻瑞買通關家,往朱標的茶裏下毒的時候她就一旁看著。

朱允炆越聽越怒,身後隱隱出現黑色巨焰,當即握拳表示,他登基後第一件是就是廢除東西二廠,不讓那些宦官繼續為害人間。

當然,老皇帝朱元璋寵信和放縱宦官,最後又死於宦官之手,實在不算是什麽光彩的事,因此對外宣稱的死因還是“病逝”。因為有輔政大臣和傳位詔書,朱允炆的登基大典順順溜溜地過去,他還沒冊立太子妃,因此暫時沒有皇後。

另一方麵,淩妙藝留下的小嬰孩在清園被姝琴喂了毒奶,髒腑的腎氣不足,抱來京城時最多就隻能活四個月,何當歸也回天乏力。

淩妙藝也參加過皇長孫選妃,朱允炆又急需一個名義上的繼承人,那時的情況剛好吻合,就順理成章地把小娃兒劃到他名下了,也算幫上了忙。現在朱允炆手握一國的財勢,肯定會想辦法讓他兒子健康地活久一些,否則傳出幼子夭亡的事,對新君也是不利。

燕王顯然早就料到這樣的局麵,沉默的就像一株河草。與前世不同的是,老皇帝的削藩詔書沒被毀壞,在駕崩同一天也傳下來了,反應還算平靜,沒有兵變湧起的兆頭。

這些都不是何當歸最關心的問題,直到朱允炆作為新君第一次下了早朝,憂愁滿麵地回到後宮時,她知道,自己最關心的那件事來了!

“陛下為何這樣發愁?朝事很繁重嗎?”她溫和詢問著。

“唉,”朱允炆歎氣,“今天和朝臣商議皇爺爺的陵墓和送葬一事,與那些老頑固吵了一場,吵得腦仁都疼了。”

“陵墓早就修好了,送葬也是循舊例,有什麽為難的呢?”她明知故問。

朱允炆揮手,無限煩惱,“就是舊例才麻煩,前朝崇興殉葬,本朝裏,朕的父親和二叔秦王都是皇爺爺下令所有嬪妃一同殉葬,一個不留。最糟糕的是,皇爺爺留下了手書,讓宮裏的二十九位大小嬪妃殉葬,就連……連讓她們投繯用的白綾都預備好了。”

何當歸驚呼了一聲,掩口道:“竟有這樣的事!陛下如此為難,是因為那些人當中有您在意的人嗎,還是說,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殺人,使您感覺這個開端不吉利?”

除去這一身龍袍,朱允炆本質上還是個稚嫩的少年人,跟朱權那些飽嚐人情世故的“放養野馬”不同,朱允炆是一隻“圈養綿羊”,很容易被一句話引導到不同的方向。何當歸還算是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加上朱允炆正想找訴苦對象,就把自己的想法全說出來了。

“你說的不吉利算是一個理由,另一方麵皇爺爺做皇帝時手腕一向霸道,朕現在亟需改變百姓的印象,一氣殺二十多名女子,剛好與這個背道而馳。跟朝臣爭論半天,依然沒有結果。”

何當歸含笑建議道:“那陛下就選擇做一個明君,不讓那些嬪妃殉葬就好了。”

又是一聲長歎:“朕何嚐不想那樣做,可是皇爺爺留下的手書裏要求他的嬪妃殉葬,不照辦的話,豈非要被朝中老頑固批為不孝?再者,皇爺爺留下的傳位詔書、削藩旨意都成行,同時留下的手書卻拋棄,更會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了。”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理由。

何當歸笑了笑說:“陛下很為難麽?我倒覺得不是什麽難事,嗬嗬,可惜我是個女流之輩,不敢妄加議論朝政。”

朱允炆百愁纏身之餘,抽空鄙視了她一眼,太會裝蒜了吧,她議論朝政的地方還少?口上卻恭恭敬敬道:“郡主說哪裏話,朕一直都很欽佩你的智謀,這次進宮為皇爺爺治病,皇爺爺駕崩後又協助調查,功臣是也。已經幫了朕那麽多的功臣郡主,就再多幫朕排解一次煩惱吧。何況後宮之事,不算朝政。”

“既然陛下這麽說,那清寧鬥膽妄言了,說的不對望陛下從輕處罰。”

“好。”

“先皇讓嬪妃殉葬,依的是漢朝古例,殺母留子,防止外戚勢力坐大。而先皇長壽,誕育過太子和諸位王爺的妃嬪們在世的隻有一位成貴妃,年事已大,身體也不好,去了另一邊也無法服侍先皇對吧?而幾位公主的生母,隻有生十六公主的張美人健在,因此那一條‘殺母留子’的古例根本不符合嘛。”

朱允炆蹙眉道:“話雖是如此,但用來說服朝臣,隻怕還有說不通的。”

“那從嬪妃裏選出十名左右的代表,去那一邊服侍先皇他老人家,能不能對朝臣交代呢?把年事大和威望高的太妃供奉在宮裏,還能彰顯陛下的孝道。”

“哦?你的意思是……”

但見宮裝佳人溫柔一笑,眉間的朱砂痣這一刻流光溢彩,柔聲說道:“我猜啊,先皇大約也是怕寂寞,又怕這邊的年輕妃子安守寂寞太過辛苦,才留書要求殉葬。其實殉葬隻是一種儀式,不用要求全員,把那些年輕貌美的選出來,就已經夠好的了。”

“這確實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