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龍:我要去看NBA
一
他是一個山裏孩子。
苦難和貧窮讓張凱龍早早懂事,在村裏,課餘時間下地幹活成了家常便飯,就連套牛犁地這樣的“技術活”也不例外。
但是,鄉下生活讓他早早懂事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深深的自卑。
當他走進深圳那所雙語學校寬敞的教室時,這個原本活潑開朗的農村男孩居然有些膽怯起來。這裏的宿舍裏居然配備浴室,要知道在西吉縣,洗澡是件多麽奢侈的事情。當他告訴舍友自己從來沒有洗過澡的時候,這個小小聯合國一樣的宿舍裏傳來的笑聲讓他仿佛渾身長滿了芒刺,說不出地難受。
麵對這些來自世界各地錦衣玉食的小夥伴,起初,張凱龍不知道如何跟他們溝通。好在男孩有男孩特有的方式。當他趁舍友們熟睡,將一隻鞋子踢上一個小夥伴的床,又用枕頭猛拍俄羅斯小夥伴屁股時,這種做法,除了看起來似乎有那麽一點點沒有教養外,也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突如其來的城市生活,讓他充滿了好奇,又明顯有些茫然無助。
深圳東方英文書院舉行的社會調查活動中,其他同學都興奮地問這問那,而膽小的張凱龍卻一句也不敢問。為了讓他膽子大一點,在進入一家手機店後,同學們主動將他推到了前麵。可是從未見過手機的張凱龍忍不住拿起一部手機擺弄起來,卻不小心把手機弄壞了。
損壞物品照價賠償是再平常不過的道理,可是雖然兩百多塊的賠償金對於一個城裏孩子來說算不了什麽,對於臨行時爸爸隻給了不到兩百塊的張凱龍,卻要傾盡全部身家。
懊惱不已的他恨不得把自己的手砍掉,好在,班上的同學們及時伸出了援手,幫他湊齊了賠款。
他的心裏對同學們充滿了虧欠,可是這個不善言辭的山裏孩子卻不知道如何表達。
從小接受的教育,生活的環境,讓他無法跟這些城裏孩子一樣,能夠勇敢地表達內心的想法。
在深圳,對於城裏孩子來說,炫耀一下自己的名牌服裝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穿著布鞋從未戴過手表的張凱龍在同學們爭相炫耀自己的“寶貝”時,卻隻能裝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這一點,讓那些城裏孩子覺得很沒麵子,其中一個男孩便利用昨天的事情來挖苦張凱龍。
“昨天的手機就是你弄壞的,應該讓他一個人賠!”
這讓張凱龍有種深深的挫敗感,在這裏,他唯有以一種暴烈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因為除此之外,他一無所有。
“是我自己弄壞的嗎?”此時,張凱龍已經紅了眼眶,雖然跟他要好的幾個小夥伴一個勁地安慰他,但是昨天那一幕的刺激,加上同學們的挑釁,讓他農村孩子的倔強脾氣終於爆發了。他先是搬起椅子想要砸那位出言挑釁的同學,在被另外一位男同學製止後,索性摸起桌子上的橘子毫不客氣地打到了那位男同學的臉上。
張凱龍的舉動,顯然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我覺得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事後,淚流滿麵的張凱龍接受采訪時這樣告訴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那一刻,他的眼中滿是委屈和無奈。
二
第一次加入新集體的張凱龍給班裏帶去的麻煩不僅僅是這些。每周進行早操考評是學校的慣例,而加入新班級的第一次集體操中,以前從未學過這種體操的張凱龍就拖了班裏的後腿。
他本以為自己會受到處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校領導懲罰的方式居然是讓三名班幹部圍著場地跑四十圈!
錯誤明明是自己犯下的,校領導為什麽會懲罰別人?
起初,這一點張凱龍無論如何都想不通。雖然校長說,處罰他們是因為他們有義務幫助新同學掌握體操要領,但是在張凱龍心目中,犯錯的明明是自己啊!可三名班幹部居然毫無怨言地圍著操場跑了起來。
看著他們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的樣子,班上有很多心軟的女生都哭了。
張凱龍木木地站在原地,也漸漸地紅了眼眶,頭頂的烈日還不吝惜自己的能量,瘋狂地炙烤著幾乎快要冒煙的大地。他看見三名班幹部的後背全都濕透了,而腳步卻沒有一絲遲疑。
在西海固,總是考第一的張凱龍每天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而在深圳卻連累了班集體,這讓他有種說不出的難受。
終於,他跑出隊伍,跟著那三名班幹部跑了起來。在他的帶動下,全班幾十名同學排成一行,開始圍著場地奔跑。那一刻,他們成了一個無堅不摧的集體。那一刻,張凱龍仿佛突然間明白了什麽。
“我知道你盡力了,但是對於一個班集體來講你也有責任,這個班級的班幹部有責任,老師也有責任,因為他們給你輔導得不夠。你自己努力得也不夠,我希望你能從中學到點東西,告訴我你今天學到什麽東西了?”
但老師在懲罰結束後,問哭紅了眼睛的張凱龍這個問題時,他哽咽著回答說:“我懂得了要對其他人負責!”
早已空空如也的操場上,張凱龍自己用起功來,雖然他的動作看起來還是有些生澀,但是,舉手投足的每一個動作,在鏡頭裏都顯得那樣真誠。果不其然,第二周的早操表演中,他們班集體闖關成功。
三
當謝媽媽像平常對待女兒謝卓穎一樣,將飯菜夾到張凱龍嘴裏的時候,張凱龍臉上的表情是有些不自然的,但他還是接受了媽媽的好意。
牛奶、水果、甜品,這樣的早餐,他從未見過。
為了感謝謝媽媽,第二天,他還親手為謝媽媽準備了早餐。
雖然早餐隻是一隻削好的蘋果和一杯牛奶,但他的做法還是讓謝媽媽大為感動,因為謝卓穎從來沒這麽做過。
西吉縣的學校裏,是沒有一個像樣的籃球場的,但這一點絲毫沒影響到這個山裏孩子對籃球的熱愛。他最喜歡的就是NBA球員裏那個名叫羅德曼的家夥,電視熒屏
中的他是那樣的桀驁不馴。當從同學們口中得知,這些天羅德曼和其他球星正好要來深圳比賽的時候,一個大膽的想法從他腦海中冒了出來—他不但要去看比賽,還要跟羅德曼要簽名,合影。
這在以前,是他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可是,當他借用周爸爸的手機給山裏的爸爸打電話時,自己爸爸的一句話,又把他打回了原形。
“我五月三號想看那個籃球比賽。”接通了電話的張凱龍鼓足了勇氣,最終對爸爸提出了這個要求。
“那個門票很貴吧,依爸爸的意思還是算了吧,雖然你喜歡籃球,那畢竟隻是你的業餘愛好,那不是你奮鬥的目標,對不對?”
“我特別想看那個比賽啊。”張凱龍心有不甘地強調。
“這個爸爸能理解,可是好多事情我們自己得量力而行。”
好在,張凱龍的無奈、沮喪、失落、不甘,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周爸爸看在了眼裏,兩百多塊錢的門票對他來說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若想讓這個農村孩子見到羅德曼本人,並且跟他拍照留念,著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周爸爸就是要利用這次機會,教會這個山裏孩子一些什麽。
於是,他千方百計托關係,見到了活動的主辦方。在周爸爸的真誠請求下,主辦方答應讓張凱龍參加羅德曼的見麵會,可是,挑戰也隨之而來:要想得到一張與明星麵對麵參加酒會的請帖,必須賣出去兩百張球賽的門票。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於張凱龍而言。
讓他站在深圳人潮湧動的街頭,揮舞著手中的門票大聲叫賣,根本就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
班上的很多同學前來助陣,周爸爸、謝媽媽也都來了。
可是,當別的同學攔住一個又一個行人向他們做推銷,讓他們幫助這個山裏孩子實現夢想的時候。那些早已在心中背誦了千百遍的台詞,卻如同一粒粒滾燙的火炭,卡在張凱龍的嗓子眼,讓他發不出絲毫聲音。
人來人往的鬧市街頭,他突然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渺小,根本沒有人會在乎小小的他心中那小小的夢想。
謝媽媽一直鼓勵著張凱龍,哪怕他隻能賣出去一張。
可是張凱龍卻無論如何也張不開口,邁不出第一步,他甚至還打起了退堂鼓說球賽不看了,簽名也不要了。因為謝媽媽的那種推銷讓他覺得很丟臉。
“好沒麵子啊!”他這樣對謝媽媽說。可是謝媽媽卻反問他:“你覺得去做一件事情是麵子重要,還是我們把這個事情做好,我通過努力,我進去看了比賽,我理直氣壯地做了這件事情重要?而你灰溜溜地說,因為我賣不出去票,我實現不了我的夢想!你覺得哪個更傷你的麵子?”
“第二個。”張凱龍回答。
想來,事情就是在這個時候產生轉機的。
深圳娛樂頻道的記者來了,學校的同學在聽說這個消息後也都慷慨地伸出了援手,原本隻賣出去幾十張的門票,居然一下子售罄。同學們慷慨的援手,重新鼓舞了張凱龍的鬥誌。他開始在謝媽媽的幫助下,一次次練習跟羅德曼見麵後的對話。雖然他的聲音很小,口音也不純正,但依然能看出,他在努力。
這一刻,那個在夜裏勇敢地向小夥伴丟鞋、拍枕頭的張凱龍仿佛又回來了。
明星們的見麵酒會很快到來,可是請帖卻隻有一張。
雖然謝媽媽百般央求,但是看起來似乎太有原則了的保安,到最後卻也隻給了張凱龍一個手環。
終於到了張凱龍要孤軍奮戰的那一刻了,這一刻,沒有了父母師長的保護,沒有了同學們的幫助,有的隻是對明星的向往,和心中那惴惴不安的恐懼。
最終,心中對羅德曼的喜愛戰勝了恐懼。
他像一個小大人一樣,蹦蹦跳跳地走進了會所,並且還悄悄地蹭到了羅德曼的身邊。
在此之前,他從未想到電視裏那個飛揚跋扈的家夥,說起話來聲音居然會那樣溫柔,事後,他甚至向謝媽媽形容羅德曼說話時的樣子像個女人,鼻子上戴著鼻環的他就像他們家鄉溫柔的老牛。
酒會上,他勇敢地跟羅德曼對話,向他要了簽名,合照留念。並且,還出人意料地完成了同學們的附加任務—擁抱羅德曼。
雖然,那個擁抱僅僅隻有幾秒,但對於張凱龍來說無疑是一種化繭成蝶、涅槃重生般的轉折。那一刻,他終於明白,有些看上去很難的事情,其實做起來並沒有那麽難,隻要你能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比賽那天,張凱龍起了一個大早,他早早地叫醒了同學,一起趕到體育場看了球星們的表演。
整場比賽,羅德曼僅僅上場打了一分鍾就下場了,這無疑從另外一個方麵表明他到底給了這個農村孩子多大的麵子。
後來,謝媽媽又帶張凱龍去了香港迪士尼樂園。
在那裏,張凱龍不但主動去跟外國女孩扮演的“公主”合影,還用所有的零花錢給謝卓穎買了一個毛絨玩具作為留念。這一改變,看似不起眼,但在因為生存環境而變得膽小自卑的張凱龍身上,無疑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他開始慢慢地充滿了勇氣,開始勇於表達自己的心聲。
四
同樣的時間,可以變得很漫長,也可以變得很短暫。一如張凱龍到來時的茫然,和離去時的不舍。
班上,同學們送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有個細心的台灣女同學甚至給他準備了一個大大的旅行箱,箱子裏裝滿了她送給張凱龍家人的禮物。
那一刻,在深圳發生的一幕幕,突然再次浮現在張凱龍眼前。
潛移默化般,他長大了,不再那麽自卑,不再那麽畏首畏尾。他懂得了索取,並且要為這樣的索取做出努力。他知道了,在遙遠的祖國南方,還有這樣一個富饒的城市,那裏的孩子跟他們一樣單純、陽光。他們的生活條件跟自己相比雖然天上地下,但隻要努力,自己也一定
能改變命運。
走下飛機的張凱龍,再次見到前來迎接的爸爸時,身上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也許這一改變能從張爸爸的話中找到最好的答案——
“遠處看到他的時候,我就看到他的表情和氣質,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這是他變形生活的最大收獲吧。”
作者感想:
每個孩子的可塑性都很強。他們就像是一張白紙,你把它丟進黑色的染料裏自然染成黑色。而養成孩子各種壞習慣壞脾氣的罪魁禍首是什麽呢?簡而言之,中國大部分家長的教育都是強加式的,從未在乎過孩子們的想法,從未換位思考過。我想,通過這期節目,很多家長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我們不能縱容包庇,但也不能一味填鴨式地給予,你怎知那種知識,那種愛護是他們想要的?所以,筆者覺得,這期節目中最可憐的孩子,不是從小被慣壞了的謝卓穎,也不是家境貧寒的張凱龍,而是那個看起來什麽都懂,眼神裏又總是充滿茫然的周祺泰。
我們是你的孩子,但別忘了,我們也僅僅是一個孩子!
特邀專家:柏燕誼(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放飛的青春”青少年心智成長訓練營創始人)
在這一季的《變形計》裏,張凱龍可能是最不討人喜歡的一個農村孩子了。
在鄉村的環境中,他是一個“正常”的孩子。雖然他的學費和生活費是靠父親辛苦背水泥掙來,但我猜想,他周圍同學的情況也差不多;至少,在原來的生活環境裏,他可以有很多無論在物質水平還是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麵都和他差不多的小夥伴,不會感到自己有什麽特別的不好。
但是,突如其來的城市生活卻凸顯了張凱龍身上那些“不好”。鏡頭下,他的自卑、膽怯、虛榮、畏縮,這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展現了出來。
節目中有一個場景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所有人都為了實現張凱龍與NBA球星親密接觸的願望而四處奔走時, 謝媽鼓勵他主動站出來自己兜售球票,卻遭到拒絕。“好沒麵子。”麵對說出這種話的張凱龍,觀眾幾乎感到憤怒。不是說好了為夢想努力嗎?可是當別人費了那麽大的勁為你接近夢想的時候,為什麽你卻表現得這麽沒用?
這種看法是典型的“恨鐵不成鋼”,換句話說:我都是為你好,你為什麽不領情?
我要替張凱龍說一句:當然可以不領情。
要知道,你為別人好,還要看別人願不願意、能不能接受這種好。
節目中,謝媽媽對張凱龍的鼓勵無疑是正向的,但她想讓張凱龍做推銷主力的行為卻半帶強迫性。其實當時的情況,讓張凱龍幫忙,不一定要在前麵吆喝,或者請他參與策劃,或者讓他統計算賬,或者讓他給賣票的小夥伴端茶送水,不也是一種參與、一種付出嗎?為孩子好,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讓一個孩子做他能力範圍以內的事,而不是超過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不要拔苗助長。
家長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都是為你好”,但很多時候孩子卻會抗議,甚至覺得是一種迫害,為什麽?因為如果我們所認為的好,和孩子想要的好沒能銜接上,就不叫好。
而且不論多好的東西,給予的方式都很重要,不能一味地強灌猛塞,而是要階段性地給予,也不是“我告訴你怎麽做才是好的”,而是要讓他自己去感受。
比如你去跟城市的孩子劉珈辰、施寧傑說,你應該去感恩父母,去體諒他們—這種說法不好嗎?可是這樣的話,如果在節目的一開始就反複對他們說,會不會有效果呢?恐怕隻能激起孩子的反感。
為什麽這樣的道理我們在城市孩子身上就能看得清楚,在農村孩子身上卻會失效呢?
這是因為:當我們看到一個農村孩子的時候,已經不自覺地將他置於一個弱勢的地位,而將我們自己置於一個可以憐憫他的高度。
而當我們憐憫別人的時候,有沒有考慮給予別人尊重?尊重他們從來沒有洗過澡,尊重他們的貧窮與落後,甚至尊重他們不懂得教養和禮貌?
這其實也是《變形計》會受到爭議的原因之一,它給農村孩子打開了一扇窗口,同時也讓孩子看到了自身的渺小與卑微。而電視觀眾們,包括城市裏的很多人,卻還沒學會給予他們的原生態以理解和尊重。
近來有個很火的社會性話題,叫“寒門再難出貴子”。
有人說,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因為即使拋開人脈關係這種灰色層麵,鄉村孩子的綜合素質也比不上城市的孩子,競爭力降低是客觀事實。
於是又有人質疑《變形計》劇組:你們把大山裏的孩子帶到城市,而且是與富二代的家庭作交換,有沒有想過,那種生活可能是他終其一生、無論多努力也無法擁有的?這樣做,是不是太過於殘忍?
對於持有這種想法的觀眾,我想說;這種做法是好還是殘忍,唯一的評判者隻有那個孩子,你我的看法都是預設了個人立場的。
編導組一再強調,選中的鄉村孩子,都有很強的“走出大山”的意願。那麽,我們為什麽不尊重他們的這種意願,而非要為他們杞人憂天呢?
就算他得不到城市孩子的那種優越生活,又怎麽樣呢?要知道,人的生命並不隻停滯在這一生,而是一個延續的過程。雖然我現在的確沒有能力變得像你們一樣去生活,但我爸爸有能力把我從山溝裏帶到縣城裏,我再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的孩子從縣城走到省城……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前進,有目標,有希望,這個過程就是有意義的。
我們不要小看《變形計》對農村孩子的點亮。不管這份點亮是作用在這孩子本人身上,還是作用到他的孩子身上,就算會有心理上暫時的不適應,至少這個節目讓孩子看到了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生存方式,他的人生從此多了一種選擇。
隻不過,他選擇也好,不選擇也好,都沒有關係。
我們隻要尊重就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