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海闊天空憑欄躍 882.第882章 行政劃分(二)

官員的數量之少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本以為遼東半島一下子增加了許多的州縣,自己或者親朋好友怎麽也能撈到一個好位子,結果竟然會變成這樣。

為這件事情,敬翔多次的提醒過李燁,希望李燁能照顧一下那些跟李燁很長是的老人,尤其是一些當年在東海縣就跟著李燁的人,怎麽也應該照顧一下他們的情緒。

“本王用人用賢,不用親,要是他們真的有本事,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發,本王可以給他們機會,隻要感覺自己能夠勝任,就可以當麵提出來”

治理國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最早跟著李燁的老人的確是勞苦功高,可是他們卻大字不認識一個,讓他們管理一件事情還行,可是管理一個地方能行嗎?治理地方、撫育萬民不是在養豬,連公文都不認識的人,以後還不是被人忽悠。錢,李燁舍得給他們,但是想成為一方父母官,就要拿出真本事來讓李燁看看,李燁不是不想給他們升官的機會。

濟州島、五島列島、佐渡島、夷洲,很多地方都需要人去管理,可是這些人不願意去,願意留在遼東半島繼續享受得來不易的安定生活,李燁隻能笑笑。

接下來,李燁開始籌建自己的管理班底,古代王府內設長史、典軍、主簿、祭酒、參軍等等二三十人內官,這些對於李燁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麽用,李燁要的是能管理整個遼東半島的人才,王府管家設置這麽廢人有什麽用。

王府內部,李燁隻設置管事四人,前院兩人、後院兩人(也稱內城、外城或者前殿、後殿),一人管理日常事務、一人管理日常安全。王府的事務主要都是在前院完成,前院人員大多為招募的清白人家子女,李燁稱他們為服務員,這些人大多是臨時性用工,人數一再壓縮後,還是達到了二百多人。王府的後院是李燁女眷居住的地方,清一色的使用女性,沒有身體殘疾的宦官,就連負責後院安全的人員也是女性,這當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議,隻是稱於禮不合,倒是沒有說李燁驕奢淫逸之類的話。

王府的前院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王府的幕僚日常處理事務的場所,另外一部分是李燁日常處理事務的場所,因為規劃中的所有場所還在建設之中,暫時隻能在原來的宴會辦公樓上處理日常事務。

王府管理機構主要分為四個部門,軍事管理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監察部門和審判機構,軍事管理部門管理遼東半島的陸軍和海軍,還有軍工廠、軍隊監察和軍隊後勤保障部門,負責人是速拉丁,掛名典軍,下設軍事幕僚團若幹人。行政管理部門管理遼東半島一切行政事務,涉及到除軍事、監察以外的所有地方,下設行政幕僚團若幹人,分別管理工業、商業、農業、教育、官吏的任免考核等等,誰都知道這是一個縮小版的朝廷六部行政框架,隻是對外宣稱是王府幕僚團罷了。

與軍事管理部門、行政管理部門相對應的是監察部門,王府設置的監察部門與其他王朝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取消了所謂的聞風奏事的權力,說難聽點就是捕風捉影、栽贓嫁禍、搬弄是非、胡說八道。李燁要的不是什麽道聽途說,也不是自以為是的可能、大概、也許的一類含糊其辭,更不想看見什麽腹議、莫須有等等的罪名,李燁要的是真憑實據。

李燁賦予了監察部門極大的權力,上可以查官吏、下可以查百姓,設有專門的監察機關,並有檢舉、傳問、訴訟等各項權力,就是沒有審訊、審判、緝拿之權。

三權鼎立的權力架構一直以來都是封建王朝所缺少的思想,一言定生死的皇權獨大的製度,必然會使古代中國慢慢走向越來越黑暗的時代,不可避免的一遍又一遍的上演王朝覆滅的悲劇。

古代行政管理部門中的監察權力和審判權力被分離出來,形成相互製約、相互牽製和相互合作的管理架構,審判機構受製於遼東半島將成立的眾議院管轄,專門審判各類案件,並不參與案件的調查、取證等工作,保障了審判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李燁首先放棄了審判的權力,從審判機構建立開始的第一天,就明確表明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幹涉審判的結果,那怕審判出來的結果是錯誤的,也隻會通過司法通道繼續進行申述。

很多人不知道李燁這是在做什麽,主動放棄審判權力,也就意味著李燁不可能對什麽人直接的定罪,而且沒有了李燁的支持,審判機構的權威性如何保障。

家國天下的社會裏,所有權力其實都是建立在皇權之上的,沒有了皇權的支持,所有的權利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就好比唐朝初年的長孫無忌,不管他如何的權傾朝野,隻要長孫無忌沒有謀反篡權的意思,到最後都無法逃脫被皇帝誅殺的命運,這就是最好的皇權至上的寫照。

敬翔在李燁表示放棄審判權力的時候,也抱著相同的疑惑問李燁:“郡王殿下,你放棄了審判權,如果有官吏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的時候,郡王殿下應該如何處理”。

李燁笑著道:“本王可以讓他停職在家中待審,等到審判結束之後再決定是否罷免官職”。

“如果郡王殿下認為審判的結果不對、或者認為審判的過程中有異議的話,應該如何處理”

“本王隻有官吏的任免權,沒有影響審判機構的權力,任何權力都是要受到製約的,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要是官吏的確有罪,但是審判機構卻判處官吏無罪,本王隻能罷免他的官職,並不能幹預審判的結果,本王必須要維護審判機構的權威性、獨立性和公正性,至於本王是什麽態度並不重要,監察部門也可以繼續上述,隻要不是終審判決,就可以繼續申述,不管最後是什麽結果都要接受”

“那郡王殿下的權威應該如何維護”

“權威這東西不是用暴力來維護的,暴力隻會引起百姓的不滿和仇恨,要想維護自己的權威,必須自己行的端、坐的正,開元之前,唐朝廷的權威無人敢質疑,可以現在呢?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廷的權威性又在什麽地方,所以權威是自己豎立的,而不是別人給的”

李燁接著道:“很早之前,皇權和相權相互製約、相互牽製,慢慢的皇權越來越大,而相權越來越衰微,沒有了相權的製約,皇權變得無肆忌憚。如果遇上一個開明的君主,國家就會變得繁榮昌盛,如果遇上了一個昏君,國家就會馬上衰落下去,國家和百姓的榮辱全部係於皇帝一人,難道這就是合理的嗎”。

“開元之初,唐玄宗英明神武、善於納諫,朝中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可是到了唐玄宗的後期,再看看唐玄宗都做了什麽,任用小人為相、奸臣當道、驕奢淫逸,好大喜功才鑄成了安史之亂,難道這些還不能引以為鑒嗎?把國家的希望和百姓的幸福全部寄托在皇帝的仁慈和英明之上,這就好比在懸崖上走鋼絲,稍微不慎就可能讓國家傾覆、百姓遭殃”

“本王想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一生英明果斷,不會犯絲毫的錯誤,就算本王恪盡職守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可是本王的子孫呢?誰能保證本王的子孫就不是一個昏君”

敬翔心中暗暗的竊喜,李燁能看到這一點,已經具備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可以與秦皇漢武一較高下了,自己現在輔佐李燁,豈不是自己就能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相嗎?

李燁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和做法,看起來有些離經叛道,但是仔細的一想卻可以茅塞頓開。

士人爭相恐後的入朝為官,想著能封妻蔭子、光耀門楣,可不是想伸長了脖子給皇帝砍的,誰沒有事情拖著一家老小往火坑裏跳。李斯死前大呼:“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就算是末代皇親貴胄也多有人曰:“願來世不複生於帝王之家”,這難道不是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嗎?

李燁不想大權獨攬,也不願意手握生死大權為所欲為,李燁隻想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一個太平盛世,隻想打造一個平等、自由、相對平等的國家,也許自己可以為這些做點什麽,不要讓悲劇在自己的子孫身上重演。

放棄審判權力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李燁還會放棄很多的權力,權利是一把雙刃劍,可以砍向敵人的腦袋,也可以傷害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裁判員而非運動員,交出一部分的權力,並不意味著李燁就失去了控製權力的能力,審判權力的放手,讓周圍人更加放心的為遼東半島做事,不用擔心無妄之災會隨時的落到自己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