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攻占卑沙城

李伯峰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考慮了,安民鎮山溝中的廝殺聲越來越少,再晚點一點李伯峰恐怕隻能幫卓武收屍了,這如何不讓李伯峰心急火燎。

可是李伯峰越是著急,手下的契丹騎兵越是沒有辦法攻破遼東半島步兵方陣,雖然契丹騎兵一個個舍生忘死英勇無比,可是攔在他們麵前的鐵絲網和柵欄,就像一道天塹一般隔斷了契丹騎兵前進的道路,讓兩支契丹軍隊無法匯合。

安民鎮山口根本無法發揮騎兵的機動性,至少騎兵在攻擊遼東半島步兵方陣上,根本沒有辦法從敵人的後方包抄過去,這也是李伯峰沒有包抄的原因。不少契丹騎兵隻有放棄自己的戰馬,徒步向遼東半島步兵方陣發起衝擊,契丹騎兵的優勢變成了自己的劣勢,作戰能力已經不是能用下降來表示的了。

沒有辦法,李伯峰太想殺開一條血路了,這是李伯峰希望之路,也是自己的逃亡之路,可是現在被遼東半島的軍隊堵死了。

契丹騎兵像海浪一樣一次次衝擊著遼東半島步兵方陣,雖然契丹騎兵在士氣上並不弱,但是契丹騎兵已經失去了作戰的機動性和突然性,加上鐵絲網和柵欄阻擋了契丹騎兵的衝擊力,契丹騎兵往往衝到遼東半島步兵方陣麵前的時候,已經是檣櫓之末不能穿縞,等待他們的隻有屠殺和死亡。

李伯峰終於絕望了,在一次次衝擊未果的情況下,李伯峰不得不下令停止了攻擊,李伯峰已經沒有了選擇,除非李伯峰想讓自己和一萬契丹騎兵全部葬送在安民鎮。投降對於李伯峰來說並不可恥,投降意味著自己還有希望,隻要能返回契丹,李伯峰就不會選擇死亡,沒有人會歧視李伯峰,反而會為李伯峰保全了族人的性命而驕傲,這就是草原民族的生存法則。

速拉丁可沒有想到李伯峰會選擇投降,呂泰新更是對李伯峰投降行為感到不恥,這種沒有骨氣的人,呂泰新更不得一刀把李伯峰宰了。

李伯峰派出使者要求見速拉丁和呂泰新:“兩位將軍,李酋長希望你們能接受我們的投降,希望你們能善待我們的士兵,我們會用牛羊來贖回我們的士兵,請兩位將軍接受李酋長的請求”。

李伯峰的使者根本就不像是在投降,而更像是在跟速拉丁和呂泰新談判,隻是雙方談判的商品換成了戰俘,這哪有一點戰敗者的姿態

速拉丁冷笑一聲:“回去告訴你李伯峰,他現在隻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戰死在沙場上,另外一條就是無條件投降,我們不會跟他談任何條件,想談條件等到李伯峰見到郡王殿下再說吧”。速拉丁雖然不是一個政治家,但是也清楚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速拉丁能接受李伯峰的投降,但是卻不可能跟李伯峰談任何條件,李燁沒有賦予速拉丁這樣的權利。

李伯峰的使者被轟了出去,速拉丁現在根本不在乎李伯峰,李伯峰要想負隅頑抗的話,隻有死路一條,要是不想死的話,就乖乖的投降,談條件做夢。

李伯峰已經別無選擇,要麽死亡要麽投降,李伯峰選擇了無條件的投降,大行城的戰鬥到此落下了帷幕。此戰孫信仁和李伯峰率領的二萬契丹騎兵,除部分逃跑和被殺外,共俘獲近一萬多契丹騎兵,而且還生擒了契丹涅剌部的首領李伯峰,可謂大獲全勝。

速拉丁和呂泰新在大行城隻稍微的休整了一天,便率領著一萬五千民兵和一萬騎兵增援孤山城,契丹雖然損失了一萬五千多士兵,但是手上依然有六萬多契丹軍,而孤山鎮隻有八千步兵根本沒有辦法打贏這仗戰鬥,所以速拉丁和呂泰新將大行城大部分的軍隊都派往了孤山城,如今雙方的實力對比達到了三萬多對六萬多,算起來雙方有了一戰的實力。

呂泰新的水師到達孤山城之後,發現這裏根本沒有呂泰新水師作戰的用武之地,雙方的主戰場已經轉移到孤山以北,大洋河以西一帶,呂泰新的戰艦根本抵到不了那裏,隻有撤出戰場增援大連城。

在孤山城留下三艘二千石炮艦已經足夠了,主要是防禦契丹軍從孤山城的右翼偷襲,用處也相對不大,但是卻能起到牽製契丹軍的作用。

呂泰新率領著登州水師、遼東水師從孤山城一路南下趕到卑沙城,這時候卑沙城還掌握在契丹軍的手中,主要是負責契丹軍糧草供應,所以契丹軍在卑沙城留下了五千契丹軍防禦。

占領卑沙城就是切斷了契丹軍的糧草供應,至少可以讓契丹軍心不穩,草原軍隊跟中原軍隊行軍打戰不一樣,中原軍隊行軍作戰主要是依靠後方的糧草供給,而草原軍隊的糧草多為牛羊,即使將草原軍隊的糧草供應通道切斷了,他們也能支持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糧草通道的作用對於契丹軍來說並不是很明顯,除非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否則切斷草原軍隊的糧道根本沒有過大的作用。

占領卑沙城的意義並不是在於切斷糧道了,而是在於打擊契丹軍的信心,切斷契丹軍後撤的後路,這才是呂泰新要攻打卑沙城的目的。

卑沙城距離海邊隻有四五裏,契丹軍根本就沒有想到遼東半島會從海上攻擊卑沙城,結果連卑沙城的碼頭都沒有拆毀,給呂泰新進攻卑沙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呂泰新的出現讓卑沙城中的契丹軍大吃一驚,匆忙組織了一支人馬準備襲擊剛剛登岸的呂泰新,結果契丹軍剛到碼頭,就被呂泰新一通大炮轟的昏頭轉向逃回了城內。

卑沙城中的契丹軍那裏見過這樣的陣勢,火紅的炮彈就像田裏的犁,在契丹軍撕開一道道血路,到處是殘缺不全的屍體,到處都是哀嚎的慘叫,這些瑟瑟發抖的契丹軍躲在城中不敢出來,但是這並不代表呂泰新就會放過卑沙城

一支三千人的進攻軍隊被組織起來,由於海上作戰的特殊性,火槍並沒有在水師中配置,這些士兵隻配備了廝殺用的鋼刀、弓弩,還有手雷,但是呂泰新手中有這個時代最厲害的武器:火炮。

三十多門火炮被從炮艦上卸下來,整齊的擺放在卑沙城的城門口,卑沙城的城牆從來就沒有被修繕過,幾年前李燁炮轟過一次,今天呂泰新又準備重演李燁當初炮轟卑沙城的場景。

“轟、轟、轟……”

火炮發出一聲聲怒吼,好像在發泄著呂泰新心中的怒火,這次奚人十幾萬聯軍攻打遼東半島,給遼東半島的經濟、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就讓這些契丹軍在炮火軍顫抖吧。

火炮用的最駕輕就熟的就是水師,最早的火炮就是安裝在戰艦上,雖然步兵也擁有一定數量的火炮,但是因為保密和射程的原因,並沒有大量的裝備。步兵需要大口徑的火炮,可是這樣一來,對於鑄造和材料的要求更高,遼東半島如今還沒有這個實力和技術製造大口徑的火炮,所以火炮隻在戰艦上大量的使用。

陸地上使用絞車弩和拋石機,有著與火炮同樣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大量的裝備。但是炮艦上使用絞車弩和拋石機的效果不如火炮好,這是因為絞車弩和拋石機的破壞力和準確度都不如火炮,雖然現在的火炮還不能精確射擊,但是在近距離上,火炮可是瞬間擊沉一艘戰艦,這是絞車弩和拋石機無法比擬的。

卑沙城的城牆早已經年久失修了,就是這樣契丹軍還以為能阻擋住火炮的進攻,契丹軍躲在城牆後麵,指望著呂泰新能帶兵殺入城中,雙方進行一場肉搏戰,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可是契丹軍想錯了,呂泰新根本就不會給契丹軍肉搏的機會,躲在城牆後麵的契丹軍就沒有這樣的好運了,隻是一輪火炮過後,城牆便炸塌了一段,許多契丹兵被壓在了瓦礫之下。

呂泰新好像還不過癮似的,火炮如同雨點一般落在城頭上,卑沙城東麵的整段城牆都被火炮炸塌了,契丹軍不得不退守到城中。

對於呂泰新來說,占領卑沙城並不是緊要的事情,打擊契丹軍的信心才是呂泰新真正的目的,呂泰新要讓契丹軍知道侵略遼東半島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契丹軍早已經傷亡過半,剩下的契丹軍也已經如驚弓之鳥,不知道呂泰新手中還有什麽奇怪的武器。

雖然契丹軍拚命的抵抗,但是這時契丹軍已經失去了繼續防守卑沙城的決心,契丹軍不過是在做垂死掙紮罷了。

呂泰新一點一點的蠶食卑沙城中的契丹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製造更大程度的恐慌,呂泰新根本不在乎契丹軍逃跑,丟失卑沙城對於契丹軍來說,比殺死一群契丹兵更加讓契丹軍感到害怕。同時呂泰新這樣做的目的還有就是救出卑沙城中的百姓,防止契丹軍利用人質進行抵抗,徹底讓契丹軍喪失戰鬥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