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雀占鳩巢

毋旭已經被這樣前赴後繼赴死的場景給驚呆了,渤海國的敢死隊騎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明知死亡而無怨無悔,不管他們是出於何種想法,他們都值得對手去尊敬。

二千名敢死隊騎兵十人一排,第一排倒下第二排自動的頂上,不管前麵是刀山火海、還是懸崖峭壁,隻要一旦發動便不死不休。在三百人的代價後,第一道鐵絲柵欄終於被撕開了一道口子,後麵的騎兵如潮水一般衝進第二道鐵絲柵欄麵前,繼續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後來者撕開一條血路。

竇天問不在乎死多少人,隻要將眼前的五道鐵絲網清除出一條通道,自己的騎兵就會跟著殺進湯池鎮,自己利用人數上的優勢還是有突圍的希望的。其實竇天問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在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上,已經在悄悄的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的虎視眈眈攻擊大行城到後來的畏首畏尾無奈的接受現實,現在已經在考慮是否能全身而退,連取勝的想法都已經喪失了。

心態的變化又何止竇天問一人,看著李燁憑借著優良的武器,肆無忌憚的殺傷著渤海國的軍隊,毋旭現在有些後悔將泊汋城賣給李燁了。毋旭發現渤海國的軍隊其實也不是不可戰勝的,隻要擁有了跟李燁一樣的武器,奚人還是可以與渤海國軍隊一較高下的。

浦善可沒有跟毋旭同樣的想法,長年累月的跟渤海國作戰,浦善根本就沒有取勝過,後來有了一些李燁提供的手雷和猛火油,與渤海國的戰鬥也並沒有取得什麽重大的進展,還是一直被渤海國壓著打直到李燁的到來。

二千名敢死隊騎兵更像是在與一場箭雨進行搶奪時間的戰鬥,就如同洶湧的海浪猛烈的拍打著岸邊的礁石,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可是人命如何與箭雨相比,一米五長的箭矢如同一把滾燙的牛刀劃過牛油,無論是披上盔甲的勇士,還是一往無前的戰馬,在飛馳的利箭下顯得是如此的脆弱,依靠頑強意誌支撐起來的敢死隊在雨點般的箭矢下無聲的消失

當所剩無幾的敢死隊拉開第三道鐵絲網時,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戰場了隻有幾匹無主的戰馬茫然的站立在雪地中。李燁緩緩的揮動令旗,一排排整齊排列的新軍緩緩的靠近最後一道鐵絲網,決戰的時刻到了……。

浦善指揮著奚人騎兵從左邊悄悄的圍攏過來,等待著給竇天問最後的一擊,這是奚人在這片土地上最後的戰鬥,也許明天他們將離開這片生活上百年的土地。多年的壓抑和恥辱在這一刻將要爆發,自己的親人和戰友死在渤海國軍隊的屠刀之下,胸中的惡氣需要發泄,手中的戰刀需要用敵人的鮮血祭奠。

已經沒有了退路的竇天問,漠然的看著最後一名敢死隊騎兵倒在了鐵絲網前,人之將死、其鳴也哀,二萬名渤海國的士兵來到這裏,卻不知道還能有多少人可以回到故鄉。竇天問眼含淚水,手中的戰刀高高的舉起,為了曾經的輝煌、為了家族的榮耀、也為了擺脫這場噩夢,竇天問手中的戰刀慢慢的指向北方:“渤海國的勇士們衝過去,那裏是我們生活的故鄉,那裏有親人和朋友等著我們,殺啊……”。

此刻的渤海國軍隊已經如同一群殺紅了眼的惡狼,饑餓、生存和熱血支撐起最後一絲希望,上萬名渤海國士兵如同泄閘的洪水一般向前衝擊,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住他們的腳步,回家是他們心中唯一的信念。

大地為之顫抖、天地為之變色,一股巨大的洪流義無反顧的撲向湯池鎮。沒有側翼的掩護、沒有後軍的策應、也沒有督戰隊的威逼,此時的渤海國軍隊更像是一群洄遊的鮭魚,前方的任何阻攔也阻擋不住回家的希望。

每年的秋季,成千上萬條鮭魚為了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做一場沒有歸途的生死之旅。在洄遊的途中或力竭而死,或成為棕熊果腹,或成為雄鷹的美餐,沒有一條鮭魚放棄洄遊的想法,這是一曲壯烈的悲歌。

密集的槍炮、漫天的箭矢、從天而降的猛火油,根本無法阻止渤海國士兵的衝擊,一排人倒下了,緊接著有一排人倒下了,踏著前麵的屍體繼續前進,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感到恐懼,向前還是向前,即使前麵是萬丈懸崖也無怨無悔,即使是刀山火海也會一往無前。

每前進一步,都會消失無數人的生命;每前進一米,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為後來人鋪平道路,隻有向前倒下的士兵,沒有向後停止的步伐,腳步是如此的堅定執著,眼神中迸發出無窮的怒火,手中的戰刀永遠指向前方。沒有人為這支軍隊喝彩,但是他們贏得了對手的尊敬,他們用自己的意誌和鮮血注釋了最後的挽歌。

奚人騎兵發動了,從渤海國軍隊右翼發動了進攻,大行城的騎兵也趕來了,從渤海國軍隊的後方斜插了進去。廝殺聲、怒吼聲、刀劍的撞擊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就是沒有求饒聲,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隻有一方完全放下才會停止的戰鬥。

當戰馬的洪流撕開渤海國防線,當鋒利的馬刀劃過頑強的頭顱,當戰鬥的意誌在逐漸的消失,整個戰場慢慢的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戰場上隻有戰馬的哀鳴聲,天空中盤旋的蒼鷹的鳴叫。戰場上已經沒有了渤海國士兵站立的身影,無論是作為防禦的新軍,還是作為截殺的奚人軍隊,加上最後參戰的大行城騎兵,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當熱血逐漸的冷卻,當戰鬥的熱情逐漸的消散,當戰場上已經趨於平靜,人們開始為死去的勇士默哀,無論是殊死搏殺的對手,還是並肩戰鬥的戰友,他們都贏得了活下去的人的尊敬,沒有人去侮辱曾經對手的屍體,他們值得人們的尊重。

敬翔漠然的看著冰冷的戰場,毋旭激動的心情也平靜下來,冷靜的思考著戰場發生的一幕幕場景。李燁走到阿布思望的麵前道:“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新軍第一旅旅長,馬上帶領三千新軍接手泊汋城防務”。

讓阿布思望接手泊汋城,是李燁和敬翔詳細研究過的決定,泊汋城靠近渤海國,周圍生活著大量的靺鞨人。作為靺鞨人的阿布思望可以快速穩定泊汋城周邊的局勢,新軍接管泊汋城,可以減輕渤海國對於大行城的威脅。這場戰役後,李燁必須考慮渤海國的態度,二萬渤海國士兵消失在遼東半島,會引起渤海國多大的震動,李燁還無法評估,隻能做最壞的打算。

李燁看了看毋旭道:“毋首領,戰場就有勞奚人清理,除了戰馬以外,戰場上的任何戰利品都歸奚人所有”。除了戰馬以外,李燁還瞧不上渤海國士兵的裝備,而這些裝備卻是奚人最需要的物資,李燁的做法何嚐不是一種善意的表達。

毋旭其實很想開口向李燁索要李燁手上的裝備,還是想想現在並不是最好的時機,李燁已經將大部分戰利品送給了奚人,自己總不能貪得無厭繼續開口索要吧。雖然那些冒火的火槍和火炮都是毋旭第一次見到,但是毋旭看到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這些武器既然讓李燁諱莫如深,毋旭知道現在索要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對於李燁戰後立即接管泊汋城,毋旭也無可奈何,這是自己當時與李燁協商的結果,現在反悔已經無濟於事。渤海國一下子犧牲了二萬士兵,接下來渤海國的反應讓毋旭不敢想像,如果奚人還留在泊汋城,不知道會招來渤海國什麽樣的報複,這個頭疼的問題還是留給李燁去解決吧。

李燁現在管不了毋旭心裏在想什麽,戰後的事情遠比戰前要多:“速將軍,立即派兵圍剿逃跑的渤海國士兵。李將軍,立即讓山地兵搜索附近的山脈。呂將軍,組織艦船送奚人返回積利州”。

一係列命令下達後,李燁看著浦善道:“浦首領,某現在接管泊汋城,城中的奚人願意離開泊汋城的,某會派人送他們返回積利州,不願意離開泊汋城的奚人,請浦首領不要強迫他們離開,奚人和漢人以後會在泊汋城和平共處,他們在這裏不會被歧視和壓迫,他們的權利和生活同樣會得到我們的尊重”。

泊汋城城中的奚人並不是都願意離開泊汋城,那些富裕的奚人早已經逃離了泊汋城,而留下來的奚人要麽是底層窮苦的百姓,要麽是泊汋城的統治者,而馬上離開的奚人正好是這麽一些人。李燁並不擔心留下來的奚人,這些奚人會有向岩來安撫,漢人種田做工,奚人放牧飼養,這是李燁在遼東半島實行的一貫政策,雙方並不會發生直接的衝突。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遼東半島開發尚未結束之前,李燁不會去強迫奚人改變已有的生活方式,從長期來看,奚人粗獷的畜牧方式必須改變,李燁和敬翔已經在製訂一套完整的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