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是《史記》一書的總序。《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司馬遷的序文故稱《太史公自序》。《自序》概述了司馬氏世係、家學淵源、《史記》成書經過、著述動機和全書意旨,是一篇內容豐富、學術價值很高的自傳自注體論文。《自序》對於我們研究《史記》成書的曆史條件和司馬遷的“一家之言”,是極其重要的資料。

【語譯】

遠古的顓頊,任命重為南正,掌管天文,任命黎為北正,掌管農政。堯舜之時,任命重黎的後代繼續掌管這兩個職務,直到夏商,所以重黎氏世世代代職掌天文、農政。到了周代,封於程國為伯爵的休甫這個人就是他們的後代。周宣王時,重黎氏失去了原來的職守做了管軍事的司馬,於是姓司馬氏。後來司馬氏又一代一代職掌周史。周惠王、周襄王時,司馬氏離開周王室到了晉國。當晉國內亂,大夫隨會逃往秦國避難之時,司馬氏也逃往秦國的少梁。

自從司馬氏離周到晉後,家族分散,有的在衛,有的在趙,有的在秦。在衛地的一支,有一個司馬喜,做了中山國的相。在趙國的一支,有個司馬凱,因傳授劍術而揚名,戰國後期著名的司馬蒯聵就是他的後代。在秦國的一支,有個司馬錯與秦惠王相張儀爭議伐蜀,於是被秦惠王委為伐蜀大將,攻下蜀國後做了那裏的郡守。司馬錯的孫子司馬靳,做了武安君白起的部將。少梁早已改名夏陽。司馬靳和武安君在公元前260年打敗趙長平軍,坑殺了降卒四十餘萬人。班師後,司馬靳和白起同時在杜郵被賜死,司馬靳埋葬在夏陽西南的華池。司馬靳的孫子叫司馬昌,做了秦朝的鐵官,此時正是秦始皇執政的時候。司馬蒯聵的玄孫司馬卬做了武信君武臣的部將,攻取了朝歌一帶地方。項羽封諸侯為王,司馬卬被封為殷王。漢王劉邦伐楚,司馬卬投靠漢王,把他的封地改為河內郡。司馬昌生司馬無澤,司馬無澤做了漢長安交易市長。無澤生司馬喜,爵為五大夫。昌、無澤、喜三代都埋葬在華池西麵的高門原。司馬喜生司馬談,司馬談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向唐都學習天文,向楊何學習《易》,向黃子學習道家理論。從建元到元封之間,司馬談做了三十年的太史令。他痛心講學的人都不通曉各學派深微的意義,各守師承而囿於見聞,於是著《論六家要旨》,說:

《易·大傳》說:“治理天下這樣一個道理,可以有各種方案;走向一個目的地,可以有不同的道路。”陰陽、儒、墨、名、法、道,這六家學說都致力於治天下,隻是所主張的原則卻不同,互相有長有短。我曾經考察過陰陽家的學說,太重視吉凶的預兆,忌禁繁多,使人的思想受到束縛而多有畏懼。然而它所推定的四時順序,是不可丟掉的。儒家務求廣博而不得要領,費力不少而成績很小,因此儒家學說難於完全遵從。然而它所序定的君臣、父子的禮節,夫婦、長幼的分別,是不可以改變的。墨家倡導的節儉叫人難以遵行,因此墨家的主張,是不可以一一施行的。然而它所強調的務本與節用,是不可以丟棄的。法家的主張太嚴厲苛刻,缺乏恩情。然而它所整肅的君臣上下的名分,是不可以改動的。名家過於糾纏概念,反而常常失掉了真理。然而它闡明名和實的關係,是不可以不加研究的。道家使人精神專一,主張適應自然來滿足萬物的要求。它的精義和方法是依據陰陽家所推行的四時順序掌握天時運行,采取儒、墨兩家的長處,吸收名家和法家的精華,隨著時間來轉移,順著事物而變化,這樣來立定常規和處理事務,絕對沒有不相宜的地方,並且宗旨簡單,容易掌握,做得少而收獲多。儒家就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君主是天下的儀表,應該在上麵倡導,臣子隻能在下麵附和,事事都要君主走在前邊,臣子隻能跟隨在後邊。像這樣,君主就很辛苦,臣子卻很安逸。至於大道的要旨就是舍棄個人的剛強和貪欲,去掉聰明、智慧,將這些放置一邊而用智術治理天下。精神用得太多就要衰竭,身體過分勞累就會損壞。精神和形體都受到擾亂,不得安寧,要想和天地一樣長久,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事。

陰陽家對於春夏秋冬四季、八卦方位、十二度星次、二十四節氣,都規定了禁忌,說什麽“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一定是這樣,所以說陰陽家“使人的思想受到束縛而多有畏懼”。至於春天生育,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收藏,這是自然的常規,不遵循它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作為自然法則,所以說“它所推定的四時順序,是不可丟掉的”。

儒家把《易》《禮》《書》《詩》《樂》《春秋》這六藝作為經典,它的經文、傳文累千累萬,窮其一生也精通不了那些學問,耗費青春也並不懂得那些煩瑣禮節,所以說“儒家務求廣博而不得要領,費力不少而成績很小”。至於序定君臣、父子的禮節,夫婦、長幼的分別,即使是百家之說都不能改變的。

墨家也尊崇堯舜,稱頌他們的德行說:“正常房基三尺高,土築台階才三級,茅草房頂不修剪,柞木屋椽不雕飾。盛飯用陶簋,裝湯用瓦盆,粗糧做飯,豆葉熬湯。夏天穿葛衣,冬天披鹿皮。”墨家送葬,用的桐木棺材隻三寸厚,哭得也不悲哀。主張舉行這樣的喪禮,一定要用它來作為萬民的榜樣。假使全天下都效法這樣做,那麽尊卑就沒有差別了。不同的風俗習慣隨著時代在轉移,事業也就必然不同,所以說“墨家倡導的節儉叫人難以遵行”。但它的要點是強調務本和節用,這是引導家家戶戶走向富足的辦法,這是墨家的長處,即使是其他百家之說都不能丟棄的。

法家不區別親疏關係,不分地位尊卑,都一概用法來約束,這就把愛親、尊長的恩情斷絕了。它可以作為非常時期的臨時措施,但絕不可以長期實行,所以說“法家的主張太嚴厲苛刻,缺乏恩情”。至於主張尊重君權,壓抑臣下,明確職分的界限不得互相逾越,即使是其他百家之說都不能更改的。

名家過於在概念上糾纏不休,使人不能融會貫通掌握真理,專注於名詞概念的推理,反而失去了容易理解的常情,所以說“名家過於糾纏概念,反而常常失掉了真理”。至於循名責實,參錯交互綜合考察事物的本質,不迷失方向,這一點也是不可以不加研究的。

道家學說是無為又無不為,其實很容易實行,不過表達的言辭卻難以理解。它的精神是以虛無的道為本體,遵循自然為功用。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方向,沒有固定的形體格式,所以能夠適應萬物的規律。自己不走在事物的前邊,也不落在事物的後邊,所以能夠做萬物的主宰。法則的有無,順應時勢來確定;度數的有無,迎合外物起變化。所以說“聖人永垂不朽,因他順時而行。虛無是道的核心,因循是君主的綱領”。把群臣召集起來,務必使人人明白。行為與言論相符叫作真實,行為與言論不符叫作虛假。虛假的話不聽,奸偽就不發生,好人與壞人自然區分,黑白也就分明。問題在於如何運用罷了,任何事情都是能夠成功的。與大道符合的,看起來混混沌沌。而光明卻照耀天下,回返到無名的境界。人所賴以生存的是精神,精神所依托的是身體。精神用得太多就要枯竭,身體過分勞苦就要損壞,精神和形體分離,人就死亡。死了的不能再生,分離的不能再合,所以聖人特別重視。由此可見,精神是生存的根本,形體是生存的體現。如果不首先穩定自己的神形,卻說“我有辦法治理天下”,那有什麽根據呢?

太史公職掌天文,不管民事。他的兒子叫司馬遷。司馬遷出生在龍門,童年在龍門山南麓的家鄉度過。司馬遷十歲時就能識讀古文。二十歲壯遊江、淮,攀登會稽山探訪禹穴,到九嶷山考察舜的遺跡,浮遊沅水、湘水,尋蹤屈原漫遊的路徑;北上汶、泗,到臨淄、曲阜去研習學問,觀察孔子教化的遺風流韻,還到鄒縣、嶧山去學習鄉射禮節;在遊曆鄱、薛、彭城的時候,一度遭到危困,然後取道沛縣,經過碭、睢陽到達大梁,由那裏回到長安。於是做了郎中官,元鼎六年奉使監軍,西征巴、蜀以南,平定了邛、笮、昆明。元封元年,回到長安報告使命。

就在司馬遷回到長安報告使命的這一年,漢武帝東巡泰山舉行封禪。太史公留滯洛陽未能參與典禮工作,所以十分憤懣,眼看就要死了。這時,他的兒子司馬遷正奉使回來,在洛陽見了父親。太史公拉著他的手,傷心地流著眼淚說:“我們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太史。在上古的虞夏時代曾經有過顯赫的功名,職掌天官。後來衰落了,難道斷送在我這裏嗎?你一定要再做太史,這樣就可以繼續我們祖祖輩輩的事業。當今皇帝,承接千秋萬代的大業,到泰山封禪,我不得隨從,是命裏注定的啊!是命裏注定的啊!我死了,你一定要做太史,做了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想要論著的事業啊!況且孝道是從侍奉父母開始,進而侍奉皇帝,最終是本身揚名後世,光耀父母,這才達到孝道的最高點。天下稱頌周公,就是說他能夠歌頌文王、武王的功德,發揚光大使風教大行於天下,追述太王、王季的思想直到公劉,上尊始祖後稷。周厲王、周幽王時王道衰落了,禮樂損壞了,孔子整理舊時文獻,編纂了《詩》《書》,寫作了《春秋》,直到今天還是學者們遵守的準則。自魯哀公獲麟以來,有四百多年了,由於諸侯兼並,各國的史書沒有傳下來。當今漢朝建立以來,全國統一,聖明的皇帝、忠賢的臣子、赴義死難的君子的事跡,我當太史的沒有記載下來,斷絕了曆史文獻,我非常惶恐,你好好記著這件事情啊!”司馬遷低著頭,流著眼淚誠懇地說:“兒子雖然不聰明,一定把父親編纂曆史的計劃全部完成,不敢有絲毫遺漏。”

司馬談死後的第三年,司馬遷做了太史令,閱讀和采摭石室金匱收藏的圖書檔案。又過了五年,是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初一淩晨冬至,這一天宣布了新曆,在明堂舉行了慶典,這就是太初曆。山川鬼神的祭儀活動,新曆中作了明確的規定。

司馬遷說:“父親說過:‘自從周公卒後,隔了五百年生了孔子。孔子死後到今天又是五百年了,有誰能夠繼承孔子宣揚清明盛世的教化,修正《易經》,續作《春秋》,依據《詩》《書》《禮》《樂》來衡量一切呢?’意思就在這裏!意思就在這裏!我怎麽敢謙讓這一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呢!”

上大夫壺遂說:“從前孔子為什麽要作《春秋》呢?”司馬遷回答說:“我聽董仲舒先生說過:‘周室的王道衰微了,孔子做魯國的司寇想振興它,諸侯就陷害他,大夫就阻隔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張不被采用,王道不能推行,於是作《春秋》,在二百四十二年的記事中表明是非,作為天下的法則。他批評無道的天子,貶斥僭禮的諸侯,聲討犯上的大夫,用口誅筆伐來推行王道罷了。’孔子說:‘我想發表自己的議論,還不如記載曆史事件,因事見義,更確切明顯。’《春秋》這部書,上能闡明夏、商、周三代的王道,下能分辨人們行事的倫理綱紀,判別嫌疑,辨明是非,決斷疑惑,讚美善良,貶抑醜惡,頌揚賢人,譴責壞人,保存已滅亡的國家的史料,繼續載述已絕代的世係,修補殘缺,振興衰廢,這一切都是王道的要點。《易》這部書,專門講說天地四時、陰陽五行的,所以特點在於說明變化;《禮》這部書,規範人倫,所以其特點在於指導行動;《書》這部書,記載先王的事業,所以特點在於施行政事;《詩》這部書,記載山川溪穀、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所以特點在於表現風俗;《樂》這部書,討論音樂如何興起,所以特點在於使人和愛;《春秋》這部書,辨別是非,所以特點在於陶冶人民。因此,《禮》用以節製人欲,《樂》用以發揚和氣,《書》用以指導政事,《詩》用以表達思想感情,《易》用以闡明物理變化,《春秋》用以引導人們遵守道義。治理亂世,使它走上正軌,沒有比《春秋》更切合需要的了。《春秋》這部書,字數有幾萬,事例有數千。萬事萬物的分散或聚合的道理都包括在《春秋》裏麵了。《春秋》書裏記載著三十六起弑君事件和五十二個亡國事例,而諸侯奔走逃亡,不能保有他們的國家的,簡直無法統計。考察它的原因,都是由於失掉了禮義這個根本。所以,《易經》上說,‘失之毫厘,差以千裏’。《易經》又說,‘臣犯上弑君,子犯上殺父,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逐步發展起來的’。所以做國君的人,不可以不通曉《春秋》,否則,麵前有進讒言的人,卻不能看見,背後有叛逆作亂的人,也不能發覺。做人臣的人,也不可以不通曉《春秋》,否則,處理日常事務也不知道怎樣做才合理,遭遇突然的變更不知道采取權宜措施。作為君父的人,如果不通曉《春秋》的大義,一定招致蒙受首惡的名聲。作為臣子的人,如果不通曉《春秋》的大義,一定陷於篡弑而被誅殺,落個死罪的惡名。其實,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做善事,隻是由於不知道怎樣做才合於義理,以致辦錯事而受到議論則不敢推卸罪名。不通曉禮義的宗旨,就要墮落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的,臣下就要幹犯;臣不像臣的,君上就要誅戮;父不像父的,就沒有德行;子不像子的,就沒有孝行。這犯上、誅下、無德、不孝四種行為,是天下最大的罪惡。用天下最大的罪名加在犯了這種罪惡的人身上,他們隻能接受而不敢推辭。所以《春秋》這部書,是禮義的源泉和歸宿。禮義的作用,是防範壞事的發生,法律的施行,是在壞事發生之後執行;所以法律的功用顯而易見,禮教的作用一般人很難知道。”

壺遂又問道:“孔子的時代,上麵沒有聖明的君主,下麵的人得不到任用,所以才作《春秋》,以留下議論來裁斷禮義之分,作為統一的王法。如今先生上遇聖明的天子,下麵得以盡職,萬事俱備,都各得其所,先生要論著的,想要闡明些什麽呢?”

司馬遷回答說:“啊啊,不不,不是這個意思。我聽父親說過:‘伏羲最純樸了,他作了《易·八卦》。堯、舜的盛德,《尚書》加以記載,禮樂因之興起。商湯王、周武王的興隆,得到詩人的歌頌。《春秋》有兩方麵的作用,一是揚善,二是抑惡,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盛德,褒揚周朝,並不隻是諷刺就完了。’自從漢朝建立以來,直到當今皇帝,獲得了吉祥的符瑞,舉行了祭告天地的封禪大典,改定曆法,變易器物的顏色,受天命於上天,天子的恩澤廣大無邊。國外不同風俗語言的民族,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也叩著邊塞的關門,請求朝見獻禮,而且多得說不完。臣下百官,極力頌揚聖德,仍然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況且天下有賢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是國君的恥辱;皇帝有聖明的功德而沒有傳布四方,那就是主管官吏的過失。何況我曾擔任過史官的職務,如果廢棄明聖的功德而不去記載,湮沒功臣、世家、賢大夫的功業而不去論述,忘卻父親的遺囑,那罪過就太大了。我所寫的不過是敘述曆史故事,把傳世的資料進行了一番整理,算不了什麽創作,而您比作《春秋》,那就錯了。”

於是按計劃進行論定編次,寫成文章。司馬遷編纂《史記》的第七年,遭受李陵之禍,被關進了監獄,於是長歎說:“是我的罪過嗎!是我的罪過嗎!身體毀傷,不能用於世了。”轉而深思說:“《詩》《書》之所以寫得隱約,是作者借以更好地表現自己深沉的思想。從前西伯被囚禁在牖裏,卻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陳、蔡遭受到厄困,便作了《春秋》;屈原被放逐,作了《離騷》;左丘失明,這才寫了《國語》;孫子受了刖刑,著了《兵法》;呂不韋流放西蜀,《呂覽》更加流傳;韓非被囚於秦,世間更重視《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聖賢發泄憤懣的作品。這些人都是因心裏有鬱結,又得不到通達,所以才敘述往事,使後人反思。”於是終於完成了父親計劃的通史,從唐堯以來到漢朝獲麟為止,但上古史的開頭,實際從黃帝寫起。

遠古的黃帝,取法天地,四聖遵循,而又各有自己的法度。唐堯禪位給虞舜,舜因肩負重任而十分憂慮。光芒萬丈的五帝功德,千秋萬代都讚美。作《五帝本紀》第一。

大禹的功績是劃定九州,功成在唐虞時代,德澤遺留給後世子孫。夏桀驕奢**逸,於是被湯放逐到鳴條。作《夏本紀》第二。

契封於商,傳代到成湯。有德的伊尹,流放太甲到桐宮反省。武丁得到傅說,複興商朝,史稱高宗。紂王沉溺**,諸侯不來朝貢。作《殷本紀》第三。

棄為農官封於邰,傳至西伯德業盛。武王伐紂戰牧野,建立周朝安天下。厲、幽二王都昏亂,喪失國都豐京、鎬京。日漸衰微至赧王,秦並洛邑祭祀絕。作《周本紀》第四。

秦國的祖先,就是輔佐夏禹的伯翳。秦穆公思慕仁義,追悔殽戰深深自責,哭祭陣亡諸將士;死後卻用人殉葬,秦人悲痛而賦《黃鳥》。昭襄奠定皇帝業。作《秦本紀》第五。

秦政即位,兼並六國,銷毀兵器鑄大鍾,指望用以絕戰禍。上尊號,稱皇帝,誇耀武力,暴力專政。二世繼位,革命興起,子嬰投降,秦朝遂亡。作《始皇本紀》第六。

秦朝不行王道,豪傑一齊反抗。項梁創業,項羽繼承,他殺了卿子冠軍,挽救了趙國,分封諸侯十八王。後來他殺了降王子嬰,又背叛了楚懷王,全天下都譴責他。作《項羽本紀》第七。

項羽殘暴,漢王仁德。發憤起兵蜀漢,還師平定三秦。誅殺項羽創造帝業,從此天下享太平。改革製度,變易風俗。作《高祖本紀》第八。

惠帝早死,諸呂當權,百姓不安;呂太後加強呂祿、呂產的權力,千方百計鏟除諸侯;殺害隱王,囚禁幽王,大臣恐懼,呂黨族滅。作《呂太後本紀》第九。

漢朝新造,繼嗣不明,代王即位,天下歸服。廢除肉刑,取消關卡,普施恩惠,史稱太宗。作《孝文本紀》第十。

諸侯叛亂,吳為謀首,京師征討,七國服罪。全國穩定,國殷民富。作《孝景本紀》第十一。

漢朝建立傳五代,建元時期最繁盛,對外征服了夷狄,對內創新了製度,舉行封禪,改定曆法,變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夏、商、周三代,距離今天很久遠了。曆史記載,年月難以查考,根據譜表簡策和傳說,於是考核推算出一個大略的世係,作《三代世表》第一。

周厲王、周幽王以後,王室衰微,諸侯專政,《春秋》的記載有所疏漏,譜表世係更加簡略。為知道春秋五霸的更替興衰以及列侯的情況,作《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春秋以後,陪臣執政,強國互相稱王。直到秦國統一華夏,才消滅了封建諸侯,建立了皇帝名號。作《六國年表》第三。

秦朝政治既然暴虐,楚人陳涉首倡起義,項羽橫行,天下大亂,漢王扶持正義,出兵征討。八年之間,天下的主宰換了三次,事情繁多,演變劇烈,所以詳作《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漢朝建立到太初,整整一百年,諸侯廢置分國的情況,譜係記載不詳,主管部門也沒有連續的記載,隻寫了些空洞的強弱原因。作《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高祖開創基業,輔佐大臣都得剖符封爵,恩澤傳及子孫,後代忘了祖宗創業的艱難,有的遭到殺身亡國的災禍。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從惠帝到景帝,這期間許多功臣的宗室子弟得到封爵食邑,作《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北伐嚴懲強暴的匈奴,南征平定剽悍的兩越,為了表彰征伐夷蠻的武功,作《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諸侯強大以後,七國聯合為縱,諸侯子弟眾多,他們沒有爵祿和封邑,實行推恩政策,分裂諸侯國土地,封眾子弟為侯,削弱了諸侯的勢力,恩德卻歸皇帝。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國家的賢相良將,他們是老百姓的師表。考察漢朝建立以來的將相名臣紀事年譜,好的記下他們的政績,不好的暴露他們的壞事。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夏、商、周三代的禮儀增損,各自有不同的目的,然而原則都是為了切合調節人的性情,通達王道,所以禮是適應人的本質需要而產生的,為了總結貫通古今的演變。作《禮書》第一。

音樂是用來移風易俗的。自從興起了《雅》《頌》那樣的廟堂詩,同時就流行著《鄭》《衛》那樣的民間詩,《鄭》《衛》音樂也有著悠久的曆史。音樂可以感發人們的共同思想,遠方的少數民族也會懷德感化。綜合《樂書》的研究,敘述從古以來音樂的發展,作《樂書》第二。

沒有武力不盛強,沒有仁德不繁昌,黃帝、商湯、周武王得天下,夏桀、殷紂、秦二世遭滅亡,難道還能不慎重地引為借鑒嗎?《司馬法》形成的曆史悠久,呂尚、孫子、吳起、王子成甫等人繼承並發展了兵法理論,切合近代情況,窮究了人事變化。作《律書》第三。

萬物變化由陰陽,律以候氣使人知道氣候的變化,曆以推出日月五星的運行使人知道季節的到來。要探究律曆間的奧妙,不能有絲毫疏忽。黃帝、顓頊、夏、殷、周五家曆法都有誤差,隻有太初曆最準確。作《曆書》第四。

研究天文知識的書,夾雜許多吉凶預兆,怪誕不經。有些是經過推算做出的預言,考察效果,應驗不錯。因此,收集那些有應驗又符合運行軌道的部分,加以整理,作《天官書》第五。

受天命統一天下的皇帝才能封禪,因此封禪的符瑞很稀罕,一經封禪,所有的神靈莫不受到祭祀。追溯祭祀眾神、名山、大川的禮儀,作《封禪書》第六。

大禹導河,九州安寧。逮及宣防,開溝鑿渠。作《河渠書》第七。

錢幣的流通是為了便於農商。但走向極端就要生奸巧,同時也會出現爭奪兼並,牟取暴利,投機取巧的事,使人們離開農業而從事工商業。作《平準書》以考察經濟的演變,是為第八。

太伯避位讓給季曆,於是遠去江南蠻荒之地。因此,季曆的後代周文王、周武王得以嗣位,發展了先人古公亶父的王業。太伯的後代吳王闔閭殺吳王僚自立,一度征服了強大的楚國。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打敗齊國以後,把賢臣伍子胥賜死,並把他的屍體裝在鴟夷袋中沉在江裏。夫差信用讒臣伯嚭與越結和,吳國終於滅亡。為讚美吳太伯的謙讓之德,作《吳世家》第一。

申、呂衰落了,尚父出身微賤,但他終於投歸西伯,做了周文王、武王的老師。他功勞越過群公,謀劃深思熟慮,這個精神抖擻滿頭黃發的老人,受封在營丘。齊桓公不背棄柯盟的誓約,退還了侵奪魯國的地方,因此繁榮昌盛,多次會盟諸侯,霸業輝煌。田恒和闞止爭權,薑齊瓦解滅亡。為讚美尚父的謀略,作《齊太公世家》第二。

周初滅殷,諸侯有的歸順,有的反叛,是周公把他們安撫了,他又努力治國,於是天下和平。他輔佐成王,使諸侯都朝宗於周。他的後代魯桓公卻殺了哥哥魯隱公而自立,這種背叛祖德的行為,是怎麽產生的呢?三桓的子孫爭奪權力,魯國於是不昌。讚美周公旦禱告以身代武王,祝策《金縢》,作《周公世家》第三。

武王滅紂,天下還沒安定就死了。成王年幼,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擅權,起兵叛周,淮夷響應。依靠了召公的威德,安定王室,削平了東方諸侯叛亂。燕王噲禪讓子之,造成禍亂。讚美《甘棠》詩的精神,作《燕世家》第四。

周武王封兩弟姬鮮於管、姬度於蔡,並為武庚相,是希望他們安定殷代的遺民。等到周公攝政,兩叔不服。周公東征,殺了管叔,流放了蔡叔,並宣誓忠於王室。文王妃大任生有十子,因此周王室宗族盛強。讚美蔡叔之子蔡仲能改過自新,複封於蔡,作《管蔡世家》第五。

王者的後代不會湮滅不聞,舜、禹兩人後世有國就是證明。隻要功德光明,子孫後代就蒙受福業,曆世百代仍能享受祭祀,如周封舜後於陳,封禹後於杞,陳、杞兩國直到春秋後期才被楚國滅掉。陳完入齊,改姓田氏,竟代薑齊,他的祖先舜是多麽偉大的人啊!作《陳杞世家》第六。

為了管理殷代遺民,康叔姬封受封於衛。為了陳說商朝的政亂以作借鑒,周公寫了《酒誥》《梓材》來警告他。到了宣薑生姬朔,她讒殺太子姬伋,衛國因此傾危不安寧。衛靈公夫人南子不喜歡太子蒯聵,造成了蒯聵父子相爭的局麵,顛倒了君臣的名分。周王室衰微了,戰國七雄爭強,衛國小弱而獨最後滅亡,衛君姬角直到秦二世元年才被廢為庶人。表彰《康誥》的精神,作《衛世家》第七。

箕子啊!箕子啊!紂王不用你的忠正之言,反而迫使你為奴隸。武庚反叛被殺,周代複封殷後微子於宋。宋襄公在泓水與強敵楚國硬拚,兵敗受傷,君子們誰也不敢稱頌他。宋景公有謙讓的美德,熒惑倒行。剔成君暴虐無道,宋終於滅亡。讚美微子離開紂王時先請教太師,作《宋世家》第八。

武王死後,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君子批評晉穆公給太子取名仇,少子取名成師,果然仇的後代晉侯緡被成師的後代晉武公所滅。晉獻公寵愛驪姬,殺太子申生,造成了五世混亂。重耳不得誌而逃亡國外,他備嚐艱苦後,回國成了霸主。六卿專政,晉國衰亡。讚美晉文公得周襄王賜珪和鬯,作《晉世家》第九。

重黎在帝嚳時以火正為業,弟弟吳回接替了他。殷朝末年,從粥子開始有了譜係記載。周成王封熊繹於楚,他的玄孫熊渠擴張了楚國。楚莊王有賢德,複興陳國,釋放鄭伯,解除了對宋的包圍。楚懷王客死在秦國,令尹子蘭反倒歸咎屈原。頃襄王喜歡奉承,愛聽讒言,於是楚國終滅於秦。讚頌楚莊王的仁義,作《楚世家》第十。

夏帝少康的庶子封於會稽,實際是被擯棄在南海。這個地方的風俗,人們文身,剪短發,捕食黿魚、鱔魚。趙王保守封山、禺山,祭祀大禹。勾踐在會稽山上被吳國圍困,於是用文種和範蠡。讚美句踐統率夷蠻能行德政,滅亡了強大的吳國,尊崇周朝,作《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鄭桓公東遷得虢、鄶十邑的奉獻,是聽從了周太史伯的話。鄭莊公奪取了成周的禾,被周桓王記恨並受到君子的批評。宋莊公要挾蔡仲訂盟,立公子姬突為鄭君,驅逐了昭公姬忽,造成了鄭國長久的內亂。子產仁惠,屢世稱賢。三晉侵犯,鄭滅於韓。讚美鄭厲公接納周惠王,平定了周亂,作《鄭世家》第十二。

造父為周穆王尋得了千裏馬,於是得到表揚,賜封趙城。他的後代趙夙侍奉晉獻公得封耿地,趙衰繼承夙的緒業,輔佐晉文公尊重周王室,終於成為晉國的輔弼大夫。趙襄子在晉陽受辱,於是擒滅智伯。趙武靈王被圍困在沙丘宮,隻好采食鳥卵,最後被活活餓死。趙王遷信讒**,良將李牧受到排斥。讚許趙鞅討平周王室之亂,作《趙世家》第十三。

晉獻公封畢萬於魏,卜偃預言他的後代必定壯大。魏絳懲罰了晉悼公的弟弟楊幹,悼公仍然用他為臣,和好戎翟。魏文侯趨向仁義,以子夏為師。梁惠王好大喜功,遭秦、齊的攻擊。魏安釐王懷疑信陵君,使得諸侯罷止。大梁終於被秦國軍隊攻破,魏王假被俘虜做了養馬卒。讚美魏武子輔佐晉文公完成霸業,作《魏世家》第十四。

韓厥暗中幫助趙武,使廢絕的趙氏重又興起。因此,晉人都歸向他。韓昭侯用申子變法,顯列諸侯。韓王安不信用韓非,秦王政卻攻韓索非。讚美韓厥輔佐晉朝,維護周天子的貢賦,作《韓世家》第十五。

陳完避難,去到齊國立腳,暗中施惠人民,一連持續五代,贏得了齊人的謳歌。田成子專政,田和始列為諸侯。齊王建聽信奸臣後勝的話不戰降秦,於是流放到共。讚美齊威王、齊宣王獨能在混濁的時代,尊崇周朝,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周王室已經衰微,諸侯則為所欲為。孔仲尼痛惜禮樂損壞,故整理經籍文獻,用以宣揚王道,使亂世回複到正路上來。看他寫作的文章,都是為了給天下製定儀法,讓六經作為後代的綱紀而世代留傳。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夏桀、商紂無道,興起了商湯王、周武王。周朝失去了王道,孔子編述了《春秋》。秦朝不行仁政,陳涉發動了起義,諸侯響應他的號召,一齊興起,就像風卷殘雲一般,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統治。天下起義,是陳涉首倡。作《陳涉世家》第十八。

高祖在成皋台召幸薄姬,生了代王。竇姬委曲去代,後來卻做了皇後,使竇氏宗族得到尊寵。栗姬驕貴被廢,王夫人做了皇後。陳皇後驕寵失愛,衛子夫得以尊貴。讚美像薄姬這樣賢淑的後妃之德,作《外戚世家》第十九。

漢高祖用計在陳逮捕了韓信。荊、越的地方民風強悍,於是封弟劉交為楚王,定都彭城,以加強對淮水、泗水流域的控製,屏衛漢室。劉交的孫子劉戊沉湎**,造反被殺,漢複封劉交的小兒子劉禮為楚王。讚美劉交輔佐高祖,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高祖起兵,劉賈隨從,得封荊王。英布反漢,襲荊殺賈,取得荊、吳之地。營陵侯劉澤智激呂太後,得封為琅邪王。他聽信了祝午的欺騙,被扣留在齊國,後又設計脫身,西入長安擁立了孝文帝,重新被封為燕王。當天下還沒鞏固的時候,劉賈、劉澤因皇室關係被封為王,為漢藩輔。作《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天下平定以後,劉氏親屬不多。高祖庶長子劉肥被封為齊王,鎮撫漢家東部疆土。齊哀王劉襄擅自起兵,討伐諸呂,但由於舅父駟鈞暴戾,京師大臣都不擁立其為帝。厲王劉次景與姐**,被齊人主父偃告發成禍。褒揚劉肥為漢肱股,作《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項羽把高祖圍困在滎陽,雙方對峙了三年。蕭何鎮撫關中,運籌計劃,補充兵源,輸送糧食,使老百姓親愛漢王,不喜歡楚王。作《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和韓信一起平定了魏地,攻破趙軍,又滅了齊國,因此削弱了楚王項羽的力量。繼承蕭何做丞相,不標新,不立異,百姓得到安寧。讚美曹參不誇功逞能,作《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定計設謀於軍營之中,製勝強敵而不露形跡,張子房主持參謀工作,他沒有人所共知的聲名,也沒有由於勇敢而得來的功勞,但是他能變難為易,處理大事的措施極其細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陳平六出奇計,天下諸侯臣服漢朝。封諸呂為王,本是陳平定下的權宜計謀,終於安定了宗廟,鞏固了漢家政權。作《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諸呂合謀,削弱京師,周勃一反他的剛直性情而隨機應變。吳、楚聯兵反漢,周亞夫駐兵昌邑,用以扼製齊、趙的叛軍,又暫時棄梁不救以牽製吳、楚,削平了諸侯。作《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七國叛亂,隻有梁為京師屏藩,抵抗吳、楚。梁孝王劉武因而誇功,又依仗竇皇後的寵愛而自負,幾乎招致大禍。嘉許他能抗拒吳、楚,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景帝的五宗皇子都封為王,親屬融洽,諸侯大大小小都為漢藩輔,各得其所,僭位反叛的事件日益減少。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當今皇帝三子封王,誥策文辭值得觀賞。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衰亂之世,大家爭權奪利,隻有伯夷、叔齊,仗義讓國,餓死首陽,全天下人民都稱讚他們。作《伯夷列傳》第一。

晏子簡樸,管仲奢侈。管仲輔齊桓公稱霸,晏子佐齊景公稱治。作《管晏列傳》第二。

李耳主張無為,認為萬物將自然變化,天下將自然安定。韓非善於推度事理,遵照形勢和事物的規律辦事。作《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從古以來統治天下的人都保有《司馬法》,隻有司馬穰苴才能發揚光大。作《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沒有具備信、廉、仁、勇這些品德的人,就不能傳給他兵法和劍術,這樣才符合用兵使劍的原則,內可以修身,外可以應變,這才可以和君子相提並論。作《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楚太子建被讒害,禍患連累了伍奢,他的兩個兒子,伍尚殉父,伍員奔吳,終於報了仇。作《伍子胥列傳》第六。

孔子編述文獻經籍,弟子發揚他的事業,他們都可為人民的師表,崇尚仁義。作《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商鞅離開了衛國到了秦國,闡明實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使秦孝公成為強大的霸主,後世也遵守他的法軌。作《商君列傳》第八。

天下諸侯害怕與秦連橫,滿足不了它的貪欲,而蘇秦能號召諸侯合縱抗秦,抑製了它的貪婪強橫。作《蘇秦列傳》第九。

東方六國已經合縱相親,而張儀懂得縱橫之術,重新使諸侯解散,連橫事秦。作《張儀列傳》第十。

秦之所以東出函穀關,擾亂天下,稱雄諸侯,是靠樗裏和甘茂的策略。作《樗裏甘茂列傳》第十一。

使秦國的實力擴張到西河之外,囊括了黃河、華山,圍攻大梁,使東方諸侯拱手事秦,這是魏冉的功勞。作《穰侯列傳》第十二。

南麵攻取了楚國的鄢、郢,北麵摧毀了趙長平軍,於是創造了圍困邯鄲的條件,是武安君白起做統帥。秦滅楚、趙,是王翦的計謀。作《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涉獵儒、墨兩家遺文以著書立說,荀子申明了禮義的統紀,孟子斷絕了梁惠王崇利的苗頭,同時又都總結了曆史興衰的經驗。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孟嚐君好客喜士,士人歸聚在薛,為齊國抗禦了楚、魏的侵略。作《孟嚐君列傳》第十五。

能以富貴之身與貧賤之士相交,能以賢德之才與沒有才能的人來往,隻有信陵君真能做到。作《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春申君黃歇用自己的身體為主子禦難,於是楚太子熊橫得以脫禍於強秦,能說會道的士人紛紛南向歸楚,他們是愛慕黃歇的義。作《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能夠忍受魏、齊的侮辱,而樹威於強秦,推薦賢才,讓出相位,有範睢、蔡澤兩人。作《範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樂毅遵循自己的謀劃去實行,聯合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為弱燕報仇與強齊作對,洗刷了先君燕王噲蒙受的恥辱。作《樂毅列傳》第二十。

藺相如敢於與強秦分庭抗禮,而他卻向廉頗屈服,這是犧牲個人,效忠國君。藺相如與廉頗兩人並重於諸侯。作《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齊湣王因樂毅教訓齊而丟了都城臨淄,逃亡到莒,獨有田單依靠即墨孤城為據點,擊退燕將騎劫,於是保存了齊國的社稷。作《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能用外交辭令使圍城解難,輕視爵祿而以馳騁其意誌為快樂。作《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用寫文章的辦法進行諷諫,用連類比喻的形式辯明正義,《離騷》是這樣的作品。作《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呂不韋結交趙國的秦質子公子子楚,終於做了秦相,使六國之士紛紛入關事秦。作《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曹沫用匕首劫齊桓公,既使魯國重獲失去的土地,也使齊國遵守了信義。豫讓不事二主,竭盡忠誠為智伯報仇。作《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有自己明確的計劃,推動秦國適應時勢采取策略,終於使秦國滅諸侯而統一天下,這主要是李斯的謀略。作《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為秦開拓土地、增加民眾,北邊征服了匈奴,據守黃河之險為邊塞,憑借陰山之固為屏障,建置榆中四十四縣。作《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削平趙國,以常山為塞擴充河內地方,從而削弱了楚國的威勢,使漢王的信義昭明於天下。作《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魏豹收聚西河及上黨的軍隊,隨從高祖攻打項羽到了彭城。彭越攻略梁地亂楚後方,牽製項羽使他受到困擾。作《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淮南王黥布,以其地叛楚投漢。漢王又用黥布勸降了楚大司馬周殷,終於在垓下打敗了項羽。作《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當劉邦被項羽圍困在京索地區的時候,韓信攻取了魏、趙,平定了燕、齊,使漢王占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地方,因此滅掉了項羽。作《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諸侯都背叛了項王,隻有齊王真正在城陽牽製了項羽,漢王於是乘機攻破了彭城。作《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攻取城池,帶兵打仗,有了戰績就向漢王報功,樊噲、酈商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他們不單是受漢王驅使,而且還替他解脫過危難。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

漢朝剛剛建立,規章製度還沒有明確規定,張蒼為主計,統一了度量衡製度,又訂正了曆法和音樂。作《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擅長外交為漢通使,結約諸侯感懷漢德,使他們歸順漢朝,為屏藩輔佐。作《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想詳細知道秦亡楚滅的經過,隻有問周等人,他們經常跟隨高祖,平定諸侯。作《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劉敬建議徙豪強於關中,建都長安,與匈奴和親。叔孫通製定了朝廷禮儀,編撰了宗廟儀法。作《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季布能夠抑製剛強的氣性而變得柔順,終於做了漢朝的大臣。欒布看重義氣,不怕威勢,不逃避死亡。作《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袁盎敢於犯顏直諫,維護禮義的尊嚴;晁錯不顧自己的安危,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謀劃。作《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嚴格執行法律而不違背大理,借古喻今,使皇帝更加賢明。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為人敦厚慈孝,說話謹慎,但辦事敏捷,很講禮節,具有君子長者的風度。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堅守氣節剛正不阿,做人講義氣有棱角,行為高尚足以勵誌,手握重權絕不徇私舞弊。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扁鵲講醫道,為醫家所尊崇,醫術高超卓絕,使後世遵循而難以有所改易。倉公的醫術接近了他的水平。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由於代王劉仲被廢,他的兒子劉濞得封為吳王,也是由於漢朝的初定,讓他去鎮撫江淮地區。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反叛漢朝,皇親中隻有竇嬰賢能而又喜歡士人,士人都歸附他。於是皇帝派他駐守滎陽督軍,以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作《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才智能夠應付近代的各種變化,性情寬厚能夠得人心。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勇敢地和敵人作戰,愛護士兵,號令簡約,得到軍隊的愛戴。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匈奴經常是中原的邊患。想要了解敵人的強弱,以便決定防守或是進攻,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拓直了曲折的邊塞,開拓了河套以南的地方,攻破祁連山,交通西域各國,橫掃北方匈奴。作《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漢朝既然統一了中國,而趙佗能安定楊越,為漢南方屬國,納貢稱臣。作《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吳王劉濞反叛漢朝,東甌王殺了他,保封禺之山,為漢藩臣。作《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燕太子丹的賓客部屬流散到遼東,衛滿把他們組織起來,聚集在渤海之東,又占據了朝鮮的真藩等地,據守在塞外為漢朝的屬國。作《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唐蒙為漢使,開通了夜郎國,因而邛、笮這些國家的君長,都請求為漢內臣接受郡縣官的約束。作《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子虛賦》和《大人賦》中,雖然堆砌了很多華麗的辭藻,作了過度的誇張,然而它的目的是為了諷諫,使皇帝施政歸於無為。作《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由於黥布叛漢,高祖封自己的兒子劉長做了淮南王,用以鎮撫江淮以南地方,安定強悍的楚地人民。作《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嚴格遵照法律認真辦事的官吏,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表現自己的能幹,雖然得不到老百姓的稱頌,但沒有什麽過失。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嚴整衣冠立於朝廷,文武百官就沒有人敢說華而不實的言論,因為汲長孺態度端正;喜歡推薦別人,被稱頌為有德長者,鄭莊很有氣量。作《汲鄭列傳》第六十。

自從孔子死後,京師不注重學校教育,隻有建元到元狩年間,文學才發揚了光彩。作《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老百姓背棄仁義而生巧詐,作奸犯法,善人不能感化他們,隻有嚴厲的措施才能製裁他們。作《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既然漢朝通使大夏,因而西域各國都渴望了解中國,想來觀光。作《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救人於危難,助人於窮困,大概仁人有這樣的德行吧!不失信約,不違諾言,隻有講義的人才具有這種品德。作《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善於揣度皇帝的好惡,取得皇帝的歡心,從而得到親近和寵信。這不單單是憑他們的相貌,還由於他們各有所能,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作《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爭勢奪利,上下沒有阻礙,別人也不會陷害,因他擅長滑稽之道。作《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齊、楚、秦、趙各國的占卜者,都各有一套適合當地習慣的占卜術。想要綜合觀察他們的要旨,作《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夏禹、商湯、周武王占卜的方法不同,四方各民族的卜筮也不一樣,然而目的都是用來判斷吉凶。略談其要點,作《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不登仕途的布衣匹夫,不損害政治,不妨礙百姓,順應時機買進賣出以增加財富,隻有聰明的人才能這麽辦。作《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司馬遷說:我敘述了黃帝以來到太初年間的曆史,共一百三十篇。

【講析】

七千八百一十二字的《太史公自序》,其中記敘司馬氏世係及司馬遷傳略的部分隻有四百四十字,約占全文的百分之五點六。《太史公自序》主要篇幅是對《史記》一書的自注和提要,但卻計數在一百三十篇內,並作為人物傳記編列為列傳第七十。這是怎麽一回事呢?原來司馬遷序列人物,記言與記行並重,而對於對社會沒多大影響的秩祿並不重視。例如《司馬相如列傳》全文九千一百一十一字,直接記事的傳記部分不足一千字,而引載的司馬相如賦及文章共有八篇,達七千二百五十七字。所以《太史公自序》全文引載了《論六家要旨》,摘載了《史記》一百三十篇之目,這都是司馬氏父子之言。班固作《司馬遷傳》,亦本此精神,所以傳中又引載了《報任安書》,亦詳載了《史記》序目。因為司馬遷對於曆史的重大貢獻,就是他留下了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故《太史公自序》這一學術論著,即是太史公書之序傳,也是作者自述的思想體係。下文講析分段加了七個標題來概括《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內容,梳理司馬遷的思想。

司馬遷追敘遠祖至唐虞之際的重黎氏。顓頊之世,重為南正司天,黎為北正司地。《左傳》《國語》《山海經》等書都有關於重黎司典天地的傳說。重為少昊之後,黎為顓頊之後,本是兩個人。到了唐虞時代,黎之後兼管天地,號重黎氏;周代的程伯休甫就是重黎氏的後代,為司馬,於是姓司馬氏。所以《史記正義》引《司馬彪序》雲:“南正黎,後世為司馬氏。”也就是說司馬氏為帝顓頊高陽氏之後。屈原《離騷》自述其祖先也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史記·楚世家》也記載了楚為顓頊之後。顓頊,黃帝之孫,是繼黃帝統治天下的上古五帝之一。追敘祖先出顓頊之後,是一個光榮的家譜。至於這一傳說是否為可靠的信史,則是無須考實的,也是不可能考實的。

司馬氏世典周史,因惠襄之間,王室內亂,司馬氏分散到三晉、衛、中山、秦。在秦國的一支,秦惠王時出了一個司馬錯,為秦伐蜀,並留守在那裏。其後代轉化為官僚地主世家,建功立名。到了漢代,武帝時司馬談為太史令,重新職掌天文地理,繼承了祖先世守的事業。

在古代,卜史巫祝是天子的侍從。許慎《說文解字》雲:“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史”字的構造就是象征手持中正之德以記事的人。手所持應為具體事物,而中正之德是抽象的事物,為心之所有而非手之所持。後世學者對此產生了懷疑。江永撰《周禮疑義舉要》,解釋中為官府簿書,史象征手持簿書。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則謂“史象手執簡形”。章太炎、範文瀾申證此說,兩人均謂中為簡策之省形。因此,範文瀾在《正史考略》緒言中說:“‘史’則僅從一‘又’,示執簡侍君,記言記動之義,蓋‘冊’與‘中’二形以繁省見義,非別有一物象中也。”近世學者雖然通過地下文物考證,糾正了許慎釋字構造的錯誤,但是不能否定許慎所記錄的古人觀念。“中,正也”,這是對史官的要求。也就是說,記事的史官是公正無私的。司馬談以祖先世世代代為史官而自豪,他以這一“光榮家譜”教導司馬遷,希望他發揚祖德,確立修史壯誌。司馬遷鄭重其事地記載了祖先世為史官的傳說,也就意味著對他們父子來說修撰一部貫通古今的通史是他們義不容辭的曆史使命。

2.司馬氏父子《論六家要旨》。

《論六家要旨》是一篇傑出的曆史哲學論文,它反映了漢初黃老哲學占統治地位的情況。司馬談主張用“道家”的精神統一思想,認為無為政治是長治久安的法寶。

秦漢時期,封建政治歸於一統,要求文化思想與它相適應。所以綜合百家之說,建立統一的新思想體係是時代提出的要求。秦始皇相呂不韋集門客撰述《呂氏春秋》做的就是這種統一工作。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倡導獨尊儒術,得到了漢武帝的支持,原因亦在於此。司馬遷成“一家之言”,也是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