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筆者與讀者共同分享一個話題——評說司馬遷其人及《史記》其書。本書分十三個專題來評說,總題“十三堂史記通識課”。第一堂,先評說《史記》這本書的價值。
問:《史記》是一部什麽樣的書?答: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前文“引言”,已做了粗陳大意的闡釋,這一堂課展開具體的評說。
眾所周知,《史記》是一部文史名著,它既是史學,又是文學,帝王稱本紀,人臣稱列傳,以人物為綱,以時間為緯,記敘曆史事件,合稱紀傳體。《史記》內容極豐富,它是一部融史學、文學、哲學於一體的曠世大典。依據《史記》的曆史價值與功效、創作宗旨、記載內容等角度,可以說《史記》是一部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人倫道德教科書、繼往開來的百科全書。我們用四句話來概括《史記》的價值: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國學之根柢,資治之寶典。分說於次。
一、史家之絕唱
“史家之絕唱”是一句詩意的讚頌,換作敘述語言,就是司馬遷對中國史學的貢獻,達到了無人企及的境界。《蘇聯大百科全書》稱司馬遷為“中國史學之父”。《史記》的問世,對中國史學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司馬遷對中國史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司馬遷對中國史學的貢獻和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
(一)奠定了中國史學的獨立地位
中國史學的產生有悠久的曆史。早在殷商時代就有史官,但這些史官隻是記載商王的言行,並負責占卜工作,類似宗教職員。周代繼承這一傳統,到春秋、戰國時代,史籍產生,有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的說法。即《尚書》是“左史記言”的典範著作,《春秋》是“右史記事”的典範著作。列國史官形成的著作有晉之《乘》、鄭之《誌》、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等,均屬記言、記事的性質,很少有曆史過程的記述與研究。《逸周書》《左傳》《國語》《周禮》《儀禮》《世本》《竹書紀年》《戰國策》等,也屬史籍,其特點多為資料匯編,或修訂、解釋曆史文獻。一般成於眾手,作者多為史官或者士大夫。成書既非一時一人,因此無法保證嚴格的體例。因此,先秦史籍成為後世多種史體的源頭,故唐代劉知幾總結唐以前史體流派有六家:《尚書》家、《春秋》家、《左傳》家、《國語》家、《史記》家、《漢書》家。先秦史籍占了四家。有比較嚴格義例的是《春秋》家和《左傳》家,代表的是編年體。中國古代史籍的三大體為紀傳、編年、紀事本末,最早產生的是編年體。先秦史籍內容龐雜,文字疏簡,記事粗略,史實中雜有神話、傳說、寓言,又多有後人的增飾,真偽並存,而且先秦史籍沒有係統、全麵地記載人類的社會活動,隻是反映了片段曆史,沒有獨立成為史書,也沒有獨立的史家概念。殷商是中國史學的萌芽時期,春秋、戰國、秦是中國史學的童年,史籍隻是經部的附屬。
《史記》的問世,改變了這一狀況。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創作了上起黃帝、下迄漢武三千多年的通史,不僅把曆史撰述從一個狹小的天地引向了廣闊無垠的大千世界,而且以人為主體,建立了嶄新的曆史觀認識體係,這是前無古人的。
《史記》與先秦史籍比較,是由量變發生了質變,《史記》是一部真正的曆史著作,它結束了中國史學的童年而走向成熟。由於《史記》的影響和帶動,司馬遷之後,史籍蓬勃發展,兩漢以後,史籍獨立成部,蔚為大觀。東晉李充著《四部書目》,史籍已在四部目錄中部居第二。
(二)規範了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司馬遷著《史記》,在史學研究對象上做出的最大貢獻,是確立了人本位,即以人為中心。《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基本上是人傳;表是人譜;書是人事、人傳。此後曆代修史便都遵循人本位的“祖製”。
司馬遷規範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提出了許多首創的範例。如果把司馬遷的創新加以具體的羅列,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十個主要的方麵:
(1)首創紀傳體,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序列;
(2)首創貫通古今的通史,建立了曆史發展斷限理論的年代學;
(3)首創“太史公曰”的史論形式,提出了係統的史學理論;
(4)首創經濟史傳,發展了古代樸素的唯物史觀,意識到經濟發展狀況對社會曆史起決定的作用;
(5)首創軍事史傳,係統地總結了古代的戰爭理論,敘述了戰史內容;
(6)首創學術史傳,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7)首創民族史傳,提出了民族一統的思想;
(8)首創各色人物的類傳,全麵地反映社會生活;
(9)首創語譯古文,使艱深古奧的語言通俗化;
(10)首創曆史文學,把曆史人物的實錄塑造成典型形象。
其他還可以羅列一些,如首創禮、樂、曆、星等各種專題的文化史傳,擴大了曆史記敘的範圍;首創《大宛列傳》,載述外國史事等等。
(三)創立了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司馬遷怎樣寫曆史,即司馬遷編纂史學成書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麵:其一,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其二,詳變略漸。其三,熔鑄改寫。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這八個字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一個方法論。司馬遷用這八個字來考察人類社會曆史的發展,整個曆史長河是一個不斷興衰發展的連續係列。“原始察終”,就是追原其始,察究其終。一個曆史事件,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結束,把握曆史大勢,從曆史的全過程來看它的原因、經過、發展和結果。“見盛觀衰”,是把握與觀察的一個方法,就是在興旺的時候,要看到它轉化的起點。這一方法的理論基礎,就是承認曆史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變,是曆史的永恒主題。所以司馬遷寫曆史,最高原則與目的就是“通古今之變”。
“詳變略漸”,是把握古今的一個原則,又是“詳今略古”的一個特例。司馬遷對古今關係,基本原則是詳今略古,在詳今略古的前提下,又“詳變略漸”,即詳變革之世而略升平之世。《史記》述史三千年,共一百三十篇,百年漢史篇幅過半,有六十二個專篇,兼及其他十三篇,共七十五篇。而五帝三代近兩千年,隻有五帝、夏、殷、周四篇本紀,三代、十二諸侯兩篇年表,共六篇。詳今略古還貫穿在每一個曆史時期中。為何詳今略古?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愈古史料愈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即離今世愈近的曆史愈有借鑒價值,這也是詳今略古最主要的原因。推廣這一原則,愈是變革的曆史,愈有借鑒的價值,所以“詳變略漸”,成為處理古今關係最重要的原則。
綜觀《史記》全書,特詳四個段落的曆史。一為西周建國史;二為戰國之世的變革曆史;三為秦漢之際的劇變曆史;四為武帝建元、元封之間的變革曆史。這四段變革曆史加起來隻有三百多年,隻占三千年曆史的十分之一,而敘述的內容,占全書五十二萬字的百分之八十,即四十餘萬字。秦漢之際八年,建元、元封之間三十年,合計不到四十年,而敘述的篇目涉及四十四篇,占三分之一,篇幅字數亦約三分之一。
熔鑄改寫,司馬遷稱為“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即現代文學上稱的再創作。尤其是寫古代史,資料貧乏,司馬遷不得不點滴搜求,零散積累。司馬遷寫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全篇隻有三千多字,今可按核的資料來自十餘種書,有《尚書》《五帝德》《帝係姓》《國語》《左傳》《世本》《莊子》《孟子》《韓非子》《戰國策》《呂氏春秋》《禮記》《淮南子》。材料不僅零散,而且風格不統一,各種資料有很大的時間跨度,語言不一,甚或事實抵牾。司馬遷把雜亂無章的曆史資料,熔鑄改寫成了可資閱讀的曆史學著作,其創造精神和方法為後世樹立了楷模。
(四)樹立了中國史學的進步曆史觀
司馬遷進步的曆史觀,主體內容可概括為三方麵:其一,大一統曆史觀。其二,發展、進化、變革的曆史觀。其三,樸素的唯物曆史觀。限於篇幅,這裏就不展開討論了,隻說兩個例證,以見其進步性。第一,《史記》開篇《五帝本紀》塑造了人文始祖黃帝,說中華民族皆黃帝子孫。《史記》全書所寫列國世家、周邊民族、人物列傳,追本溯源,都是黃帝子孫。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毫無疑義,應歸功於司馬遷的創造。中華民族共認一個祖先,最能喚起同血緣、同地域、同文化的民族親情,中華民族都是龍的傳人、黃帝子孫,這一民族大一統觀念,數千年來激勵了無數仁人誌士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榮和進步而鬥爭。“黃帝子孫”至今仍是一個神聖的詞語,具有無限的號召力。第二,司馬遷述史雖以帝王將相為中心,但有兩個顯著的進步觀點,符合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後世史家不能望其項背。其一,司馬遷認為任何一個成功的統治者都不能自以為是,而是必須廣泛集中百官群臣的智慧。他說:“堯雖賢,興事業不成,得禹而九州寧。”(《匈奴列傳》)其二,司馬遷認為,民心向背,對一個國家的興亡起決定作用。“民為邦本”,是儒家宣揚的觀點;而司馬遷的貢獻,是生動地描繪了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秦朝之亡,是由於陳涉發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子羽暴虐,漢行功德”,這是楚亡漢興的根本原因。孝文帝“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孝文本紀》)。漢武帝專事殘酷,郡縣相聚而叛,“大郡至數千人”,阻山川,抗朝命,“無可奈何”(《酷吏列傳》)。漢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下輪台罪己之詔,封田千秋為富民侯,改弦更張,西漢才轉危為安,出現了昭宣中興。這是東漢班固在《漢書》中替司馬遷續寫的一章。《史記》中的許多進步觀點也影響了班固。
二、無韻之離騷
此指《史記》對中國文學的貢獻,也就是司馬遷對中國文學的貢獻,主要有四個方麵:其一,語言巨匠;其二,散文大家;其三,創立傳記文學;其四,創立了實錄史事的寫人藝術。
(一)語言巨匠
語言與情節是文學創作的最基本元素。語言巨匠,就是文學大家。《史記》語言之優美,不僅獨步當時,而且為後世人所不可企及。《史記》中,短句一個字,長句四五十字,當代漢語中的各種複雜句型,《史記》全有。《史記》語言生動、流暢,而又雄健峻潔,婉曲細微,形成獨特的風格。《史記》創造了個性化的語言,如《秦始皇本紀》寫始皇統一中國,群臣議上尊號,上奏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始皇批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這去“泰”著“皇”,一字一頓,凜凜然一派金口玉言,拍板定案不容置喙的至尊語氣,極為傳神。
(二)散文大家
漢代文章兩司馬,是指司馬遷與司馬相如,這是文史大家班固的評論。班固在《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讚語中評論說:“文章則司馬遷、相如。”班固推崇《史記》散文之優美,與辭賦大家司馬相如比肩,足見司馬遷是一代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掀起的古文運動,就是以司馬遷為旗幟,把《史記》樹為追慕學習的典範。韓愈論《史記》雄健,柳宗元論《史記》峻潔,韓柳並師法《史記》作文。《史記》文章為漢代散文典範,從此確立。明清人評點《史記》,對其文章藝術美的研究,挖掘更深,尤以清桐城派的評點,成績最大。方苞用“義法”論《史記》,已經明確地觸及內容與形式統一的認識。方苞說的“義”就是“言有物”,即文章的內容;“法”就是“言有序”,即文章的表現形式。“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也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才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好文章。桐城派另一大家劉大櫆,在方苞義法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史記》散文的藝術美,指出《史記》文法有“大”“遠”“疏”“變”四大特點。桐城派最後一位代表人物林紓,對《史記》散文藝術美的研究卓有成績。他撰寫的《春覺齋論文》,對《史記》文章情韻之美,以及運用虛字和結尾藝術做了不少具體分析,發前人所未發。
(三)創立傳記文學
劉勰《文心雕龍》標立“史傳”專題,明確地把《史記》人物傳記包括在文學範圍之內。從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評價《史記》的文學性,文章結構轉折波瀾,細節描寫具有小說因素。最早把《史記》與小說相提並論的是明嘉靖年間人李開先。他在《詞謔》一書中說:“《水滸傳》委曲詳盡,血脈貫通,《史記》而下,便是此書。”李開先把《水滸傳》的情節安排和文章技巧與《史記》的文章技巧聯係起來。到明末清初,金聖歎徑直把《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並稱為“六才子書”。金聖歎在《水滸傳》和《西廂記》的評點中多次讚揚司馬遷的文筆。尤其是《史記》與小說的關係,金聖歎有深刻的認識。他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說:“《水滸傳》方法,都從《史記》出來。”這些評論指出:中國的寫人藝術,就是從司馬遷創立史傳文學開始的。所以中國傳統小說,人物塑造帶史傳特點,以故事情節取勝,其實就是師法司馬遷。
(四)創立了實錄史事的寫人藝術
司馬遷在《史記》中創造的實錄曆史人物典型化的藝術方法,即寫人藝術是重要的文學遺產,影響中國曆史深遠。舉其大要,略說以下五方麵。
其一,選擇人物,剪接材料。對於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周公、孔子等曆史偉人,這些人物本身就充滿傳奇,但如何選擇他們一生中的事跡是一門學問,也是曆史家的識見,這就是剪接材料。更主要的是選擇哪些平凡人物,不隻是剪接材料,而且要選擇人物。刺客、遊俠、醫卜、日者等社會下層人物,司馬遷選擇典型的人物與事例,一一作傳,膾炙人口,堪稱奇絕。
其二,兩兩對照,烘托人物。兩兩對照,排比見義,形象鮮明。在篇目排列上,司馬遷有意識地在時代順序中進行穿插,連類相及。在本紀中,劉、項兩紀對照;在世家中,趙、魏、韓、田四家對照,因三家分晉與田氏篡齊為同一類諸侯;在列傳中,蘇秦、張儀對照,戰國四公子四傳對照,以上是相鄰篇傳的對照。合傳、類傳人物更明顯地在一傳中構成強烈對照。如《管晏列傳》,管仲與晏嬰,一奢一儉相對照,又是知人與不知人相對比。《平津侯主父列傳》,廉吏與貪吏之對比:公孫弘廉,善終;主父偃貪,族滅。《循吏》與《酷吏》兩類對比,突出撫民與虐民兩種治民態度,形象鮮明。以上各種類型的對照,構成了司馬遷塑造曆史人物獨具的互相映襯的特色。
其三,運用互見法,塑造人物形象。互見法就是詳此略彼,互文相足。對於人物塑造,就是“本傳諱之,他傳發之”。例如項羽,在本傳中選用典型的正麵材料塑造英雄形象,而他的負麵材料,特別是殘暴濫殺,就在《黥布列傳》中揭出。又如《魏公子列傳》,司馬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個禮賢下士堅持正義的政治家形象,魏公子急人之難,形象高大,可以說是一個完人。但是,在《範雎列傳》中卻補述了魏公子畏秦不接納魏齊的虛飾情態,受到了侯嬴的批評,而本傳卻隻字不提。
其四,人物事跡情節故事化,引人入勝。《史記》重要人物的傳記,大都按時間順序,包舉一生行事。開頭寫姓名、鄉裏、家世、生辰,結尾寫其死,人物一生言行構成首尾完備的故事。《項羽本紀》寫一個蓋世英雄如暴風雨般興亡的故事,《高祖本紀》寫一個布衣登基的故事,《李將軍列傳》寫一個懷才不遇難封侯的故事。而且人物一生言行的情節發展可以分解為一連串故事。例如《李將軍列傳》重點記述追殺匈奴射雕者、佯死脫險、斬霸陵尉、右北平射虎沒鏃、破左賢王之國、不對簿自刎等六個故事連接,展現他一生“數奇”、懷才不遇的大故事,是《史記》人物中最精彩的篇章,也是故事性最強的名篇。《刺客列傳》《遊俠列傳》《滑稽列傳》,每一個人物傳記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管晏列傳》,隻是摘取人物的生活片段也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魏公子列傳》主要寫信陵君虛左迎侯生、竊符救趙、從博徒賣漿者遊等故事,特別是他救趙抗秦的大事件,也化成了一個竊符救趙的故事。曆史人物的事跡不能虛構,但通過選擇、剪裁、提煉、集中、布局等各種手法進行故事化構思,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可以說,人物情節故事化是司馬遷創作寫曆史人物典型的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唐代傳奇小說,中國明清小說,乃至蒲鬆齡的《聊齋》,所寫人物均帶史傳色彩,中國人喜聽故事,至今仍愛紀實小說,可以說就是受《史記》的影響。所以有人說,可以把《史記》當小說讀。
其五,熔鑄鮮明的愛憎情感以感染讀者。中國傳統史學家主張曆史家寫人物、事件,不能夾帶個人的愛憎情感,保持客觀公正。司馬遷恰恰相反,他常常悲壯抒懷,感動讀者兩千年。司馬遷把自己鮮明的情感熔鑄在人物描寫中,引起共鳴,從而增強了讀者對人物的想象,引發深思。司馬遷褒貶人物的愛憎情感之所以能夠深深地打動讀者,是因為他同情被壓迫人民,反對暴力統治,頌揚正義,詛咒罪惡,與古代人民情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司馬遷的少年時期生活在農村,又二十壯遊,廣泛地接觸了下層社會,故而在《史記》中不僅寫了帝王將相,也寫了眾多的小人物。刺客、遊俠、俳優、工商、醫卜等中下層人物,在統治階級眼裏是沒有地位的市井小民,但在司馬遷筆下,他們有著優秀的品德、卓越的見識和一技之長,受到了熱情的歌頌和肯定。一些附傳人物,如《平原君列傳》中的毛遂、邯鄲傳舍子李同,《魏公子列傳》中的看城門人侯生、市井賣肉的朱亥、博徒毛公、開酒店的薛公,這些人物具有傲視權貴的高尚情操,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尤其有助人於危難的犧牲精神。司馬遷以飽滿的筆墨刻畫了他們的光彩形象。反之,對暴君汙吏則盡情地鞭撻和揭露。《酷吏列傳》刻畫酷吏們枉法害眾的殘虐形象,麵目可憎。司馬遷對昏聵的趙王遷自毀長城,殺害抗秦名將李牧,憤怒地拍案而起,使用了罵人的語言說:“趙王遷,其母倡也。”原來趙王遷的媽就不是一個好人。總之,司馬遷對美好事物,崇高人格,無比熱愛,無比讚賞;對腐朽事物,邪惡人物無比憤怒,無比痛恨。正因為他愛得深,所以他恨得切。在他的筆端紙上、字裏行間不期而然地翻滾激**著感情的波濤,帶給讀者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往往留下神來之筆,增強曆史人物的文學性,這就是《史記》人物能感動人震撼人的根本原因。
司馬遷的寫人手法還有許多,如場麵描寫,製造氛圍;遙情想象,補充細節;軼事傳神,以小喻大;賦予深沉的人情味描寫,感染讀者;運用通俗化和個性化的語言,凸顯人物形象等等,限於篇幅,不具體展開。
司馬遷實錄曆史人物加以典型化有著崇高的目的,其用意是讓曆史通俗化,普及於大眾,以史為鑒,“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使社會各色人物都能照照鏡子。讀史有共鳴,讀史如讀文學,所以把史學、文學兩者高度統一起來。司馬遷寫人藝術的成功之處,不隻在於他有厚重的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他有進步的曆史觀,有崇高的理想,敢於創新。司馬遷塑造曆史人物的創新精神和取得的成就,達到了傳記文學的高峰,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
三、國學之根柢
在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精品中,《史記》之樹生命長青,它有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養育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具有無比的凝聚作用。這一特殊的曆史價值與地位,使《史記》成為中國人的一部國學根柢書。具體說,有以下三個方麵的內容:《史記》是中國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濃縮;繼往開來的百科全書;《史記》為人倫立則,是一部人倫道德教科書。
(一)《史記》是中國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之濃縮
《史記》沉澱中國古代三千年文明曆史,其文化之根深深紮入社會曆史中,用今天通俗的話來說叫作“接地氣”,這是《史記》成為國學根柢書最基本的要義。下麵分四個層次來說。
1.《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通史
中國史籍,在《史記》之前已有《尚書》《春秋》《左傳》《國語》《世本》《竹書紀年》《楚漢春秋》等史書,但所記載的曆史史事範圍狹窄,內容簡單,曆史被看成是統治者個人的活動,因而缺乏廣泛的社會意義,且諸史均隻記敘相應時代的史事,沒有一部是貫通古今的曆史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需要,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宗旨,創作了上起黃帝、下迄漢武三千年的通史,這是前無古人的,而且以人為主體,展現人生百態,建立了嶄新的曆史觀認知體係。
2.《史記》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係統的大規模文獻整理
《史記》取材廣泛,“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融匯百家學說、各種知識於一編,這正是奠定了《史記》作為“百科全書”的基礎。從文獻整理的角度,將各種文化典籍整理編撰為一部曆史著作,是文獻運用的最高形式,也必然是發揮曆史文獻功能的最好手段,非通才大家不能為。司馬遷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成為後代史家的典範,所以《史記》成為各科學習的根柢書。
3.司馬遷第一次記敘周邊各民族,主張華夏各民族是一家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中華民族的曆史,是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曆史。但是儒家的正統思想卻一再宣揚“夷夏之辨”,以中原華夏民族為冠帶之國,貶稱周邊各民族為夷狄之邦,以區分種族貴賤。與司馬遷同時代的西漢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綱常倫理學說,也被推廣到民族關係上來。董仲舒認為,諸侯不能與天子平等,大夷小夷不能與華夏族平等,甚至各民族之間小夷也不能與大夷平等,說什麽“大小不逾等,貴賤如其倫,義之正也”。而司馬遷卻在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時代,不僅在《史記》中為百家學說留一地位,而且首創各民族史傳,計有《匈奴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朝鮮列傳》《西南夷列傳》等五篇。司馬遷將東西南北各民族均視為天子臣民,說中國境內的各民族都是黃帝子孫,其實就是主張華夏各民族是一家。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桀之後,句吳與中國之虞為兄弟,越王句踐為禹之後,楚是顓頊之後,其苗裔為滇王。這些話頭,把記述各民族的列傳與各人物列傳等列並編,表現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表達了各民族的曆史發展走向統一這一主題。東越反秦佐漢,參與中原改朝換代的政治鬥爭,司馬遷特別加以記載,表現了他承認周邊各民族有同等“革命”和參與中原事務的權利。這一思想在當時是獨步史壇的。
4.民族共同心理的曆史哲學
中華民族認同大一統。中華民族曆經夏商周到秦漢已基本形成,並突破中原的界限而實現了大一統局麵。這一曆史過程為古代思想家所捕捉,經過孔子、董仲舒,到司馬遷首次作了完整的構建。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象征曆史從統一到一統的發展,就是突出大一統的曆史觀。在司馬遷筆下,從黃帝到秦皇、漢武的大一統,象征著曆史發展的方向,象征著帝王德業的日益興盛。中華民族不斷壯大,各民族互相融合,遠方殊俗日益統一,這就是司馬遷大一統曆史觀的內容。《史記》開卷為《五帝本紀》,塑造了人文始祖黃帝統一部落、草創國家的生動形象,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三皇五帝的傳說是華夏文化多元民族融合的反映。三皇五帝以伏羲、炎帝、黃帝為代表,最尊為黃帝,歸功於司馬遷的塑造。隻要提起伏羲、炎帝、黃帝,就能喚起全體中華兒女的**,追念先祖,認同文化,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奮而思進,不畏艱難險阻,貢獻一份兒女情,做出個人的貢獻。
“天無二日,人無二王”是大一統曆史觀的核心,這一傳統文化觀念,已然化成了中華文明的血液,流淌在黃帝子孫的血管裏。“台獨”分裂分子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為他們背離了傳統民族共同心理的文化觀念,是黃帝的不肖子孫。海峽兩岸人民共認一個中國,因為血濃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