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的社會發展,繁榮昌盛,欣欣向榮,正行進在複興中華文化的大道上,迎來了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春天。電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選擇了十一部精品典籍,用現代聲、光、電科技手段形象生動地向大眾推薦中華傳統文化,引人關注,成為當前的網紅話題之一。這十一部典籍中就有《史記》。作者司馬遷是西漢盛世的史官,司馬遷與其父司馬談父子兩代相繼為史官,官稱“太史令”。“太史公”是對“太史令”的尊稱。《史記》是司馬氏父子兩代人的心血結晶,由司馬談發凡起例,司馬遷接力續寫,最終完成了偉大的創作。書名最初叫《太史公書》,用今天的白話來說就是:太史公所寫所記述的書。書名《太史公書》的“書”字作動詞用,是所寫、所記之意。在司馬遷之前,已經有“史記”這個名詞,是一個通用的指稱史籍的名詞,其意也就是史官所寫、所記述的書。因為在司馬遷之前的先秦時代,史籍都是史官所寫、所記述的書。當司馬遷與其父所創作的《太史公書》一出,經過兩百年的傳播發展,到了東漢末期漢桓帝、漢靈帝時代,《太史公書》簡化成了《史記》,從此通稱的“史記”成了《太史公書》的專用名詞了,一直流傳到如今都隻稱作《史記》。這一書名演變,足可以看出《史記》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一天天走向普及。今天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再不是文人雅士的案頭物,成為人民大眾閱讀、欣賞、學習的精品典籍。

那麽,我們提一個問題,《史記》是一部什麽樣的書?用一句話回答:《史記》是一部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這句話有三個主題詞,也就是三個關鍵詞,即《史記》、人人必讀、國學根柢書。本書題名“十三堂史記通識課”,就是以課堂講說的形式,分十三個專題係統評介司馬遷其人及《史記》其書。眾所周知,魯迅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已成為學術界的定評,家喻戶曉。其實這隻說了一半,表述《史記》在史學、文學上所達到的無人企及的高峰,隻是重點評說了《史記》的藝術價值。《史記》內容豐富,濃縮了中國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發展,全方位描寫了社會大眾的人際關係和人生百態,是一部繼往開來的百科全書。司馬遷“自成一家之言”,《史記》的思想內涵更為重要,評價《史記》還應加兩句:“國學之根柢,資治之寶典。”即《史記》價值應有四句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國學之根柢,資治之寶典。”

《史記》不隻是一部文史名著,它還是一部人倫道德教科書,一部治國之寶典,所以是人人必讀。20世紀初,國學大師梁啟超提出:《史記》應進入高校課堂。也就是說,《史記》不應隻是文人雅士的案頭物,而應當走向社會,走向大眾,走向普及。半個多世紀之後,到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史記》才走進了高校課堂,全國有多所高校開設了《史記》專修課,筆者也是於20世紀80年代在蘭州大學開設了十年《史記》專修課,受益匪淺。司馬遷的理想,《史記》不僅要“藏之名山”,即國家收藏,傳之萬世,更要通行在“通邑大都”,成為社會大眾的讀物。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把全社會的人際關係濃縮為“君臣父子”,即人際之間的上下關係與家庭人倫親情的秩序,各就各位,各安其序,全社會就和諧了。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明道理,要讀書,必須人人讀《太史公書》,才知道怎樣管理社會,怎樣做人,即“君臣父子”都要讀《春秋》,即讀《太史公書》。因為《太史公書》是效《春秋》而作,孔子修《春秋》,目的就是使亂臣賊子害怕,所以司馬遷以《春秋》代稱《太史公書》。人人讀了《春秋》,就懂得了社會秩序、人倫尊卑,因此《太史公書》是一部治國寶典,是一部人倫道德教科書。

司馬遷若穿越到今天,看到十四億中國人民行進在複興中華文化的路上,《史記》在當代以各種形式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圓了作者的夢,當欣然而笑。電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史記》想象了時間穿越,演繹了司馬遷看到當前的繁榮,還與魯迅先生擦肩相遇,這些鏡頭表達了司馬遷的理想,他在兩千多年前就寫在《史記》書裏,劇目編導的創作是合理的遙情想象,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國學,就是指中國經史子集典籍所承傳的中華文化。唯有《史記》堪稱國學根柢。根柢,皆指大樹之根,柢為樹之主根。俗話說:“根深葉茂。”一棵參天大樹,隻有根紮得深,樹葉才繁盛。若將五千年中華文明、中華文化比作一棵參天大樹,《史記》就是這棵大樹之根之柢,即中華文化的源頭。《史記》成書於西漢盛世,可它濃縮了整個先秦文化,涵蓋中國古代三千年文化發展,所以是一部國學根柢書,是一部人人必讀的國學精品書。

以上簡明闡釋了《史記》、人人必讀、國學根柢書三個關鍵詞語作為本書《十三堂史記通識課》的開頭語,因為本書十三個專題就是全麵係統圍繞這三個詞語的深度闡釋而展開的,也就是說,本書內容是全麵係統具體評說司馬遷其人及《史記》其書,最後一堂,即“第十三堂:《史記》的撰述宗旨”,呼應“第一堂:《史記》——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首尾一貫評說《史記》繼往開來的內容,是一部當之無愧的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下麵就循題展開。

是為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