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四年七月,袁耀率領得勝之師回到壽春。

仲帝袁術早已病入膏肓,強撐病軀終於等到了庶兄袁紹跪在自己麵前。

和當初處置曹操一樣,盡管袁耀百般反對,袁術依舊下詔賜死了袁紹袁譚袁尚父子三人,背負了弑兄殺侄的惡名。

為了避免袁熙在幽州起兵叛亂,袁術還命令張闓抓捕了代王袁熙。

袁紹、袁譚、袁尚三人被毒死的第二天,仲帝袁術駕崩,並沒有等到仲氏一統天下的那天。

但因為袁耀的努力,袁術比曆史上還是多活了一年時間。

《仲氏春秋》載:帝崩,太子慟哭,不能自已。

八月,諸葛亮同鍾繇平定關中,馬騰韓遂入朝參拜;後鍾繇鎮守關中,諸葛亮統關中諸軍討伐張魯,馬騰子馬超此戰戰功卓著,由是知名。

同月,趙韙聯合益州本土大族起兵叛亂,並且和益州牧劉璋同時向袁耀遣使稱臣。

龍鳳四年九月初九,舊漢天子劉協去帝號,向仲氏太子袁耀俯首稱臣,獲封山陽公,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並允許在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同日,仲氏太子袁耀奉袁術牌位,拜祭天地、先祖,正式登基繼位。

為免百官臣民改名避諱,袁耀改名袁燿,改次年為仲興元年。

同月,大赦天下,釋放曹操諸子、袁紹幼子袁買及妻母,並任以散官,給其禮遇。

又降代王袁熙為代國公,留置京城,無詔不得回封地。

又使大都督魯肅,統甘寧、鄭寶等將發兵入蜀,為劉璋和趙韙調和。封劉璋為蜀王,趙韙為巴王,使其各安一方。

十月,賀齊、呂岱兵分兩路進攻交州,交州刺史張津欲發兵抵抗,為部將區景殺死。交趾太守士燮率諸弟請降,交州遂定。

適逢長沙王張羨病死,袁燿徙封其子張懌為楚王,封士燮為長沙王,將交趾士家舉族遷往長沙郡。

因天下平定,原本避難交州的袁徽、劉巴、程秉、薛綜等名士也回到中土,多出仕為官。

袁徽到壽春後,提到了一個傳聞:南海郡有漁民看到,有人打著安南將軍孫策的旗號,聚眾在海邊冶鐵為兵、伐木為船,似有所圖。

袁燿當即派遣撫越將軍祖郎率軍南下,會同昭信將軍呂岱查明此事。

後來探知,是孫氏餘孽孫權、周瑜等千餘人藏匿於海濱,在聽聞士燮降仲後,其眾乘船遁入海中,有傳聞是逃去了朱崖洲,也有人說去了更遠的夷洲。

仲興元年七月,征北將軍張遼率軍出盧龍塞,於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遼東聯軍,當陣斬殺烏桓單於蹋頓、生擒自封遼東王的公孫度,名震塞北!

天下由此一統,袁燿特欽點張遼為仲氏開國第一名將,進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得封仲氏第一位萬戶侯。

隨後,袁燿當朝駁斥議郎司馬懿的遼東平亂策,任田疇為遼東太守、田豫為樂浪太守,移民遼東、樂浪等郡,大墾遼東土地。

之後數年,仲氏王朝以遼東為根據地,大舉對外用兵。仲興四年,經過大小十七次征討,遼東都督田豫滅高句麗。仲興五年,度遼將軍太史慈自東萊三次渡海東征,終滅三韓;常山真定人趙雲在以上征討中立功赫赫,後來又北抗鮮卑,攻滅扶餘、挹婁等國,成為仲氏開疆名將。

與趙雲齊名的,還有在漢中之戰出名的馬超。早在仲興三年,馬超便懾服諸羌部落。仲興五年,又打通了河西走廊,獲封伏波將軍;到了仲興七年,再次收複西域諸國,威震西陲!

……

對外開疆拓土的同時,袁燿也不忘加強對內統治。

第一要緊的,便是削藩。

仲興元年正月,袁燿借口封號與封地不符,下詔調換燕王公孫瓚和代國公袁熙封地。公孫瓚懷疑袁燿用心,於是起兵叛亂,並派遣使者聯合代王袁熙、中山王張燕、趙王高幹等一起舉事。

袁熙、張燕都立即抓捕了公孫瓚的使者,遣送入朝;唯有趙王高幹起兵響應叛亂。

於是袁燿派遣鎮北將軍黃忠、輔國將軍陳宮等將領平叛。公孫瓚困守易京,後自焚而死,高幹兵敗後在逃亡途中被殺。

仲興二年二月,袁燿還都雒陽,召中山王張燕、楚王張懌、長沙王士燮、漢中王張魯、蜀王劉璋、巴王趙韙、涼王韓遂入朝參拜。

除了巴王趙韙借病未至外,其餘六王皆如期前來。

袁燿遂以趙韙大不敬之罪,削其國,伐其罪。四月,趙韙兵敗身死,折衝將軍甘寧加千戶食邑,前後累計五千戶。

六月,袁燿設宴,大請六王,席中醉酒,感慨漢初劉邦大封異性王,卻無一能得善終之事。

次日朝會,中山王張燕、楚王張懌、長沙王士燮、漢中王張魯、蜀王劉璋、涼王韓遂聯名上奏,請求解除兵權,廢除封國。

袁燿起初不準,後在六王堅持、及朝中眾臣勸諫下,同意解除諸王兵權,但並不準廢除封國。

某日,蜀王劉璋密請侍中諸葛亮入閣樓,請教自保之策。

又有一日,袁燿大擺宴席,奏大橋所譜之曲,問諸王是否想念封國裏的家人,劉璋目視小橋妃所**出來的舞姬不能移:此間樂,不思蜀。

袁燿遂應諸王所請,降諸王為國公,同代國公袁熙一樣,留京城坐享食邑,無詔不得離京。

除了削藩,袁燿還改革朝政,改尚書台為尚書省,其下設六部;改侍中寺為門下省,增設中書省,建三省六部製,以分三公九卿之事權。

加強完中央集權,接著繼續加強皇權。

仲興三年,袁燿下旨針對察舉製之弊政,新開科舉製,兩製並行,增加寒門庶族的入仕機會,以此抑製愈發膨脹的門閥士族勢力。

九月,袁燿立萬年公主所出嫡子袁峻為仲氏太子,加諸葛亮為太子少傅。

同年十月,西宮皇後呂姬誕子,袁燿大喜,以先前之功晉封殷侯呂布為殷國公,享萬戶食邑。

……

仲興十五年,袁燿年正四十,正值春秋鼎盛。

仲朝民富國強,疆域也大勝前朝。所轄北抵北海,南達日南;東擴朝先半島,西逾茫茫蔥嶺。

隻是讓袁燿覺得可惜的是,他派出的數波船隊,盡管征服並屯墾了朱崖洲和夷洲,但依舊沒能抓到那些孫氏餘孽。

聽說,在仲氏水軍抵達夷洲前,周瑜就帶著孫權泛舟海上,逃去了南方更遠的、不知名的海洲。

但不論如何,袁燿都奠定了許多自古以來。

盡管開疆拓土需要四處用兵,但因為袁燿施行的許多新政,仲朝國力依舊蒸蒸日上。

就比如袁燿在邊陲蠻夷之地,首推羈縻政策,先緩和各族矛盾;待時機成熟時,便會推行改土歸流,加強地方控製。

除了政治手段,袁燿還把一千多年後滿人統治者的手段搬了出來。

早在仲興元年,袁燿便召佛學大家牟子從交州到中土宣講佛法,但對象並不是漢人,而是那些被召到雒陽的匈奴、鮮卑單於和羌胡首領。

每年青黃不接時,袁燿都會派遣佛僧攜帶厚禮出使各部落,去了之後便留在當地弘揚佛法,並鼓勵這些僧人糅合當地文化,創立不同教派。

經年累月下來,也是頗見成效。不僅抑製住了草原和高原部落的人口增長,還大大削弱了這些部落的侵略性。

……

袁燿幾乎是將自己的畢生所知,都用了出來。

但這樣的生活,也有些過膩了。

“蒲兒,你說是不是每一位皇帝,年老後都會變得昏聵無能?”

雒陽皇宮,袁燿和萬年公主麵對麵就席。

“那就讓峻兒替你監國吧!”

萬年公主往嘴裏塞了個肉丸,無比隨意道。

食殿外,仲氏太子袁峻,正在檢查一眾兄弟姐妹的功課。

雖然不是最年長的,也不是最英俊的,但袁峻無疑是最聰慧有手段的那個。

無論是恃寵而驕的長公主袁嬌,還是頗有人望的皇長子袁龍,亦或是力能搏虎的嫡次子袁非,都不敢在尚未及冠的袁峻麵前造次。

一如他們的母妃,在萬年公主麵前一般。

“好!”袁燿忽然重重點了下頭,直接放下了筷子,“仲家和二丫商量好了,準備騎著小赤兔和小絕影,趁現在還能跑能跳,去看看我仲氏的大好河山!”

萬年公主的臉龐上,那抹慣常的從容與不經意間的淡然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無比的認真與凝重。

“你可想好了,你要是走了,這天下就是我們母子的了!”

“給你給你!”

袁燿卻是嬉皮笑臉,一副生怕萬年公主不肯答應的討好神情。

萬年公主道:“你可別後悔!”

袁燿在她臉上啄了一口:“有你呢,我怕什麽!”

“再說峻兒也不比我當年差!”

峻兒,他比你可強多了好吧!

萬年公主向外瞥了一眼自己兒子,眼中不經意間露出一抹驕傲。

殿外的袁峻正板著一張臉:“別哭!你在外邊作威作福,逢人家破人亡,你便肆意狂笑,結果把眼淚全攢我這兒來了?”

袁嬌哭個不停,卻還拽著袁峻的衣角:“二哥,是我錯了,你打我罵我都行,就是別讓我不見你!”

袁峻不理他,扭頭看向小袁非:“把手伸出來!”

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小魔王袁非,就怕聽到這一句。

“哥,我我我……”

“我什麽我!拿出來!”

收回目光,萬年公主繼續拿起了筷子:“走之前,哪也不許去,都得在我這兒睡!”

袁燿鬆了口氣,咬了咬牙:“成!”

“侍中諸葛亮,拜見太子!”

“拜見師傅!兩位姑姑安好!”

殿外一道清聲,擊碎了袁燿的美夢。

袁燿氣不打一處來:“你早就知道了?”

萬年公主懶得搭理他,吃完最後一顆肉丸,擦了擦嘴直接起身走了。

袁燿還沒起來,就被袁煊一巴掌按了下去。

“坐著!跑什麽跑,你想去哪兒?跟我說說!”

袁瀾把懷裏的嬰兒交給諸葛亮,輕輕喚了一聲:“哥哥!”

……

還未幹涸的居延海,煙波浩渺的羅布泊,尚且繁榮的樓蘭國,一年不複一年的雲夢澤,還有去年剛征服的北海,袁燿都想親眼見見。

萬年公主沒有騙袁燿。

袁燿走後的第二年,仲氏朝政便被萬年公主一人所把持。

注意,是被她一人所把持!

特命監國的仲氏太子袁峻竟形同虛設。

以諸葛亮為首的多數文官,以及以黃忠為代表的部分武官,皆唯萬年公主是從。

第三年,萬年公主便接回了山陽公,準備歸天子位於弟弟劉協,光複漢室!

這當然激起了那些忠於袁氏的文武官員反對,也引起了朝野動**。

見不能行,萬年公主便退而求其次,改仲氏國號為“仲漢”,將西漢、東漢二朝合稱“伯漢”。

山陽公劉協,亦改稱伯漢公,繼續祭祀劉氏伯漢宗廟。

為平息朝野激憤,萬年公主誅殺河內司馬氏九族,宣稱之前的“複漢逆舉”,全都是司馬懿從中挑撥為之。

自此,仲漢之後的曆朝曆代,皆按“伯仲叔季”的順序加“漢”字序名。

萬年公主種下的善因,也在數百年後結下了善果。繼立的“叔漢楊氏”王朝,也同樣善待袁氏皇裔。不僅封末代袁氏天子為“仲漢公”,還極盡優待之能事,以求國祚終結之日,楊氏也能得到厚待。

“漢”,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民族、文化的符號,一直沿用到了漢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

仲漢公一脈,也傳承到了近現代,後代子孫遍布海內外。

萬年萬年,萬年公主的確還了袁耀一個萬年永存!

……

仲興十八年,有傳言稱,仲二世袁燿泛舟海上,遇風浪觸礁而亡;還有傳言說袁燿進入茫茫西域沙漠,一去不返。

次年,太子袁峻即帝位,萬年公主上太後尊號。

同年,年僅四十的萬年公主無疾而終,滿朝舉喪。

……

有個傳教的僧侶說,他親眼目睹萬年公主,還有紅娘子呂姬,以及那些自願陪葬袁燿的妃嬪,一起陪著仲二世袁燿泛舟羅布泊之上,吃著甜瓜蜜棗,好不快活!

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