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

探索思考

饞,原本是一個中性字。但很多時候,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饞”字感情色彩的天平會來回擺動。比如:“哎呀,你真是隻小饞貓。”語氣嗔怪憐愛。再比如,“這人怎麽那麽饞?”語氣厭惡鄙夷。那麽,梁實秋先生的說理散文《饞》的感情色彩又如何呢?

閱讀批注

饞,在英文裏找不到一個十分適當的字。1羅馬暴君尼祿,以至於英國的亨利八世,在大宴群臣的時候,常見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壯的雞腿,舉起來大嚼,旁若無人,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饞。埃及廢王法魯克,據說每天早餐一口氣吃二十個荷包蛋,也不是饞,隻是放肆,隻是沒有吃相。對某一種食物有所偏好,於是大量地吃,這是貪多無厭。

1 用詞嚴謹

本句中,“十分”一詞反映了作者用詞的嚴謹性:在英文中,並非找不到可替代“饞”的字,而是找不到“適當”的字,找不到“十分適當”的字。由此可見,即使在散文創作中,嚴謹性和邏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寫作標準。

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裏安放一條舌,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2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

2 反問修辭

此句作者要傳遞的含義是:舌尖上的味蕾教人學會了饞。反問句式的使用,使語氣更加強烈,好似“如果不饞,都對不起那無數的味蕾。”極易引發讀者共鳴。

也許我們中國人特別饞一些。3饞字從食,聲。音讒,本義是狡兔,善於奔走,人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饞吻,所謂“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

真正的饞人,為了吃,決不懶。我有一位親戚,屬漢軍旗,又窮又饞。一日傍晚,大風雪,老頭子縮頭縮腦偎著小煤爐子取暖。他的兒子下班回家,順路市得四隻鴨梨,以一隻奉其父。父得梨,大喜,當即啃了半隻,隨後就披衣戴帽,拿著一隻小碗,衝出門外,在風雪交加中不見了人影。他的兒子隻聽得大門哐啷一聲響,追已無及。

3 前後對比照應

文章開頭,作者提出英文中沒有一個十分恰當的字來對應“饞”,並列舉幾位西方國王的事例加以論證。東西方對比間,更突出了“中國人特別饞一些”。本句是對文章首段的照應,也是開啟下文的關鍵性語句。此外,在一篇美文佳作中,任何一段話的出現都有其意義和作用,絕不為湊字數而來,正如本文開篇段落。

越一小時,老頭子托著小碗回來了,原來他是要吃榅桲拌梨絲!從前酒席,一上來就是四幹、四鮮、四蜜餞,榅桲、鴨梨是現成的,飯後一盤榅桲拌梨絲別有風味(沒有鴨梨的時候白菜心也能代替)。這老頭子吃剩半個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於風雪之中奔走一小時。4這就是饞。

4 舉例論證

作者用一位親戚為了“吃”雪中奔走一小時的事例,生動地論證了“什麽是饞”,而饞的人絕不會“懶”。有讀者要問,散文中也可以舉例子嗎?當然,散文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某事某人有感而發,不能憑空而起。比如,在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用多個事例從不同角度對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進行了讚美。我們也可以學習借鑒。

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希臘神話中之譚塔勒斯,水深及顎而不得飲,果實當前而不得食,餓火中燒,痛苦萬狀,他的感覺不是饞,是求生不成求死不得。饞沒有這樣的嚴重。人之犯饞,是在飽暖之餘,眼看著、回想起或是談論到某一美味,喉頭像是有饞蟲搔抓作癢,隻好幹咽唾沫。一旦得遂所願,恣情享受,渾身通泰。

抗戰七八年,我在後方,真想吃故都的食物,人就是這個樣子,對於家鄉風味總是念念不忘,其實“千裏蓴羹,未下鹽豉”也不見得像傳說的那樣迷人。

我曾癡想北平羊頭肉的風味,想了七八年;勝利還鄉之後,一個冬夜,聽得深巷賣羊頭肉小販的吆喝聲,立即從被窩裏爬出來,把小販喚進門洞,我坐在懶椅上看著他於暗淡的油燈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橫著刀刃片羊臉子,片得飛薄,然後取出一隻蒙著紗布的羊角,灑上一些椒鹽。我托著一盤羊頭肉,重複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進嘴裏,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地解了饞癮。5但是,老實講,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癡想時所想象的香。

5 動作描寫

當作者與癡想了七八年的北平風味羊頭肉不期而遇時,即使在冬夜,他也沒有經住**。“爬”“喚”“坐”“看”是作者迫不及待擁有羊肉的一係列動作,而“托”“鑽”“放”又塑造了一個在美食麵前心滿意足。而又不舍狼吞虎咽的形象,要吃心心念念的食物,怎能沒有儀式感?此外,作者對小販的動作描寫也極為生動,“抽”“片”“取”“灑”顯示了小販動作的熟練,一盤香氣撲鼻的羊頭肉立即出現在眼前。

我小時候,早晨跟我哥哥步行到大鵓鴿市陶氏學堂上學,校門口有個小吃攤販,切下一片片的東西放在碟子上,灑上紅糖汁、玫瑰木樨,淡紫色,樣子實在令人饞涎欲滴。走近看,知道是糯米藕。一問價錢,要四個銅板,而我們早點費每天隻有兩個銅板。我們當下決定,餓一天,明天就可以一嚐異味。所付代價太大,所以也不能常吃。糯米藕一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後來成家立業,想吃糯米藕不費吹灰之力,餐館裏有時也有供應,不過淺嚐輒止,不複有當年之饞。

饞與階級無關。豪富人家,日食萬錢,猶雲無下箸處,是因為他這種所謂飲食之人放縱過度,連饞的本能和機會都被剝奪了,他不是不饞,也不是太饞,他麻木了,所以他就要千方百計地在食物方麵尋求新的材料、新的刺激。6

6 引用典故

本句中“日食萬錢,猶雲無下箸處”是一個典故,出自《晉書·何曾列傳》。據記載,何曾生活豪奢,每日要吃掉一萬銅錢,還說沒有下筷子的地方。此處,作者雖沒有把典故展開來講,但從字麵意思,讀者也能猜出一二。我們自己在寫作時,既可對引用的典故簡略敘述,也可學習作者一言概之,如何選擇,我們可根據整體行文視情況而定。

我有一位朋友,湖南掛東縣人,他那偏僻小縣卻因乳豬而著名,他告我說每年某巨公派人前去采購乳豬,搭飛機運走,充實他的郇廚。烤乳豬,何地無之?何必遠求?我還記得有人治壽筵,客有專誠獻“烤方”者,選尺餘見方的細皮嫩肉的豬臀一整塊,用鐵鉤掛在架上,以炭肉燔炙,時而武火,時而文火,烤數小時而皮焦肉熟。上桌時,先是一盤脆皮,隨後是大薄片的白肉,其味絕美,與廣東的烤豬或北平的爐肉風味不同,使得一桌的珍饈相形見絀。可見天下之口有同嗜,普通的一塊上好的豬肉,苟處理得法,即快朵頤。像《世說》所謂,王武子家的烝 ,乃是以人乳喂養的,實在覺得多此一舉,怪不得魏武未終席而去。人是肉食動物,不必等到“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平夙有一些肉類佐餐,也就可以滿足了。

北平人饞,可是也沒聽說有誰真個饞死,或是為了饞而傾家**產。大抵好吃的東西都有個季節,逢時按節的享受一番,會因自然調節而不逾矩。開春吃春餅,隨後黃花魚上市,緊接著大頭魚也來了,恰巧這時候後院花椒樹發芽,正好掐下來烹魚。魚季過後,青蛤當令。紫藤花開,吃藤蘿餅,玫瑰花開,吃玫瑰餅;還有棗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雞頭才上河喲”,緊接著是菱角、蓮蓬、藕、豌豆糕、驢打滾、艾窩窩,一起出現。席上常見水晶肘,坊間唱賣燒羊肉,這時候嫩黃瓜、新蒜頭應時而至。秋風一起,先聞到糖炒栗子的氣味,然後就是炰烤涮羊肉,還有七尖八團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過年前後,食物的豐盛就更不必細說。7一年四季地饞,周而複始地吃。

7 語言活潑連貫

讀本段文字,你是否有在聽單口相聲的錯覺呢,一邊微笑還一邊垂涎欲滴?是啊,它不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更顯示出作者對節令食物的深入研究。美食家不稀奇,而一位能把美食寫得如此出色的美食家就實屬難得了。平日裏,我們也要用心觀察記錄生活,這樣文章才會有滋有味、充實而不空洞。

饞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現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閱讀賞析

著名作家梁實秋先生,因“愛吃懂吃寫吃”,也被稱為“文學界的美食家”。先生為了吃到美食,即使跑遠路或親自下廚也無妨。

而且吃罷還不算完,一定要情真意切地寫篇文章,才算心滿意足地享用了美味佳肴。先生曾調侃自己嘴饞,可世上又有幾人不嘴饞呢?反過來,像先生這樣能“直把人寫饞”的本領卻不見得人人都有。

據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散文集《梁實秋談吃》,我們不難得出,先生一生創作過93篇關於“談吃”的文章,這些文章融匯著先生對鄉情和故交的懷念,於一飲一啄間記錄回味,或評點“吃相”,或探討“請客”,或介紹廚具……簡直無所不包。

這93篇文章中,也包括《雅舍談吃》中的57篇文章,它們皆以一種食物名為題,讀來常令人口齒生津、垂涎欲滴。這不正是現當代版《舌尖上的中國》嗎?

說回本文《饞》。它是《梁實秋談吃》中的第一篇文章,仿佛隻有會饞的人才有資格閱讀後文,這種編排甚是可愛。文章最後一段“饞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現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恰巧印證了這一點。毫不誇張地說,隻要讀過《饞》的人,就會情不自禁地跟隨先生的文字——“一年四季地饞,周而複始地吃。”

閱讀延伸

1.本文中,你最喜歡哪段文字?或者那句話會讓你有感觸。請說說你的理解。

2.請選讀梁實秋先生的《梁實秋談吃》或《雅舍談吃》,在先生的文字中大飽口福吧。

3.梁實秋與唐魯孫、鄧雲鄉被稱為“華人三大美食家”。如有興趣,可對另外兩位先生多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