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龍虎鬥十
劉福對於建功立業的興趣並不是很大,都已經是皇帝了,立再大的功又有個卵用?無非就是死後能寫的功績又多一行字而已。《?手打奉獻》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之所以決定禦駕親征,隻不過是劉福以自身為餌,為其他戰場創造機會罷了。
三十萬大軍足以保證劉福的個人安全,而劉福這個香餌也讓諸葛亮、周瑜這樣的智者哪怕明知可能是陷阱,也會心甘情願的跳進來,因為擊敗劉福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大到二人舍不得放棄。
從目前來看,劉福的計劃是成功的,孫劉兩家的主力都被留在了江北,顧不得去照顧其餘戰場。袁尚歸降,除了龍騎軍來勢洶洶,兵臨城下這個客觀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袁尚感到孤立無援,不願意再為他人做嫁衣的緣故。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孫劉兩家將得失看得太重,這才叫劉福的計謀得逞,以至於如今到了進退兩難的處境。
諸葛亮與周瑜都已經意識到劉福這裏有可能隻是一個誘餌,可如今兩軍已經陷入僵持,不是一方想退就能安全退卻的。但其他戰場傳來的壞消息又叫二人坐立不安,雖然還沒有到一夜愁白頭的情況,但二人這段時間的精力不濟卻也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高寵詐降失敗,被送回一件血衣以後,周瑜更是連連後悔自己當初答應了高寵的詐降計。必須想辦法打破眼下的僵局,這是諸葛亮跟周瑜的共識,可想要打破又談何容易。西漢軍的防守滴水不漏,稍有不慎反倒容易叫西漢的郭嘉等人將計就計。
諸葛亮與周瑜不敢小瞧對岸的郭嘉、法正、徐庶等人,清楚知道這些人的智謀並不差,與自己相比也不過是在仲伯之間,換句話說,誰能勝過誰都有可能,就看最後誰最先沉不住氣。
而這恰恰正是孫劉兩家的短板,與鎮定自若的劉福相比。劉備、孫權的養氣功夫則要顯得差了許多。也不能怪二人沉不住氣,實在是條件使然,劉福有足夠的底氣跟孫劉二人耗下去,而孫劉二人卻耗不起。
無論是戰力還是後勤,孫劉二人都處於劣勢,如果不能出奇製勝,時間拖得越久。對孫劉兩家就越是不利。
擺在諸葛亮與周瑜麵前的其實就是一道是走是留的選擇題,劉福因為身份的原因。天時早已站在了劉福那邊。雖然孫劉兩家捧起了劉協這塊破招牌,但這天下還有多少人認為劉協是漢室正統,那就不好說了。
再說地利,此時兩軍對峙的地方雖然隔著一條河,但這河終究不是長江那種天塹,隻要守住一邊就能高枕無憂,隻要對岸的漢軍舍得犧牲,攻過來一點問題也沒有。
還有人和,很明顯。雙方的士氣也不是在一個檔次,西漢那邊隨著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而高漲,而孫劉兩家這邊卻是不斷低迷。尤其是在聽說劉備、孫權將江北的百姓盡數遷往南方以後,那些出身江北的士卒很明顯情緒波動很大,背井離鄉的憂愁和擔心家中親人安危的雙重壓力讓這部分士卒無心戰事。
“不能繼續留在這裏與西漢對耗,我們必須後撤重整旗鼓。”諸葛亮一臉嚴肅的對周瑜說道。
周瑜也同意諸葛亮的判斷,聞言點頭答道:“撤是必須要撤的。但必須要考慮周詳,以免叫對岸的西漢軍有機可乘。”
此時劉備、孫權皆不在此處,拿主意的就是諸葛亮與周瑜。既然這兩位主事人的意見達成了一致,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如何撤退。比起劉備、孫權那種愛惜瓶瓶罐罐,什麽都不肯放棄相比,諸葛亮與周瑜的魄力明顯要更大一些。
二人商議要撤就一次撤到底。撤到不能再撤的地步,唯有將自己逼入絕境,方能絕地反擊,爭取到那一線生機。二人議定,將兩家最後撤退的地點定在了赤壁,唯有那裏,才是決定兩家生死存亡的最關鍵之地。至於那些主動舍棄的地方。隻要能夠擊敗劉福,失去的終究會再次奪回來,可若是失敗,那兩家就再無容身之處。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諸葛亮與周瑜都沒有去派人請示各家的主公,在決定此事以後,二人立刻行動,先斬後奏,在一個烏雲遮住了月亮的夜晚,兩家交替掩護著開始向預定地點撤退。不過對於河對岸的動向,西漢軍從來就沒有鬆懈過,尤其是在有千裏眼這種東西的輔助下,那更是將對岸的一舉一動都看在了眼裏。
得知河對岸的營地有了異常的動作,郭嘉沉吟了片刻後對劉福說道;“陛下,看來諸葛亮跟周瑜這是打算跑了。”
“也可能是故布疑陣,誘使我軍過河追擊。”一旁的法正也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唔……不管是準備跑了還是故布疑陣,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就是。山水總有相逢時,他們就算此時跑了,也總會有他們不能跑的時候,靜觀其變就是。”劉福想了想後笑道。
此時的劉福已經不必為了一場勝利而去冒險。手裏的牌多,想怎麽出都行,至少在劉福心裏,最終會獲勝都是自己。不光光是劉福這樣想,郭嘉、法正等人也是這個心思,任你千般變化,我自步步為營,將你逼到牆角,除了一戰,看你還有什麽咒念!
一夜無事,讓諸葛亮與周瑜在暗鬆一口氣的同時也隱隱有些失望。昨晚二人做了兩手準備,若是對岸派兵來追,兩家就合兵一處反手吃掉對方的追兵,可對方沒有追,而是任由兩家退兵,這就讓二人所做的布置成了無用功。
得知諸葛亮與周瑜退兵,劉福也沒有猶豫,當即派兵過河占了諸葛亮與周瑜留下的營地,隨後便分兵去攻取附近的城池,既然已經決定步步為營,那就不需要冒進,更不需要去追擊,總有一戰的時候,不著急。
可劉福不著急,宛城的司馬懿卻有點坐不住了。在得知諸葛亮與周瑜退兵的消息以後,司馬懿沒有沉住氣。打算半路給諸葛亮一個教訓。之前被諸葛亮堵在城裏天天罵陣,要說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隻不過為了大局著想,司馬懿這才強自忍耐下來。可眼下司馬懿覺得終於等到了一雪前恥的機會,在得到消息不久就帶著龐會、黃敘等人出了宛城,打算通過博望坡直取新野,斷諸葛亮與周瑜的歸途。
兵貴神速,為了趕在諸葛亮與周瑜之前拿下新野。司馬懿連夜行軍,進入了博望坡。
按照所得的情報。孫劉兩軍的前軍尚未抵達博望坡,司馬懿行軍也就少了許多顧忌。司馬懿高坐馬上,不斷催促兵卒加緊行軍,同時向兵卒許下攻取新野後能夠得到的好處。
“大人不必著急,據情報所說諸葛亮此時距離博望坡尚遠,不必如此著急。”黃敘輕聲勸司馬懿道。
司馬懿聞言搖頭答道:“黃校尉莫要輕敵,那諸葛亮非是易與之輩,還是盡早拿下新野開始布置比較穩妥。……黃校尉,你若是負責守衛此處的守將。若是遇到敵襲,你會如何禦敵?”
聽到司馬懿的提問,黃敘看了看四周,答道:“此處灌木眾多,末將若是力有不逮,在撤走之前定會放火阻攔敵兵的追擊。”
司馬懿聽後滿意的點頭說道:“沒錯,這裏的確是個放火的絕佳地點。”
卻不料司馬懿話音剛落。在兩側高坡上就飛出幾支火箭,瞬間就將附近點燃,大火驟起,司馬懿大驚失色,不及細想,急忙下令退兵。可這個命令還沒傳達下去。就聽負責後軍的龐會派人急匆匆趕來稟報說是後路火起,退路已斷。
“該死!看來我們這是中計了!”司馬懿氣急敗壞的叫道。
“大人,眼下如何是好?”一旁的黃敘急聲問道。
司馬懿也沒想到自己烏鴉嘴一語中的,說這裏是放火的好地方就有人真的放火,而且放眼四周火勢,這明顯是有人早有準備,隻等自己這隻傻鳥衝進來。
“黃校尉。是我害了你們。”司馬懿慚愧的對黃敘說道。
水火無情,此時的司馬懿也沒了主意,大軍已被大火包圍,即便能夠衝出火場,也必會損失慘重,而且諸葛亮用計歹毒,說不定在火場外會埋下伏兵,隻等自己帶人自投羅網。更何況即便司馬懿最後逃出生天,又有何麵目去見劉福?
想到這裏,司馬懿拔劍打算自刎,結果自然是被旁邊的黃敘給伸手奪下,出聲勸道:“大人莫要輕生,事情還未到那個地步!”
“若是敗陣而回,即便陛下不怪,我又有何麵目去見陛下。黃校尉……”司馬懿苦笑一聲,剛說到這裏,忽然感覺鼻尖一涼,司馬懿止住話頭,抬頭望天,絲絲涼意落在臉上,引得司馬懿不由一陣狂喜。
下雨了!!!
司馬懿做夢也沒想到此時竟然會下雨,這兩天烏雲遮月,但總不見有雨落下,卻沒想到在這時雨水落地,不僅滋潤了大地,更是將司馬懿這夥人給救了。雨越下越大,司馬懿卻絲毫不為此時下雨煩惱。
實在是下得太及時了!要沒有這場及時雨,司馬懿今天恐怕難逃葬身火海的下場,但這一場雨一下,就把司馬懿給救了。
既然諸葛亮可以派人在此放火,那就意味著奇襲新野的目的已經難以達成。司馬懿也不猶豫,當即下令前隊變後隊,退回宛城。
與司馬懿劫後餘生的狂喜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諸葛亮的滿心鬱悶。計劃已經做到了萬無一失,但卻沒想到老天偏偏在這時跟自己開了一個玩笑。原本還指望一場大火重挫一下西漢軍的銳氣,打破西漢軍不敗的神話,結果全被一場大雨給攪黃了。
站在雨中,諸葛亮鬱悶的抬頭望天,任由雨水落在身上,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麽好。在諸葛亮眼中,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天時被劉福所占,地利歸孫權所有,劉備能得的也唯有一個人和。隻不過這個人和眼下看來已經難保,而這天時也太過逆天了一點吧?
這叫什麽事嘛!要是沒有這場大雨,宛城司馬懿這回不死也得脫層皮,可偏偏下雨了,自己之前為火攻所做的布置全部白費,老天你實在是太會開玩笑了。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諸葛亮在雨中沉默了片刻,振作精神前往新野,那裏還有周瑜在等著自己趕去匯合。雖然老天都站到了西漢那天,但諸葛亮卻不打算死心,反倒準備與天鬥上一鬥,不想讓自己贏,自己偏偏就要贏到最後!
等到趕到新野時,兩家的人馬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此時的新野除了諸葛亮與周瑜帶來的人,已經沒有別的住戶,凡是生活在江北的百姓,都被劉備盡數遷往了荊南。與孫權一樣,劉備同樣也不看好這次大戰的結果,所做的準備也盡是與西漢劃江而治的準備。
人口一直就是劉備與孫權的短板,為了堅持以後鬥爭,二人也顧不得去考慮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什麽不利的影響了。先顧眼前吧,名聲再不好聽,也總比失去一切,任人魚肉要強一些。
“孔明,你是隨我一同前往赤壁還是去見你的主公?”在江邊,周瑜問諸葛亮道。
“此事關係重大,總要與主公解釋清楚才行。”諸葛亮想了想後答道。
“既如此,那你一路小心。”
“……你也一樣。”
諸葛亮與周瑜拱手而別,心裏都對麵見自家的主公感到一陣憂心忡忡。自家的主公可不是劉福那種開明的主公,如果知道二人擅作主張退兵,還不知道會發怎樣的雷霆之怒。周瑜那邊還好點,手握兵權多少還能讓孫權有點顧忌,可諸葛亮那邊就難說了。
劉備可不是一個善茬,說難聽點就是一個老兵油子,他會幹出什麽事來,就連諸葛亮自己都有點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