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大易無邊 慧行天下 50財富論四 管理財富(論虛擬…

50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經濟)

財富需要管理麽?當然,小孩需要管理,牛羊需要管理,財富也需要管理。

但問題在於,財富的最大權重是屬於自然的,這種財富即使你不管他、不理他,他反而能更好地運轉。所以我們這裏說的管理財富,主要的是管理人為的社會約定意義下的財富。盡管這類財富在真正財富總量上少到不值一提,但我們大家卻自以為他還是對自己很重要,因而需要討論一下。

當我們討論這些先賢們早就探討過的東西時,我的意思是,雖然我明確知道亞當斯密、盧梭、孟德斯鳩等先哲偉人早就在他們自己的領域內把類似的這些概念給討論的滾瓜爛熟了,但我還是不願意去翻看他們的東西。我寧願做一個不知者,而單純從我們的生之易的角度來討論這些問題。

我們說到了財富,並且提到了管理。財富按照前幾章我們所提的,我倒是略知一二了,但具體說到管理,我還是很模糊。

比如我們這個家(隻是個比方),有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還有小哥小嫂,以及咱爸咱媽、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是老人,不做事,隻負責說教;媽媽負責全家的後勤;老爸則領著我們哥仨幹活,土裏刨食;二哥會點手藝平時做個農具啥的;小哥有點小才,平時唱個小曲啥的。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就這麽過,也挺好。

可是一日日家大業大了,大哥那邊是一大家人家了,二哥也是,小哥更不用說。人多事雜,“訟”就出來了,所以大夥商量著,是不是分開幹?說分就分,大哥一家負責地裏的活,二哥負責農具家具修理修理啥的,小哥負責逗樂說段相聲演個小品“不差錢”啥的,老爸則負責讓大家該負責什麽監管大家啥的,爺爺奶奶早已作古專職負責保佑大家啥的。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就這麽過,也挺好。

可是一日日家大業大了,那麽多人還要在一塊吃大鍋飯,早啦晚啦熱啦涼啦,實在不方便,媽媽說,商量商量分開吃吧。大家也都認同,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分開吃,各家該從官中裏領多少糧食呢?“多了”,大哥說就那麽多地兒能多到哪兒去?“少了”,少了也吃不飽啊。“一個人先給五百斤糧食。”父親說,早合計過了,倉裏就這麽多。沒意見父親就給每家每戶按人頭寫糧條,這就代表了糧食,以後用它就可以從母親那裏領糧食了。當然官中裏也不可能光出不進,父親還要求從下年開始,大哥必須用糧食來父親這裏換糧條,二哥必須用農具、家具來換糧條,小哥也是,而且大夥手中的糧條也可以相互交換,為的是讓大家加勁幹活。而父親則開始專門研究該怎麽來寫以及寫多少糧條,因為哥仨個幹的活是一定的,不會是無限的多。

比如剛開始是一百斤糧食換二十五斤糧條,可是後來由於大量使用化肥,特別是責任到人分幹到戶,大家的責任心強了,積極性也高了,同時又使用了機械化,現在一百斤糧食就隻能換十五斤或則是十斤糧條了。因為糧食的產量提高了,社會的總財富也就增加了,但是一家人吃的糧食相應地還是那麽多,二哥小哥這裏也是大同小異。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就這麽過,也挺好。

直到有一年,天災,顆粒無收。大哥沒有糧食交,就沒有糧條發,二哥沒有農具做,也沒有糧條拿,小哥更別提,大家都蔫著腦袋誰還有心思聽你在那裏“不差錢”?我們可是都差錢了。可父親的倉庫裏仍有足夠吃一年的糧食足夠用半年的家什。這是怎麽回事呢?難道要活活看著糧食而餓死自家的孩子麽?那是絕對不可能地,所以飯大家是照吃不誤地。但父親卻必須弄明白這其中的原因,他找小哥幫忙,可小哥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我們說財富是被創造的(第二財富),但財富的創造是依靠自然而被創造的,而財富的管理同樣是對自然的模擬。當糧條在大家手中被當作糧食流通的時候,其實他更本就不代表任何財富。就是說,不管父親為了設計和簽署他那張糧條花費了多少心血,糧條本身都不是財富。就是說,不管黃金白銀本身是以礦物的形式被埋在南非深深的地下,還是以純金純銀的形式藏在哪個銀行深深的地下,作為貨幣其本身都不代表任何財富,當然除掉其貨幣意義而考慮其實用性除外。

就是說,所謂的經濟學即如何管理財富本身是有著若幹不自然的地方的。股票、期貨、銀行利潤、產生的都隻是貨幣而不是財富,而且其所產生的那些貨幣也是觀念中的貨幣而不是以金銀實體為代表的貨幣。金和銀同樣也必須由礦場的開采來生產而不是由股票、期貨、或銀行利潤來產生。所以管理財富歸根結底是通過管理促使真正財富的增加,而不是通過管理隻促使了觀念中貨幣的增加。就像父親手中的糧條,那東西多和少都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意義,關鍵還是倉庫裏有一年的存糧,這樣到顆粒無收的災年時,我們才能安然度過。這一點哥仨都明白,父親也明白,在座的各位更是明白,但偏偏就有人不明白。

比如內需與GDP,大哥多買一把工具就可以促進二哥多造一把工具進而為全家增加財富嗎?問題是大哥根本就不需要多買一把工具呀。二哥多買一袋糧食就可以促使大哥多生產一袋糧食進而為全家增加財富嗎?問題是二哥根本吃不了而大哥土地的產量也是一定的。所以內需應該是一種經濟學上的名詞,與總的經濟學上的經濟活躍度有關,是虛擬經濟的一部分而不是真實財富的內容。至於GDP,大哥和二哥隻要閑來無事把等值的糧食與工具換來換去父親那裏就可以產生驚人的GDP,但這頂個P用?

所以虛擬經濟必須擺脫管理和增加貨幣的兼職,回歸到真正管理和增加財富上來。管理和增加貨幣特別是觀念中的貨幣是最最可笑的事情。所以,父親才會拍拍手說道:“孩子們,來,拿糧食吧!”

但是虛擬經濟就真的不好了嗎?不是那樣。虛擬之為虛擬,虛擬的是自己未來的財富,比如貸款,你之所以能夠提前使用自己未來的財富,就在於別人用自己現在的剩餘為你提供了這種仿佛是來自未來的財富,而實際上他們依然是現實中的財富。財富隻有被創造出來之後才可以稱之為財富並被人使用,你固然可以使用未來的錢,但你無論如何不能使用未來的石頭未來的木頭去建你的房子。任何虛擬出的或未來的財富也必須由已經創造出的現實中的財富來提供才真正可以使用,不然虛擬經濟體提供的就隻是貨幣而不是財富。而這種貨幣層麵上的繁榮則根本就無關乎真正的財富的管理與增加。

所以,所謂的金融上的大風暴隻是也僅是虛擬經濟層麵上的貨幣大廈的倒塌。如果是真正的財富層麵上的倒塌別說一年,就是三個月,係統也會潰散。而虛擬經濟層麵上的東西之所以容易倒塌,就在於虛擬經濟更多地是在實現其管理和增加貨幣的功能。而我們知道,就算沒有這層虛擬,係統依然會正常運轉,但這層虛擬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帶來了好處,促進了財富的增加,進而起到了管理財富的功能。但自從人們不滿足虛擬經濟單一的管理功能之後,虛擬經濟就成了一部分人(!)管理和增加貨幣的上好工具(貨幣資本)。人們以為(而且確實也是)他們不是在財富層麵上獲得財富,而是在貨幣層麵上獲得財富(其實是貨幣)。當然這種時髦的說法隻會蠱惑人心而不會給世界增加一絲一毫的財富,但當人們都覺著自己完全同樣可以在貨幣層麵上獲得貨幣時,人們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獲得的竟然真的隻是貨幣,而非財富,那就糟了。一個饅頭,不管值五毛錢還是五十萬元,他本身所代表的財富不增不減。就是說,真正的糧食是大哥一家一年下來辛辛苦苦生產的那些,不管父親手裏寫的糧條是多也好少也好,一家人看重的不是那些,而是倉庫裏到底有沒有足以度過災荒的糧食。虛擬的東西,總是在真正需要他的時候變得軟弱無力,而財富的管理偏偏又少不了這些真正需要時軟弱無力,最不需要時強大無比的虛擬。

但財富的管理最終是以促進財富的增加為目的的,至於貨幣層麵的東西,愛玩一下就玩一下吧,隻要不誤正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