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介紹-魏(中)
人物之韓浩
字:元嗣
籍貫:河內
官職:中護軍
家庭成員:子:韓榮
人物傳記:
漢末起兵,縣近山藪,多寇,浩聚徒眾為縣籓衛。太守王匡以為從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時浩舅杜陽為河陰令,卓執之,使招浩,浩不從。袁術聞而壯之,以為騎都尉。夏侯惇聞其名,請與相見,大奇之,使領兵從征伐。呂布抓住夏侯惇時,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複yu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惇既免,太祖聞之,謂浩曰:“卿此可為萬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後有持質者,皆當並擊,勿顧質。由是劫質者遂絕。時大議損益,浩以為當急田。太祖善之,遷護軍。太祖欲討柳城,領軍史渙以為道遠深入,非完計也,欲與浩共諫。浩曰:“今兵勢強盛,威加四海,戰勝攻取,無不如誌,不以此時遂除天下之患,將為後憂。且公神武,舉無遺策,吾與君為中軍主,不宜沮眾。”遂從破柳城,改其官為中護軍,置長史、司馬。從討張魯,魯降。太祖曰:“吾安可以無護軍?”乃與俱還。其見親任如此。及薨,太祖湣惜之。
曆史評價:
議者:以浩智略足以綏邊。
陳壽:浩忠勇。
人物之夏侯淵
字:妙才
時間:?——219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官職:征西將軍
諡號:湣侯
戰績:破昌豨,破黃巾徐和、司馬俱,破廬江叛者雷緒,斬賊帥商曜,平隃糜、汧氐,擊破南山賊劉雄,降其眾,圍遂、超餘黨梁興於鄠,拔之,涼州之戰被馬超擊敗,破韓遂,平宋建叛亂,平巴郡,定軍山魏蜀之戰戰敗。
家庭成員:子:夏侯霸、夏侯威、夏侯和、夏侯惠、夏侯衡、夏侯稱、夏侯榮
曆史年表:
夏侯淵是夏候惇的族弟,年輕時曾為曹操替罪坐牢,後被曹操營救。
[190年],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淵先後任別部司馬、騎都尉,後來又升為陳留太守、潁川太守。
[200年],夏侯淵被任為督軍校尉,參加官渡之戰,獲勝後受命掌管兗、豫、徐州軍糧,當時曹軍糧少,夏侯淵及時運糧,保障了供給,軍威得以複振。
[206年],昌豨再次起兵反叛,曹操派於禁前去攻打,不能攻克,於是又派夏侯淵前去。二人合力,擊降其十餘屯,昌豨為於禁俘斬,叛亂遂平。回軍後,夏侯淵被拜為典軍校尉。
不久,濟南、樂安黃巾軍徐和、司馬俱等部攻城掠地,斬殺官吏。夏侯淵率泰山、齊、平原郡兵大破黃巾軍,斬殺徐和,平定諸縣,並奪其軍糧補充自己的部隊。
[209年],夏侯淵行領軍隨曹操征孫權,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曹操回軍後,派夏侯淵督諸將擊破廬江叛將雷緒。後來,夏侯淵又擔任征西護軍,督徐晃等攻太原,攻下二十餘屯,平定商曜之亂,屠其城。
[211年],曹操派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派夏侯淵等率兵出河東,與鍾繇合兵。鍾繇入關後,關中諸將起疑,以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軍,據守潼關抗曹。夏侯淵隨曹操出征,在渭南之戰中擊敗馬超。夏侯淵又督朱靈平定隃糜、汧氐,與曹操會師於安定,擊降楊秋。
[212年],曹操回鄴城,讓夏侯淵行護軍將軍,督朱靈、路招等鎮守長安,率軍擊降了南山賊劉雄,進攻馬超、韓遂餘黨梁興於鄠,擊破梁興部隊並殺掉梁興。夏侯淵因功被封為博昌亭侯。同年,馬超卷土重來,包圍涼州刺史韋康於冀城,夏侯淵增援未到而韋康投降。當夏侯淵進軍至距冀城200餘裏時,馬超出城迎擊,夏侯淵軍交戰不利,此時汧氐造反,夏侯淵引軍退回。同月,冀城屬吏楊阜起兵反馬超,馬超兵敗,投奔張魯。
[214年],馬超在張魯支持下,卷土重來,包圍祁山。楊阜、薑敘向駐守長安的護軍夏侯淵緊急求援。有人說,須報請曹操批準,然後才能發救兵。但夏侯淵當機立斷,立即出兵援救祁山。命將軍張郃率5000步騎兵,擔任先鋒,從陳倉小道而入,夏侯淵親自督糧在後。張郃進至渭水,馬超率氐、羌數千眾迎戰張郃。未戰便即敗走,張郃率軍收撿馬超軍遺下的器械。夏侯淵到時,諸縣皆己投降。夏侯淵隨後進攻駐軍顯親的韓遂。韓遂得到消息後,便退走躲避。夏侯淵收其糧草,追至略陽城,離韓遂軍隻有20餘裏,部將中有的主張立即進攻,有的建議轉攻興國。夏侯淵則認為,韓遂兵精,興國城固,都不能很快攻下,韓遂軍中家在長離的羌人很多,不如轉攻長離。於是,夏侯淵留部將看守輜重,親率精兵輕裝疾進,縱火攻焚長離羌屯,斬獲其眾。韓遂聞訊,果然率兵回救。夏侯淵韓遂對陣,部將見韓遂援兵勢盛,欲挖塹築營,暫避敵鋒。夏侯淵則認為士兵轉戰疲敝,不能長久拖下去。於是下令擊鼓衝鋒,士兵奮勇爭先,一舉擊潰韓遂的軍隊,得其旌麾,並乘勝包圍興國。氐王逃奔馬超,其餘投降。而後,夏侯淵揮師繼進,又接連攻破高平等地,眾皆逃走,夏侯淵收其糧穀牛馬。戰後,夏侯淵假節。同年,夏侯淵率兵討伐在枹罕自稱王30餘年的宋建,一舉攻克,得到曹操的稱讚。隨即派張郃北渡黃河,進入湟中,招降河西羌族各部落,於是平定隴右地區。
[215年],曹操征張魯,夏侯淵率軍與曹操會師休亭,攻降張魯,占領漢中。曹操升夏侯淵為都護將軍,並率張郃、徐晃等進攻巴郡。曹操回師時,拜夏侯淵為征西將軍,留其守漢中。次年,曹操增夏侯淵食邑300戶,加上之前的一共800戶。
[218年],劉備進軍至陽平關,夏侯淵率諸將阻擊,兩軍相持至第二年。
[219年],劉備率軍進攻,夏侯淵派張郃保護東圍,自率輕兵保護南圍。劉備奔襲張郃,張郃作戰不利,夏侯淵分出半數兵力,增援張郃。夏侯淵為擺脫被動,率兵爭奪定軍山。蜀將黃忠居高臨下,發動突襲,夏侯淵陣亡。
曆史評價:
《魏書》:淵為將,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故軍中為之語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曹操: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
陳壽:淵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人物之曹仁
字:子孝
時間:168——223(壽56)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官職:大司馬
諡號:忠侯
戰績: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並陶謙將呂由,克句陽,生獲呂布將劉何,雞落山之戰戰勝袁紹軍,南郡魏吳之戰戰敗逃跑,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魏蜀之戰擋住了關羽的進攻,攻破邵。
家庭成員:父:曹熾,子:曹泰、曹楷、曹範,弟:曹純
曆史年表:
【公元193年】東漢獻帝初平四年
在曹操破袁術之時,曹仁多有斬獲。從征徐州,曹仁經常督領軍騎,擔當陣前先鋒。又別攻徐州刺史陶謙的部將呂由,擊破敵軍,再與大軍會師彭城,大勝陶謙軍隊。後從攻費縣、華縣、即墨、開陽(以上皆為徐州轄內縣地),陶謙派遣部下急救諸縣,皆被曹仁擊破。
【公元195年】東漢獻帝興平二年
曹操征呂布,遣曹仁別攻句陽,成功拔城,更生獲呂布手下將領劉何。
【公元196年】東漢獻帝建安元年
曹操平黃巾後,迎接漢獻帝定都於許昌,並以曹仁數有軍功,拜為廣陽太守。曹操十分器重其英勇武略,於是不使曹仁守郡,而讓他以議郎身分(職官名。秦代設置,掌論議。)督軍。
【公元198年】東漢獻帝建安三年
從征張繡,曹仁別攻周圍縣地,略城虜眾達三千餘人。曹操軍退還之際,張繡派軍追擊,曹軍不利,士卒皆喪氣,獨曹仁起而激厲將士,軍心甚奮,曹操壯其所為,最終擊破張繡。
【公元199年】東漢獻帝建安四年
春二月,張楊為部將楊醜所殺,楊醜又被眭固所殺,眭固引眾欲投袁紹,屯於射犬。夏四月,曹軍進軍臨河,曹仁與史渙渡河擊眭固。眭固使張楊故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留守射犬,自己則帶兵北尋袁紹求救,然而與曹仁等相遇於犬城。雙軍交戰,曹軍大勝,並斬眭固。
【公元200年】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汝南降賊劉辟等響應袁紹造反,侵略許地。袁紹使劉備往助劉辟,曹仁擊破備軍。官渡之戰時,曹操與袁紹相持甚久,袁紹遣劉備出襲濦、強諸縣,縣眾多舉而應之。使自許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為憂。此時曹仁進言:「南方諸縣以為我軍目前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們,而劉備此時卻以大軍壓境,他們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劉備剛剛統袁紹的兵,還未能得其所用,一擊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於是令曹仁遣騎攻打劉備,將其擊走,曹仁終於盡複收各個叛縣而還。後來袁紹遣別將韓荀想鈔斷曹軍西道,卻被曹仁破之於雞洛山。袁紹自此不敢再別遣分軍。曹仁又與史渙等鈔截紹運糧車,盡燒其糧。
【公元205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年
河北既定,曹仁從圍高幹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之後,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說道:「圍城攻郭,必須向敵軍宣示活門,這是為了替其開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敵軍宣告城陷必死,那敵人勢將堅心死守。而且此城堅固糧多,要攻,則士卒疲傷,要守,則遷延日久;這樣駐軍於堅城之下,強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計。」曹操聽從其言,果然城池立降。於是收錄曹仁前後軍功,封都亭侯。
【公元209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四年
從曹操討平荊州,曹仁進封征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守來攻的吳將周瑜。周瑜帶軍數萬,其前鋒數千人已至,曹仁登城遠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將牛金迎軍挑戰。但吳軍甚多,牛金眾少,於是被圍。曹仁與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頻沒,左右之眾皆失色驚懼。惟曹仁意氣奮怒,呼左右取馬來,陳矯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於是一起拉著曹仁說:「賊眾強盛,勢不可當。何不放棄這數百眾人,而將軍卻要以身相赴!」曹仁不應,被甲上馬,帶領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與敵軍距百餘步之遙,迫近城溝,陳矯等以為曹仁隻是在溝上當住,為牛金支持作勢,誰知曹仁竟渡溝直前,衝入敵圍,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敵圍之中有餘眾尚未盡出,曹仁複又直還突入,將餘兵從圍中拔出,又殺敵數人,把敵軍擊退。陳矯等初見曹仁衝出,皆惶懼無措,直到親見曹仁還城,不得不歎道:「將軍真是天人!」三軍皆服其勇。曹操更加大彰其功,轉封安平亭侯。
【公元211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
西討馬超,曹仁為安西將軍,總督諸將拒守潼關,破馬超於渭水之南。其時河間蘇伯、田銀反,曹仁遂行驍騎將軍,都督七支大軍討破田銀等眾。曹操複以曹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旅樊城,擔當鎮守荊州之重任。
【公元217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
曹仁與夏侯惇、張遼居屯巢。
【公元218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
曹仁年少時**而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經常置律法於左右,依照條目行事。鄢陵侯曹彰北征烏丸之時,其兄曹丕致書訓誡曹彰說:「為將者要奉公守法,不是應該像征南(征南將軍,指曹仁)一樣嗎?」
【公元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其時宛城有侯音作叛,聚眾數千人,曹仁反應甚快,即率諸軍攻破侯音,斬其首,屠宛城,再還屯樊城,拜為征南將軍。後來關羽進攻樊城,時漢水暴漲外溢,於禁等七支持軍盡遭淹沒,於禁更向關羽投降。曹仁以數千人馬守城,城也被淹沒甚深。關羽乘船支臨城,分數重包圍樊城,使樊城內外斷絕,糧食亦將盡,救兵尚不至。曹仁身先激厲將士,示以必死之誌,眾將士皆感動而無貳心。後徐晃引兵救至,洪水亦稍減,於是徐晃從外擊關羽,曹仁從內潰圍而出,終於擊退關羽。
【公元220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魏文帝黃初元年
及至曹丕即位為魏文帝時,拜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諸州的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戶,並前共有三千五百戶。又追賜曹仁父曹熾諡為陳穆侯,設置十家負責守塚。曹仁被召還屯軍宛城,當時孫權遣部將陳邵據守襄陽,朝廷詔曹仁往討。曹仁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遂進軍襄陽,遣將軍高遷等將漢南一帶附化民徙置於漢北。
【公元221年】魏文帝黃初二年
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又詔使曹仁討斬叛將鄭甘,移屯臨潁,遷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還屯於合肥。
【公元223年】魏文帝黃初四年
曹仁去世
曆史評價:
陳壽:①仁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②仁少時不修行檢,及長為將,嚴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從事。
傅子:曹大司馬之勇,(孟)賁、(夏)育弗加也。
陳矯:將軍(曹仁)真天人也。
人物之曹純
字:子和
時間:170——210(壽41)
籍貫:同曹仁
官職:高陵亭侯
諡號:威侯
戰績:破袁紹軍、破烏丸軍、破劉備軍
家庭成員:父:曹熾,子:曹演,兄:曹仁
曆史年表:
[187年],曹純出任黃門侍郎。
[189年],曹純跟隨曹操到襄邑征兵,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
[204年],曹純以議郎的身份參與司空軍事的工作,率領虎豹騎跟隨曹操進攻南皮。袁譚迎戰,曹軍損失很大,曹操想暫時停止進攻。曹純勸到:“今日我軍奔走千裏來殺敵,如果不能消滅敵人而後退,必然會折損軍威;況且我們孤軍深入,很難打持久戰。現在敵人因為勝利而變得驕傲,我軍因失敗而變得警覺,以警覺對驕傲,一定可以勝利。”曹操稱讚他的言論,於是加緊進攻,袁譚果然被擊敗。曹純的部下斬殺了袁譚。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曹純的部下抓獲了單於蹹頓。曹純因前後功勞,被封為高陵亭侯,食邑300戶。
[208年],曹純隨曹操南征荊州,在長阪追到了劉備,抓到了劉備的兩個女兒並繳獲了輜重,收服了劉備軍的離散士兵。接下來曹純隨曹操占領了江陵,赤壁兵敗後返回了譙郡。
[210年],曹純去世。
曆史評價:
《英雄記》:純富於財,僮仆人客以百數,純綱紀督禦,不失其理,鄉裏鹹以為能。好學問,敬愛學士,學士多歸焉,由是為遠近所稱。
曹操:純之比,何可複得!吾獨不中督邪。
《魏書》: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太祖難其帥。純以選為督,撫循甚得人心。
人物之曹洪
字:子廉
時間:169——232(壽*)
籍貫:同曹仁
官職:驃騎將軍
諡號:恭侯
戰績:滎陽之戰戰敗(被董卓將徐榮所敗,曹洪救了曹操),擊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十餘縣。
家庭成員:伯父:曹鼎,族父:曹瑜,子:曹馥、曹震
曆史年表
【公元190年】東漢獻帝初平元年
二月,曹操起義兵討董卓,軍至滎陽,卻為董卓部將徐榮所敗。其間曹操失掉坐騎,而賊軍追襲甚急,曹洪見狀便下馬,把馬讓給曹操,曹操固辭不受,曹洪便道:「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於是讓曹操上馬,自己則步從到汴水,卻苦於水深不能得渡,幸好曹洪循水尋得船隻,與曹操二人俱渡汴水,還奔譙縣。揚州刺史陳溫素來與曹洪相善,曹洪便帶領家兵千餘人,到陳溫處募兵,得廬江上甲兵二千人,往東到丹楊又複得數千人,然後與曹操會師龍亢。
【公元193年】東漢獻帝初平四年
曹操征徐州時,張邈舉兗州叛迎呂布。其時有大饑荒,曹洪帶兵在前,先據東平、範縣,集聚糧穀以繼軍需之用。後曹操討張邈、呂布於濮陽,呂布兵破出走,曹軍遂據東阿,轉擊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十餘縣,皆拔。以前後功拜鷹揚校尉,遷揚武中郎將。
【公元196年】東漢獻帝建安元年
曹洪奉命將兵西迎天子,遷都許昌時,曹洪拜為諫議大夫。從軍別征劉表,破表別將於舞陽、陰葉、堵陽、博望,有功,遷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曹洪累從征伐,拜都護將軍。
【公元217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
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軍下辨;曹洪奉命拒之。
【公元218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
曹洪大破吳蘭,斬其部將任夔等人。
【公元220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魏文帝黃初二年
曹丕即位時,曹洪封為衛將軍,遷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進邑千戶,並前二千一百戶,位特進;後徙封都陽侯。
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嗇,曹丕少時曾對其有所求借而不獲,因此意常恨曹洪,所以後來藉詞曹洪舍客犯法,洪本人下獄當死。群臣並救皆不能得。卞太後便向郭後道:「如果曹洪今日身死,我明日便敕帝廢後了。」於是泣涕屢請其命,終於可以免官削爵土代替死罪。曹洪乃是先帝(曹操)之功臣,時人多為其受冤感到不滿。
《魏略》曰:曹丕以罪收曹洪時,曹真正在其左右,說道:「如今誅曹洪,洪必以為我在譖言害他了。」曹丕道:「是我自要治他,卿又有何豫呢?」其時卞太後責怒於曹丕,並言「梁、沛之間,非子廉無有今日」。曹丕方下詔釋曹洪。但仍沒入其財產。太後又為曹洪請言,曹丕後乃還其財。曹操為司空時,由己身以下,每歲發起調查,使本縣縣令評官吏家財。於時譙令平曹洪貲財與公侯之家相等,曹操便歎道:「我家貲那得如子廉耶!」曹丕在東宮時,嚐向曹洪借絹百匹,而曹洪卻不稱其意。及曹洪犯法時,自以為必死,既得複原,大喜,於是上書賠罪道:「臣少不由道,過在人倫,長竊非任,遂蒙含貸。性無檢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無厭之質,老惛倍貪,觸突國網,罪迫三千,不在赦宥,當就辜誅,棄諸市朝,猶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視天日,愧負靈神,俯惟愆闕,慚愧怖悸,不能雉經以自裁割,謹塗顏闕門,拜章陳情。」
【公元226年】魏文帝黃初七年
明帝曹睿即位,拜曹洪為後將軍,更封樂城侯,邑千戶,位特進,又複拜驃騎將軍。
【公元232年】魏明帝太和六年
曹洪逝世。
曆史評價:
陳壽:①洪家富而性吝嗇。②洪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曹操:家貲那得如子廉耶。
人物之曹休
字:文烈
時間:?——228
籍貫:同曹仁
官職:大司馬文
諡號:壯侯
戰績:下辯戰勝蜀軍吳蘭,破蜀將張飛,曆陽破吳軍,洞浦破吳將呂範,皖破吳將審德,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後率眾詣休降,石亭魏吳之戰戰敗被吳將陸遜所破。
家庭成員:子:曹肇
曆史年表:
【190年】
曹操舉兵,曹休改變姓名轉至荊州,又從小道向北回到家鄉,見到曹操。曹操對左右說:“這是我家的千裏駒啊!”讓他與曹丕住在一起,像親兒子一樣對待。曹休經常跟隨曹操征伐,曹操讓他統領虎豹騎做警衛工作。
【215年】
劉備派將軍吳蘭屯下辯,曹操派曹洪前去征討,讓曹休為騎都尉,參與曹洪的軍事。曹操對曹休說:“你雖是參軍,但其實是主帥。”曹洪也聽到了這個命令,也把事務委托給曹休處理。劉備派張飛屯固山,欲截斷曹軍後路。眾人狐疑,議論紛紛,曹休說:“如果敵人真要斷我們後路,應該伏兵潛行。如今先張聲勢,則表明他們不能做到。應該趁敵人的軍隊沒有集結,趕快攻擊吳蘭,吳蘭被擊破,張飛自會撤走。”曹洪聽從了這個建議,進兵攻擊吳蘭,大破之,張飛果然撤走。
【219年】曹操從漢中撤出,諸軍還於長安,曹休被拜為中領軍。
【220年】
曹丕繼王位,曹休升為領軍將軍,參照前後功勞,封東陽亭侯。同年,夏侯惇病逝,曹休升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各處軍事,魏文帝曹丕親自送行,下車與曹休握手告別。孫權派遣將領屯於曆陽,曹休到,擊破之,又別遣部隊渡江,燒毀敵人蕪湖營寨數千家。戰後曹休升為征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222年】曹丕征東吳,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餘軍,擊破孫權大將呂範等於洞浦。戰後曹休被拜為揚州牧。
【226年】
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進封長平侯。吳將審德屯皖,曹休擊破之,斬獲吳德的首級,吳將韓綜、翟丹等先後率眾投降於曹休。曹休增邑400戶,連同先前的共2500戶,升為大司馬,仍然都督揚州。
【228年】
魏國兩路征吳,司馬懿從漢水下,曹休率軍向尋陽。吳將周魴偽降誘敵,曹休輕信深入,被吳將陸遜擊敗,損失萬計。曹休退還至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曹休上書謝罪,曹睿派屯騎校尉楊暨去慰問,禮遇賞賜更加優厚。不久曹休背生惡癰而死。
曆史評價:
陳壽:休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曹操:此吾家千裏駒也。
人物之曹真
字:子丹
時間:?——230
籍貫:同曹仁
官職:大司馬
諡號:元侯
戰績:破靈丘賊,下辯破蜀軍,陽平破蜀將高詳,酒泉破張進,破吳將牛渚,魏蜀之戰擋住諸葛亮進攻。
家庭成員:父:曹邵,子:曹爽、曹羲、曹訓、曹則、曹彥、曹皚,弟:曹彬
曆史年表:
曹真是曹操的族子(《魏略》言:曹真本姓秦,因其父秦邵為救曹操而死,而被曹操收養,改姓為曹),曹操可憐曹真年幼喪父,將他像自己兒子一樣對待,讓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獵,被老虎追趕,曹真轉身射虎,老虎應聲倒下,曹操讚賞他的勇敢,讓他統領虎豹騎,征討靈丘,獲勝,被封為靈壽亭侯。
【215年】劉備派遣將進軍下辯,曹真以偏將軍的身份帶兵擊破劉備的別將,升為中堅將軍。後來,曹真跟隨軍隊回到長安,又任中領軍。
【219年】
鎮守漢中的夏侯淵陣亡,曹操很是擔憂,任命曹真為征蜀護軍,督徐晃等在陽平擊破劉備的部將高翔。後來,曹操親自到漢中,撤出諸軍,讓曹真到武都迎接曹洪等還屯陳倉。
【220年】
曹丕繼王位,任命曹真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軍事,錄前後功,進封東鄉侯。張進等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將軍費曜征討,獲勝,斬殺張進等。
【222年】
曹真回到洛陽,被任命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後來,曹真和夏侯尚等征討孫權,攻擊擊牛渚屯,獲勝,轉拜為中軍大將軍,加給事中。
【226年】曹丕病重,招曹真與陳群、司馬懿等受遺詔輔政。魏明帝曹睿繼位後,曹真進封邵陵侯,升任大將軍。
【228年】
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呼應諸葛亮。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督諸軍到郿城,於斜穀擊敗蜀將趙雲、鄧芝。安定百姓楊條等脅迫當地官員占據了月支城,曹真進軍圍城。楊條聞大將軍曹真親自到來,自縛出降。反叛的三郡都被平定,曹真料到諸葛亮下次一定會從陳倉進攻,於是派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修築城池。
【229年】諸葛亮果然包圍陳倉,因為魏國已有準備而不能攻克。曹真因功增邑,並前共2900戶。
【230年】
曹真到洛陽朝見皇帝,被升為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曹真建議伐蜀,曹睿批準,於是同年八月,曹真從長安出兵,由子午道南入,司馬懿逆漢水而上,相約在南鄭會師。各路兵馬有的走斜穀道,有的入武威,正趕上大雨三十餘日,有的棧道斷絕,於是奉詔撤兵而回。曹真帶病返回洛陽,不久病逝。
曆史評價:
曹睿:①大司馬有叔向撫孤之仁,篤晏平久要之分。②大司馬蹈履忠節,佐命二祖,內不恃親戚之寵,外不驕白屋之士,可謂能持盈守位,勞謙其德者也。
陳壽:真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人物之徐奕
字:季才
籍貫:東莞
官職:諫議大夫
人物傳記:
避難江東,孫策禮命之。奕改姓名,微服還本郡。太祖為司空,辟為掾屬,從西征馬超。超破,軍還。時關中新服,未甚安,留奕為丞相長史,鎮撫西京,西京稱其威信。轉為雍州刺史,複還為東曹屬。丁儀等見寵於時,並害之,而奕終不為動。出為魏郡太守。太祖征孫權,徙為留府長史。魏國既建,為尚書,複典選舉,遷尚書令。太祖征漢中,魏諷等謀反,中尉楊俊左遷。太祖歎曰:“諷所以敢生亂心,以吾爪牙之臣無遏奸防謀者故也。安得如諸葛豐者,使代俊乎!”桓階曰:“徐奕其人也。”太祖乃以奕為中尉,在職數月,疾篤乞退,拜諫議大夫,卒。
曆史評價:
曹操:①君之忠亮,古人不過也,然微太嚴。昔西門豹佩韋以自緩,夫能以柔弱製剛強者,望之於君也。今使君統留事,孤無複還顧之憂也。②昔楚有子玉,文公為之側席而坐;汲黯在朝,淮南為之折謀。詩稱‘邦之司直’,君之謂與。
傅子:徐奕,一時清賢,以忠信顯於魏朝。
陳壽:徐奕貴尚峻厲,為世名人。
人物之邢顒
字:子昂
籍貫:河間鄚人
官職:太常
家庭成員:子:邢友
人物傳記:
舉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適右北平,從田疇遊。積五年,而太祖定冀州。顒謂疇曰:“黃巾起來二十餘年,海內鼎沸,百姓流離。今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裏。田疇曰:“邢顒,民之先覺也。”乃見太祖,求為鄉導以克柳城。太祖辟顒為冀州從事,除廣宗長,以故將喪棄官。有司舉正,更辟司空掾,除行唐令,勸民農桑,風化大行。入為丞相門下督,遷左馮翊,病,去官。是時,太祖諸子高選官屬,令曰:“侯家吏,宜得淵深法度如邢顒輩。”遂以為平原侯植家丞。顒防閑以禮,無所屈撓,由是不合。後參丞相軍事,轉東曹掾。初,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丁儀等並讚翼其美。太祖問顒,顒對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原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識其意,後遂以為太子少傅,遷太傅。文帝踐阼,為侍中尚書仆射,賜爵關內侯,出為司隸校尉,徙太常。黃初四年薨。
曆史評價:
某某:德行堂堂邢子昂。
曹操:顒篤於舊君,有一致之節。戰
劉楨:家丞邢顒,北土之彥,少秉高節,玄靜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
陳壽:邢顒貴尚峻厲,為世名人。
人物之毛玠
字:孝先
籍貫:兗州陳留平丘(今河南長垣)
官職:尚書仆射
家庭成員:子:毛機
人物傳記:
毛玠,曾任縣吏,後往荊州避亂,留於魯陽。曹操在兗州時,毛玠前來投奔,被召為治中從事,後升作幕府功曹。曹操擔任司空、丞相時,毛玠任東曹掾,和崔琰一起主持選舉。他所選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之士,即使在當時名聲顯著,如品行不端,也始終得不到推舉。毛玠為人嚴肅,敢於直諫,不徇私情,即使是曹丕的請求也不妥協。後來崔琰被迫自殺,毛玠不滿,被人告發口出怨言,於是被收治審訊。桓階、和洽進言營救,毛玠於是免於刑罰,隻是被罷免了官職,後來死在家裏。
曆史評價:
陳壽:毛玠清公素履。
曹操:君有古人之風。
《先賢行狀》: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其典選舉,拔貞實,斥華偽,進遜行,抑阿黨。諸宰官治民功績不著而私財豐足者,皆免黜停廢,久不選用。於時四海翕然,莫不勵行。至乃長吏還者,垢麵羸衣,常乘柴車。軍吏入府,朝服徒行。人擬壺飧之絜,家象濯纓之操,貴者無穢欲之累,賤者絕奸貨之求,吏絜於上,俗移乎下,民到於今稱之。
人物之何夔
字:叔龍
籍貫:陳郡陽夏
容貌:長八尺三寸,容貌矜嚴
官職:太仆
諡號:靖侯
家庭成員:子:何曾,父:何衡
曆史評價:
陳壽:①夔以國有常製,遂不往。其履正如此。然於節儉之世,最為豪汰。②何夔貴尚峻厲,為世名人
曹丕:蓋禮賢親舊,帝王之常務也。以親則君有輔弼之勳焉,以賢則君有醇固之茂焉。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今君疾雖未瘳,神明聽之矣。
人物之司馬芝
字:子華
籍貫:河內溫人(今河南溫縣)
官職:大司農
家庭成員:子:司馬岐
曆史年表:
少為書生,避亂荊州,於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遂得免害,以鹿車推載母。
太祖平荊州,以芝為菅長。遷廣平令。遷大理正。
明帝即位,賜爵關內侯。後為大司農。先是諸典農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
曆史評價:
陳壽:①芝性亮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談論,有不可意,便麵折其短,退無異言。卒於官,家無餘財,自魏迄今為河南尹者莫及芝。②司馬芝忠亮不傾,庶乎不吐剛茹柔。
楊俊:芝雖夙望不及朗,實理但有優耳。
人物之鮑信
時間:151——192(壽41)
籍貫:兗州泰山郡平陽縣(今山東省新泰)
官職:濟北相
戰績:汴水之戰戰敗,黃巾之戰為救曹操戰死
家庭成員:父:鮑丹、子:鮑勳、鮑韜
人物傳記:
鮑信受何進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陽時適逢董卓進京,鮑信勸袁紹除掉董卓,袁紹不同意。後袁紹、曹操等人起兵對抗董卓,鮑信也起兵響應。後聯盟破裂,鮑信勸戒曹操靜觀其變。兗州爆發農民起義,刺史劉岱不聽鮑信所勸冒然出戰,兵敗戰死。鮑信把曹操迎為兗州牧。在鎮壓農民起義其間。鮑信為救曹操不幸戰死,曹操後來追記功績,賜封其子。
曆史評價:
王沈:少有大節,寬厚愛人,沈毅有謀。雖遭亂起兵,家本修儒,治身至儉,而厚養將士,居無餘財,士以此歸之。
人物之鮑勳
字:叔業
籍貫:同鮑信
官職:治書執法
家庭成員:父:鮑信、弟:鮑韜
曆史年表:
建安十七年,太祖追錄信功,表封勳兄邵新都亭侯。辟勳丞相掾。
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勳為中庶子。徙黃門侍郎,出為魏郡西部都尉。久之,拜侍禦史。
延康元年,太祖崩,太子即王位,勳以駙馬都尉兼侍中。
文帝受禪,勳每陳“今之所急,唯在軍農,寬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為後。”文帝將出遊獵,勳停車上疏曰:“臣聞五帝三王,靡不明本立教,以孝治天下。陛下仁聖惻隱,有同古烈。臣冀當繼蹤前代,令萬世可則也。如何在諒闇之中,修馳騁之事乎!臣冒死以聞,唯陛下察焉。”帝手毀其表而競行獵,中道頓息,問侍臣曰:“獵之為樂,何如八音也?”侍中劉曄對曰:“獵勝於樂。”勳抗辭曰:“夫樂,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萬邦鹹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況獵,暴華蓋於原野,傷生育之至理,櫛風沐雨,不以時隙哉?昔魯隱觀漁於棠,春秋譏之。雖陛下以為務,愚臣所不原也。”因奏:“劉曄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昔梁丘據取媚於遄台,曄之謂也。請有司議罪以清皇廟。”帝怒作色,罷還,即出勳為右中郎將。
黃初四年,尚書令陳群、仆射司馬宣王並舉勳為宮正,宮正即禦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嚴憚,罔不肅然。
黃初六年秋,帝欲征吳,群臣大議,勳麵諫曰:“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脣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往年龍舟飄蕩,隔在南岸,聖躬蹈危,臣下破膽。此時宗廟幾至傾覆,為百世之戒。今又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中國虛耗,令黠虜玩威,臣竊以為不可。”帝益忿之,左遷勳為治書執法。
帝從壽春還,屯陳留郡界。太守孫邕見,出過勳。時營壘未成,但立標埒,邕邪行不從正道,軍營令史劉曜欲推之,勳以塹壘未成,解止不舉。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勳奏絀遣,而曜密表勳私解邕事。詔曰:“勳指鹿作馬,收付廷尉。”廷尉法議:“正刑五歲。”三官駮:“依律罰金二斤。”帝大怒曰:“勳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當令十鼠同穴。”太尉鍾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辛毗、尚書衛臻、守廷尉高柔等並表“勳父信有功於太祖”,求請勳罪。帝不許,遂誅勳。
曆史評價:
王沈:勳清白有高節,知名於世。
陳壽:①勳內行既脩,廉而能施。②鮑勳秉正無虧,而皆不免其身,惜哉!
人物之溫恢
字:曼基
籍貫:太原祁
官職:侍中
家庭成員:父:溫恕,子:溫生
曆史年表:
恢年十五,送喪還歸鄉裏,內足於財。恢曰:“世方亂,安以富為?”一朝盡散,振施宗族。
舉孝廉,為廩丘長,鄢陵、廣川令,彭城、魯相,所在見稱。
入為丞相主簿,出為揚州刺史。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征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詔書召潛及豫州刺史呂貢等,潛等緩之。恢密語潛曰:“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卿受其責矣!”潛受其言,置輜重,更為輕裝速發,果被促令。遼等尋各見召,如恢所策。
文帝踐阼,以恢為侍中,出為魏郡太守。
數年,遷涼州刺史,持節領護羌校尉。道病卒,時年四十五。
曆史評價:
蔣濟:揚州刺史曉達軍事,動靜與共谘議。
曹丕:恢有柱石之質,服事先帝,功勤明著。
人物之賈逵
字:梁道
時間:180——234(壽55)
籍貫:河東襄陵(今山西臨汾東南)
官職:建威將軍
諡號:肅侯
戰績:破呂範於洞浦,救曹休於石亭
家庭成員:子:賈充
曆史年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郭援之攻河東,所經城邑皆下,逵堅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單於並軍急攻之。城將潰,絳父老與援要,不害逵。絳人既潰,援聞逵名,欲使為將,以兵劫之,逵不動。左右引逵使叩頭,逵叱之曰:“安有國家長吏為賊叩頭!”援怒,將斬之。絳吏民聞將殺逵,皆乘城呼曰:“負要殺我賢君,寧俱死耳!”左右義逵,多為請,遂得免。魏略曰:援捕得逵,逵不肯拜,謂援曰:“王府君臨郡積年,不知足下曷為者也?”援怒曰:“促斬之。”諸將覆護,乃囚於壺關,閉著土窖中,以車輪蓋上,使人固守。方將殺之,逵從窖中謂守者曰:“此間無健兒邪,而當使義士死此中乎?”時有祝公道者,與逵非故人,而適聞其言,憐其守正危厄,乃夜盜往引出,折械遣去,不語其姓名。初,逵過皮氏,曰:“爭地先據者勝。”及圍怎,知不免,乃使人間行送印綬歸郡,且曰“急據皮氏”。援既並絳眾,將進兵。逵恐其先得皮氏,乃以他計疑援謀人祝奧,援由是留七日。郡從逵言,故得無敗。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後舉茂才,除澠池令。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幹之反,張琰將舉兵以應之。逵不知其謀,往見琰。聞變起,欲還,恐見執,乃為琰畫計,如與同謀者,琰信之。時縣寄治蠡城,城塹不固,逵從琰求兵脩城。諸欲為亂者皆不隱其謀,故逵得盡誅之。遂脩城拒琰。琰敗,逵以喪祖父去官,司徒辟為掾,以議郎參司隸軍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太祖征馬超,至弘農,曰“此西道之要”,以逵領弘農太守。召見計事,大悅之,謂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賈逵,吾何憂?”其後發兵,逵疑屯田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屬郡,言語不順。逵怒,收之,數以罪,撾折腳,坐免。然太祖心善逵,以為丞相主簿。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太祖欲征吳而大霖雨,三軍多不原行。太祖知其然,恐外有諫者,教曰:“今孤戒嚴,未知所之,有諫者死。”逵受教,謂其同寮三主簿曰:“今實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諫也。”乃建諫草以示三人,三人不獲已,皆署名,入白事。太祖怒,收逵等。當送獄,取造意者,逵即言“我造意”,遂走詣獄。獄吏以逵主簿也,不即著械。謂獄吏曰:“促械我。尊者且疑我在近職,求緩於卿,今將遣人來察我。”逵著械適訖,而太祖果遣家中人就獄視逵。既而教曰:“逵無惡意,原複其職。”始,逵為諸生,略覽大義,取其可用。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征劉備,先遣逵至斜穀觀形勢。道逢水衡,載囚人數十車,逵以軍事急,輒竟重者一人,皆放其餘。太祖善之,拜諫議大夫,與夏侯尚並掌軍計。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太祖崩洛陽,逵典喪事。時太子在鄴,鄢陵侯未到,士民頗苦勞役,又有疾癘,於是軍中**。群寮恐天下有變,欲不發喪。逵建議為不可秘,乃發哀,令內外皆入臨,臨訖,各安敘不得動。而青州軍擅擊鼓相引去。眾人以為宜禁止之,不從者討之。逵以為“方大喪在殯,嗣王未立,宜因而撫之”。乃為作長檄,告所在給其廩食。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鄢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遂奉梓宮還鄴。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文帝即王位,以鄴縣戶數萬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為鄴令。月餘,遷魏郡太守。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與諸將並征吳,破呂範於洞浦,進封陽裏亭侯,加建威將軍。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明帝即位,增邑二百戶,並前四百戶。時孫權在東關,當豫州南,去江四百餘裏。每出兵為寇,輒西從江夏,東從廬江。國家征伐,亦由淮、沔。是時州軍在項,汝南、弋陽諸郡,守境而已。權無北方之虞,東西有急,並軍相救,故常少敗。逵以為宜開直道臨江,若權自守,則二方無救;若二方無救,則東關可取。乃移屯潦口,陳攻取之計,帝善之。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帝使逵督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等四軍,從西陽直向東關,曹休從皖,司馬宣王從江陵。逵至五將山,休更表賊有請降者,求深入應之。詔宣王駐軍,逵東與休合進。逵度賊無東關之備,必並軍於皖;休深入與賊戰,必敗。乃部署諸將,水陸並進,行二百裏,得生賊,言休戰敗,權遣兵斷夾石。諸將不知所出,或欲待後軍。逵曰:“休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得還,安危之機,不及終日。賊以軍無後繼,故至此;今疾進,出其不意,此所謂先人以奪其心也,賊見吾兵必走。若待後軍,賊已斷險,兵雖多何益!”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賊見逵軍,遂退。逵據夾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
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會病篤,謂左右曰:“受國厚恩,恨不斬孫權以下見先帝。喪事一不得有所脩作。”薨。
曆史評價:
《魏略》:逵世為著姓,少孤家貧,冬常無袴,過其妻兄柳孚宿,其明無何,著孚袴去,故時人謂之通健。
孫資:
逵在絳邑,帥厲吏民,與賊郭援交戰,力盡而敗,為賊所俘,挺然直誌,顏辭不屈;忠言聞於大眾,烈節顯於當時,雖古之直發、據鼎,罔以加也。其才兼文武,誠時之利用。
曹操: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賈逵,吾何憂?
曹丕:逵真刺史矣。
曹休:逵性剛,素侮易諸將,不可為督。
曹睿:逵存有忠勳,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
習鑿齒:夫賢人者,外身虛己,內以下物,嫌忌之名,何由而生乎?有嫌忌之名者,必與物為對,存勝負於己身者也。若以其私憾敗國殄民,彼雖傾覆,於我何利?我苟無利,乘之曷為?以是稱說,臧獲之心耳。今忍其私忿而急彼之憂,冒難犯危而免之於害,使功顯於明君,惠施於百姓,身登於君子之塗,義愧於敵人之心,雖豺虎猶將不覺所複,而況於曹休乎?然則濟彼之危,所以成我之勝,不計宿憾,所以服彼之心,公義既成,私利亦弘,可謂善爭矣。在於未能忘勝之流,不由於此而能濟勝者,未之有也。
曹髦:逵沒有遺愛,曆世見祠。追聞風烈,朕甚嘉之。昔先帝東征,亦幸於此,親發德音,褒揚逵美,徘徊之心,益有慨然!夫禮賢之義,或掃其墳墓,或脩其門閭,所以崇敬也。其掃除祠堂,有穿漏者補治之。
王淩:賈梁道,固忠於魏之社稷者,唯爾有神,知之。
《魏書》:休猶挾前意,欲以後期罪逵,逵終無言,時人益以此多逵。
賈習:汝大必為將率。
陳壽:外修軍旅,內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斷山溜長谿水,造小弋陽陂,又通運渠二百餘裏,所謂賈侯渠者也。
人物之李孚
本姓馮,後改為李。
字:子憲
籍貫:钜鹿
官職:陽平太守
曆史年表:
興平中,本郡人民饑困。孚為諸生,當種薤,欲以成計。有從索者,亦不與一莖,亦不自食,故時人謂能行意。
後為吏。
建安中,袁尚領冀州,以孚為主簿。
太祖進攻譚,譚戰死。孚還城,城中雖必降,尚擾亂未安。孚權宜欲得見太祖,乃騎詣牙門,稱冀州主簿李孚欲口白密事。太祖見之,孚叩頭謝。太祖問其所白,孚言“今城中強弱相陵,心皆不定,以為宜令新降為內所識信者宣傳明教。”公謂孚曰:“卿便還宣之。”孚跪請教,公曰:“便以卿意宣也。”孚還入城,宣教“各安故業,不得相侵陵。”城中以安,乃還報命,公以孚為良足用也。會為所間,裁署冗散。出守解長,名為嚴能。
稍遷至司隸校尉,時年七十餘矣,終於陽平太守。
曆史評價:
《魏略》:其於精斷無衰,而術略不損於故。
人物之楊沛
字:孔渠
籍貫:馮翊萬年
官職:京兆尹
曆史年表:
初平中,為公府令史,以牒除為新鄭長。
興平末,人多饑窮,沛課民益畜乾椹,收幪豆,閱其有餘以補不足,如此積得千餘斛,藏在小倉。會太祖為兗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將千餘人皆無糧。過新鄭,沛謁見,乃皆進乾椹。太祖甚喜。
及太祖輔政,遷沛為長社令。時曹洪賓客在縣界,徵調不肯如法,沛先撾折其腳,遂殺之。由此太祖以為能。累遷九江、東平、樂安太守,並有治跡。
沛為令數年,以功能轉為護羌都尉。
建安16年,馬超反,大軍西討,沛隨軍,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過,其餘未畢,而中黃門前渡,忘持行軒,私北還取之,從吏求小船,欲獨先渡。吏嗬不肯,黃門與吏爭言。沛問黃門:“有疏邪?”黃門雲:“無疏。”沛怒曰:“何知汝不欲逃邪?”遂使人捽其頭,與杖欲捶之,而逸得去,衣幘皆裂壞,自訴於太祖。太祖曰:“汝不死為幸矣。”由是聲名益振。及關中破,代張既領京兆尹。
黃初中,而沛本以事能見用,沛前後宰曆城守,後占河南(夕)陽亭部荒田二頃,起瓜牛廬,居止其中,其妻子凍餓。沛病亡,鄉人親友及故吏民為殯葬也。
曆史評價:
《魏略》:儒雅並進,沛前後宰曆城守,不以私計介意,又不肯以事貴人,故身退之後,家無餘積。治疾於家,借舍從兒,無他奴婢。
人物之梁習
字:子虞
籍貫:陳郡柘
官職:大司農
家庭成員:子:梁施
曆史年表:
太祖為司空,辟召為漳長,累轉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
還為西曹令史,遷為屬。並土新附,習以別部司馬領並州刺史。
時承高幹荒亂之餘,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擁眾,作為寇害,更相扇動,往往釭跱。習到官,誘諭招納,皆禮召其豪右,稍稍薦舉,使詣幕府;豪右已盡,乃次發諸丁強以為義從;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吏兵已去之後,稍移其家,前後送鄴,凡數萬口。太祖嘉之,賜爵關內侯,更拜為真。
建安十八年,州並屬冀州,更拜議郎、西部都督從事,統屬冀州,總故部曲。又使於上黨取大材供鄴宮室。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
文帝踐阼,複置並州,複為刺史,進封申門亭侯,邑百戶;政治常為天下最。
太和二年,徵拜大司農。
太和四年,薨。
曆史評價:
陳壽:①習之績邊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貢達名士,鹹顯於世。②後單於入侍,西北無虞,習之績也。
人物之曹爽
字:昭伯
時間:?——249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
官職:大將軍
戰績:興平魏蜀之戰戰敗,被蜀費禕打跨了軍隊。
家庭成員:父:曹真,弟:曹羲曹訓曹則曹彥曹皚
人物傳記:
為魏明帝曹睿所寵信,不斷升遷至武衛將軍。曹睿病危時,拜曹爽為大將軍,與太尉司馬懿一同受遺詔輔少主。魏帝曹芳繼位後,曹爽兄弟、黨羽均在朝中擔任要職,寵貴無比,與司馬懿一派爭權。司馬懿假意退避,卻暗中做出準備。一次曹爽兄弟隨皇帝外出祭祀先帝,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事變”。曹爽優柔寡斷,最終投降,被司馬懿夷三族,黨羽皆被剿滅。
人物評價:
桓範: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
陳壽: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道家所忌也。
人物之鄧颺
字:玄茂
時間:?——249
號:三狗之一
官職:侍中尚書
人物傳記:
少得士名於京師。明帝時為尚書郎,除洛陽令,坐事免,拜中郎,又入兼中書郎。初,颺與李勝等為浮華友,及在中書,浮華事發,被斥出,遂不複用。正始初,乃出為潁川太守,轉大將軍長史,遷侍中尚書。颺為人好貨,前在內職,許臧艾授以顯官,艾以父妾與颺,故京師為之語曰:“以官易婦鄧玄茂。”每所薦達,多如此比。故何晏選舉不得人,頗由颺之不公忠,遂同其罪,蓋由交友非其才。
曆史評價:
傅嘏:鄧玄茂有為而無終,外要名利,內無關鑰,貴同惡異,多言而妒前;多言多釁,妒前無親。
人物之丁謐
字:彥靖
時間:?——249
號:三狗之一
官職:尚書
家庭成員:父:丁斐
曆史年表:
謐少不肯交遊,但博觀書傳。
太和中,常住鄴,借人空屋,居其中。而諸王亦欲借之,不知謐已得,直開門入。謐望見王,交腳臥而不起,而呼其奴客曰:“此何等人?促嗬使去。”王怒其無禮,還具上言。明帝收謐,係鄴獄,以其功臣子,原出。
後帝聞其有父風,召拜度支郎中。曹爽宿與相親,時爽為武衛將軍,數為帝稱其可大用。
會帝崩,爽輔政,乃拔謐為散騎常侍,遂轉尚書。
249年同被司馬懿所殺害。
曆史評價:
《魏略》:謐為人外似疏略,而內多忌。其在台閣,數有所彈駮,台中患之,事不得行。又其意輕貴,多所忽略,為人沈毅,頗有才略。
人物之何晏
字:平叔
時間:?——249
號:三狗之一
官職:侍中尚書
傳記版本:
魏略曰:“太祖為司空時,納晏母並收養晏,其時秦宜祿兒阿蘇亦隨母在公家,並見寵如公子。蘇即朗也。蘇性謹慎,而晏無所顧憚,服飾擬於太子,故文帝特憎之,每不呼其姓字,嚐謂之為“假子”。晏尚主,又好澀,故黃初時無所事任。及明帝立,頗為冗官。至正始初,曲合於曹爽,亦以才能,故爽用為散騎侍郎,遷侍中尚書。晏前以尚主,得賜爵為列侯,又其母在內,晏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晏為尚書,主選舉,其宿與之有舊者,多被拔擢。
魏末傳曰:晏婦金鄉公主,即晏同母妹。公主賢,謂其母沛王太妃曰:“晏為惡日甚,將何保身?”母笑曰:“汝得無妒晏邪!”俄而晏死。有一男,年五六歲,宣王遣人錄之。晏母歸藏其子王宮中,向使者搏頰,乞白活之,使者具以白宣王。宣王亦聞晏婦有先見之言,心常嘉之;且為沛王故,特原不殺。
魏氏春秋曰: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於時,司馬景王亦預焉。晏嚐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誌,夏侯泰初是也;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聞其語,未見其人。”蓋欲以神況諸己也。初,宣王使晏與治爽等獄。晏窮治黨與,冀以獲宥。宣王曰:“凡有八族。”晏疏丁、鄧等七姓。宣王曰:“未也。”晏窮急,乃曰:“豈謂晏乎!”宣王曰:“是也。”乃收晏。
曆史評價:
陳壽:晏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
傅嘏:①何平叔言遠而情近,好辯而無誠,所謂利口覆邦國之人也。②何平叔外靜而內銛巧,好利,不念務本。
人物之畢軌
字:昭先
時間:?——249
官職:司隸校尉
人物傳記:
軌以才能,少有名聲。明帝在東宮時,軌在文學中。黃初末,出為長史。明帝即位,入為黃門郎,子尚公主,居處殷富。遷並州刺史。其在並州,名為驕豪。時雜虜數為暴,害吏民,軌輒出軍擊鮮卑軻比能,失利。中護軍蔣濟表曰:“畢軌前失,既往不咎,但恐是後難可以再。凡人材有長短,不可強成。軌文雅誌意,自為美器。今失並州,換置他州,若入居顯職,不毀其德,於國事實善。此安危之要,唯聖恩察之。”至正始中,入為中護軍,轉侍中尚書,遷司隸校尉。素與曹爽善,每言於爽,多見從之。249年被司馬懿所殺。
人物之李勝
字:公昭
時間:?——249
官職:荊州刺史
家庭成員:父:李休
人物傳記:
勝少遊京師,與曹爽善。明帝禁浮華,而人白勝堂有四窗八達,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所連引者多,故得原,禁錮數歲。帝崩,曹爽輔政,勝為洛陽令。夏侯玄為征西將軍,以勝為長史。玄亦宿與勝厚。駱穀之役,議從勝出,由是司馬宣王不悅於勝。累遷滎陽太守、河南尹。勝前後所宰守,未嚐不稱職,為尹歲餘,廳事前屠蘇壞,令人更治之,小材一枚激墮,正撾受符吏石虎頭,斷之。後旬日,遷為荊州刺史,未及之官而敗也。
曆史評價:
《魏略》:勝雅有才智。
人物之桓範
字:元則
官職:大司農
曆史年表:
建安末,入丞相府。
延康中,為羽林左監。以有文學,與王象等典集皇覽。
明帝時為中領軍尚書,遷征虜將軍、東中郎將,使持節都督青、徐諸軍事,治下邳。與徐州刺史鄭岐爭屋,引節欲斬岐,為岐所奏,不直,坐免還。複為兗州刺吏,怏怏不得意。又聞當轉為冀州牧。
正始中拜大司農。
於時曹爽輔政,以範鄉裏老宿,於九卿中特敬之,然不甚親也。及宣王起兵,閉城門,以範為曉事,乃指召之,欲使領中領軍。範欲應召,而其子諫之,以車駕在外,不如南出。範疑有頃,兒又促之。範欲去而司農丞吏皆止範。範不從,乃突出至平昌城門,城門已閉。門候司蕃,故範舉吏也,範呼之,舉手中版以示之,矯曰:“有詔召我,卿促開門!”蕃欲求見詔書,範嗬之,言“卿非我故吏邪,何以敢爾?”乃開之。範出城,顧謂蕃曰:“太傅圖逆,卿從我去!”蕃徒行不能及,遂避側。範南見爽,勸爽兄弟以天子詣許昌,徵四方以自輔。爽疑,羲又無言。範自謂羲曰:“事昭然,卿用讀書何為邪!於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俱不言。範又謂羲曰:“卿別營近在闕南,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詣許昌,不過中宿,許昌別庫,足相被假;所憂當在穀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從,中夜至五鼓,爽乃投刀於地,謂諸從駕群臣曰:“我度太傅意,亦不過欲令我兄弟向己也。我獨有以不合於遠近耳!”遂進謂帝曰:“陛下作詔免臣官,報皇太後令。”範知爽首免而己必坐唱義也。範乃曰:“老子今茲坐卿兄弟族矣!”爽等既免,帝還宮,遂令範隨從。到洛水浮橋北,望見宣王,下車叩頭而無言。宣王呼範姓曰:“桓大夫何為爾邪!”車駕入宮,有詔範還複位。範詣闕拜章謝,待報。會司蕃詣鴻臚自首,具說範前臨出所道。宣王乃忿然曰:“誣人以反,於法何應?”主者曰:“科律,反受其罪。”乃收範於闕下。時人持範甚急,範謂部官曰:“徐之,我亦義士耳。”遂送廷尉。
曆史評價:
《魏略》:範前在台閣,號為曉事,及為司農,又以清省稱。
人物之夏侯尚
字:伯仁
時間:?——225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州)
官職:征南大將軍
諡號:悼侯
戰績:破上庸,平三郡九縣,破吳軍諸葛謹隊
家庭成員:子:夏侯玄
曆史年表:
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曹丕與他親近友好。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夏侯尚為軍司馬,率領騎兵跟隨征伐,後來又擔任五官將文學。
【213年】曹操稱魏公,魏國政權初建,夏侯尚升為黃門侍郎。
【218年】代郡烏桓叛亂,曹彰奉命征討,夏侯尚跟隨,參與軍事,平定代郡,得勝歸來。
【220年】
曹操病逝於洛陽,夏侯尚持節,護送曹操靈柩回到鄴城,一起計算先前的功勞,封平陵亭侯,拜散騎常侍,遷中領軍。同年,曹丕稱帝,夏侯尚改封為平陵鄉侯,遷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夏侯尚上奏說,蜀國上庸防守鬆懈,建議進攻,於是出兵。蜀將孟達等投降,劉封敗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縣,升為征南大將軍。當時,孫權雖對魏稱臣,但夏侯尚加緊做出進攻的準備,不久吳魏果然再度交戰。
【222年】
魏文帝曹丕來到宛城,派夏侯尚率軍與曹真共圍吳國江陵。孫權派諸葛瑾與夏侯尚隔江對峙,夏侯尚在諸葛瑾渡江時火燒吳軍船隻,水陸同時進攻,擊敗吳軍。江陵城還沒攻下來,趕上瘟疫流行,於是夏侯尚奉詔撤回,加封食邑600戶,同先前一共1900戶,假鉞,升為荊州牧。荊州因連年征戰,殘破荒蕪,夏侯尚從上庸開辟道路,向西開放七百餘裏,山民和少數民族多來投降,五六年間,有數千家之多。
【224年】
夏侯尚改封昌陵鄉侯。夏侯尚有個愛妾,其對她的寵愛程度超過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於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絞殺了這個愛妾。夏侯尚很是悲傷,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愛妾後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曹丕聽說後發怒,說道:“杜襲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但仍以夏侯尚是舊臣,對他恩寵不減。
【225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陽,曹丕親自去看他,握著他的手痛哭流涕。不久,夏侯尚病逝。
曆史評價:
《魏書》:尚有籌畫智略。
曹丕: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雲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智略深敏,謀謨過人,不幸早殞,命也奈何!
人物之李豐
字:安國
官職:侍中尚書仆射
家庭成員:弟:李翼、李偉,子:李韜
曆史年表:
以父任召隨軍,始為白衣時。
後隨軍在許昌,聲稱日隆。其父不原其然,遂令閉門,敕使斷客。
初,明帝在東宮,豐在文學中。及即尊位,得吳降人,問“江東聞中國名士為誰”?降人雲:“聞有李安國者是。”
帝崩後,為永寧太仆。
正始中,遷侍中尚書仆射。豐在台省,常多讬疾,時台製,疾滿百日當解祿,豐疾未滿數十日,輒暫起,已複臥,如是數歲。景王知其議己,請豐,豐不以實告,乃殺之。
曆史評價:
《魏略》: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翕然,莫不注意。
人物之許允
字:士宗
籍貫:南陽
官職:侍中
家庭成員:父:許據,子:許奇、許猛
傳記版本:
魏略曰:允字士宗,世冠族。父據,仕曆典農校尉、郡守。允少與同郡崔讚俱發名於冀州,召入軍。明帝時為尚書選曹郎,與陳國袁侃對,同坐職事,皆收送獄,詔旨嚴切,當有死者,正直者為重。允謂侃曰:“卿,功臣之子,法應八議,不憂死也。”侃知其指,乃為受重。允刑竟複吏,出為郡守,稍遷為侍中尚書中領軍。允聞李豐等被收,欲往見大將軍,已出門,回遑不定,中道還取袴,豐等已收訖。大將軍聞允前遽,怪之曰:“我自收豐等,不知士大夫何為怱怱乎?”是時朝臣遽者多耳,而眾人鹹以為意在允也。會鎮北將軍劉靜卒,朝廷以允代靜。已受節傳,出止外舍。大將軍與允書曰:“鎮北雖少事,而都典一方,念足下震華鼓,建朱節,曆本州,此所謂著繡晝行也。”允心甚悅,與台中相聞,欲易其鼓吹旌旗。其兄子素頗聞眾人說允前見嫌意,戒允“但當趣耳,用是為邪”!允曰:“卿俗士不解,我以榮國耳,故求之。”帝以允當出,乃詔會群臣,群臣皆集,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前為侍中,顧當與帝別,涕泣歔欷。會訖,罷出,詔促允令去。會有司奏允前擅以廚錢穀乞諸俳及其官屬,故遂收送廷尉,考問竟,(故)減死徙邊。允以嘉平六年秋徙,妻子不得自隨,行道未到,以其年冬死。
魏氏春秋曰:允為吏部郎,選郡守。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召入,將加罪。允妻阮氏跣出,謂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允頷之而入。帝怒詰之,允對曰:“某郡太守雖限滿文書先至,年限在後,〔某守雖後〕,日限在前。”帝前取事視之,乃釋遣出。望其衣敗,曰:“清吏也。”賜之。允之出為鎮北也,喜謂其妻曰:“吾知免矣!”妻曰:“禍見於此,何免之有?”允善相印,將拜,以印不善,使更刻之,如此者三。允曰:“印雖始成而已被辱。”問送印者,果懷之而墜於廁。相印書曰:“相印法本出陳長文,長文以語韋仲將,印工楊利從仲將受法,以語許士宗。利以法術占吉凶,十可中八九。仲將問長文‘從誰得法’?長文曰:‘本出漢世,有相印、相笏經,又有鷹經、牛經、馬經。印工宗養以法語程申伯,是故有一十二家相法傳於世。’”允妻阮氏賢明而醜,允始見愕然,交禮畢,無複入意。妻遣婢覘之,雲“有客姓桓”,妻曰:“是必桓範,將勸使入也。”既而範果勸之。允入,須臾便起,妻捉裾留之。允顧謂婦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有其幾?”許曰:“皆備。”婦曰:“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君好澀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知其非凡,遂雅相親重。生二子,奇、猛,少有令聞。允後為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門生欲藏其子,婦曰:“無預諸兒事。”後移居墓所,景王遣鍾會看之,若才藝德能及父,當收。兒以語母,母答:“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會語,便自無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多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命,具以狀對,卒免其禍,皆母之教也。雖會之識鑒,而輸賢婦之智也。果慶及後嗣,追封子孫而已。
人物之王經
字:彥偉
籍貫:清河
官職:司隸校尉
人物傳記:
初為江夏太守。大將軍曹爽附絹二十匹令交市於吳,經不發書,棄官歸。母問歸狀,經以實對。母以經典兵馬而擅去,對送吏杖經五十,爽聞,不複罪。甘露中為尚書,坐高貴鄉公事誅。始經為郡守,經母謂經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過不祥,可以止矣。”經不能從,曆二州刺史,經為司隸校尉,辟河內向雄為都官從事,王業之出,不申經(竟)以及難。經刑於東市,雄哭之,感動一市。刑及經母,雍州故吏皇甫晏以家財收葬焉。
曆史評價:
司馬炎:故尚書王經,雖身陷法辟,然守誌可嘉。
人物之劉馥
字:元穎
時間:?——208
籍貫:豫州沛國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
官職:揚州刺史
家庭成員:子:劉靖
曆史年表:
劉馥漢末避亂於揚州。
【196年】劉馥說服袁術的將領戚寄、秦翊,帶著部隊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司徒府掾。
【199年】
孫策所置廬江太守李述攻殺揚州刺史嚴象,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聚眾數萬在江、淮間,郡縣殘破。曹操剛與袁紹關係惡化,認為劉馥可以負責東南的事務,於是上表任劉馥為揚州刺史。劉馥受命後,單馬來到合淝空城,建立州治,南麵安撫雷緒等人,使他們安心駐紮,繳納貢賦。劉馥在幾年中廣泛施行恩惠與教化,百姓非常滿意他的治理,流民跨山過河來歸順的有幾萬人。劉馥又匯聚讀書人,設立學校,大規模屯田,興修治理芍陂、茹陂、七門、吳塘等堤堰陂塘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糧食儲備。劉馥又修建城牆,堆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儲存魚膏數千斛,準備做戰時防守用。
【208年】
劉馥去世。後來,孫權率兵十萬圍攻合淝城百餘日,時天連雨,城欲崩,於是用苫蓑覆蓋城牆,又在晚上燃魚膏照亮城外,觀察敵人的舉動來作防備,於是敵人敗走。經過此戰,揚州的軍民更加追念他,認為古時董安守晉陽的功勞也比不過他,而所修陂塘的好處,後世仍在受用。
曆史評價:
陳壽: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裏,見述於後也。
人物之司馬朗
字:伯達
時間:171——217(壽47)
籍貫:司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
官職:兗州刺史
家庭成員:父:司馬防,弟:司馬懿、司馬孚,子:司馬遺
人物傳記:
司馬朗年少時就表現得很有見識,漢末動亂之際,受父命帶領家屬逃離董卓,又遷往黎陽,成功躲避戰亂。曹操任司空後,司馬朗被辟為司空屬官,又曆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所在皆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征討吳國,到達居巢。軍隊中流行瘟疫,司馬朗親自去視察,派送醫藥,因此染病,去世。
曆史評價:
孫盛:繇既失之,朗亦未為得也。昔“湯舉伊尹,而不仁者遠矣”。易稱“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嚐不知,知之未嚐複行”。由此而言,聖人之與大賢,行藏道一,舒卷斯同,禦世垂風,理無降異;升泰之美,豈俟積世哉?“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又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數世之論,其在斯乎!方之大賢,固有間矣。
人物之司馬孚
字:叔達
時間:180——272(壽93)
籍貫:司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
官職:太宰
諡號:安平獻王
家庭成員:子:司馬邕、司馬望、司馬輔、司馬翼、司馬晃、司馬瑰、司馬珪、司馬衡、司馬景
兄:司馬朗、司馬懿
曆史年表:
司馬孚,司馬懿的三弟,兄弟八人俱知名,時號“八達”。司馬孚性格溫厚廉讓,以貞白自立,不與他人結怨。他還博涉經史,漢末動亂時,與兄弟在遷徙途中,仍不忘讀書自學。陳留人殷武,海內聞名,曾獲罪被流放,司馬孚前去探望他,與他同住同食,被時人稱頌。
魏陳思王曹植很有才華,清選官屬,以司馬孚為文學掾。曹植恃才放曠,司馬孚總是誠懇地勸諫他,曹植開始並不接受意見,而後卻能向他道歉。後來,司馬孚又升為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
【220年】
曹操去世,司馬孚勸諫太子曹丕節哀,與尚書和洽等整頓秩序,準備喪事,共同擁護曹丕繼位,為魏文帝。當時,曹丕選拔侍中、常侍等官,多用左右親近之人,司馬孚勸諫,於是更改人選。司馬孚轉任中書郎、給事常侍,宿省內,除黃門侍郎,加騎都尉。
【221年】
劉備伐吳,孫權向魏稱臣,許諾送來兒子作人質,送回俘虜於禁,很久沒有到達。曹丕疑惑,詢問司馬孚,司馬孚建議不要緊逼,而是準備部隊,靜觀其變。後來,於禁到達,隻是因為路上得病而有所耽擱,而孫權的兒子終究沒有送來。曹丕率軍到達長江岸邊,責問吳國違背諾言,於是吳魏關係惡化,吳國停止進貢。之後,司馬孚外放為河內典農,賜爵關內侯,又轉任轉清河太守。
【226年】
魏明帝曹睿繼位,欲啟用司馬孚,問身邊的人:“司馬孚有他兄長的風範嗎?”身邊的人回答說:“和他的兄長很相似。”曹睿說:“我有司馬懿兄弟二人,還有什麽可擔心的?”於是任命司馬孚為度支尚書。度支尚書,魏文帝曹丕時開始設置,掌管國家財政。
司馬孚認為要擒敵獲勝,應該先有準備,每次諸葛亮入侵關中地區,邊境的士兵不能抵擋,需要調集中央軍隊奔赴戰場,倉猝間總是來不及準備,應該預先選出步騎二萬部隊,分為兩部,以作交戰之用。他又建議,關中地區連年交戰,糧食物資儲備不足,應該從冀州調集農夫五千人屯於上邽,秋冬訓練,春夏屯田。這些建議都被采納,於是關中物資充實,對待蜀國的進攻也有應對。
【239年】
魏帝曹芳繼位,曹爽、司馬懿共同輔政。後來曹爽專權,李勝、何晏、鄧颺等亂政,司馬孚不管雜事,唯端正自己的行為避免被人陷害而已。
【249年】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政變奪權,司馬孚同司馬師一起屯兵司馬門,控製京師。曹爽一黨被誅殺,司馬孚因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後來,司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淩為太尉。
【253年】
吳將諸葛恪征發二十萬人伐魏,圍攻新城。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防禦,到達壽春,派毌丘儉、文欽等進攻。諸將想迅速出擊,司馬孚說:“進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暫且使用詐巧,不要與敵人力爭。”故意滯留了一個多月才進軍,此時吳軍士卒疲勞,加之瘟疫流行,於是望風而退。
【255年】
蜀將薑維進攻隴右,雍州刺史王經戰敗,朝廷派遣司馬孚鎮守關中,統領諸軍。不久,征西將軍陳泰與安西將軍鄧艾進擊薑維,薑維撤退。司馬孚回到京師,轉任太傅。
【260年】
魏帝曹髦不滿司馬昭專政,率宮人討伐司馬昭,於宮門處被殺。百官不敢奔赴,司馬孚前往,枕屍痛哭,說:“讓陛下被殺是為臣的罪過。”上奏請求捉拿主謀者,正趕上太後下令以平民的禮節安葬曹髦(注:司馬昭借太後之名稱曹髦有不孝的舉動,有罪不配為帝,以掩飾弑君之過),司馬孚同群公上表,請求改以王禮安葬,得到批準。
司馬孚性格十分謹慎,司馬懿執政之際,他就有意避免過多地參與權政,而後司馬氏幾次廢立皇帝,他也未參與謀劃。司馬師、司馬昭因司馬孚是長輩,也不敢逼迫他,後來進封他為長樂公。
【265年】
西晉代魏,魏帝曹奐被貶為陳留王,遷往金墉城。司馬孚前往拜辭,握著曹奐的手,淚流滿麵,不能自製,說:“臣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魏國之臣。”
晉帝司馬炎封司馬孚為安平王,食邑40000戶,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設置官屬。每次元會時,皇帝下令讓司馬孚乘車上殿,皇帝則降階相迎。等到就坐後,皇帝親自獻酒祝壽,以家人之禮對待。皇帝每次下拜,司馬孚都下跪來製止,皇帝又賜予他雲母輦、青蓋車。司馬孚雖被如此尊寵,卻不以為榮,常有憂色,臨終遺令:“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272年】司馬孚去世。
曆史評價:
《晉書》史臣曰:“安平風度宏邈,器宇高雅,內弘道義,外闡忠貞。洎高貴薨殂,則枕屍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壽,清徽至範,為晉宗英,子孫遵業,世篤其慶。”又讚曰:“安平立節,雅性貞亮。”
人物之司馬望
字:子初
時間:205——271(壽67)
籍貫:同司馬朗
官職:大司馬
諡號:義陽成王
戰績:多次抵抗蜀軍的侵犯,抵抗吳軍丁奉的進攻。
家庭成員:父:司馬孚
曆史年表:
司馬望,司馬孚次子,過繼給伯父司馬朗。他性格寬厚有父親的風範,在郡中仕官任上計吏,後舉孝廉,被辟為司徒屬官,又曆任平陽太守、洛陽典農中郎將。
【251年】司馬望跟隨伯父司馬懿征討王淩,因功被封為永安亭侯,後來又升任護軍將軍,改封安樂鄉侯,加散騎常侍。
魏帝曹髦喜歡有才能的人,司馬望與裴秀、王沈、鍾會一同被親待,經常陪同飲宴。曹髦性急,裴秀等是內官,一招即至,而司馬望是外官,於是特別賜給他追鋒車一輛,配武賁五人。當時司馬師、司馬昭相繼輔政,把握大權,政事不過問皇帝。司馬孚被皇帝寵待,心不自安,又是請求外出任職,為征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肅,多次抵擋蜀將薑維的進攻。後來,司馬望又被征入朝,拜衛將軍,領中領軍,掌管禁兵,繼而又加驃騎將軍,開府,不久又代何曾為司徒。
【265年】西晉代魏,司馬望被封為義陽王,食邑10000戶,給兵二千人。
【267年】司馬望進封為太尉。
【268年】
吳將施績進攻江夏,邊境**。晉國命司馬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出屯龍陂,為二方重鎮,假節,加大都督諸軍事。正趕上荊州刺史胡烈擊敗施績,司馬望於是班師回朝。不久,吳將丁奉又進攻芍陂,司馬望又率諸軍迎擊,還未到丁奉已退,司馬望被拜為大司馬。孫皓又率眾出兵壽春,晉國命司馬望統中軍二萬,騎三千,據守淮北,不久孫皓撤退,晉軍也停止進發。
【271年】司馬望去世。
曆史評價:
司馬望性格吝嗇好斂財,死後家裏金帛堆積如山,因此被當世人譏諷。
人物之任峻
字:伯達
籍貫:河南中牟
官職:都亭侯
諡號:成侯
家庭成員:子:任先、任覽
曆史年表:
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為之奈何?”峻曰:“今關東有十餘縣,能勝兵者不減萬人,若權行河南尹事,總而用之,無不濟矣。”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
會太祖起關東,入中牟界,眾不知所從,峻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峻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原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
官渡之戰,太祖使峻典軍器糧運。賊數寇鈔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衤複陳以營衛之,賊不敢近。軍國之饒,起於棗祗而成於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為都亭侯,邑三百戶,遷長水校尉。
建安九年薨。
曆史評價:
陳壽:①峻寬厚有度而見事理,每有所陳,太祖多善之。於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②任峻始興義兵,以歸太祖,辟土殖穀,倉庾盈溢,庸績致矣。
人物之張既
字:德容
籍貫:雍州馮翊高陵(今陝西高陵)
官職:涼州刺史西鄉侯
諡號:肅侯
家庭成員:子:張緝
曆史評價: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年十六,為郡小吏。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袁尚拒太祖於黎陽,遣所置河東太守郭援、並州刺史高幹及匈奴單於取平陽,發使西與關中諸將合從。司隸校尉鍾繇遣既說將軍馬騰等,既為言利害,騰等從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太祖以既為議郎,參繇軍事,使西徵諸將馬騰等,皆引兵會擊晟等,破之。斬琰、固首,幹奔荊州。封既武始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太祖將征荊州,而騰等分據關中。太祖複遣既喻騰等,令釋部曲求還。騰已許之而更猶豫,既恐為變,乃移諸縣促儲偫,二千石郊迎。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馬超反,既從太祖破超於華陰,西定關右。以既為京兆尹,招懷流民,興複縣邑,百姓懷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既與夏侯淵滅宋建。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從征張魯,別從散關入討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既與曹洪破吳蘭於下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別攻臨洮、狄道,平之。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穀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麹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俊遣使送母及子詣太祖為質,求助。太祖問既,既曰:“俊等外假國威,內生傲悖,計定勢足,後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兩存而鬥之,猶卞莊子之刺虎,坐收其斃也。”太祖曰:“善。”歲餘,鸞遂殺俊,武威王祕又殺鸞。是時不置涼州,自三輔拒西域,皆屬雍州。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文帝即王位,初置涼州,以安定太守鄒岐為刺史。張掖張進執郡守舉兵拒岐,黃華、麹演各逐故太守,舉兵以應之。既進兵為護羌校尉蘇則聲勢,故則得以有功。既進爵都鄉侯。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擾。帝憂之,曰:“非既莫能安涼州。”乃召鄒岐,以既代之。詔曰:“昔賈複請擊郾賊,光武笑曰:‘執金吾擊郾,吾複何憂?’卿謀略過人,今則其時。以便宜從事,勿複先請。”遣護軍夏侯儒、將軍費曜等繼其後。既至金城,欲渡河,諸將守以為“兵少道險,未可深入”。既曰:“道雖險,非井陘之隘,夷狄烏合,無左車之計,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遂渡河。賊七千餘騎逆拒軍於鸇陰口,既揚聲軍由鸇陰,乃潛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為神,引還顯美。既已據武威,曜乃至,儒等猶未達。既勞賜將士,欲進軍擊胡。諸將皆曰:“士卒疲倦,虜眾氣銳,難與爭鋒。”既曰:“今軍無見糧,當因敵為資。若虜見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則道險窮餓,兵還則出候寇鈔。如此,兵不得解,所謂‘一日縱敵,患在數世’也。”遂前軍顯美。胡騎數千,因大風欲放火燒營,將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為伏,使參軍成公英督千餘騎挑戰,敕使陽退。胡果爭奔之,因發伏截其後,首尾進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萬數。帝甚悅,詔曰:“卿逾河曆險,以勞擊逸,以寡勝眾,功過南仲,勤逾吉甫。此勳非但破胡,乃永寧河右,使吾長無西顧之念矣。”徙封西鄉侯,增邑二百,並前四百戶。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酒泉蘇衡反,與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既與夏侯儒擊破之,衡及鄰戴等皆降。遂上疏請與儒治左城,築鄣塞,置烽候、邸閣以備胡。西羌恐,率眾二萬餘落降。其後西平麹光等殺其郡守,諸將欲擊之,既曰:“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軍臨之,吏民羌胡必謂國家不別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為虎傅翼也。光等欲以羌胡為援,今先使羌胡鈔擊,重其賞募,所虜獲者皆以畀之。外沮其勢,內離其交,必不戰而定。”乃檄告諭諸羌,為光等所詿誤者原之;能斬賊帥送首者當加封賞。於是光部黨斬送光首,其餘鹹安堵如故。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既薨。
曆史評價:
曹丕:①非既莫能安涼州。②故涼州刺史張既,能容民畜眾,使群羌歸土,可謂國之良臣。
人物之蘇則
字:文師
籍貫:扶風武功人
官職:東平相
諡號:剛侯
家庭成員:子:蘇怡
曆史年表:
少以學行聞,舉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起家為酒泉太守,轉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
太祖征張魯,過其郡,見則悅之,使為軍導。魯破,則綏定下辯諸氐,通河西道,徙為金城太守。
是時喪亂之後,吏民流散饑窮,戶口損耗,則撫循之甚謹。外招懷羌胡,得其牛羊,以養貧老。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乃明為禁令,有幹犯者輒戮,其從教者必賞。親自教民耕種,其歲大豐收,由是歸附者日多。李越以隴西反,則率羌胡圍越,越即請服。
太祖崩,西平麹演叛,稱護羌校尉。則勒兵討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則護羌校尉,賜爵關內侯.
後演複結旁郡為亂,張掖張進執太守杜通,酒泉黃華不受太守辛機,進、華皆自稱太守以應之。又武威三種胡並寇鈔,道路斷絕。武威太守毌丘興告急於則。時雍、涼諸豪皆驅略羌胡以從進等,郡人鹹以為進不可當。又將軍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詔不得西度。則乃見郡中大吏及昭等與羌豪帥謀曰:“今賊雖盛,然皆新合,或有脅從,未必同心;因釁擊之,善惡必離,離而歸我,我增而彼損矣。既獲益眾之實,且有倍氣之勢,率以進討,破之必矣。若待大軍,曠日持久,善人無歸,必合於惡,善惡既合,勢難卒離。雖有詔命,違而合權,專之可也。”於是昭等從之,乃發兵救武威,降其三種胡,與興擊進於張掖。演聞之,將步騎三千迎則,辭來助軍,而實欲為變。則誘與相見,因斬之,出以徇軍,其黨皆散走。則遂與諸軍圍張掖,破之,斬進及其支黨,眾皆降。演軍敗,華懼,出所執乞降,河西平。乃還金城。進封都亭侯,邑三百戶。
黃初四年,左遷東平相。未至,道病薨.
曆史評價:
曹丕:卿,直臣也.
陳壽:蘇則威以平亂,既政事之良,又矯矯剛直,風烈足稱。
人物之杜畿
字:伯侯
籍貫:京兆杜陵
官職:太仆
諡號:戴侯
家庭成員:杜恕
曆史年表:
年二十,為郡功曹,守鄭縣令。
建安中乃還。荀彧進之太祖,太祖以畿為司空司直,遷護羌校尉,使持節,領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舉並州反。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徵,河東人衛固、範先外以請邑為名,而內實與幹通謀。太祖謂荀彧曰:“關西諸將,恃險與馬,征必為亂。張晟寇殽、澠間,南通劉表,固等因之,吾恐其為害深。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當今天下之要地也。君為我舉蕭何、寇恂以鎮之。”彧曰:“杜畿其人也。”於是追拜畿為河東太守。固等使兵數千人絕陝津,畿至不得渡。太祖遣夏侯惇討之,未至。或謂畿曰:“宜須大兵。”畿曰:“河東有三萬戶,非皆欲為亂也。今兵迫之急,欲為善者無主,必懼而聽於固。固等勢專,必以死戰。討之不勝,四鄰應之,天下之變未息也;討之而勝,是殘一郡之民也。且固等未顯絕王命,外以請故君為名,必不害新君。吾單車直往,出其不意。固為人多計而無斷,必偽受吾。吾得居郡一月,以計縻之,足矣。”遂詭道從郖津度。郖音豆。範先欲殺畿以威眾。且觀畿去就,於門下斬殺主簿已下三十餘人,畿舉動自若。於是固曰:“殺之無損,徒有惡名;且製之在我。”遂奉之。畿謂衛固、範先曰:“衛、範,河東之望也,吾仰成而已。然君臣有定義,成敗同之,大事當共平議。”以固為都督,行丞事,領功曹;將校吏兵三千餘人,皆範先督之。固等喜,雖陽事畿,不以為意。固欲大發兵,畿患之,說固曰:“夫欲為非常之事,不可動眾心。今大發兵,眾必擾,不如徐以貲募兵。”固以為然,從之,遂為貲調發,數十日乃定,諸將貪多應募而少遣兵。又入喻固等曰:“人情顧家,諸將掾吏,可分遣休息,急緩召之不難。”固等惡逆眾心,又從之。於是善人在外,陰為己援;惡人分散,各還其家,則眾離矣。會白騎攻東垣,高幹入濩澤,上黨諸縣殺長吏,弘農執郡守,固等密調兵未至。畿知諸縣附己,因出,單將數十騎,赴張辟拒守,吏民多舉城助畿者,比數十日,得四千餘人。固等與幹、晟共攻畿,不下,略諸縣,無所得。會大兵至,幹、晟敗,固等伏誅,其餘黨與皆赦之,使複其居業。
魏國既建,以畿為尚書。畿在河東十六年,常為天下最。
帝即王位,賜爵關內侯。徵為尚書。及踐阼,進封豐樂亭侯。邑百戶,守司隸校尉。
帝征吳,以畿為尚書仆射,統留事。其後帝幸許昌,畿複居守。受詔作禦樓船,於陶河試船,遇風沒。帝為之流涕。
曆史評價:
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
傅子:彧稱畿勇足以當大難,智能應變,其可試之。
陳壽:①畿治之,崇寬惠,與民無為。民嚐辭訟,有相告者,畿親見為陳大義,遣令歸諦思之,若意有所不盡,更來詣府。鄉邑父老自相責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從其教?”自是少有辭訟。班下屬縣,舉孝子、貞婦、順孫,複其繇役,隨時慰勉之。漸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②杜畿寬猛克濟,惠以康民。
曹操:河東太守杜畿,孔子所謂‘禹,吾無間然矣’
曹丕:昔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穀而山死。㈢故尚書仆射杜畿,於孟津試船,遂至覆沒,忠之至也。朕甚湣焉.
人物之鄭渾
字:文公
籍貫:河南開封
官職:魏郡太守
家庭成員:兄:鄭泰,子:鄭崇
曆史年表:
術賓禮甚厚。渾知術必敗。時華歆為豫章太守,素與泰善,渾乃渡江投歆。
太祖聞其篤行,召為掾,複遷下蔡長、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輕,不念產殖;其生子無以相活,率皆不舉。渾所在奪其漁獵之具,課使耕桑,又兼開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後稍豐給,無不舉贍;所育男女,多以鄭為字。辟為丞相掾屬,遷左馮翊。
祖征漢中,以渾為京兆尹。
文帝即位,為侍禦史,加駙馬都尉,遷陽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濕,患水澇,百姓饑乏。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遏,開稻田。郡人皆以為不便,渾曰:“地勢洿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興立功夫,一冬間皆成。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石頌之.
明帝聞之,下詔稱述,布告天下,遷將作大匠。渾清素在公,妻子不免於饑寒。及卒.
曆史評價:
陳壽:鄭渾恤理有方。
人物之張遼
字:文遠
籍貫:並州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
官職:前將軍
諡號:剛侯
戰績:攻袁譚,譚破,別將徇海濱,破遼東賊柳毅,定江夏諸縣,斬單於蹋頓,殺陳蘭、梅成,合肥破孫權.
家庭成員:子;張虎
人物傳記:
三國時曹魏名將。先後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至呂布敗後,才歸於曹操。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於蹋頓於柳城,又討平梅成、陳蘭爭賊寇。赤壁戰後,曹操征孫權不下,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禦孫權。後孫權果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僅以八百之眾破敵軍十萬,威震敵國,名揚天下。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卻在此得病。但遼不負眾望,以抱病之軀擊退吳將呂範。黃初三年,張遼病篤,逝於江都.
曆史評價: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人物之樂進
字:文謙
籍貫:豫州陽平衛國(今河南清豐)
容貌:短小
官職:右將軍
諡號:威侯
戰績:擊呂布於濮陽,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擊袁紹於官渡,力戰,斬紹將淳於瓊。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穀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家庭成員:子;樂綝
曆史年表:
【公元194年】東漢獻帝興平元年
樂進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縣,都是先登陷陣而有功,封廣昌亭侯。
【公元198年】東漢獻帝建安三年
樂進從征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其別遣軍將。
【公元199年】東漢獻帝建安四年
又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小沛,皆破敵軍,拜為討寇校尉。
【公元200年】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後來樂進渡河攻獲嘉,回來後,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
【公元204年】東漢獻帝建安九年
又從擊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拜遊擊將軍。不久樂進別擊黃巾,破其眾,平撫樂安郡。從圍鄴城,平定後追擊袁譚於南皮,再次先登,闖入袁譚城東門。袁譚敗後,樂進別攻雍奴,再破其軍。
【公元206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一年
曹操上表漢獻帝,稱讚樂進及於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禦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製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於是以樂進為折衝蕩寇將軍。
樂進奉命別征高幹,從北道入上黨,回出其後。高幹等人還守壺關,連戰斬首。高幹堅守未下,直至曹操親自來征,壺關方拔。秋八月曹操征管承時,進軍淳於,遣樂進與李典往擊。結果管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盡平,惟荊州未服,故曹操遣樂進屯於陽翟。後樂進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非等人,皆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穀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樂進又從討劉備手下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公元209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四年
後來從曹操征孫權,假進節。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增邑五百,並前凡千二百戶。以樂進數有軍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不久,樂進遷右將軍。
【公元218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
樂進逝世
曆史評價:
張遼: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禦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製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陳壽: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或注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